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導演拍攝了整整20年

2020-11-28 網易新聞

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首部紀錄片《時間之旅》,公布了 90 分鐘版本的預告片。這一版本的旁白由凱特·布蘭切特擔綱。

預告片以寂靜原始的宇宙作為開篇,凱特·布蘭切特的描繪,以時間為順序:「 past 」、「 present 」 和 「future」 ,緩緩地展開一場對於時間的探索與拷問:人類和宇宙究竟要何去何從。人類活動、城市、電力、自然環境等一組組獨立的場景被剪輯在一起,配以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音樂,顯得質感十足,充滿了馬力克的美學。

《時間之旅》是一部以「宇宙」、「時間」為宏觀命題的紀錄片,想要探索人類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從預告片中能夠窺見,這部《時間之旅》,可能更像一部科教片。

該片會從宇宙誕生開始一直講到宇宙的毀滅,其中包括了生命誕生、從細菌到細胞、愛與意識的產生、人性的發展、生命與死亡以及宇宙的終結。

泰倫斯·馬力克從 1995 年開始正式著手攝製本片。雖然,20 年的時間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不過彈指一瞬,能夠被攝像機記錄下的世間萬物不過冰山一角;但泰倫斯·馬力克對於生命時間的思考也在 20 年裡日趨成熟。

在泰倫斯·馬力克拍攝金棕櫚獎影片《生命之樹》的時候,有消息報導稱,《時間之旅》的鏡頭已經被剪輯到了《生命之樹》的前半段,將不會有單獨的影片上映。

而現在,《時間之旅》則有了兩個不同格式的單行版本:一個是 IMAX 版本時長為 40 分鐘,由布拉德·皮特配音解說;另一個全長版為 90 分鐘,將以 35mm 格式上映,由凱特·布蘭切特擔任旁白。

泰倫斯·馬力克從 1973 年開拍首部長篇電影《窮山惡水》到現在的 40 年間裡,僅有六部作品問世。甚至在《時間之旅》的製作期間,由於長期沒有拿出樣片或者是拍攝完成,泰倫斯·馬力克曾被出品公司之一的 Seven Seas 公司告上法庭。他們認為 Sycamore (馬力克的製作公司)在六年間花掉了 600 萬美元,卻拿不出成果。

影片由 B 計劃娛樂公司聯合發行,40 分鐘 IMAX 版本將在 10 月 7 日北美、歐洲同步上映。就紀錄片電影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來看,《時間之旅》應該不會來中國了。

本文來源:好奇心日報 責任編輯:宋欣蔚_NX2107

相關焦點

  • 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 兩套旁白組合很大牌
    預告片以寂靜原始的宇宙作為開篇,凱特・布蘭切特的描繪,以時間為順序:「 past 」、「 present 」 和 「future」 ,緩緩地展開一場對於時間的探索與拷問:人類和宇宙究竟要何去何從。人類活動、城市、電力、自然環境等一組組獨立的場景被剪輯在一起,配以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音樂,顯得質感十足,充滿了馬力克的美學。
  • 這部探索宇宙起源的紀錄片,兩套旁白組合很搭,很大牌
    預告片以寂靜原始的宇宙作為開篇,凱特·布蘭切特的描繪,以時間為順序:「 past 」、「 present 」 和 「future」 ,緩緩地展開一場對於時間的探索與拷問:人類和宇宙究竟要何去何從。人類活動、城市、電力、自然環境等一組組獨立的場景被剪輯在一起,配以作曲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的音樂,顯得質感十足,充滿了馬力克的美學。
  • 《生命之樹》導演紀錄片定檔 2016上映將赴坎城
    《生命之樹》導演紀錄片定檔 2016上映將赴坎城 時間:2014.05.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不可錯過的宇宙探索紀錄片
    1、宇宙(紀錄片)《宇宙》是介紹宇宙的一部紀錄片,由美國歷史頻道於2007年開始攝製,全片共九季。該片包括了宇宙的一切,在講述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故事的時候,嚴謹詳實地敘說了人類對宇宙的不懈探索,同時將已經了解和尚未了解的宇宙奧秘一一展現出來看完此片,相信你對人類、地球、宇宙會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我們所能認知的相比宇宙的神秘跟未知,太微不足道了。本片總共分9季,直到2015才播完。熱愛宇宙探索的一定要看。
  • 英國美女導演為拍攝紀錄片,嫁給亞馬遜土著首領為妻一年
    這個世界上不缺乏為了工作而著魔的人,但瘋狂到為了拍攝紀錄片而嫁給土著首領的,估計也只有這個英國美女導演了。薩拉·貝古姆(Sarah Begum),1988年出生於孟加拉,14歲跟隨父母移民英國,畢業於英國皇家電影學院,曾經在倫敦影視公司專門負責拍攝人文紀錄片。2013年她執導拍攝的《亞馬遜之魂》(Amazon Souls)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短片獎。
  • 央視《探索發現》欄目到紅山區拍攝紅山文化紀錄片
    日前,中央電視臺科學教育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組來到紅山區,拍攝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紀錄片《探秘紅山》,這部紀錄片共14集。紅山文化將作為第一集播出,向世人展示紅山文化的發現、研究以及對中華文明起源和世界文明的貢獻。攝製組一行六人,分別拍攝了紅山區的紅山遺址群和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
  • 《探索發現》欄目紀錄片導演谷葳介紹
    谷葳        谷葳,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紀錄片導演,碩士,199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國際新聞專業,後入中央民族大學新聞系。曾參與創作的大型系列節目有:香港鳳凰衛視與中央電視臺共同製作的百集紀錄片《極地跨越》(獲2002中國紀錄片協會優秀長篇紀錄片獎),70集真人秀紀錄片《走進非洲》,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50集紀錄片《世紀戰爭》。
  • 央視熱播紀錄片《家園》導演攜同名新書做客濟南 分享拍攝故事
    而隨著紀錄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在央視九套的熱播,關於中國自然紀錄片的話題也在持續升溫。6月27日,該片導演劉娜攜同名新書做客濟南,與讀者分享拍攝過程中的動人故事。  從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到東海大陸架的衝繩海槽,跨越了近5000米的海拔極限,劉娜及她的團隊紀錄了發生在五大生態系統中有趣的物種故事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故事。
  • 《出路》導演交流實錄 | 這部爆款紀錄片背後你所不知道的細節
    如果你剛好錯過了這次活動,不知道這個片子講什麼,可以在往期的文章裡回顧影片內容:六年跟拍三個階層的孩子,這部紀錄片扎了高考一刀電影放映結束之後,導演來到現場和觀眾們聊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話題,現場交流的氛圍非常好,以下是現場交流實錄:主理人小姐姐:鄭瓊導演原來是光線傳媒的創始人,她辭職之後做了一個紀錄片的論壇,叫【IDOCS
  • 這部高分紀錄片,揭露人類50年前的欲望
    仿佛置身於廣袤宇宙之中,登月場景之下,臨場感十足。 阿波羅15號的太空人,曾飛往月球探測的Alfred Worden也來到現場,分享了他登月的真實感受,以及那份幾十年後仍然歷歷在目的震撼。
  • 周總理批准的《1958年的中國》紀錄片播出!公知卻造謠是美國CIA拍攝
    最近有一個珍貴全彩紀錄片《1958年的中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對這一時期大家都是帶有探索和求知的感覺。這個拍攝於1958年的紀錄片詳細而真實地記錄了北京、天津、瀋陽等城市以及郊區農村的大躍進運動,力求探索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及其文化變遷,對糧食產量放衛星和全民大煉鋼鐵等均有所記錄,此片沒有政治敏感性,是難得的歷史文獻紀錄片。
  • 愛爾蘭紀錄片 最遠的地方.The Farthest.2017 重現了「旅行者」計劃探宇宙的故事,帶你去到宇宙盡頭
    讓人有些驚訝的是這部紀錄片由愛爾蘭拍攝。
  • 紀錄片《浩劫》導演去世,享年92歲
    《浩劫》導演克洛德·朗茲曼去世 享年92歲。據香港媒體報導,5日,曾執導經典猶太大層殺紀錄片《浩劫》(Shoah)的法國名導克洛德·朗茲曼(Claude Lanzmann)於巴黎離世,享年92歲。其公關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死世前身體非常虛弱。
  • 艾美獎獲獎導演拍攝VR紀錄片帶人們走進亞馬遜古老部落
    近日,艾美獎獲獎導演 Lynette Wallworth攝了一部VR紀錄片——《Awavena》,講述了部落裡第一位女性薩滿的傳奇故事,也帶我們走近這片神秘森林,探索自然奧妙。  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最大最著名的熱帶雨林,佔地700萬平方公裡。
  • 槍枝、性愛、動物,《養虎為患》的導演料到了這部紀錄片能成爆款
    崔娃《每日秀》截圖動物、性愛、槍枝,《養虎為患》導演料到了這部紀錄片能成爆款作者:戴夫·伊茲克夫 Dave Itzkoff埃裡克·古德(Eric Goode)和蕾貝卡·柴克林(Rebecca Chaiklin)是Netflix系列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 Murder, Mayhem
  • 動圖宇宙|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你對宇宙了解多少?1961年,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後來,載人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人類不僅進入了太空,還登上了月球、火星……探索一個又一個的未知領域。也因此,人類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渺小。
  • 動圖宇宙 | 豆瓣9.6的紀錄片,我打賭還沒有人看過
    1961年,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完成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仔細品味,對於宇宙來說,我們不也像蜉蝣與粟米那樣渺小嗎?在廣闊無垠的時空中,有無數個尚待我們探索的世界,和等待我們訴說的故事。這次想為大家推薦一部關於宇宙的紀錄片,希望大家看完,對宇宙、對生命,會有一些新的認識。
  • 導演跟蹤拍攝12年,學渣學霸都可以看
    這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導演跟蹤拍攝了12年,記錄了兩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成長經歷。張同道的代表作品很多,《小人國》,《成長的秘密》,《零零後》,都是記錄同一群幼兒園00後孩子的成長故事。2009年,《小人國》上映,豆瓣8.4分,攝製組從2006年到2008年在北京郊區一所名為「巴學園」的幼兒園,跟蹤拍攝了三年時間,記錄了一群2-6歲孩子的日常生活。電影中沒有做影視化的改動,完全是孩子們真實的生活,他們在生活中的情緒,行為,動作,都是無修飾的。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扶貧紀錄片,感慨記錄了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
    2021年元旦前夕,近1.5億歐洲觀眾觀看了中國紀錄片《中國減貧:史無前例的人類奇蹟》。該紀錄片由解讀中國工作室出品,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知名紀錄片導演藤田淳夫執導。
  • 豆瓣8.6,這部紀錄片意外走紅的背後,揭露了「瀕危物種」的困境
    導演蔣能傑是一位獨立電影導演,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拍攝紀錄片和公益電影,2014年,他執導的紀錄片《村小的孩子》獲得了第三屆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的最佳紀錄長片獎,2018在這些優秀紀錄片的背後,有一部影片的拍攝橫跨了近十年,這部影片就是《礦民、馬夫、塵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