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冬前管理關鍵期,做好了這幾點高產不是問題!

2020-12-05 騰訊網

小麥冬前管理重點是,控制秋季病蟲危害,抓住時機搞好秋季除草。促根增櫱,培育冬前壯苗,確保安全越冬。提出以下管理意見。

1

墒情不足地塊酌情澆水

墒情不足地塊酌情澆水,可於小麥三葉期進行,即滿月水,對於播種、或出苗後墒情不足,必須澆水以保證小麥生長和分櫱;對群體過大過旺麥田,進入分櫱期可進行鎮壓,控旺轉壯;對於耕作粗放、柴草較多的麥田,地面封凍前進行鎮壓,起到保溫保墒的作用。壓麥應在中午以後進行,鹽鹼地不宜鎮壓。

2

搞好病蟲草防治

搞好病蟲草防治。注意飛蝨、葉蟬、盲蝽、蟋蟀、土蝗等害蟲,並及時查看秋季麥蜘蛛的危害情況,一定及時防治,避免病蟲害造成小麥越冬死苗。搞好10月底11月上旬的麥草秋治。特別是有單子葉雜草的麥田,更要注重秋季除草。對於晚播麥,小麥沒能進入三葉期,雜草不能完全出土的地塊,可考慮早春小麥返青起身階段再防治。

分類及時冬灌,保苗越冬。一是對秸稈還田整地粗放,地質沙白失墒較快的麥田。越冬前底墒不足必須進行冬灌,以踏實土壤,促進小麥生根和大櫱發育;二是對地力較差,特別是秸稈多,氮肥不足,造成小麥苗發黃,應抓住冬前有利時機追肥澆水,畝追施尿素10—15斤,並及時中耕或鎮壓,促根增櫱;三是對底肥充足、生長正常、群體和土壤墒情適宜的麥田、冬前一般不再追肥澆水,只進行劃鋤或鎮壓;四是對晚播麥或晚播弱苗,在底墒充足的情況下,不宜澆凍水,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發苗,可淺鋤鬆土,增溫保墒,促根增櫱,使春季返青時轉化升級,為小麥豐產豐收打好基礎。

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氣溫3度、即夜凍日消時進行,時間是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並及時進行鋤劃鎮壓,破除板結,消弭裂縫,保墒越冬。

1

新農村大喇叭今日節目標題:

早上節目:根據目標市場確定發展規模

中午節目:健康素養66條

下午節目:防控工作中獸用疫苗使用注意事項

相關焦點

  • 山東發布2017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 確保苗全苗勻
    齊魯網濟南11月6日訊(記者 劉金旺)為做好小麥冬前田間管理工作,確保小麥苗全苗勻,培育合理群體結構,奠定明年夏糧豐產豐收的基礎,山東省農業廳組織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及農技推廣系統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2017年全省小麥冬前田間管理技術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種小麥為什麼要澆冬水?澆對了,小麥分櫱多,防凍害,產量高
    小麥高產是大家一直關心的問題,比如小麥什麼時候播種,每畝多少播種量,底肥用什麼,現在小麥基本播種完畢,很多農戶都在關心播種後如何管理的問題。小麥的生長離不開水分那麼小麥在冬前要不要給小麥澆水呢?有些農戶說必須澆,也有農戶說現在不用澆了。
  • 小麥紅蜘蛛難防治?做好這2點,一季害蟲全滅光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紅蜘蛛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危害特別嚴重的一種蟲害,防治好小麥紅蜘蛛是奪取高產關鍵的最後一步。一、小麥紅蜘蛛危害症狀:小麥紅蜘蛛以刺吸麥苗汁液,被害麥葉出現白色小點,受害麥葉後變為黃色,嚴重時植株矮小葉片枯黃,小麥生長不良,不能正常抽穗,甚至乾枯而死。二、小麥紅蜘蛛發生特點:麥長腿蜘蛛一年發生3一4代,以成蟲和卵在土縫中越冬,次年3月越冬蟲開始活動,卵也繼續孵化,4一5月進入繁殖和危害盛期。
  • 小麥《小麥分櫱少成穗率低?做好這3點,每畝能增產200斤以上》 《冷...
    如果冬前小麥分櫱較少,在澆返青水時,最好配合追施尿素,以補充氮元素,保證小麥根系的吸收。 (3)噴施葉面肥 對於播種過晚,麥苗質量較差的地塊,分別在入冬前、返青期、拔節期,可選擇噴施葉面肥。具體用量可結合實際情況與當地農資門店經營者進行諮詢。
  • 小麥冬前旺長問題多,掌握控旺的3個措施,來年小麥也能穗長粒大
    小麥冬前旺長問題多,掌握控旺的3個措施,來年小麥也能穗長粒大。冬小麥旺長是令種植戶頭痛的問題,也是冬小麥年前生長常見的問題之一,一旦冬小麥出現旺長,會使植株體內養分積累減少,其抗寒能力勢必受到影響,對冬小麥能夠安全越冬造成不利因素,主要是冬小麥發生旺長時,小麥細小纖弱,根系上浮或葉子呈濃綠色,葉片偏長、偏寬、肥大,株高30釐米左右等現象,越冬時極易受到凍害及生長中後期發生倒伏。
  • 山東省煙臺市2020年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
    二類麥田:冬前群體一般為每畝45-60萬,屬於弱苗和壯苗之間的過渡類型。春季田間管理的重點是促進春季分櫱的發生,鞏固冬前分櫱,提高冬春分櫱的成穗率。地力水平較高,群體55-60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以後、拔節以前追肥澆水;地力水平一般,群體45-55萬的二類麥田,在小麥起身期進行肥水管理。 一般結合澆水畝追尿素15公斤。
  • 對於小麥的栽培,以下採用了多種配套技術,可以運用起來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小麥栽培的知識。高產應採用哪些配套栽培技術?要達到每畝超過500公斤的小麥,必須根據品種為前提,肥料和水為基礎,低群體,強植物栽培,採用冬前生長和幼苗,促進春季穀物數量和管理。後期的穀粒的管理方法,穗、粒、重的關係,要掌握後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實現大規模穩產和高產。
  • 小麥冬前除草,用哪些除草劑效果好?這份配方,最好收藏!
    開展麥田雜草防控工作,是提高小麥產量、促進穩糧增收的關鍵舉措和重要保障。抓好冬前雜草防控,對於實現壯苗越冬尤為重要。那麼,小麥除草用什麼藥呢?今天就根據除草類型的不同,說說用藥的區別,一些推薦用藥品種,大家一定要記住噢。
  • 若小麥減產,農村老漢的損失誰來填?
    見誰都不愛說話,老伴做好飯端到面前都不吃,只是說道「完了,完了,這次去求了!」到底咋回事呢?還的從3年前說起,老劉原來開了一家老劉農資店,主要銷售肥料為主,雖然自己缺乏農業知識,但是憑藉著請吃招待的套路,逐漸綸絡了一部分農戶的心。
  • 只需注意這幾點
    很多人更喜歡吃些山珍野味,這就崔生了一個新型養殖品種——山雞養殖!在養殖初期,山雞消化能力較差時可選些容易吸收的食物,例如將玉米粉和小麥粉攪拌外加些魚粉或骨粉按照5:4:1的比例作為飼料品來補充微量元素,後期為了提高育肥效果,可在餵養物品中增加30%左右的蔬菜和青草葉子,另外再餵些蟲子類的昆蟲來補充其它元素。經過四五個月的飼養,野雞基本就長成了。六個月左右公野雞性成熟,母雞就會開始產蛋。此時,應撐握好公母比例!商品雞可以出欄,種雞加強飼料管理餵養。
  • 小雪至,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小麥勤管理
    意思是進入立冬、小雪節氣,北風吹得寒冷,棉花、水稻、大豆等春夏種植秋收的作物要趕快收完,油菜要移栽,還沒播的小麥要儘早續播,要為家畜貯藏足夠的飼料。當前江南水稻收割接近尾聲,接下來這幾天有降雨,令人擔心發芽黴變;大豆、油茶等油料基本採收完。
  • 衝施複合肥有技巧,做好這幾點,效果翻倍,衝啥啥高產!
    莊稼想高產,複合肥的使用就很重要了。通過使用複合肥,補充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使得莊稼年年都高產,因此複合肥也是當之無愧的農業生產必備物資之一!這幾年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農事工作中的用肥量越來越大,使用方式也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基施、撒施複合肥以外,現在還有很多人衝施複合肥,尤其是在蔬菜種植區。那麼複合肥可以衝施嗎?效果怎麼樣?接下來我們來聊一聊!複合肥可以衝施嗎?我在這裡要說,並不是所有的複合肥都可以衝施,或者說都適合衝施!需要先滿足一些條件,才能夠進行。
  • 農民種小麥,現在播種算晚嗎?會影響產量嗎?聽聽種植能手怎麼說
    現在,十月已經過去一多半了,今天有一個農戶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聽別人說,種的早的小麥已經出苗了,現在播種小麥晚不晚。我問他種上沒有,他說:「上午已經種上了。前幾天有事一直耽擱,家裡就我自己,已經十來年沒有種過地了,但是現在種小麥沒想到這麼方便,不像以前那樣沒有機器,什麼都要人力。」上午十點,開始耕地,一畝地50元,然後開始撒化肥,三畝地總共用了3袋複合肥,每袋50千克,小麥種子一畝地用25斤,而且還是已經拌種的小麥。我在邊上玩玩手機,發發朋友圈一會種完了,而且播種質量還不錯,比較均勻。
  • 關於小麥栽培技術10個問題的回答,價格走勢?
    答:小麥從種子萌動以後,其生長點除要求一定的綜合條件外,還必須通過一個以低溫為主導因素的影響時期,然後才能抽穗、結實,否則終生不實,這一現象稱為小麥的春化現象;這段低溫影響時期稱為小麥的春化階段;這一特性也稱為小麥的感溫性。問:小麥通過春化階段的標誌是什麼?
  • 高鈣生物菌肥:創造小麥高產增收的奇蹟
    但目前存在化肥過量施用、盲目施用等問題,帶來了成本的增加和環境的汙染,亟需改進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近日,本網獲悉,國家專利產品——鑫宇綠葉品牌骨粉高鈣生物有機菌肥(以下簡稱高鈣肥)在豫南駐馬店、南陽、信陽等周邊縣市示範推廣兩年來,能夠實現小麥高產且抗病抗倒的神奇效果,贏得了農民用戶的普遍讚譽。
  • 花生想要高產,這幾點措施你不能錯過!
    花生種植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畝產在600-800斤之間,那麼如果我們想要讓花生高產,又該有哪些舉措呢?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花生想要高產,想要實現畝產千斤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如果做好日常的管理,花生高產還是可以實現的。
  • 小麥後期要防這四病三蟲!
    日 如 歌 冷空氣已下線,氣溫逐漸回升 給大家帶來了「紅紅火火」的日子 這幾天午後最高氣溫
  • 安康市旬陽縣推廣馬鈴薯綠色高產栽培和科學管理技術
    摘要:日前,安康市旬陽縣開展了冬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培訓,講解了馬鈴薯的測土配肥、科學管理防治、起壟、覆膜等要領,提高冬季馬鈴薯產值。
  • 小麥分櫱期管理要「上心」
    本報訊(記者田明)近期,我省天氣晴朗,降水偏少,前期部分地區土壤偏溼的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墒情適宜,對冬小麥、油菜苗期生長及形成冬前壯苗較為有利。11月21日,省農業氣象專家提醒農民朋友,我省小麥大多處於分櫱期,要加強田間管理。
  • 六月,這樣管理更有利高產!
    6月份水稻進入返青分櫱的主要階段,也是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候的水層管理,施肥時機,封閉藥劑應用,病蟲害防治都非常關鍵。那麼6月份水稻怎麼管理呢? 為了促生長、早生櫱,我們6月份的田間管理需要做以下幾點:樹立抗災思想、嚴格控制水層、及時防蟲保分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