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2020-07-13 蒼白記憶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宣布將於7月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次任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重大進展。

法國媒體對中國這次歷史性的一步給予了積極評價,稱中國在「火星競賽」中幾乎無人能敵。

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這次連美國宇航局都比不上我們!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表示,我國此次任務的無線聯合試驗已取得圓滿成功。

在這次聯合演習中,專家們還優化了組織流程,並計劃在7月首次登上火星。

近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與百度籤署合作協議,啟動火星探測計劃。

中國火星任務的進展超出想像。它不僅在能源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而且還計劃建造一個空間站。

這些成就對美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美國現在正被這一流行病困住。

它能讓美國宇航局「搶眼」,似乎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舉世聞名的成就。

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目前,中國官方宣布,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將於近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發射升空。

據西班牙相關媒體報導,此次發射行動意味著中國將在2020年火星計劃中領先美國。

由於技術問題,美國的發射時間推遲了三次。它最遲將於8月推出,可能晚些時候推出。

此外,嫦娥月球探測器將於今年發射,中國計劃在2022年建造自己的空間站。

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沒有人能打敗中國!歐洲-俄羅斯火星計劃被迫停止

針對中國實施火星任務,法國媒體稱,中國在「火星競賽」中沒有對手,因為俄羅斯和歐盟合作的火星計劃今年春天暫停。

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由於「新皇冠」疫情的影響,導致火星探測器技術研發能力不足,火星聯合計劃被迫推遲兩年。

火星任務對太空飛行器的硬體和軟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皇冠」疫情蔓延期間,歐盟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導致火星探測器研究被擱置。

俄機構負責人羅戈津表示,這一決定非常困難,並將進一步測試「外火星」以滿足更高的發射要求。

雙方都表示希望火星任務能夠100%完成,沒有任何錯誤,並期待著最好的飛行結果。

邁出歷史性一步!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總的來說,中國的太空計劃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幾乎成為世界第一。

中國防疫工作成效顯著。火星計劃的運作沒有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經濟水平正在緩慢回升,一切都朝著進步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據媒體報導稱,在7月份,我國將首次進行火星探索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可以說是中國太空計劃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 中國終於挺直腰杆,7月將邁出歷史性一步,意義不亞於北鬥上天
    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嚮往,從探月到火星登陸,我們一直在探索走出地球,翱翔宇宙的方法。其中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在四十億年前又曾經和現在的地球一樣有山川湖泊,人類一直對火星之上是否存在生命非常好奇,火星探測計劃也就應運而生。中國這一次終於挺直腰杆,7月將邁出歷史性一步,天問一號即將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其意義不亞於北鬥上天。
  • 歷史性的一刻!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邁出火星探測第一階段
    此次我們國家再次超越美國,我國在7月23日13時25分,成功發射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的探測器,這是我們國家歷史性的一刻,此次意味著我們國家已經邁出了探測行星的第一步。天問一號發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還需選擇最佳時機天問一號的探測器將會在地球到火星的軌道中運行
  • 喜訊傳來,中國又邁出「歷史性」一步,美國不再是「唯一」
    喜訊傳來,中國又邁出「歷史性」一步,美國不再是「唯一」。中國航天水平又一重大突破‍近幾年的時間裡,中國發射了一個又一個新型太空飛行器,例如最新的運載火箭長徵7號;最近升空的火星探測器近日有消息稱,中國發射的一種新型太空飛行器成功返航。
  • 中國的火星任務進展迅速,法媒:連美俄大國都不是對手
    最近,據媒體報導,中國宣布將於7月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項任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項重大進步。這次中國採取的歷史性步驟得到了法國媒體的積極評價,稱中國在「火星競賽」中幾乎是無與倫比的。在這次聯合演習中,專家們還優化了組織過程,並計劃在7月首次登陸火星。最近,中國的火星探測團與百度正式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啟動火星探測計劃。中國火星任務的進展是無法想像的。它不僅在能源領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而且還開始計劃建造一個空間站。這些成就對現在被流行病困擾的美國構成了巨大威脅。
  • 在軌飛行60天後,太空中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在今年的航天發射任務中,「天問一號」探測器絕對稱得上我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如今它已經在軌飛行60天,太空中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天問一號終於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順利完成。這次進行的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主要是控制中心的航天科技者需要對天問一號的發動機進行開機點火操作,據悉四臺發動機每臺可達120牛,在點火操作中不僅能檢測發動機本身的狀態
  • 中國走出關鍵性一步,火星探測即將啟程,法媒:美俄都趕不上
    從報導中得知,中方在七月份完成探索火星的人物,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也是中方走向太空計劃的其中一個步驟。對於中方走出這關鍵性一步,法國媒體積極評論稱,中方此次在「火星競賽」中,做出前所有為的舉動,而這一點即便是美國,都沒有辦法超越。對於這次的探測任務,中方為圓滿完成任務,也是表示了慶祝。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是嫦娥五號此次探月的核心任務。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稱,為順利完成採樣任務,嫦娥五號配備了攝像機、光譜儀、雷達、一隻進行表取採樣的機械挖掘臂以及一臺進行鑽取採樣的鑽具。「毫無疑問,嫦娥五號沒有讓人失望。」
  • 歷史性的一天!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升空,成功領先美國
    編輯:舟一2020年,中國在許多領域上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在2020年的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次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國內外華人聽聞此,不禁熱血沸騰。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國際論道)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稱,「作為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它執行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樣本,人類已有44年沒有此類探索。《華盛頓郵報》稱,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邁出深空探測嶄新一步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3時25分,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一號任務)正式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邁出嶄新的一步。據介紹,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因此,探測並研究火星對於認識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天問·探路火星|中國加入火星「精英俱樂部」,外媒怎麼看?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沁涵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邁出了自主行星探測的重要一步。「天問一號」計劃對火星進行「環繞、著陸、巡視」,如果順利完成,將為全球首次同時展開「三步走」的計劃。對於中國這次歷史性發射任務,外媒和外國同行也頗為關注。
  • 中國迎來歷史性時刻,邁出最關鍵性的一步,值得所有中國人驕傲
    中國迎來歷史性時刻,邁出最關鍵性的一步,這個消息值得所有中國人驕傲。當前全世界只有四種定位系統,且大部分國家的定位系統都被美國壟斷了,中國北鬥的成功意味著我國再也不要依靠其他國家,再也不用受到挾制。中國的成就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短短幾十年中國的發展速度讓全世界為之驚嘆。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是嫦娥五號此次探月的核心任務。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稱,為順利完成採樣任務,嫦娥五號配備了攝像機、光譜儀、雷達、一隻進行表取採樣的機械挖掘臂以及一臺進行鑽取採樣的鑽具。「毫無疑問,嫦娥五號沒有讓人失望。」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美聲稱緊隨其後,中美火星探索競賽或將打響?
    本次探測器將要探的星球是火星,要知道探索火星的技術要求相當的高,而我國科學家不畏艱難,成功將探測器送上了火星,據了解,探測器將圍繞火星兩到三個月,隨後將落到火星表面進行探索。說道&34;名字的來源,還要追溯到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就用一首長詩《天問》,講的就是想到宇宙尋找未知的答案。
  • 印度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欲當太空競賽「領跑者」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於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2時38分發射該國首顆環火星探測器,若發射成功,則將成為亞洲首例。此次太空探索引來多方關注,有媒體指出,印度此舉旨在成為與中日太空競賽中的「領跑者」,但是ISRO負責人否認了此說法。
  • 終於輪到我們揚眉吐氣了!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成功,聯合國發來賀電
    毫無疑問,今天是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在我國航天人的努力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終於踏出了最後一步,實現了全球組網。就在今天,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
  • 法媒:科學家終於看見「上帝粒子」衰變
    參考消息網8月30日報導法媒稱,在追蹤了希格斯玻色子(賦予物體質量的亞原子粒子,即「上帝粒子」)六年後,物理學家28日表示,他們「終於」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被稱為「底夸克」的微小粒子。超環面儀器(ATLAS)科學合作團隊在談到目前記錄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的「難以捉摸的交互作用」時說:「在大型強子對撞機早期的準備階段,我們對這一觀測結果能否實現存在疑問。」報導稱,由於希格斯玻色子本身難以被發現,而且其他粒子也會衰變成底夸克,所以一直很難追蹤到那些專門由希格斯玻色子衰變而引起的衰變現象。
  • 美國沒閒著:「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完成審查
    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當天發射成功,這象徵著中國航空朝著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大探火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我們在進步,別人也沒閒著。在這場「太空競賽」中,美國也恰逢其時地作出了回應,不過美國人的回應多少顯得有些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