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難以理解的空間和時間的大尺度,我們可以打一些比方…這樣便於大家把握一下:如果地球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月球大概就是3釐米外的一顆灰塵,而太陽則是10餘米開外一顆直徑10釐米的燈籠;縮放→如果太陽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行星們不再肉眼可見,冥王星距離太陽平均也不過4米,整個太陽系則是以這顆沙子為中心半徑13多公裡的一個球;縮放→如果太陽系(實際直徑4光年)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銀河系就是一個直徑25米左右的大廳,銀心離太陽系大約7米遠;縮放→如果銀河系是一塊直徑1釐米的紐扣,仙女座星系就是25釐米外的一枚一元硬幣,此時可見宇宙大約是個直徑9公裡多的球……球的外面是什麼不知道。
以上是關於空間的比喻,至於時間…也打個比方吧。宇宙138億歲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把1年壓縮成1秒(快放3千萬倍左右)——那麼,宇宙大概在438年前誕生,6年後銀河系誕生……距今144年前太陽系誕生了,117年前地球生命出現了……恐龍7年前出現,2年前滅絕,人類2個多月前才出現,1個多小時前人類進入了文明史,1分12秒之前二戰結束了,在座諸位大部分生於最後這1分鐘之內,而且以現有醫療水平能活過接下來這1分鐘的人也不多…至於你要問我,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什麼時候相撞……120多年以後吧…
小時候一直覺得,宇宙中各種星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固態物質組成的,高中的時候看了相關科普,才知道還有全部是氣體組成的星球…太不可思議了,然後越看越多,完全顛覆了想像,搞得現在我都有了「巨大」恐懼症…幻想自己站在宇宙空間裡,然後周圍一望無際…我的突發奇想:又一種可能性我們的銀河系以光速向一個方向運行,而遠處的銀河系以光速向相反方向運行,這樣相對速度會是兩倍光速 (大於光速)。已知1:相對速度大於光速的恆星,永遠看不到。
推論1,與我們的銀河系運行方向是180度 的 ,雙方都是50%光速以上,就都看不見。推論2:與我們的銀河系運行方向是小於180 度 的, 用幾何換算,相對速度大於光速的,永遠看不到。上面說的180度 是 平面幾何概念。宇宙時空, time space, 可能是曲面, 但是光線/光子 傳播 也是沿著 宇宙時空走, 也走曲面。越看越覺得,還有這麼多的猜想沒有證實,還有這麼多的空間未曾涉足,人類怎麼能輕易滅絕,自然科學也好,宗教神學也好,還沒有看到最後的精彩,就想著還是要努力地活下去,不甘心死掉了。莫名的動力。
(個人想法)我覺得火星地球化的基本步驟有:(1)排放無毒的溫室氣體增加氣壓;(2)提高並穩定溫度並且把地下的固態水變成液態水;(3)等著前面兩點弄好以後就是開始在火星上種植物開始綠色化;(4)等著前面三點弄好後就要開始重要的一步也就是生態鏈,只有建造好完整的生態鏈才是真正的地球化。(註:我說的是火星地球化,至於殖民地什麼的肯定是要弄的,否則還地球化幹嘛)。為什麼總把適合的水、空氣、溫度等作為可能有生命的條件?為什麼不能有不依靠這些而存在的生命?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這樣產生的,以既有的事實去推測是達到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以無限的可能性去推測無限可能的宇宙,那只能是幻想而無法成為有實際意義的、可研究的科學。
我看到彈幕有一條關於宇宙中的星球是不是原子的宏觀的想法,大多數人都說不是。他們的理論有以下幾點,1.行星運轉是規律的,電子作不規律運動,據我們已觀測到的宇宙行星運轉,這一點我無法反駁。2.原子只有固定的質量,難道所有原子的質量都是相同的?不同周期的原子質量是不同好伐。3.原子沒有壽命,星球有。我直接反駁:原子會衰變。宏觀和微觀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感覺最後的巨大碰撞理論也不靠譜。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距離實在太巧合了,居然剛好導致日全食那些現象。
而且根據月球與飛彈或者隕石碰撞導致的震動,還有月球表面物質的密度來看,月球是空心的可能性很大,明顯與巨大碰撞理論不符合。我就想不懂一個問題,就算宇宙有邊那邊的外面肯定也是物質空間,無限延伸到哪裡去了啊 搞不懂整個空間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真是太神奇了。信上帝的的神學家,開始只知道歐洲範圍,就在歐洲範圍內布道,說上帝創造了你們;等發現了新大陸新範圍,又到新地方傳教,說上帝也創造了你們;等宇宙科學發展了,又說神創造了地球,還說這是上帝創造的宇宙中心;等發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又說創造了宇宙的一切;再等出現了大爆炸假說後,又說大爆炸是上帝點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