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平:八千裡路雲和月

2021-01-08 承德焦點

壯闊秀麗而又古老典雅的承德避暑山莊,是我一生中最為魂牽夢繞的地方。儘管我已離開了幾十年,除了對綺麗的山姿水態眷戀外,更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一位長者氣宇軒昂的瀟酒身影。

由於我痴迷於武術的鍛鍊,故常年的早晨基本上都是在離宮中度過。每天我都會看到一位老者穿一身中山裝,身姿挺拔,手執一個文明棍,旁若無人地昂首闊步,吟唱著嶽飛的《滿江紅》悠哉悠哉地前行。之所以說他「前行」,而不是「散步」。原因是他仿佛是在以一個軍人的姿態,踏著歌聲的旋律在行進。而不像其他的遛彎漫步者,那麼漫不經心,隨心所欲。他雖然沒有什麼仙風道骨,但他身上卻透露出一股強烈的風流倜儻。這使我不禁想起了竹林七賢中的放蕩不羈的嵇康,為了寄託自己的心志,整天是吟唱不止、嘯傲山林。而俗人們常會冠以「怪癖」來論之。實際上他們是在以此寄託自己的胸襟壯志。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看得出當他唱到這裡時,便會有一種豪情油然而生。可以明顯地感到他的內心世界是充滿了人生的激情。他是一個人生的鬥士,而不是一個頹廢者。他目不斜視,就像一位戰士,注目著前方在行進。他的步伐是那麼堅定和有節奏,可以說那個文明棍只是一個他把玩的道具,就像諸葛亮手上的那把羽扇,根本沒有什麼用處。他給人一種神氣凜然、優雅、高貴的風度,特別的引人注目。雖然我想和他交流幾句,但每每看到他那自我陶醉的專注神態,我便不忍打擾了。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仍能以「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人生態度去度過餘年,那將是多麼難得可貴呀。我怎麼能去破壞他的濃鬱興致呢?「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一天我們又相遇了,人影雖說還未見但鏗鏘有力的歌聲卻早已飄了過來。他自得其樂,在留戀著他自己所走過的路,流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自豪感。我在想,嶽飛當年是在戰場上奮鬥了三十餘年,為國家浴血奮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他老先生肯定也會有著輝煌不菲的歷史。不僅僅是他,每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人都可能會有著自己的奮鬥史,有著自己的「八千裡路風和月」的奮鬥情懷。

「莫等閒百了少年頭,空悲切」唱到這裡他的聲音有些沙啞,悲咽。是啊,當一個人到了暮年,當他看到理想變成泡影,他能不悲從中來嗎。但從他的拐杖擊地聲中仍能感到他內心中的堅不拔。雖然東隅已逝,可桑榆未晚,人到老了,也仍然努力向前。我隨著他前行了一段路,從歌聲中更加體悟出他的內心世界。按理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嶽飛年輕時的自律,也是現代年輕人的座右銘。少壯不努力,只能落得個老大徒傷悲了。但對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鞭策與自警,因為人生的路來日已經不多了,時光更需格外珍惜。可嘆的是人海茫茫,十之八九都是虛度一生,白了頭才空自嗟嘆啊!故成語:行屍走肉也。辛棄疾面對世事無常曾寫道過「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先頭白。」壯志未酬而人的生命卻到了頭。

我也非常喜歡嶽飛的「滿江紅」,也常常在高山大川沒人煙的地方引吭高歌,藉以抒發自己的情懷。因此我也才能從他的歌聲中洞察到他的內心世界。我的故鄉離嶽飛老家僅二十裡地,少小時也常常與夥伴們到嶽飛廟去遊玩。嶽母在嶽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的故事早已是刻骨銘心,所以對嶽飛這一愛國名將我是有著一種特殊的敬仰與情感,對他的詞《滿江紅》更是格外垂青,不僅能背誦而且會唱。也正是這首詞在始終引導著我的一生。

抗日戰爭時期,黃埔軍校的師生們也都是當作校歌在天唱,因為嶽飛的這首詞正好吻合當時中國山河破碎的現實,所以歌聲起處,愛國的熱血便頓時會沸騰起來。解放後,校院裡也仍還流行這首歌,只不過是由憂國變成了個人一生奮鬥的激勵。「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對每一個年青人都不失為一記當頭棒喝!

記不得是哪一年了,當避山莊秋風蕭瑟,萬山紅遍時,我又遇到了他。只是他的步履大為遲緩了,腰也駝了下來,文明拐杖也失去了往年的威力。但他仍從喉嚨中發出「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低微歌聲。我心裡一驚,知道他的身體已衰,但他的內心仍在作人生最後的拼搏。他的遺憾、他的孤獨,我完全懂,儘管我們從未曾講過一句話,儘管我們是一個互不相識的「朋友」,可是我們的心是相通的。正所謂古人云「相逢何必曾相識」,「天下誰人不識君」呢。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他。又以後聽別人說他走了。再以後聽位朋友說他是一位大專的老師,曾經參加過「一、二九學生運動」並被捕入過獄。以後又投入黃埔軍校並且成績優秀。畢業時蔣緯國想把他留在自己的坦克團,但卻被他拒絕了。原因是在他心中有一個原則:「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堅決不打內戰」。國民黨撤退臺灣時,他的黃埔同學們把他裝衣服的皮箱都搬到了輪船上,可他卻拒不登船而躲避了起來。然後他就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個受命潛入朝鮮境內察地形,隨後志願軍部隊才大批地跟進。在朝鮮他又第一個生擒了一個特務並榮立了戰功。……但由於黃埔軍校這段歷史他被做了轉業處理,以後歷次政治運動他又都是挨整的常客。他的黃埔軍校同學都當上了將軍,可他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當別人問他虧不虧時,他卻笑著說:「比起那些在戰場上為革命事業犧牲的戰友們來說,我強多了,起碼我還活著」。

是啊,人的一生不在乎他當過什麼高官,關鍵他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人的一生不在乎他是否有過留世的著作,關鍵是他的內心是否始終向上。人的一生不在乎他交過什麼高朋貴友,關鍵是他的精神世界是否貧瘠。

多年過去了,我也由一個青年變成了古稀之人,但在我腦海裡始終沒有忘記那位手柱拐杖,卓爾不群,吟唱著「滿江紅」的老人身影。如果有人問我避山莊哪個景色最美,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在亭臺樓榭的湖水畔,在參天松柏的綠蔭下,在空曠的古道中,那位吟唱著「滿江紅」脫俗的老人的身影才是一道最美的景色……但在他的身影中我也總有一種莫名的「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的滄桑之感。

不是嗎?為保家衛國民族英雄嶽飛立下了赫赫戰功卻被昏慣的皇帝所殺,含恨而死。這位老者為革命事業拋棄了小我的追求,只落得個「仰天長嘯」。

細思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是不在「三十功名」中,而是在「八千裡路雲和月」的奮鬥歷程裡。因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是只求奉獻而不圖回報的。

還是杜甫總結的好「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一代代的改天換地的人物走馬燈似的更替消失了,但歷史的一江春水仍將永遠地默默地向東流去……

相關焦點

  • 格律詩詞:改革的路有多遠?有8000裡路雲和月,天上人間1光年
    格律詩詞:改革的路有多遠?有8000裡路雲和月,天上人間1光年文/淡然前言:格律詩詞(指唐詩宋詞)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雖然歷經千年,但是仍然散發著詩詞的古韻幽香,魅力無窮,讓每一個真正喜歡它的人為之痴迷,陶醉,為了繼承和弘揚好這寶貴的文化遺產,彰顯新時代中國文化自信,隨著近年來出現了《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 詩詞起名,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識君「識君」這個名字出自高適的《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句詩是詩人的自我安慰,從中為孩子起名。一方面可以激勵孩子,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了作者豁達豪邁的胸襟。同時,「君」字也可以形容孩子有君子的高尚品德和良好的德行,因此,這個字適合取名。
  • [雲和]2019年「雲和封面」人物 「最美系列」發布會舉行
    9月24日,2019年「雲和封面」人物「最美系列」暨第三屆雲和縣道德模範表彰發布會舉行。縣領導葉伯軍、上官國明、王新榮、施錦華、楊偉業、林建文、胡堅、謝雲生、葉曉偉、王涯、王沿偉、陳岑、葉愛英、餘高進出席表彰發布會。
  • 大學生兩極化:月消費八千與兩百的寫真(圖)
    8000元不以為然,一個是月消費200元卻已超支。  「八千大少」的貴族生活在朋友圈裡,大學生劉超(化名)被戲稱為「八千大少」。說起這個稱謂,劉超顯得很不以為然:「不就是每個月生活費有8000多塊錢嘛。」略一沉思,他笑著說:「難怪,是比其他同學多花了些!」  劉超目前的身份是西安市某高校灃峪口校區大三在讀學生。
  • 走進童話大花園 念念不忘雲和你 ——2019雲和旅遊和農產品推介會...
    人間仙境般的山水美景、舌尖上的生態美食、各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9月17日上午,由中共雲和縣委、雲和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雲和旅遊和農產品推介會在上海舉行。好山好水好空氣,好天好地好產品,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使得雲和成為了旅遊觀光的生態福地與生產優質農產品的天然寶地,一場雲和旅遊和農產品盛宴讓上海的朋友們大飽眼福與口福。
  • 中國木製玩具博覽會:雲和童話越來越驚豔
    孩子們在玩具世界裡總是這麼專注   浙江在線雲和10月30日訊(記者 楊倩 竺佳麗)這裡是玩具夢工廠,這裡是玩具的大本營,這裡是雲和。
  • 寧波北侖牽手麗水雲和,山海協作帶來美好生活
    11月的秋風掃過麗水市雲和縣石塘鎮長汀村,堤岸旁整齊的棕櫚樹,細長的沙灘在陽光映射下散發出金色光芒。明明是大山裡的村莊,卻讓外來遊客錯生一種身處海南島之感。 長汀村村委會主任徐宇軍站在自家的民宿前。民宿由老房子改建,古色古香,與門口的綠植相互映襯,場景美得直晃人眼。
  • 日出雲和梯田,稻穗飄香一片金黃,海市蜃樓般的農田美景!
    23日傍晚自駕來到浙江麗水的雲和梯田景區,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看日出,在景區內梅竹村附近的農家樂留宿一晚。麗水有多處梯田,雲和梯田名聲較大,有九曲雲環和白銀谷兩處,先去的是前者。日出時間早晨6點10分,5點30分我們從山頂的農家樂出來,開車前往下面5公裡的雲和梯田。馬上就要進入雲和梯田了,心情還是小激動了一把。
  • 第十三屆雲和梯田開犁節開幕
    6月6日,第十三屆雲和梯田開犁節開幕。   雲和梯田,是童話雲和大花園中最為耀眼的點睛之筆,也是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完美結合的典範之選。2017年,雲和梯田全面啟動5A創建工作;2018年,雲和梯田成為全球梯田保護與發展聯盟發起地,以及全球梯田聯盟產業經濟研討會永久舉辦地;同年,雲和引進了杭商旅集團合作開發梯田景區
  • 雲和「甲殼蟲大王」養成記
    以蟲會友,高山建「蟲社」  2010年5月,黃賽在溫州開了一家甲蟲店。甲殼蟲在圈內的蟲友中,被當作寵物飼養,它們在蟲友當中的需求也非常大。由於國內沒有專門的養殖場,要想獲得不同品種的甲蟲只能和圈內的蟲友交換或者收購。店中所飼養的甲蟲品種不過40種,活體不足500隻。
  • 雲和這片農田上,竟看到107種鳥
    然而日前,麗水鳥友們卻在雲和的一處農田中,發現了別樣的驚喜。  01  半年來 觀察到107種鳥類  (本段內容為麗水鳥友「刀哥」自述)  雲和古竹村和黃水碓村交界的一處150畝左右的農田,給了我們很多驚喜。
  • 皎皎天上月,圓圓中秋節|雲和數據給全體員工送中秋福利啦!
    中秋佳節將至,為讓雲和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感受到家的溫暖和企業的人文關懷,9月23日,雲和數據為全體員工發放了中秋福利品。這些禮品承載著雲和數據對每位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祝福。雲和數據全體員工依次來到前臺領取月餅等福利品,燦爛的笑容綻放在每位雲和人的臉上,歡笑聲洋溢四周,現場流露著濃濃的暖意。
  • 古典詩詞裡的英雄情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譯文:我憤怒得頭髮豎了起來,帽子被頂飛了。獨自登高憑欄遠眺,驟急的風雨剛剛停歇。
  •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八千年的「傲嬌」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八千年的「傲嬌」   揭秘更多國家寶藏,掃碼上封面新聞看精彩視頻   近期在央視播出的《國家寶藏》中,「三石弟弟」吳磊化身金陽哥哥,演繹了一段在遠古的黃河部落裡發生的動人故事。
  • 「八百裡分麾下炙」人人會背,可「八百裡」是什麼意思?不是路程
    那麼,小解今天將要講的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名句「八百裡分麾下炙」,與鵝湖之會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大有關係,因為辛棄疾和他這位朋友陳同甫,當時就在鵝湖之會上一同聽過課。陳同甫即陳亮,他與辛棄疾志同道合,有相同的報國理想,當然也有相似的被打壓遭遇。
  • 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提升五大指數 唱響「雲和師傅」黨組織最強音
    在「雲和師傅」黨組織的牽引帶動下,積極培育了「雲和師傅」600名,帶領1.5萬名農民農民走南創北從事異地開發創業,名聲享譽全國,甚至走出國門,創造年社會經濟效益達120億元。 主要做法 一是強化組織建設,提升「堡壘指數」。
  • 雲和三條板龍驚豔亮相
    大家放鞭炮等待雲和板龍舞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元朝泰定元年,下街柳氏姑娘因吞食龍卵而仙化成「龍母仙娘」後,雲和民眾為防火災祈求龍母降服火神,逐漸形成了正月盤龍燈的習俗。正月舞板龍,是雲和縣的傳統民俗,也是雲和人的一種特殊情結。
  • 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胡愛群
    紅網時刻通訊員 陳晨 郴州報導不是每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域高原,但雪蓮做到了;不是每棵樹,都能植根大漠戈壁,但胡楊做到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紮根邊防,但八千湘女做到了。5月31日,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每名隊員臉上,個個都湧出了熱淚。
  • 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湘女胡愛群
    文/圖 陳晨不是每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域高原,但雪蓮做到了;不是每棵樹,都能植根大漠戈壁,但胡楊做到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紮根邊防,但八千湘女做到了。5月31日,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每名隊員臉上,個個都湧出了熱淚。「八千湘女上天山」之一、83歲老人胡愛群,用自己傳奇般的援疆經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指揮長到援疆醫生援疆教師,從年青的援疆幹部到機關後勤人員,大家發自內心地感嘆:「這就是援疆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