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紀錄片《宇宙》

2021-01-16 想不起的輪廓

對於那些難以理解的空間和時間的大尺度,我們可以打一些比方…這樣便於大家把握一下:如果地球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月球大概就是3釐米外的一顆灰塵,而太陽則是10餘米開外一顆直徑10釐米的燈籠;縮放→如果太陽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行星們不再肉眼可見,冥王星距離太陽平均也不過4米,整個太陽系則是以這顆沙子為中心半徑13多公裡的一個球;縮放→如果太陽系(實際直徑4光年)是一顆直徑1毫米的沙子,銀河系就是一個直徑25米左右的大廳,銀心離太陽系大約7米遠;縮放→如果銀河系是一塊直徑1釐米的紐扣,仙女座星系就是25釐米外的一枚一元硬幣,此時可見宇宙大約是個直徑9公裡多的球……球的外面是什麼不知道。

以上是關於空間的比喻,至於時間…也打個比方吧。宇宙138億歲了,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把1年壓縮成1秒(快放3千萬倍左右)——那麼,宇宙大概在438年前誕生,6年後銀河系誕生……距今144年前太陽系誕生了,117年前地球生命出現了……恐龍7年前出現,2年前滅絕,人類2個多月前才出現,1個多小時前人類進入了文明史,1分12秒之前二戰結束了,在座諸位大部分生於最後這1分鐘之內,而且以現有醫療水平能活過接下來這1分鐘的人也不多…至於你要問我,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什麼時候相撞……120多年以後吧…

小時候一直覺得,宇宙中各種星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固態物質組成的,高中的時候看了相關科普,才知道還有全部是氣體組成的星球…太不可思議了,然後越看越多,完全顛覆了想像,搞得現在我都有了「巨大」恐懼症…幻想自己站在宇宙空間裡,然後周圍一望無際…我的突發奇想:又一種可能性我們的銀河系以光速向一個方向運行,而遠處的銀河系以光速向相反方向運行,這樣相對速度會是兩倍光速 (大於光速)。已知1:相對速度大於光速的恆星,永遠看不到。

推論1,與我們的銀河系運行方向是180度 的 ,雙方都是50%光速以上,就都看不見。推論2:與我們的銀河系運行方向是小於180 度 的, 用幾何換算,相對速度大於光速的,永遠看不到。上面說的180度 是 平面幾何概念。宇宙時空, time space, 可能是曲面, 但是光線/光子 傳播 也是沿著 宇宙時空走, 也走曲面。越看越覺得,還有這麼多的猜想沒有證實,還有這麼多的空間未曾涉足,人類怎麼能輕易滅絕,自然科學也好,宗教神學也好,還沒有看到最後的精彩,就想著還是要努力地活下去,不甘心死掉了。莫名的動力。

(個人想法)我覺得火星地球化的基本步驟有:(1)排放無毒的溫室氣體增加氣壓;(2)提高並穩定溫度並且把地下的固態水變成液態水;(3)等著前面兩點弄好以後就是開始在火星上種植物開始綠色化;(4)等著前面三點弄好後就要開始重要的一步也就是生態鏈,只有建造好完整的生態鏈才是真正的地球化。(註:我說的是火星地球化,至於殖民地什麼的肯定是要弄的,否則還地球化幹嘛)。為什麼總把適合的水、空氣、溫度等作為可能有生命的條件?為什麼不能有不依靠這些而存在的生命?這些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這樣產生的,以既有的事實去推測是達到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以無限的可能性去推測無限可能的宇宙,那只能是幻想而無法成為有實際意義的、可研究的科學。

我看到彈幕有一條關於宇宙中的星球是不是原子的宏觀的想法,大多數人都說不是。他們的理論有以下幾點,1.行星運轉是規律的,電子作不規律運動,據我們已觀測到的宇宙行星運轉,這一點我無法反駁。2.原子只有固定的質量,難道所有原子的質量都是相同的?不同周期的原子質量是不同好伐。3.原子沒有壽命,星球有。我直接反駁:原子會衰變。宏觀和微觀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感覺最後的巨大碰撞理論也不靠譜。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距離實在太巧合了,居然剛好導致日全食那些現象。

而且根據月球與飛彈或者隕石碰撞導致的震動,還有月球表面物質的密度來看,月球是空心的可能性很大,明顯與巨大碰撞理論不符合。我就想不懂一個問題,就算宇宙有邊那邊的外面肯定也是物質空間,無限延伸到哪裡去了啊 搞不懂整個空間到底是什麼樣子 這真是太神奇了。信上帝的的神學家,開始只知道歐洲範圍,就在歐洲範圍內布道,說上帝創造了你們;等發現了新大陸新範圍,又到新地方傳教,說上帝也創造了你們;等宇宙科學發展了,又說神創造了地球,還說這是上帝創造的宇宙中心;等發現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又說創造了宇宙的一切;再等出現了大爆炸假說後,又說大爆炸是上帝點爆的。

相關焦點

  • 不可錯過的宇宙探索紀錄片
    1、宇宙(紀錄片)《宇宙》是介紹宇宙的一部紀錄片,由美國歷史頻道於2007年開始攝製,全片共九季。該片包括了宇宙的一切,在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故事的時候,嚴謹詳實地敘說了人類對宇宙的不懈探索,同時將已經了解和尚未了解的宇宙奧秘一一展現出來看完此片,相信你對人類、地球、宇宙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我們所能認知的相比宇宙的神秘跟未知,太微不足道了。本片總共分9季,直到2015才播完。熱愛宇宙探索的一定要看。
  • 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探索宇宙洪荒,看見世界未來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國慶期間在CCTV9播出,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 黑洞打開了探索宇宙的興趣?快來看看這些高分宇宙紀錄片
    人類,之於浩瀚宇宙只是一粒灰塵,但人類從來並沒有放棄過對宇宙的探索和學習。尤其近年來,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傳統依賴於書籍和學術期刊才能看到」晦澀「天體學知識,漸漸地進入我們的日常。好了,說了這麼多下面就給大家推薦經典的宇宙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影片講述了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帶領觀眾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宇宙。
  • 推薦||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探索宇宙洪荒,看見世界未來
    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長篇單集科學紀錄片《天眼》國慶期間在CCTV9播出,該片講述了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這一具有重大科研價值的大科學裝置以及它背後的故事,旨在介紹中國的科技創新,同時傳遞了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不斷探索和開放包容的科學精神。
  • 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 兩套旁白組合很大牌
    好奇心日報8月23日報導 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首部紀錄片《時間之旅》,公布了 90 分鐘版本的預告片。這一版本的旁白由凱特・布蘭切特擔綱。  預告片以寂靜原始的宇宙作為開篇,凱特・布蘭切特的描繪,以時間為順序:「 past 」、「 present 」 和 「future」 ,緩緩地展開一場對於時間的探索與拷問:人類和宇宙究竟要何去何從。人類活動、城市、電力、自然環境等一組組獨立的場景被剪輯在一起,配以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音樂,顯得質感十足,充滿了馬力克的美學。
  • 豆瓣高分紀錄片,國家地理與你探索宇宙奧秘
    宇宙深邃的黑色背景上,無數星系點綴,你是想去探索外星故事,還是揭開行星面紗?今天要講述的是一部關於自然類型的紀錄片,片名《浩瀚宇宙》又名《已知的宇宙》,出自國家地理頻道,這部系列紀錄片將為你展現除了地球的自然環境,還將由淺及深的講述地球與周圍行星所產生的自然聯繫。
  • 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兩套旁白組合很搭,很大牌
    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首部紀錄片《時間之旅》,公布了 90 分鐘版本的預告片。這一版本的旁白由凱特·布蘭切特擔綱。預告片以寂靜原始的宇宙作為開篇,凱特·布蘭切特的描繪,以時間為順序:「 past 」、「 present 」 和 「future」 ,緩緩地展開一場對於時間的探索與拷問:人類和宇宙究竟要何去何從。人類活動、城市、電力、自然環境等一組組獨立的場景被剪輯在一起,配以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音樂,顯得質感十足,充滿了馬力克的美學。
  • 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導演拍攝了整整20年
    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首部紀錄片《時間之旅》,公布了 90 分鐘版本的預告片。這一版本的旁白由凱特·布蘭切特擔綱。
  • 這五部關於宇宙的神級紀錄片,帶你探索未知的外太空世界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你的認知裡你又知道多少關於宇宙的故事? 如果單單用外星人來概括你對宇宙的認知,就真的太片面了!小編今天就帶來下面這四部關於宇宙的硬核紀錄片,帶你真正的去了解關於宇宙的知識,讓你遨遊在宇宙的知識海洋裡。
  • 紀錄片《哈勃望遠鏡的15年科學探索》: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視野
    紀錄片《哈勃的15年科學探索》(Hubble: 15year of Discovery 2005),是德國拍攝的9集紀錄片,講述了啥勃望遠鏡從構想、計劃到實施的過程。第一集:哈勃的故事;第二集:近瞻哈勃;第三集:行星的故事;第四集:恆星的一生;第五集:宇宙的碰撞;第六集:宇宙中的怪獸;第七集:引力幻象;第八集:宇宙的誕生與死亡;第九集:遙望時間的盡頭(屬於短片集,9集全長89分鐘)。豆瓣評分9.1。
  • 適合文科生看的科學素養的紀錄片有哪些?
    適合文科生看的科學素養的紀錄片有哪些?首推《宇宙時空之旅》(COSMOS:A SPACETIME ODYSSEY):是一部花費重金打造的科普巨製,由福斯廣播公司(FOX)和國家地理頻道(NGC)於2014年3月開始陸續在全球播出。
  • BBC紀錄片《百慕達三角洲之謎》,一起去探索神秘的地帶
    在探索無數船隻與飛機離奇失蹤時,依靠科學找到最合理的解釋。 本節目以偉大的探險為主題,並進行一連串實驗以證實最可靠的理論是否符合事實。某些最令人困惑的失蹤案有各種傳聞,但謎底跟科學有關,不是推測。本節目要追蹤有名的美國海軍19飛行中隊失蹤案,在空中與海中進行拍攝,並且重演當時的情形,利用計算機動畫創造精彩的視覺盛宴。
  • 歐巴馬向全球推薦紀錄片《宇宙》
    國家地理頻道新紀錄片《宇宙》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了那個時刻。該片獲得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視頻推薦,將於5月在中國播出。當片中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那個時刻,這段令人稱奇的視覺效果也令觀眾猶如置身其中。1980年推出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個人遊記》已經成為科學探索類紀錄片的經典。歐巴馬在推薦中提到的卡爾·薩根就是該片主持人。薩根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及天文物理學家。
  • 宇宙時空之旅-上天下海帶你遨遊宇宙(入門紀錄片)
    經過了歲月的洗禮,評分依舊不減豆瓣評分:9.7影片由奈爾.德葛拉司.泰森,坐在想像號裡,通過一個個不同的科學故事和知識,帶我們去了解、探索、發現宇宙。將宇宙出生到現在這138億年壓縮成一年,我們的文明不過是佔了最後的14秒。人類文明幾千年,在這紀錄片中只是某一個瞬間。那人類的一生,就只是某一個片段而已。
  • 發現紀錄片|科學生活指南針
    BBC地平線系列不僅探索了宇宙時間的奧秘,同時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做出了一些思考。這五部紀錄片揭示了一些生活中稀鬆平常的小事的科學道理,通過這五部紀錄片,我們能發現一些日常生活並沒有注意卻影響深遠的小細節,同時這五部紀錄片從不同的角度對我們的生活提出了更科學的建議。 不是每個人都要當科學家,但是每個人都需要科學思維。
  • 動圖宇宙|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你對宇宙了解多少?1961年,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後來,載人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人類不僅進入了太空,還登上了月球、火星……探索一個又一個的未知領域。也因此,人類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 BBC頂級紀錄片《人類宇宙》
    BBC紀錄片:《人類宇宙》導演: Stephen Cooter主演: 布萊恩
  • 動圖宇宙 | 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仔細品味,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不也像蜉蝣與粟米那樣渺小嗎?在廣闊無垠的時空中,有無數個尚待我們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們訴說的故事。這次想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宇宙的紀錄片,希望大家看完,對宇宙、對生命,會有一些新的認識。
  • Discovery將推「霍金宇宙大探索」
    史蒂芬·霍金的一段「電腦」獨白,開啟了這場宇宙探索之旅。  從9月20日起,Discovery探索欄目將於北京電視臺青少頻道《探索》欄目中,重磅推出系列紀錄片《史蒂芬·霍金宇宙大探索》,獨家展示當今世上最傑出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超凡想像力和智慧,帶領觀眾一起探索宇宙的炫美與壯麗,向人們揭示宇宙的奇蹟,從宇宙大爆炸到時間的盡頭,以及外星生命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國家地理紀錄片"宇宙"將登中國 曾獲歐巴馬推薦
    原標題:國家地理紀錄片"宇宙"將登中國 曾獲歐巴馬推薦  「宇宙曆始於1月1日,按這個比例,每個月代表10億年,每一天代表4000萬年,讓我們回到過去那個宇宙最初的時刻,1月1日,宇宙大爆炸!」國家地理頻道新紀錄片《宇宙》主持人說完這段話,戴上護目鏡走向宇宙中心,張開雙臂迎接了那個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