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胡愛群

2021-01-12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陳晨 郴州報導

不是每朵花,都能盛開在雪域高原,但雪蓮做到了;

不是每棵樹,都能植根大漠戈壁,但胡楊做到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紮根邊防,但八千湘女做到了。

5月31日,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每名隊員臉上,個個都湧出了熱淚。「八千湘女上天山」之一、83歲老人胡愛群,用自己傳奇般的援疆經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從指揮長到援疆醫生援疆教師,從年青的援疆幹部到機關後勤人員,大家發自內心地感嘆:「這就是援疆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擔當!」

湘女胡愛群入伍時的照片。

八千裡路雲和月:坐著卡車進新疆

胡愛群老人個子不高,但精神狀態很好,滿頭青絲短髮像鋼針一樣硬朗。在主席臺上她主動堅持站著作了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既不戴眼鏡,又不喝水上廁所。一雙慈目炯炯有神,只要你和她對視,就能強烈感覺到那雙眼睛中的執著、真誠、善良、熱情。

回憶起1952年參軍入伍——作為「八千湘女上天山」第三批進疆人員,老人分外激動。她說:「我們是毛主席親自籤字批准進疆的,我們絕不能給毛主席丟臉,給家鄉人民丟臉。」

其時,她才15歲,碩大的軍裝「套」在她身上,顯得分外不合身。32個人一臺車,一輛輛卡車拉著這些新兵,一路從湖南開到甘肅與新疆交界的星星峽。在這裡發現有土匪,隊伍急速轉移。從長沙到新疆當時有近4000多公裡路程,她們車隊從西安到烏魯木齊,就整整走了一個月。沿途都是吃黑面饃饃,吃住都在車上,晚上睡覺背靠背。條件之艱苦可想而知。

在輪臺縣運輸站工作時的照片。

三十五年獻邊疆:平凡崗位志不移

胡愛群老人在家鄉長沙讀了高小,入伍後又在部隊工業學校、公安學校、衛生學校受過培訓,在幹部隊伍中,她是一個多面手。從1952年15歲參軍算起,直到1987年退休,她在新疆整整幹了35年。先後擔任過郵政局的報務員,鎮政府的民政助理員、綠化員、出納員,運輸站的調度員,工作單位和駐地的衛生員、護士、接生醫生等等。無論走到哪裡,她都把黨的教導牢記心頭。

1958年,她從位於北疆的伊犁自治州霍城縣郵電局調往南疆輪臺縣運輸站,後來又調往東疆託克遜縣庫米什運輸站。無論工作怎麼變動,老人每次都愉快地接受。

當時的運輸站,承擔著為南來北往的司機和旅客提供吃、住、售票等後勤保障,工作任務瑣碎、繁雜、艱巨。

1960年元月,當時胡愛群在輪臺縣運輸站工作。冰天雪地裡,偏偏運輸站儲備煤炭快燒完了。在滴水成冰的元月,沒有煤炭就意味著一切後勤保障工作都無法開展。站長又出差去了,大家都不知該怎麼辦。

胡愛群勇敢地站出來,帶著一名男同志和運輸站的男司機到外地搶購煤炭。拉煤的汽車在深夜返回時,發生故障熄火,車子拋錨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同行的兩個男同志都急得哭了起來。有著部隊經歷的胡愛群臨危不亂,要司機留在車上堅守,她帶領另一名同志出去找老鄉解決飲用水和晚飯,再想辦法找修理人員來修車。

兩人深一腳淺一腳地不知走了多遠,終於找到一戶維吾爾族老鄉。兩人在他家吃了饢喝了水休息到天亮後,才在前方找到一支修路的工程隊。經過工程隊幫忙,修好了車輛,圓滿地完成了煤炭採購任務。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胡愛群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強勇敢,不知為單位解決多少難題。

上個世紀60年代,國家提倡精簡城鎮人口。胡愛群帶頭體驗國家難處,與20多個女職工下放到一個石棉廠。石棉廠工資非常低,女同志又帶著孩子,生活十分困難,家家戶戶常常窘迫得揭不開鍋。為了解決大家的生活難題,胡愛群把這些姐妹們組織起來,主動承接後勤工作,開墾荒地發展生產,搶著幹裝卸重活,硬是挺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胡愛群與少數民族姐妹拉家常。

一生鍾情石榴籽:團結佳話滿天山

在工作中,胡愛群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曾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表彰。在生活中,她特別鍾愛石榴,時時處處把自己當成一粒石榴籽,與新疆各族人民緊緊地抱在一起。

祖培牙.胡加合買提今年60歲,比胡愛群小20歲。兩人在吐魯番市運輸站共事20年。談起胡愛群老人對同事的關心、對各族群眾的關愛,祖培牙.胡加合買提熱淚盈眶。

她回憶起自己剛剛上班時,擔任公共汽車上的售票員。有一次隨車返回運輸站後,她發現自己掉了價值300多元的公共汽車票。公司規定票款同行,票就是錢,丟了票就要賠償等額的現錢。而剛剛參加工作的祖培牙.胡加合買提,一個月工資才18元!如何賠得起這筆巨款?

面對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嚴重後果,祖培牙.胡加合買提人都快急暈了。在運輸站擔任調度的胡愛群弄清情況後,主動走過來抱著祖培牙.胡加合買提說:「小妹妹,不要急,我們幫你一起找。實在找不到,我們一起來賠。」這句話感動了祖培牙.胡加合買提一輩子。後來,在胡愛群的幫助下,票據在公共汽車上一個座位的底部被找到。胡愛群那顆金子般的心,也隨著這個故事在各族幹部職工中傳開了。

參加工作40多年來,胡愛群熱心助人的事不知做了多少。在託克遜縣庫米什運輸站,她先後幫助3個民族的產婦,順利接生20多個嬰兒。當時有一位維吾爾族小朋友燒傷了,在那個豬油奇缺的年代,胡愛群老人堅持自己一家人不吃油,把省下來的一點點豬油天天小心翼翼地塗抹在這位小朋友的燒傷處。經過她的精心治療與護理,小朋友的傷好了,兩家人也成了無話不談的「親戚」。

5月31日,胡愛群老人堅持站著給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全體隊員作報告

在工作崗位上是這樣,退休後胡愛群老人也「退休不褪色」,走到哪裡就把民族團結的種子撒到哪裡。

2010年,胡愛群的老伴因病在吐魯番市人民醫院住院。細心的胡愛群發現,同病房裡有一位來自艾丁湖鄉的維吾爾族老人,每天吃飯都是開水泡饢。經過了解,她得知這位這位老人家庭比較困難,女兒也沒找到工作。於是她掏出一筆錢硬塞給老人,又送了一些水果和食品給他。老伴出院後,她找到自己在吐魯番市運輸站工作的「老姐妹」,軟磨硬纏把老人的女兒推薦在運輸站上班。現在,老人的女兒成了她的「女兒」,逢年過節都來看望胡愛群。

66歲的古麗孜熱.阿不都力木提,是胡愛群的鄰居,兩人好得像姐妹。每天做好飯,古麗孜熱.阿不都力木提都要把飯菜提到胡愛群家裡來,兩人一起吃。古麗孜熱.阿不都力木提說:「有好吃的東西不兩人一起吃,我一個人吃不進。」每到逢年過節,古麗孜熱.阿不都力木提都要問胡愛群:「媽媽家來人了嗎?」在古麗孜熱.阿不都力木提心中,家鄉湖南就是胡愛群的「媽媽」!

相關焦點

  • 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湘女胡愛群
    「八千湘女上天山」之一、83歲老人胡愛群,用自己傳奇般的援疆經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指揮長到援疆醫生援疆教師,從年青的援疆幹部到機關後勤人員,大家發自內心地感嘆:「這就是援疆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擔當!」▲圖一:5月31日,胡愛群老人堅持站著給湖南省第九批援疆工作隊全體隊員作報告。
  • ...傳遞正能量」鐵馬冰河入夢來——記「八千湘女上天山」中的胡愛群
    「八千湘女上天山」之一、83歲老人胡愛群,用自己傳奇般的援疆經歷,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從指揮長到援疆醫生援疆教師,從年青的援疆幹部到機關後勤人員,大家發自內心地感嘆:「這就是援疆精神,這就是我們的初心和擔當!」湘女胡愛群入伍時的照片。
  • 電腦壁紙|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軍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空軍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火箭軍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聯勤
  • 鐵馬冰河: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但是,陸遊閒居鄉間的生活,卻並不都是這樣悠閒,這組詩中的第二首就表達了截然不同的思想內容。《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南宋)陸遊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夜深人靜,陸遊躺在床上,耳聽著窗外風雨交加,又進一步聯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輾轉反側,恍然入夢。在夢中,他身騎披著鎧甲的戰馬,奔馳在冰封的河岸,奮勇殺敵。但夢境終究是夢境,收復失地的偉業也只能在夢中實現了。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七場: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嘉賓王立群點評:這首詩是陸遊在晚年寫的,當時陸遊六十八歲。老年人最悲哀的是什麼?是生命即將逝去。在這首詩的開頭,陸遊就用一個「僵」字,將自己的身體狀況完全表現出來。雖然陸遊身在江陰,如此年邁不堪,但他心中所想是什麼呢?他想著為國戍邊。這種愛國精神非常感人。
  • 鐵馬冰河入夢來——我行我素解讀蘇秀長老
    鐵馬冰河入夢來——我行我素解讀蘇秀長老蘇秀長老在她的新書《我的配音生涯》中提到她「一直熱愛陸遊的一首詩」,詩中云:「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坐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老實說,和蘇秀老師的近距離接觸純屬意外,熱心人的從天而降讓我乾脆借風而上,於是一切就來得那麼悄悄然,還有點「絕勝煙柳滿皇都」之感,樂得我喜上眉梢。 去年金秋的一天,我撥通了她家的電話,開場白就來了一愣一驚:那邊傳來一個細細的「餵」,我想大概她家有孫女,沒想到竟然是她本人:「我就是」,我硬是發了個愣;接下來是她驚我也驚:「你是個女孩啊?!
  • 【我和我的祖國】鐵馬冰河入夢來
    在戰場上,他們不畏強敵,迎難而上,譜寫了一曲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走下戰場,他們依然以捨生忘死的精神投入共和國的建設中。七十年,戰爭的硝煙遠去,但中國人民志願軍浴血奮戰的精神長存,中國人民保衛和平的決心永在。中國之聲特別報導《我和我的祖國》,10月22日推出《鐵馬冰河入夢來》。舒達斌:39軍打的中線,解放平壤,又光復漢城,所以每次戰役都參加了,沒閒的時候。
  • 美文賞析:鐵馬冰河入夢來
    我不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也不顧「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只望著頭頂的一片天,暗自神傷。總有些往事不堪回首。明日便是驚蟄,屋子裡很靜,聽得見自己的心跳聲。還有風的聲音,似萬馬奔騰,呼嘯而過,勢微之時,又似梅邊吹笛,絲絲縷縷,不絕於耳。似某日的清晨,我倚在窗前,等候著一個人。有風吹過耳畔,是春風。春風至,女人面若桃花。
  • 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一詞有什麼來由?你了解多少呢
    前言我們在閱讀陸遊、辛棄疾的詩詞中,經常見「鐵馬冰河入夢來」、「金戈鐵馬」......,都知道此詞用來比喻戰爭,我們是否知道「鐵馬」一詞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不叫金馬、銅馬呢?這我們就得把史書翻到魏晉南北的時代。
  • 鐵馬冰河入夢來:開國少將陳紹昆逝世,開國將星僅存9位
    十幾年的革命生涯中,陳紹昆一直在前線帶兵打仗,但幸運女神似乎一直眷顧於他,戰場上竟然從來沒有負傷。1955年陳紹昆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逝世時99歲。抗美援朝戰場上,詹大南率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堪稱奇蹟。1955年,詹大南被授予少將軍銜,如今105歲。
  • 陸虹:鐵馬冰河入夢來
    先推出雪娃娃既是向孩子們伸出橄欖枝,吸引孩子們到冰雪節來玩,也是想讓參與活動的家長們回顧美好童年。主要目的是為後期蓄積客源和拉動消費做準備。雪娃娃推出後果然好評如潮,大人孩子都喜歡。冰雪是大自然對於東北的恩賜。哈爾濱冰雪節早就是全國知名品牌,以冰燈著名。瀋陽冰雪節如果也走冰燈路線,有樣學樣,那倒是好辦了。但是傻子種地看鄰居,收成是很難預期的。
  • 鐵馬冰河入夢來
    金豬辭歲,吉鼠獻瑞,千家萬戶本該沉浸在團聚的喜悅中,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衝散了鼠年春節的喜悅。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嶽陽電大發出號召,協調組織,1000餘名農民大學生踴躍奮戰在巴陵大地的鄉村一線。
  •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鐵馬冰河伴雨來
    【閔行之美-誰不憶江南】鐵馬冰河伴雨來 2020-11-30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佳警隊初選事跡展播」鐵馬冰河入夢來|市公安局興隆臺分局巡...
    鐵馬冰河入夢來市公安局興隆臺分局巡特警大隊歲月如歌,29載櫛風沐雨,沒有停滯他們鐵韻鏗然的腳步。青春無悔,既使寒夜冰霜暑日炎炎,都有他們忠誠的守衛。他們——就是興隆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隊的民警、輔警們。在70周年大慶安保工作中,巡特警大隊檢查站啟動一級勤務,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全面加強查控工作,將該站打造成固若金湯的雄關,既拱衛了京師,又確保了盤錦的平安。他們舍家忘我連續作戰,共查獲網上逃犯1人、非法入境人員1人、吸毒嫌疑人12人,其他重點人員208人,查獲各類違禁物品13件。
  • 中國女坦克兵們巾幗不讓鬚眉,網友:重新刷新著我們對美的定義
    說到這裡,中國陸軍首批99A女坦克手劉姝杉害羞地笑了。不過,當被問到自己什麼時候最美時,劉姝杉說:「當我站在坦克上時,開得很快,讓風吹在我臉上,沙子打在我臉上,那個時候,我才最美。」曾經青春靚麗的少女蛻化為飽經風沙的坦克女兵,基地裡的硝煙見證了這群年輕姑娘們的成長,她們也被網友稱讚為「這個時代的花木蘭」!
  • 四本主角有入夢金手指的小說,利用夢境來修煉,做夢就能無敵
    男主職業夢師,通過入夢進入其他世界利用時間差修煉,大部分資源都帶不回去很合理。從元武大陸到大乾到靈界到心魔界到外神之地到最終之地,從武者到夢師再重修造化師,成魔主,成魔神,修道果,生死之間證太虛。這就是方元這一波瀾壯闊的人生。尤其是進入大乾世界後,不管是主世界還是副本都是精彩紛呈,大氣磅礴。布局宏大,鬥智鬥法,殺伐果斷,主角配角智商在線。本書無女主,強烈推薦!
  • 「鐵馬冰河入夢來」300㎡新中式
    牆壁上的雕塑更是為茶室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
  • 鐵馬冰河入夢來——探訪10位健在的開國將軍
    已過百歲的開國將軍張力雄坐在沙發上,雙眼一刻也沒有離開過電視機屏幕。屏幕上,正在直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走過硝煙,走過風雨,誕生在戰火中的人民軍隊走過史詩般的壯麗徵程;鐵流滾滾,三軍將士列陣沙場,以戰鬥姿態接受習主席檢閱,接受黨和人民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