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實事之
實施鄉道及以上公路
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5萬公裡
改造危橋3000座
目標已完成
截至12月底,完成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8.5萬公裡,危橋改造6692座;
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中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安全隱患治理;
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橋梁運行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以貧困地區為重點精準施策
投入5.56億元,治理國省道2386公裡防護設施不足問題;投入13.8億元,完成4805公裡縣鄉道防護工程建設和327座危橋改造任務……這一組數據代表了江西省贛州市2020年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的成績單。2020年,贛州市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建立了「分層次、分系統、分責任」的目標責任體系,緊密結合政府和行業內外重點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導下的多級聯動機制,將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全力推進項目實施,多措並舉築牢公路安全「防線」。
2020年,結合交通運輸脫貧攻堅工作要求,交通運輸部將提升貧困地區公路安全水平作為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車購稅資金對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安排98.6億元用於貧困地區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和危橋改造工程實施,佔當年度車購稅補助資金總數的70%,帶動全社會投入超過168億元,截至12月底,完成貧困地區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2.4萬公裡,危橋改造3342座。分省細化貧困地區年度建設任務,分輕重緩急紮實推進實施工作,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安全風險等級較高、通客運班車等交通量較大的路段予以優先實施。貧困地區公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安全防護水平顯著提高。
加強基層人才力量培養
為進一步提高公路養護管理及橋梁養護管理水平,提高職工業務素質,12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公路管理局第八工區舉辦公路養護管理及橋梁養護工程師網絡培訓班,以進一步增強職工的業務能力,提高其公路養護知識水平。
在加大技術薄弱地區技術支持力度方面,2020年,交通運輸部組織對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青海八省貧困地區進行調研和實地指導,及時解決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和危橋改造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在排查評估、工程設計、施工驗收、效果評估等實施環節全力提供技術保障。
不僅如此,為持續加大基層縣市專業技術力量培養力度,交通運輸部還分片區組織開展全國公路橋梁養護工程師輪訓,2020年度參與培訓人數超過3000人,行業養護、管理、研究、諮詢的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也為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及危橋改造工程持續科學實施提供了堅實保障。
力爭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前
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及危橋改造工程不僅僅是完善公路安全基礎設施,更是一種對工程理念、管理、模式、技術路徑的探求與轉變。
在河北,一套「因地制宜、系統完善、注重預防、安全有效、成本合理、服務群眾」的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理念被貫徹落實。當地在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時,採取「主動」的預防措施和容錯措施,必要時再輔以「被動」的防護措施,通過採用警示、誘導、提高通視距離、設置合理的路側淨區等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發生概率,有效改善公路行車環境。
在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適度防護、動態發展、綜合處置」的理念深入人心,實施效果不在於交通安全設施裝得多不多,而在於採取的措施有沒有發揮作用。安全舉措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變,通過風險評估加強預判能力,從速度管理、主動引導、被動防護等方面綜合施策,以未雨綢繆的態度,努力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
同樣,危橋改造工程堅持統籌規劃、動態排查、分級分類、多措並舉,橋梁維修加固技術不斷突破創新,逐漸形成了以增加體外預應力、增強結構橫向整體性、改變結構受力體系等主動維修加固措施,大大提高了橋梁的維修加固效果。
接下來,交通運輸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補齊短板的基礎上立足長遠,建立健全提升公路橋梁安全耐久水平的長效機制。立足公路發展實際,聚焦短板弱項,突出重點問題,大力推進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行動、公路危舊橋梁改造行動,進一步提升公路安全保障水平,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公路安全發展的成果。
來源 | 部公路局
策劃 | 常亮
責編 | 翟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