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爆炸至今仍是個謎,無法解釋,這次大爆炸的威力波及了整個北半球。英國倫敦的許多電燈驟然熄滅,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們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晝般的閃光,甚至遠在美國也能感覺到大地在顫抖。
據計算,這次大爆炸的威力相當於1000枚投在廣島的原子彈,要不是發生在人煙稀少的西伯利亞,恐怕會是一場大災難呢!由於爆炸現場地理位置偏遠,當時的人們科技水平不高,無法對它進行詳細調查,加上其他因素,通古斯大爆炸調查一直處於擱置狀態。
最顯著的特點在於,通古斯爆炸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沒有留下隕石坑,沒有留下外太空的隕石材料;無論這個入侵者是什麼,都完全消失在了空氣中。這就是為何通古斯爆炸疑點重重
在時隔100多年之後的今天,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顯示,通古斯爆炸可能的確是一次由於隕星撞擊而引起的爆炸事件。
沒有人準確知道這個天外來客究竟有多大,直徑是100米,還是1公裡,也沒有人準確知道其來源和身份,是一顆從小行星帶而來小行星?是一顆沿橢圓軌道近地彗星?還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星際來客?
因為在20世紀初期,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有對近地天體進行跟蹤觀測的技術,就算是超級大國的蘇聯和美國也無法做到。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的維克多·卡斯尼塔亞(Victor Kvasnytsya)和他的同事們使用最新的成像和光譜分析技術在這些樣品中找到了一些特殊的物質——鑽石,六方碳以及石墨。
尤其是六方碳,它被認為是富碳礦物遭受突如其來的爆炸衝擊時產生的,如隕星撞擊時的情形。分析還顯示在六方碳物質的內部還含有更加細小的包裹體,其成分主要是黃鐵礦,鐵鎳合金,隕硫鐵及鎳紋石,這些都是小天體,如隕星所具有的特徵礦物。
而這些具體的礦物組成細節則明確指向了隕星來源。這些礦物組成情況與當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巴林傑隕石坑內發現的撞擊礦物組成是幾乎相同的。
這些證據指向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通古斯大爆炸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