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這是我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可以說是中國太空計劃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
目標火星,即將啟程
飛往火星【目標火星,即將啟程!】7月17日,胖五火箭轉運至發射區,火星探測工程啟航在即。如何前往火星?火星任務的難度有多大?探測的難點在哪裡?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科普小課堂,轉存了解預祝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
中國邁出關鍵性的一步,美網友分享現場照片,感嘆實在太驚豔
據環球網報導,對於火星探測任務的執行,中國邁出關鍵性的一步,美網友分享現場照片,感嘆實在太驚豔!說起來,對於「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這不僅僅是來自於中國的自豪感,更應該是來自於全人類。因為不管怎麼樣,中國針對火星探測任務呈現的結果,都將服務於全人類。本次「天問一號」的發射地點在海南文昌,現場視頻顯示,當時有很多當地的很多居民都一同在陪伴祖國共同見證了這一刻,令大家感覺到十分的自豪。
-
中國拉開行星探測序幕,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進入準備階段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即將開啟火星探測的序幕。據報導今年除了中國,還有美國和阿聯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據悉7月14日,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正在進行相關準備工作。
-
國產火星探測器即將啟程,用半年時間奔向火星
4月24日,在這第5個中國航天日的特殊日子裡,國家航天局正式對外公布了我國火星探測工程系列任務的代號:天問。而原定於今年下半年進行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就順勢被命名為了:「天問1號」任務。根據之前航天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的信息,天問1號任務將於今年7月到8月開始實施,由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國產火星探測器將搭乘長徵5號運載火箭啟程,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後,將花費7個月左右的時間抵達火星軌道。之後將一次完成環繞火星飛行、著陸火星和在火星表面巡視探測的三大分任務。
-
中國走出重要戰略一步
7月20日,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從日本鹿兒島發射升空,正式拉開了中國、美國、阿聯火星探測年度大戲的帷幕。就在7月23日,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傳來好消息。據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消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一是突破各項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程,「天問一號」發射
剛剛,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記者為您帶來新鮮出爐的火星探測全解讀!
-
中國進入行星探測時代 火星探測「跨越式發展」
歐陽自遠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圓滿成功,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激動萬分。「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歷史性的一天,也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它標誌著中國航天進入行星探測時代。我們幾代航天人的夢想總算實現了。」歐陽自遠是最早提出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家之一。
-
人類探測火星如火如荼,成功終靠科技經濟實力。
2020年7月23日,這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和慶祝的日子:中國長五遙4火箭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開始奔向漫漫旅途目的地——火星。這是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小步,卻是中國太空星際徵程的一大步!自人類1960年開始探測火星以來,截止到2020年7月23日,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印度、日本和阿聯進行過火星探測行動,只有美俄(前蘇聯)中三國嘗試登陸火星。
-
中國成功邁出航天關鍵性一步,成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國人興奮不已
並且早有消息傳出,我國在2020年,將會實現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據環球網報導,如今中國已經成功的邁出航天關鍵性的一步,而這一消息也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更加令我國人興奮不已。而此次的火星探測任務,也是我國實現航天事業中最關鍵的一步。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作主旨報告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第二步是初期探測,包括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火星基地建設。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測,包括大規模地火運輸艦隊、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地火經濟圈全面形成。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作主旨報告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
-
火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這一步的具體時間,早在幾年前就已被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科研團隊研究鎖定,並實現在預定窗口如期順利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飛行大約6.5個月抵達火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火軌道,2021年5月擇機實施降軌機動,在烏託邦平原南部區域實施軟著陸。
-
天問一號磅礴啟程,開啟中國火星探索元年
今天,中美阿探火三國演義隆重拉開第二幕,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飛船搭乘最大運力火箭長徵五號奔騰啟程②有望實現「繞、落、巡」一步到位,也就是一次火星任務完成三部曲: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火星探測車。如果順利的話,這將是全世界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的創舉。③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第四飛,正式開啟重箭重大部署模式,接下來更加自信部署嫦娥五號、嫦娥六號,以及動用長五B發射中國空間站各模塊。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已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
延伸閱讀: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嫦娥之父」:上火星「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大部分任務,將返回地球。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
人類探測火星的簡要歷史
人類對火星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探測始於20世紀六十年代,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六十年前的美蘇爭霸格局。 這兩個超級大國在技術不成熟的前提下依舊進行了大量空前規模的火星探測計劃!(早期有能力探測火星也就只有這兩個國家。) 首先,蘇聯於1960年10月10日向火星發射了人類史上第一個專為火星而發射的火星探測器,然而卻連地球軌道都沒到達就失敗了!
-
中國「天問」火星探測衛星發射
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由此邁出了重要一步。相關新聞當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後,拉美社便於7月15日發出預報,稱中國即將於今夏開啟的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中國為何要前往火星?」美國《外交學者》雜誌7月14日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
「天問一號」,啟程「探火」
核心閱讀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我國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
-
火星探測技術難度有多大?為啥成功率那麼低?中國首次能否成功呢?
,我們一直在探索走出地球,翱翔宇宙的方法。其中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在四十億年前又曾經和現在的地球一樣有山川湖泊,人類一直對火星之上是否存在生命非常好奇,火星探測計劃也就應運而生。中國這一次終於挺直腰杆,7月將邁出歷史性一步,天問一號即將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其意義不亞於北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