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百多年前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再到今天的「科技興國」,既是一個民族從覺醒的重要標誌,也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如今建國已經72周年了,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期待,下一個更加輝煌的100年。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掌握能源自主權,不僅是科技力量的真實體現,而且也是把控國家未來命運的關鍵點。
目前,我國在煤炭、石油、電力、天氣然等能源方面,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的進步。但我國有一個發電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發現這裡放牧了幾千隻羊。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經過專家解釋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幾千隻羊竟然輕鬆解決了世界性的難題,並且讓各國都心服口服。
第一、太陽能發電站,環保新能源
電能源直接關係到國家發展和民生問題,因為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電能。一旦電能源短缺就會導致很多行業停擺,而對於老百姓而言如果失去了電能,那麼將生活在一切黑暗之中。
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橫行天下的當下,停電就意味著停網,生活變失去了很多快樂。以前,世界各國的主要發電機制,基本上都圍繞著熱力發電、水力發電。
後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又誕生了節能環保的風力發電,再到最後大家耳熟能詳的太陽能發電,可以說人類的生活從此邁入了新紀元。
世界上第1個太陽能發電站,是法國奧德約太陽能發電站。雖然當時發電功率僅有64千瓦,但是卻為後來的太陽能電站,研究、設計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2005年我國南京江寧區70kW塔式太陽能發電站,順利建成並發電成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太陽能發電技術已經成熟。
而且在太陽能發電誕生之後,也一直都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擁有建站的能力,目前,這種技術已經被排名靠前的幾個大國壟斷。
第二、雜草叢生影響太陽能板吸收熱量
我國適合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的地方資本有限,但青海聖塔拉海灘地區,卻是建站的不二選擇。因為因為當地屬於高原地區,可常見接收到太陽光的照射,而且日平均光照時間約為10個小時,海拔和地理環境都非常適合建造光伏電站。
但有一個問題是難住了專家,並且如果得不到解決,就會導致建站計劃泡湯。青海聖塔拉海灘屬於一望無垠的荒地,按理來說利用這種地形建站再適合不過了。
但由於建設太陽能發電站,就會大面積鋪設太陽能光板。這些體積碩大、密度極高的太陽能光板,在更好地接收太陽光照射的時候,也會阻隔太陽光線照在大地上。
這樣在太陽能光板下面就會形成陰影,而且面板下面還會有積攢露水,使得大地重新得到了滋潤,野草就會瘋狂的生長。
第三、幾千隻羊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這裡的草長勢都非常高,而且很快就會比太陽能光板還要高,這樣就會遮擋面板吸收太陽光線。而光伏電站的關鍵就在於,光板吸收熱量後轉化成電能。
就算可以利用人工或機械除草,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為此很多專家都只撓頭,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突然有一天他們想到了一個三全其美的好辦法。
那就是讓當地的牧民飼養幾千隻羊,由於羊群是野草的天敵,不僅解決了野草過高遮擋光板的問題,而且牧民通過飼養羊群,也可以獲得一定收入。
原來很多專家都將問題顯得過於複雜了,有的時候只要換一個角度和思路,同樣一個問題,或許就會找到更簡單的答案。
這個困擾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難題,就這樣被幾千隻羊迎刃而解了。知道這個好消息之後各國紛紛效仿,也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信大家都知道煤炭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這兩種資源歷經幾億甚至幾十億年的變遷,才能最終被人類當作發展的必備資源去使用。
而大自然中的風和太陽光,由於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所以利用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簡直就是人類的兩大創舉。
結 語
在太陽能發電理論誕生幾十年之後,人類終於享受到了太陽能發電帶來的福利。現在無論是重工企業還是日常生活,都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方法,實現讓機器運轉的目的,同時這種環保資源也讓人們的生活空間變得更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