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最新動態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2021-01-13 濰坊傳媒網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這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模擬圖(12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

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是嫦娥五號此次探月的核心任務。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導稱,為順利完成採樣任務,嫦娥五號配備了攝像機、光譜儀、雷達、一隻進行表取採樣的機械挖掘臂以及一臺進行鑽取採樣的鑽具。

「毫無疑問,嫦娥五號沒有讓人失望。」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稱,「作為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它執行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美國《華爾街日報》評論稱,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從月球採集過樣本,人類已有44年沒有此類探索。《華盛頓郵報》稱,這是中國一系列探索月球任務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

美國《紐約時報》關注到,中國官方媒體對嫦娥五號的發射進行了現場直播。「這次毫無延遲的直播,是中國對其航天工程越來越有信心的一個證明。」該報導還稱,美國宇航局副首席科學家戴維·德雷珀讚嘆,「嫦娥五號是一項非常大膽的任務,中國正朝著更深理解月球歷史的目標前進。」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表面傳回的照片非常清晰。小塊巖石、塵土和小型隆起與探測器的金屬光澤形成鮮明對比。但對中國人而言,另一幅畫面可能比科學圖像更為重要:在月球上展示中國國旗。中國國旗從探測器的特殊結構中展開後,探測器對它進行了拍照。該報導稱,探月任務被視為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這個年輕的太空國家想積累經驗,以便在未來成功實現載人登月。

「意味著雄厚的科技實力」

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創造多項「首次」記錄,表明中國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引發外媒熱議。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報導,西方專家普遍認為中國此次探月行動的方案很出色。歐洲航天局高級科學顧問馬克·麥考林表示,此次任務比登月本身要複雜。它與「阿波羅計劃」有很多共同之處,顯然是中國向載人登月任務邁出的又一步。

《紐約時報》稱,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了中國自2013年以來的第3次無人月球著陸,第1次的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是中國首次在月球上軟著陸。2019年,嫦娥四號在月球遠端著陸,這是來自地球的太空飛行器首次做到這一點。

「本世紀以來的3次探測器登月行動,全都來自中國的『嫦娥』。」英國廣播公司網站近日刊文稱,對一個國家而言,擁有探索月球的能力意味著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

「嫦娥五號任務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使用了多項創新技術。」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觀點稱,嫦娥五號採樣返回任務比中國曆次探月任務更複雜、更困難,因為它不僅需要從月球表面起飛、以更高的速度再入地球大氣層,還需要在月球軌道上開展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操作。

南非《星報》刊文稱,飛天夢承載著人類美好憧憬,與人類歷史一樣悠遠,其中月球是飛天夢的重要載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一系列成功,是中國探月工程邁出的鏗鏘一步,是一項輝煌燦爛的成就。

「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有條不紊地取得進展。」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報導盤點了中國近些年在航天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該報導指出,中國自2003年將第1位航天員送入太空後,至今「神舟」飛船已經將數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今年7月,中國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

「願加快推進航天合作」

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人類對月球的相關科學研究,對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紐約時報》指出,對地球上的科學家而言,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本相對年輕,可以用於更好地調校用於評估太陽系內行星、衛星、隕石地理表面年齡的技術。這些樣本還將幫助科學家驗證有關嫦娥五號著陸區域火山噴發原因的假說。

《自然》雜誌刊文稱,「嫦娥五號將在此前從未探測過的區域——由火山熔巖形成的廣袤平原『風暴洋』——提取樣本。這些樣本或將為月球史這張龐大拼圖增加一些額外的部分。」

近日,歐洲航天局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為嫦娥五號太空之旅點讚,並在官網發表介紹文章。文章稱,在嫦娥五號發射後的兩個關鍵階段,歐洲航天局使用其位於南美洲的庫魯航天中心和位於非洲的馬斯帕洛馬斯航天基地,為探測器提供數據傳輸中繼服務。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表示,嫦娥五號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個階段性成就,願加快推進兩國航天合作。

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主管國際合作的副總裁謝爾蓋·薩維利耶夫代表公司,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向中國同行表示祝賀。他指出,這項計劃的新一階段任務的圓滿完成是一個歷史性事件。薩維利耶夫表示,月球研究是各國航天活動的優先方向之一。俄羅斯和中國經常討論在這一領域發展合作。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航天專家瓊·弗裡茲說,嫦娥五號技術上的複雜性使它「在許多方面引人注目」。如果任務成功,這將是火星採樣返回甚至載人登月任務的藍圖。「中國正在顯示其研發並成功實施持續性高科技項目的能力,這對地區影響力和潛在的全球合作關係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國際論道)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太空計劃的重要一步」把約2000克的月壤樣品「打包」帶回,是嫦娥五號此次探月的核心任務。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點擊上方多倫多生活,關注多倫多最新最熱資訊不得不說,可以登陸月球的「玉兔」,是中國登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我們只需將登月主體從探測器變為太空人即可;就載人飛行技術而言,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實現七次。在一系列的飛行中,我們的太空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試驗,太空飛行器生活體驗,艙外太空行走等。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任務:取2000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中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月球採樣返回」,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縮小版的全程預演,是對載人登月全程技術的一次全程驗證。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構成與載人登月飛船的結構構成類似嫦娥五號探測器包括: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四部分,對比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阿波羅11號的結構構成是:指揮艙,服務艙,登月艙。登月艙包括下降級和上升級。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歐陽自遠認為月球的土壤裡面還含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終極能源原料,我們現在的化學能源、核電站都需要這種原料,這將為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下一個十年,中國人要登上月球了在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後,下一階段就是載人登月了。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4 個月前發射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 3 億公裡,嫦娥五號讓中國航天再次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文/白夜 11月24日凌晨,我國文昌發射基地將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引起大家的關注。按照計劃來看,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 剛剛,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曾透露,中國載人登月將在 2030 年左右實現,並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在此之前嫦娥六號和七號將先後前往南極進行勘探。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中國邁出了第一步!嫦娥五號登月「採礦」,人類終極問題或將解決
    11月24日凌晨4:30,中國的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嫦娥五號奔赴月球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到月球的表面採集兩公斤的月球樣本,並且送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我國可以實現載人登月?
    從我國在2004年開展月球探測工程的那一刻開始,「嫦娥」就承載著無數華夏兒女的登月夢想。如今「嫦娥五號」就要順利返回地球,它攜帶者2公斤的月球土壤,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如今世界各國的科研組織都期待著能從我國手中「討要」到一點土壤做研究。
  • 我國為什麼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和載人登月有什麼關係
    還有量子通信衛星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等都一步一個腳印,走出輝煌的戰績。在探月工程上,我國的探月成績可謂是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斬獲國際大獎,為我國月球探索和載人登月奠定了非常結實的基礎。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中國何時登月
    嫦娥奔月一直是中國人一直以來的飛天夢想,在中國古代,那我們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傳說,那麼在今天,隨著人類的科技發展與進步,這一神話傳說也將變成了現實。近幾年,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在月球方面的探測,可以說是沒有鬆懈過。
  • 嫦娥五號之後,中國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奔赴38萬公裡外的月球,去完成嫦娥工程「繞落回」的最後一步:在月球軟著陸,採集兩公斤月球巖石土壤標本,返回地球。但嫦娥五號的意義絕不只是「月球採樣返回」這麼簡單,我們其實可以把嫦娥五號當做是「載人登月」的一次小規模預演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第5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天地往返使我國成為全球第3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嫦娥一號成功部署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具備獨立探月能力的國家,它們分別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三座裡程碑,而上個月成功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則是第四座裡程碑。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另據法新社巴黎12月1日報導,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嫦娥五號探測器周二成功在月球著陸,這項任務對於實現2030年載人登月目標至關重要。2019年初,中國探測器實現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著陸,引發轟動。如今的嫦娥五號是中國太空計劃的新階段。該探測器以中國神話中月亮上的仙女命名,於上周二發射。
  • 如果嫦娥五號獲取的樣本,與美國不同,是否意味著載人登月造假?
    那次「月球24號」從月球危海地區採集到了170克月球樣本,到今天為止44年過去了,嫦娥五號的發射再次燃起了月球樣本採集的熱潮。(月球24號)目前為止全世界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完成了月球樣本的採集工作,如果此次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樣本採集,那麼中國就是第三個具備此能力的國家。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官方給出的時間是在明日凌晨時分,長徵五號將攜嫦娥五號升空,而倒計時開啟,關注嫦娥五號發射,我們需要了解些什麼呢?因此在設計上,嫦娥五號包括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和軌道器四個部分,是目前嫦娥系列登陸器中設計最複雜的一個。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認為,此次嫦娥五號發射還有一個很特別之處,那就是為將來中國載人登月做一次預演,為何要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