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什麼?
在很多人心裡,它就是生活裡無處不在的「天書奇譚」。讀到初高中,枯燥乏味的教科書裡最令人頭痛的必然有物理。作為一門學科,物理說起來是讓不少成年人都頭疼的難題。
物理,即萬物之理,上至浩渺宇宙,下入神秘地心。在美國,Science(科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從幼兒園到高中,Science在美國的教學體系中都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
當扎克伯格的女兒還非常年幼時,他就已經為她準備好了物理啟蒙書。
2016年,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在自己的主頁上曬出他和妻子給女兒讀繪本《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這本《寶寶的量子物理學》被他強力推薦為「年度好書」。
什麼?量子物理學。這樣一個超前舉動,這很多家長驚呼:看不懂。哈哈哈,扎克伯格的娃看的書,你都看不懂了!
對此,扎克伯格是這樣解釋的:
「我真的希望教給她的是一種好奇心,因為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不是顯而易見的,我希望她能夠覺得自己需要去探索……我希望她能夠慢慢的去學習物理……」
而扎克伯格選擇的這套物理書啟蒙書的作者——克裡斯費裡,是一名擁有4個寶貝的老爸,同時也是澳洲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
克裡斯費裡用簡單有趣的圖案及文字,將包括經典力學、光學、量子物理等等物理學或基礎、或前沿的知識,描述的輕鬆易懂。克裡斯博士相信,你的寶寶恰恰是最能理解量子物理學原理的人。沒有成年人對世界「模式化」的認知,每個寶寶都能夠無障礙地在神奇的物理世界中遨遊。
讓我們來看下相關專家的說法。世界量子物理的權威,麻省理工大學的塞斯·勞埃德(Seth Lloyd)教授說:「雖然量子物理很多人沒法理解,但新出生的嬰兒恰恰是最能理解量子物理學的人」。
如果我們在孩子還沒有確定對事物的認知前,就向他們灌輸了物理科學的概念,抓住了探索敏感期,那麼這扇科學探索的大門也就向他們正式打開了。在幼兒階段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對於孩子日後的智力開發尤為重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逐漸地會分析問題、分解問題,通過一系列行動,科學有效的解決問題。當然了,這裡有個前提,孩子必須要有的的數學功底。就像華為任總說的,「中國芯」不能光靠砸錢,要砸數學家。
等孩子再大一點,到初中階段去參加科創類項目比賽的時候,更是需要物理、化學等等多方面的能力。按照往年物理大同杯的規則,最早初二就可以參加比賽。正常的初中校內課程中,初中物理知識到了八年級才開始學。
原因是,大多數孩子都是「普娃」,針對五、六年級學生認知特點,六年級的孩子還不一定具有抽象邏輯能力,需要家長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評估後,才能學習一些科普類課程。按照這個進度,如果你從八年級才開始學習物理的話,是絕無可能在初二就能參加比賽並且獲獎的。
但是對於「牛娃」來說,由於他邏輯思維啟蒙比較早,並且實現了物理「觀察-總結-抽象-推理」這一過程的全面貫通,擁有超越同齡人的認知能力,並且他們一心想在大同杯物理競賽上大展拳腳的孩子來說,提前學習物理就變得很重要了。
那麼,這類孩子可以從五升六年級開始啟蒙初中物理,這是第一輪;學完之後再來一輪拓展,這是拔高;學完之後,再做杯賽的衝刺,前後一共有三個輪迴,大致需要兩年到兩年半的時間。最近兩年,市場上六年級學習物理的勢頭越來越明顯。
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男孩子,有工程師夢想的孩子不在少數。鍛鍊過科學思維的孩子,至少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更強,也許,他就是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那把金鑰匙。
這個世界,有辦法的不止扎克伯格,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