近段時間以來,臺當局為謀「獨」小動作不斷。先是進一步嚴審、 限制陸資赴臺投資,圖謀對兩岸經濟交流進行切割。隨後又恐嚇、阻撓島內人士參加即將於9月19日開幕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就在近日,臺當局又做了一件最不該做的事。
據海外網9月15日報導,新學期伊始,島內有歷史老師向媒體爆料,新版初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的中國歷史被大量刪減。島內媒體查證後發現,這批將中國史併入東亞史的新課本,中國歷史被刪減幅度之大令人乍舌。 以初二新課本翰林版為例,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刪到只剩短短4頁,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幾乎只提到秦始皇。
對於臺當局粗暴篡改歷史課本的行徑,島內民眾忍無可忍,對臺當局進行痛斥。有島內學者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是臺當局「去中國化」的一項「失憶工程」,試圖切斷臺灣與中國歷史的緊密關聯。還有臺灣中學教師痛批臺當局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不斷刪改課綱篡改歷史,將讓歷史教育失去知興替、明得失的意義,讓島內下一代變得淺薄無知。
事實上,為了政治私利,民進黨多年以來一直想方設法地刪改課綱篡改歷史。比如,在陳水扁時期,中國史直接由原來的三本濃縮成一本。去年,臺灣高一、初一歷史課本也曾因其美化殖民統治、充斥「去中國化」內容而引發輿論抨擊。
針對民進黨當局篡改歷史課綱一事,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明確指出,民進黨當局強行修改高中歷史課綱就是在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是「臺獨」分裂行徑的又一實證。不僅荼毒臺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
馬曉光還表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獨」分裂活動數典忘祖,必將遭到兩岸同胞更加強有力地遏制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