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耕火種的阿卡人
刀耕火種、竹 竿剜地點種;哭泣和調情、戲謔交錯紛呈的葬禮;人蹲在田裡對蟲子說:「我們這兒窮,沒 什麼可吃的,壩子上什麼都有,去那裡吧」;殺只黑狗把狗嘴猙獰地撐大,架在寨子門口 以防範「非典」;用豆子投票選舉村民代表……
圖/楊幹才 文/王年華
「我們阿卡人……」、「我們寨……」,漢人楊幹才生於湖北,定居雲南,但每次同他聊起那個他曾深居四年的中越邊境上的曼蚌小寨時,他總是以寨人自居。
的確也是,2003年,他被破例選為「寨老」。他和妻子王毅託著照相機和DV在曼蚌拍下了《蛻變》,隨後便是受邀參加在匈牙利舉行的第十六屆東歐「媒體震撼」國際影視節,獲「最佳紀錄長片獎」;入圍義大利國際民族電影節、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拍之前,完全是因為這裡的一切讓我感覺好玩,刀耕火種哇!沒有想太多。」隨後,楊幹才夫婦才覺得,他們是在記錄「文明的侵蝕」。
漆黑一片。「哇!」隨著一隻40瓦燈泡被點亮,聚在「頭人」措莫屋子裡的人們歡呼起來,在一旁熟睡的孩子被這突來的光亮嚇得大哭,一個小女孩拽著身旁的阿婆說:阿媽,這下你可以死了。這個大病初癒的女人曾躺在病榻上呢喃:沒見過燈,我是不會死的。2004年,曼蚌小寨通了電。
措莫緊接著又買了臺彩電和VCD機,最讓寨裡人高興的就是每天的「新聞聯播」和VCD機附送的卡拉OK碟。新聞聯播是要天天追著看的。卡拉OK見歇唱唱,在場子裡,燃上篝火,殺了牛,抬出酒,扯上彩燈,年輕的小夥子和姑娘們跳著「的士高」。七個「寨老」卻滿臉鐵青,輪到他們唱了,「東方紅」、「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心中的歌兒獻給毛主席」,總是這麼幾首翻來覆去。
2001年,被一層霧氣籠罩的曼蚌小寨,陽光從濃密的枝葉中擠進來。這裡是「新開地」,曾經的寨子在1994年裡出生了一對雙胞胎,被認為是惡鬼降臨,同時,瘧疾、傷寒大面積暴發。於是遵從祖訓:殺死雙胞胎,全寨搬遷。
幾個基本沒穿什麼衣服的男子在尋獵,他們見到楊幹才,怔住了,盯著他手中的相機。「哇啦」幾句之後,幾支弩馬上頂住陌生訪客……
漢人在阿卡人的語言裡叫「拉伯」,嚇唬小孩時就說:你再哭,「拉伯」就來了。最初幾個月,相機只要一被舉起來,小孩就嚇得躺在地上大哭,女人就罵(也聽不懂,不過從語調和表情能看出來是在罵),大多數男人都跑掉了,被逼急了的就拿出殺野豬的弩,狗在一旁「嗚、嗚」地準備撲咬。拍攝計劃暫時擱淺下來,楊幹才夫婦卻沒有離開這個小村莊。妻子王毅曾受過醫學培訓,於是,她給這個村子義務當起了大夫。當第五個瀕臨死亡的村民經王毅的治療得到康復,村民們開始對這對手持攝像機的夫婦不再敵視……此時,他們已經在村子裡住了整整八個月,這,僅僅是他們拍攝的開始。
(責任編輯:李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