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的霸王龍有多重?科學家: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2020-11-23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文/攝)站在體重秤上並保持靜止,讀數,人就能知道自己的體重。那麼,消失數千萬年的恐龍的體重也能稱出來嗎?答案是能!近日發表在《生物學評論》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回顧了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評估恐龍體重的方法。研究指出,100多年來科學家嘗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兩種方法。不過,這兩種方法得出的霸王龍體重卻很相似,答案是從五噸到十幾噸不等。

△南京博物院 恐龍展

恐龍滅絕了,它們的體重還是個謎

2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恐龍時代,體長十幾米、體重數噸的恐龍隨處可見。它們身軀龐大,邁出的步子砸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跡。

霸王龍是恐龍家族中最知名的成員,無論是身高、體型還是爆發力,它們都是數一數二的王者。「霸王」二字一聽就十分霸氣,當然,它們也確實擔當得起這樣的稱呼。它們眼神犀利,有尖尖的爪子,還有一口鋒利的牙齒。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霸王龍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這種戰鬥力爆表的恐龍總能在危急關頭登場。第一部中殺死盜龍,第三部中拖住了棘龍,第四部間接殺死暴虐龍,第五部虐殺牛龍。

△電影截圖

作為恐龍時代的主宰,霸王龍已經滅絕了數千萬年,現在只剩下了它們的骨頭化石。然而,人類的好奇心卻從未消退。霸王龍體重究竟是多少?如何給滅絕已久的霸王龍「稱重」?科學家們苦心鑽研了一個世紀之久。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恐龍天地

兩種體重估算方法最常用,且相互補充

「身體大小,尤其是體重,幾乎決定著動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繁殖和運動。如果我們可以確認恐龍的體重,那麼我們就能追溯和了解它們的生活史。」研究負責人、新英格蘭大學古生物學研究中心尼古拉斯·坎皮恩博士說。

由尼古拉斯·坎皮恩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整理了過去115年中重建出的400多個恐龍模型,並用它們建立了一個關於恐龍體重的資料庫。他們發現,多年來科學家已經嘗試使用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稱」恐龍。其中,有兩種方法最常用。當然,沒有一種是真的「稱」它們。

第一種方法是測量某些關鍵的骨骼參數,先測量現存動物的骨骼,比如手臂和腿部骨骼的周長,然後將它們與恐龍的對應骨骼參數進行比較,推算恐龍的體重。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三維技術重建恐龍在滅絕前的樣子,估算出它的體重。研究人員指出,這兩種方法具有互補性。比如,三維重建法依賴於我們對恐龍長什麼樣的主觀想法,精確度未知。而骨骼比例法通過與已知體重的活體動物建立關係,沒有那麼主觀,是對三維重建法的有益補充。

恐龍和人一樣,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體重。比如,對一隻成年霸王龍而言,它的體重大約是7噸,兩種方法的估值大致相同。而不確定性則顯示,最小霸王龍體重5噸,最大霸王龍體重可達到十幾噸。尼古拉斯·坎皮恩說:「我們對已滅絕動物的理解總是存在不確定性,而只有綜合運用這些方法,才能揭示恐龍以及其它早已滅絕動物曾經的樣子。」

中國恐龍如何「稱重」?還未取得研究成果

由於《侏羅紀公園》《侏羅紀世界》等電影的熱映,掀起了一股恐龍熱潮。雖然大家熟悉的很多世界知名恐龍,比如,霸王龍、三角龍、梁龍等都產自北美。但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

根據保存的化石類型,恐龍化石可以分為骨骼化石、蛋化石和足跡化石三大類。據中國古動物館2019年6月統計,目前中國根據骨骼化石研究命名的「有姓有名的」恐龍為266屬308種,居世界首位。另外,還有若干未定屬種。江蘇也是恐龍的故鄉之一,無錫曾發現過14枚恐龍蛋。

那麼,中國恐龍的體重又是怎麼計算的呢?「這種研究很偏門,在國內還沒有人做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科普作家邢立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估算遠古巨獸的體重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據了解,其中,既有化石方面的原因,也有技術上的原因。不過,隨著傳統方法與現代技術的相結合,我們有望越來越接近恐龍真實的模樣。

(編輯 高霞)

相關焦點

  • 十大白堊紀恐龍,三角龍重達20噸,霸王龍名列食物鏈頂端
    像大名鼎鼎的霸王龍、暴龍可都是白堊紀恐龍呢!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宜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宜之一,包含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
    從斑驢到半身斑馬,從半身馬到曾經最大的鹿——愛爾蘭鹿,我們會驚訝於這些從未見過的動物,這些已滅絕動物照片一定會給你帶來很深的印象。1. 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一直以來,霸王龍都是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有43.3英尺長,16.6英尺高,身體重量估計有7噸。霸王龍是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倚仗長而笨重的尾巴達到平衡。
  • 霸王龍的真實體重被確認!英國科學家分析百年數據,顛覆以往理論
    ,比方說在所有恐龍中,最被人類熟悉的霸王龍,它們就是生活在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之前的白堊紀最末期,雖然只在地球上生存了300萬年左右,但是霸王龍卻成為了所有恐龍中最強大的恐龍。霸王龍有多可怕?霸王龍是一種大型的肉食性恐龍,在過去的100多年時間裡,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認為霸王龍的體長應該在11.5-14.7米之間,同時,霸王龍的體重最大可以達到14.85噸。
  • 重達20噸的史前巨犀,對戰霸王龍,能取勝嗎?
    說起目前陸地上最重的動物,相信非大象莫屬,其身高3-4.5米,但是體重可以接近8噸,因為這點,就連老虎獅子也不敢對付大象,而且,大象也不是真的很溫順,如果你讓大象惱怒了,它就會很記仇,只要你出現在它身邊,它就會突然對你發動襲擊,而這後果是很難預計的,所以,一般養大象的人都會對大象百依百順,不然,苦果可有得吃。
  • 霸王龍陸地最頂尖食物鏈的存在,體重最大有多少噸?了解一下!
    它通常被稱為暴龍也就是所謂的霸王龍,是大獸腳類恐龍的最知名的代表之一。霸王龍生活在現在的北美西部,當時是一個被稱為Laramidia的島嶼大陸。霸王龍的範圍比其他暴龍類更廣。化石存在於各種巖層中 可追溯到白堊紀上期的馬斯垂克時代,即68至6600 萬年前。它是暴龍的最後一個已知成員,也是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之前存在的最後一種非禽類恐龍。
  • 8噸重的霸王龍孵幾十斤的蛋,太難了!
    Recur:恐龍擁有和恐龍類似的骨骼結構,以及氣囊式的呼吸系統,儘管科學家找到很多證據證明雞是恐龍的後代,但這種設定很難被大眾接受,究其緣由,我們很難把電影裡兇猛暴虐的霸王龍、
  • 那些已滅絕動物的25個有趣事實:霸王龍短命 壽命僅29年
    8、甲龍是一種「身披重甲」的恐龍,它的尾部可當作棍棒雖然甲龍並不是最大或者最兇猛的恐龍,但它全身覆蓋著骨板,是抵禦霸王龍等食肉動物攻擊有有效防禦盔甲,甲龍尾部末端有一個骨質球體,如果它被激怒,則會使用擺動尾部發起攻擊,科學家指出,甲龍尾部還有吸引配偶的作用。
  • 大氣壓力重達十幾噸,人類為何沒有被壓扁?科學家:已經扁了!
    大氣壓力重達十幾噸,人類為何沒有被壓扁?科學家:已經扁了! 地球上的生物能夠正常的生存絕對是個奇蹟,在眾多的星球當中也只有地球最適合生存,目前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別的適合居住的星球。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正常生存,離不開各種自然資源,還有一點就是地球表面大氣層的存在。
  • 史前十大巨獸,霸王龍是小角色,人類應慶幸它們都已滅絕
    【霸王蠑螈】霸王蠑螈,是一種遠古的蠑螈物種,體長最大可達2米,生活習性與現在的鱷魚相似《鬼吹燈精絕古城》裡就有它的特效。【旋齒鯊】體長7.5-15m。這種2.7億年前的古老魚類,一副讓人目瞪口呆的牙齒:它們盤成圓形,狀如電鋸。而且新牙會不斷長出並把舊牙推到前端。
  • 霸王龍有沒有天敵?為什麼?
    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恐龍之一,而且當時的霸王龍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根據科學家對霸王龍的化石復原推斷,它極有可能是地球生命史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那麼,如此強悍的霸王龍,在其生存的時期內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天敵的定義。
  • 二戰輕坦挑戰霸王龍,會被輕易咬成廢鐵?5.4噸咬合力還遠遠不夠
    坦克自誕生以來就是陸戰中的霸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最近的亞阿兩國衝突中都頻頻出現。除了坦克穿甲彈、飛彈等大威力現代武器之外,坦克似乎很難能夠被摧毀。霸王龍是遠古時期的陸地霸主,科學家推測霸王龍的體重能夠達到9噸左右,如果將這兩個橫跨千萬年不同時代的"陸地霸王"放在一起對比,霸王龍能夠擊毀坦克嗎?現代主戰坦克重量動輒就達到50或60噸,錳鋼裝甲硬度極高,肉身的霸王龍再強大也沒有可比性。
  • 5大古代海洋霸主,第3種咬合力超越霸王龍,高達20噸
    巨齒鯊,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最龐大的鯊魚生物,大約在距今200萬年前巨齒鯊是海洋霸主之一,它們身長推測達到20米,咬合力高達20噸左右,完全超越了陸地上的霸王龍。在150萬年前巨齒鯊或是由於食物匱乏而走向滅絕。鄧氏魚,被現代人認為是古生代海洋中最龐大的肉食性硬骨魚類。
  • 六千萬年前 霸王龍滅絕了,崛起的不是哺乳動物,是泰坦巨蟒
    這種蜈蚣也生活在石炭紀,那是一個昆蟲和節肢動物極度繁榮的時代,蠍子能長到3米長,蜈蚣也能長到兩米長。 遠古蜈蚣很可能以原始的脊椎動物為食。
  • 霸王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有沒有比霸王龍更厲害的恐龍!
    霸王龍到底有多強,什麼恐龍能夠打敗霸王龍估計都是小夥伴們比較關心的話題,我們都知道,霸王龍是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恐龍,所以它也叫「雷克斯暴龍」,它是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的頂級掠食者,不折不扣的陸地霸主,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地區,那時候的陸地上由於氧氣充足,無論是植物和動物都能夠長到很大。
  • 霸王龍真的像雞咯咯?科學家發現它可能根本就不會跑步!
    好吧,這是我腦洞的,科學家可沒這樣說。這些恐龍體重從200克到9噸不等,基本佔據了生態位的各個空間,是中生代主要的陸地肉食動物。但對大型肉食恐龍來說,情況就不一樣了,根據科學家們的說法,它們的奔跑速度受到身體大小的限制,長長的腿實際是用來走路的,這樣可以降低能量消耗,能更有效率地覓食。對於像霸王龍這樣的恐龍來說,生活更像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跑。什麼意思呢?
  • 十大史前生物,霸王龍都是渣渣
    好在它們11萬年前滅絕了,否則現在的老虎獅子看見它都要退避三舍。最近科學家在美國挖掘到了劍齒虎的化石,他們認為憑藉現代的高科技手段,或許可以利用這塊化石復活劍齒虎!好在它們在5800萬年前就滅絕了,否則現在的蛇在它面前都是渣渣。
  • 遠古鄧氏魚無敵一口咬斷大鯊魚 咬合力達數噸
    如果得知咬合力不足1噸的鯊魚如今橫行海世界,鄧氏魚恐怕要感慨自己英年早逝———科學家發現,鄧氏魚啃噬獵物的咬合力高達5噸,為世界已知生物之最。    咬合力達數噸     英國皇家學會《生物通訊》雜誌28日刊登了鄧氏魚咬合力之最的研究。
  • 這種史前魚類,一口一個鯊魚,咬合力高達到五噸,卻沒長牙齒
    在古代世界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海洋猛獸,其中包括咬合力高達20噸的巨齒鯊,陸地恐龍霸主霸王龍,以及天空頂尖掠食者風神翼龍,但追溯到更為久遠的古生代時期,稱得上是頂尖掠食者的動物卻少之又少,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種名為鄧氏魚的史前魚類。
  • 遠古時期的捕獵高手被發現,它可以與霸王龍相媲美,你知道嗎?
    談及恐龍,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龍,畢竟相比於其他名字難記的恐龍,名字與其氣場相匹配的霸王龍更易於被人們記住。霸王龍生存在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末期,是生物大滅絕發生前最後的非鳥恐龍種類之一。
  • 6700萬年前「雙龍決鬥」化石被發現,霸王龍與三角龍誰厲害?
    ,並且通過化石的畫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兩隻動物的化石都有損壞的痕跡,說明它們在進行殊死搏鬥,很有可能兩敗俱傷,這是動物之間的一次生死戰,並且如今仍然可以看到身體輪廓,皮膚印象和傷害。 首先我們來看看霸王龍的資料,霸王龍是屬於已滅絕的白堊紀晚期爬行動物,屬於暴龍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該物種的體長約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平均體重約9噸,(生態平均約7.6噸),最重14.85噸,所以非常巨大。 而三角龍屬草食性恐龍,從這個屬性就可以看到,完全是沒有辦法與霸王龍相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