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意韻東方生活美學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意韻東方生活美學
丨作者:小美
常言道「視金錢如糞土」,但有這樣一塊糞便,撿到一塊一輩子不用愁了,這就是抹香鯨的便便——龍涎香。世界上最早發現龍涎香的國家是古代中國。
關於龍涎香的由來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在漢朝時期,漁民曾在海邊撈到了一些白色蠟狀的漂浮物,剛撈上來的時候有很濃的一股腥臭味,曬乾之後就發出了持續性的香味。這個香味十分的特殊,而且久久不能散去。於是當地的官員就把它獻給了皇上,這種香也成了宮廷裡的香料,還用作為藥物。但是當時人們誰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於是宮中的一個道士解釋道,這可能是海裡的龍,在睡覺的時候流出來的口水凝固形成的,所以取名龍涎香。
在很長時間人們都不知道龍涎香的形成之謎,後來經過海洋生物學家反覆研究,才知道它竟然是抹香鯨的排洩物。原來,抹香鯨最喜歡吃大烏賊和章魚類的動物,但要消化這類動物身上堅硬的「角喙」,就需要胃能夠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經過長期進化,抹香鯨的消化系統足以應對這類美食,將進入胃中的「角喙」團團裹住,再通過腸道排洩出去。剛排出來的排洩物非但沒有任何香氣,反而奇臭無比,令人窒息。
它要不斷經受海浪的衝刷顛簸,遭受烈日的曝曬考驗,承受空氣的催化提攜,當初的腥臭味終於慢慢變淡,然後暗香浮動,漸漸趨於濃烈、豐富和奇異,顏色也由黑色變成灰色、淺灰色,最後成為潔淨高雅的白色,令人嚮往的龍涎香由此形成,可謂華麗轉身,終成正果。
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才能成為龍涎香中的上品。直接從被打死的抹香鯨的腸道中取出的龍涎香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它必須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幾十年(龍涎香比水輕,不會下沉)才會獲得高昂的身份,有的龍涎香塊在海水中浸泡長達百年以上。即使價值最低的褐色龍涎香也要在海水中浸泡十來年。
龍涎香可謂是世界上最難獲得的香料,需要漫長的時間等待還需海水偶然帶到海灘才能被獲得。
龍涎香價格高昂,而且十分罕見,所以被譽為「海上浮金」,是名貴的中藥。
從古至今龍涎香一直都是最為奢侈的香料,深受世界各地王公貴族的喜愛。在古代中國身價不菲的龍涎香一直是宮廷尋覓的「第一香」。龍涎香價格昂貴,一旦使用通常都於宴客或是慶典為主。
龍涎香的香氣似麝香之優美,有些像海藻、木香、苔香,清甜幽香、有特殊甜氣和極其持久的留香底韻,是一種很複雜的香氣組合。龍涎香在所有香料中具有最佳的氣味穩定性和最長的蒸散時間,留香的持久性是任何香料都無發比擬的,它能使其他香料具有精緻柔和的韻味。因此龍涎香常用於高端香水或和合香的定香劑。
宣和初年宋徽宗在睿謨殿賞元宵,大宴近臣,參加宴席的王安石有詩記載了宴席中使用龍涎香:「層床藉璣組, 方鼎炷龍涎」。
宋徽宗還曾用龍涎香、沉香、龍腦等香料,製作芳香的蠟燭。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中記載:「宮中以河陽花蠟燭無香為狠,遂用龍涎、沈腦屑灌蠟燭內......」。
宋徽宗覺得用來照明的蠟燭沒有香氣,少了一點文雅之氣。將龍涎香、龍腦、沉香摻入了蠟燭之中。蠟燭點燃之後,蠟燭受熱融化,香料也因熱力的催發而馥芳滿室。
「龍涎香」是宋代比較流行的香品,香類書籍中以龍涎香命名的香方很多,但使用龍涎香香料的方子就幾個。這與龍涎香的價格高昂有著極大的關係。
一般的文人墨客是很難得到龍涎香的,因此古人通過合香之法模擬出許多類似龍涎香氣味的香餅。古人製作龍涎香氣味的香餅以水沉為本,雜以腦麝香花(或花露)。製作而成的合香,香氣中帶有明顯的花香之氣。
龍涎香的藥用價值清乾隆年間的《綱目拾遺》有記載:龍涎香,「可活血,益精髓,助陽道,通利血脈」。性溫,味甘、酸、澀。歸心經、肝經、肺經、腎經。
近代《中國中草藥彙編》中,也有龍涎香可「開竅化痰,活血利氣。主治神昏氣悶,心腹諸痛,消散癥結,咳嗽氣逆」。
關於龍涎香的辨認,古人也自有一套方法,宋代的《陳氏香譜》所記載「水煙法」,「真龍涎燒之,置杯水於側,則煙入水,假者則散。嘗試之,有驗。」
講了這麼多究竟真正的龍涎香是個什麼樣的氣味呢?相信好多人都比較好奇。畢竟真正的龍涎香太難得,那就學習古人用和合香模擬龍涎香的香氣感受一下吧。
宋陳敬的《陳氏香譜》中,記載有一則佩香之用的「古龍涎香」香方:沉香半兩,檀香、丁香、金顏香、素馨花各半兩(廣南有,最清奇),木香、黑篤實、麝香各一分,顏腦二錢,蘇合油一字許。右各為細末,以皂子白濃煎成膏,和勻,任意造作花子、佩香及香環之類。這方「古龍涎香」,或許就是古人詩詞中常提到的素馨花香調的龍涎香。
春節放假在家友友們抽空自己動手製作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