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科技不斷發展,各個國家開始追求新能源產品,太陽能作為一款能源產品。可以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因此廣受多個國家的喜愛,而且我國還研發出更加先進的「發電玻璃」。僅2平米左右的玻璃,就可以提供大約270度左右的電量。要知道太陽能發電站通常要建在廣闊的平原,或者是高山地帶,這樣做是為了保證每天能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以此來產生大量的電能。然而因為這一因素,卻讓全球國家倍受雜草的困擾。
畢竟發電站建成之後,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基本上不需要專人看管,只需要定期進行維修和檢查就可以。因此在太陽能板周邊經常會雜草叢生,更有甚者還會遮擋太陽能板吸收太陽能,造成發電量減少的情況。為此很多國家只能派出專人,對太陽能周邊噴灑除草劑,但是這樣做也是「治標不治本」,沒過多久雜草便會再度成長起來。這一難題可謂是困擾全球國家多年,而中國僅憑藉一群羊就成功解決這一世界性難題。
之所以我國沒有選擇使用除草劑,完全是因為這樣做無異於破壞生態平衡。而放羊就不同了,不僅可以去除雜草,而且還不會破壞生態平衡。可以說這一辦法順利解決太陽能發電問題,至少無需因為雜草叢生的問題,阻擋太陽能發電站順利發電。而且不是所有的羊都適合進行太陽能發電站,需要經過層層挑選,必須是那種不太活潑的羊才可以。
如果是比較活潑或者是愛鬧騰的羊群進入發電站之後,極有可能會對太陽能發電板造成破壞,為此要進入發電站的羊群也需要經過層層篩選。可以說這一方法雖然不錯,但是真正實施起來也存在不小的難度,至少挑選合適的羊群也是一大難題。
當然我國的這種方法也值得全球借鑑,畢竟能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還可以保證發電站順利發電,可以說是一種最好的辦法。要知道多年來全球的環境不斷惡化,如果繼續選擇破壞生態環境,那麼最終還是人類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因此採取一種恰當的措施,遠比破壞生態環境更加重要。
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