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恐龍的重量呢?找一艘大船,然後在船舷水面上畫一條線,再換上重物來一次嗎?如果不是因為恐龍早已滅絕,這倒不失為一個直接測量的好方法。
科學家構思出了兩種不涉及實物的稱重手段,幸運的是,根據昨天發表在著名期刊《生物評論》上的研究,不同的方法能夠產生非常相似的結果。
研究負責人尼古拉斯·坎皮奧尼(Nicolás Campione)博士說,這些發現使科學家充滿信心,可以以更高的精度去了解史前巨獸的生物學信息。
新英格蘭大學古生物學研究中心成員坎皮奧內博士說:「身體大小,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繁殖和運動。如果我們可以確認自己的體重估算精度,那麼我們就有堅實的基礎去追溯和了解它們的生活史。」
地球陸地上曾經的絕對霸主,如今只剩骨化石。科學家為了準確估算出它們的質量,苦心專研了一個世紀之久。
坎皮奧尼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編輯並回顧了恐龍體重數據集——可追溯到1905年,以評估不同方法是否使信息變得清晰或複雜化。
儘管多年來嘗試了多種估計體重的方法,但它們都可歸結為兩種基本方法。
科學家們測量並放大活體動物的骨骼,例如手臂(肱骨)和腿(股骨)的周長,然後將它們與恐龍進行比較;
或者他們計算出恐龍的三維體積,然後藉助一般動物的密度算出質量。
關於哪種方法更準確,古生物學也是爭論不休,各有偏好。
研究人員發現,大規模比較縮放和重建方法,大多數結果都是一致。明顯差異都是例外,而非系統失真。
坎皮奧尼博士說:「實際上,兩種方法的互補性遠高於對抗性。」
研究人員建議,未來的工作需要更好地整合縮放和重建方法。
坎皮奧尼和同事認為,成年霸王龍的體重約為7噸,這在重建和骨縮放方法中都是一致的。但研究強調這種單一值的巨大誤差——因為恐龍和人類一樣,個體差異極大。霸王龍最小平均重量為5噸,最大平均重量為10噸。
坎皮奧尼博士說:「只有通過結合使用這些方法,並了解它們的局限性和不確定性,我們才能開始揭示這些動物以及其他早已滅絕的動物的生命歷程。」
更多信息:NE,Campione和DC 2020,Evans。非禽類恐龍體重估計的準確性和精確性。生物評論。DOI:10.1111/brv.1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