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1號樓和世界貿易中心2號樓,1號樓燃燒了近1個小時,在10秒鐘之內完整坍塌。約半個小時後,2號樓燃燒了1個半小時不到,也在10秒之內坍塌。而在此次事件中,1號樓被撞擊的位置在94至98層之間,而2號樓被撞擊的位置在78至84層之間,均在中上部靠上的樓層,為何在燃燒一段時間之後會導致整棟大樓的轟然倒塌,就宛如被定點爆破一般呢?
一、被劫持的飛機為民用客機,噸位重、油量大。
被恐怖分子劫持撞擊世貿中心的兩家飛機都是波音767,每架飛機都是重量達120噸的龐然大物。而兩家飛機都是從東海岸波士頓起飛飛往西海岸的洛杉磯的,飛行距離約4000公裡,橫跨3個時區,空中飛行時間約6個小時。而波士頓離紐約有多遠呢?答案是直線距離約300公裡。可以想像,兩架飛機基本上都是滿載航空燃油撞向世貿中心的,而波音767的滿載油量約70噸(也有一說是約30噸)。顯而易見,這就是兩個大炸彈以高速直接撞向世貿中心,或者至少說是兩顆重磅燃燒彈撞向了世貿中心。
從飛機機型以及航線的選擇上來看,恐怖分子顯然是在事前做好了精心準備和挑選的。
二、世貿大廈的「筒中筒」結構。
我們日常看到的摩天大樓為了抵抗強風對樓體結構影響而產生的震動,大多數會採用一種叫做「風阻尼器」的神器,當超高層建築被強風吹得晃動晃向一個方向的時候,風阻尼器就會在電腦和電機的控制下朝反方向運行,從而減緩大樓的擺幅,而大樓的承重結構都是集中在中心部分。置身於這種結構的大樓的直觀感覺就是,大樓內每層的結構都是繞著中心位置轉,而這些大樓的落地窗往往是巨大的,因為大樓的外部結構非承重結構。
而世貿中心採用的則是被稱為「筒中筒」的結構,有點像螃蟹腿的外骨骼結構,主承重結構在大樓的外牆,這種結構具有很好的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在紐約港最大風力117米/秒的衝擊下,建築物偏離中心的距離僅僅為約25釐米。置身於這種結構的大樓的直觀感覺就是,大樓裡面如何裝修設置,一層的大場地你愛咋樣間隔就咋樣間隔,而窗戶因為外牆承重結構造成鋼架較為密級的原因,窗戶會較為細長。
而飛機的撞擊直接撞到世貿中心上,就直接破壞了大樓的結構,在燃燒了一段時間之後,在衝擊力以及高溫對鋼結構損壞的雙重破壞作用力下,部分樓層就會產生坍塌,而下面的樓層在上方坍塌樓層的巨大衝擊力之下,就會繼續坍塌,最終造成整棟大樓在自身重量的作用力下轟然倒塌,恰恰造成了定點爆破造成的效果。
911事件造成了人員的巨大傷亡、經濟的重大損失,同時對美國政治,乃至世界格局的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