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的不斷進化中,每一步都代表著文明的飛躍,有人說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學會使用工具和火種,從野蠻的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的文明時代,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純粹的遊獵生活轉變成穩定的農耕與畜牧的安定生活呢?這不僅是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樣也是人類文明開始誕生的起點,因為只有穩定居住環境,文明才會開始孕育。才可以保留下來傳遞下去。
人類遠古時期的祖先,靠著在叢林間採集野果,獵殺動物來獲取足夠生存的食物,這樣的食物來源是極其不穩定的,春華夏榮,秋實冬殺,這時的人類要面對的自然的洗禮,顯然冬季才是人類最嚴酷的敵人,食物短缺能捕殺的動物種類也急劇減少,這樣的自然環境就限制了人類種群的繁衍,沒有過多的食物,就不能養活足夠的人口。飢餓和寒冷會帶走大量的生命。即使撐過四季的變化,地球在漫長的歲月中環境也在悄然的改變著,氣候逐漸寒冷,空氣中氧氣比例減少,植物類食物也開始產量降低,人類面臨的命運的抉擇,是活著還是死亡,這是種族能否延續的大問題。
再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的祖先開始走出他們代代生存的叢林,因為叢林已經無法繼續哺育他們,來到了開闊寬廣的平原,放棄了擅長的採集和捕獵開始農耕生活,隨著第一顆種子落向地面,標誌著人類開啟新的紀元。人類從大自然的食物採集者變成了食物的生產者,決定人類種群大小的將不再是自然食物的多少,而是生產力的強弱。那又是什麼讓人類的先祖學會了種植呢?
在漫長的歲月更替中,遠古的人類已經開始去探究自然的奧秘,他們發現了四季之中,春季萬物復甦,植物開始生長,夏天繁茂,秋天果實纍纍,冬天開始凋零,在食物的短缺下,人類開始開始收集植物的種子,自行種植,這就是人類邁出的地步,但是情況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樂觀,這其中必然是盡力了無數次的失敗和生命的代價,現在看來淺顯的道理,在當時是人類用生命做出的探索,這也是改變命運的一步。
南北方的氣候差異還是巨大的,南方人類尋找到了水稻的祖先,而在北方水分並不充足,人們只找到了狗尾巴草和野糜子。這就是後來穀子和糜子,成為了人類的主要糧食來源,這邊是遠古人類農業的起源,這次的轉變意義重大,開啟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先河,之前人類被動適應生存環境,從自然中索取食物,提供什麼就得到什麼,農業就是人類對自然的初步改造,從此人類靠著自己的農業種植產生食物,自己為自己提供食物。這種初步的改造其實更應該稱為改良,將之前的食物獲取方式進行優化。
那麼人類最早的農業應該出現在什麼時候呢?我們之前說文明的孕育離不開穩定的生活環境,所以農業應該發生在人類的穴居開始,穩定的生存環境造成人口的大量正常,遠距離的採集難以實現,人們開始從事種植,優化自己的食物來源方式,那是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淺薄的,他們甚至不明白一顆植物的生長方式,還好他們有漫長的時間去破譯自然的秘密,現在的人類不但可以改造自然,還開始了對地球的掠奪,從自然的被動適應者,成為的自然的主人,人類的一步步進化和學習,讓人類智慧越來越高,開始將目光放在宇宙中。
在對自然的的破壞中,人類又開始逐漸認識到生存環境的重要,開始保護自然,但是誰又能想到,人類的文明開始和進化是從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的呢?從理解種子何時可以播種,到理解一顆種子怎麼成長為一株健康的植物,人類歷經幾百年的嘗試,將野生植物逐漸馴服,成為產量優良的農作物,現代農業已經可以做到從基因領域去根本改變一顆植物,但是對自然的肆意玩弄,人類必然會自食惡果,人經過數千年完成了食物與人類的完美契合,那麼轉基因所改變製造出來的食物真的不會對人類產生不好的影響嗎?人類在適應改變自然的同時也在被自然改變著,突然出現的物種必然會打破經過千萬年形成的和諧局面,未來究竟如何也只有走到那一步才會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