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榮光!中國的火星任務進展迅速,法媒:連美俄大國都不是對手

2020-08-28 嘟嘟侃熱劇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可謂飛速發展。最近,據媒體報導,中國宣布將於7月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項任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一項重大進步。

這次中國採取的歷史性步驟得到了法國媒體的積極評價,稱中國在「火星競賽」中幾乎是無與倫比的。


這次,即使是NASA也無法與我們相比!

北京航空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表示,中國對該任務的無線聯合測試取得了圓滿成功。

在這次聯合演習中,專家們還優化了組織過程,並計劃在7月首次登陸火星。

最近,中國的火星探測團與百度正式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啟動火星探測計劃。

中國火星任務的進展是無法想像的。它不僅在能源領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而且還開始計劃建造一個空間站。

這些成就對現在被流行病困擾的美國構成了巨大威脅。

它可以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躍躍欲試」,看來中國在太空領域已經取得了世界知名的成就。


目前,中國有關當局宣布,中國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即將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發射。

據西班牙相關媒體報導,此次發射意味著中國將在2020年火星計劃中領先於美國。

但是,由於技術問題,美國已將發射推遲了三次,最遲將在八月發射,甚至可能更晚。

此外,the娥一號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於今年發射,中國計劃在2022年建造自己的空間站。


沒有人能與中國抗衡!歐洲-俄羅斯火星任務被迫停止

關於中國執行火星任務的問題,法國媒體表示,中國沒有參加「火星競賽」的對手,因為今年春天俄羅斯與歐盟之間的火星合作計劃暫停。


由於新王冠疫情的影響,火星探測器的技術研發能力不足,因此聯合火星計劃被迫推遲了兩年。

火星任務對太空飛行器的硬體和軟體有更高的要求。在新的王冠流行病蔓延期間,歐盟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破壞,導致火星探測器的研究被擱置。

俄羅斯機構負責人羅戈津(Rogozin)說,這一決定非常困難,並將進一步測試「 ExoMars」以滿足更高的發射要求。

雙方都表示希望對火星的飛行能夠100%完成而沒有任何錯誤,他們期待獲得最佳的飛行結果。


總而言之,中國的太空計劃在各個方面都超過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幾乎成為世界首位。

中國在防疫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火星項目的運營並未受到國內流行病的影響。經濟水平正在緩慢回升,一切都朝著進步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法媒稱:在「火星競賽」中沒對手,終於揚眉吐氣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近日,據媒體報導,中國宣布將於7月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次任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重大進展。法國媒體對中國這次歷史性的一步給予了積極評價,稱中國在「火星競賽」中幾乎無人能敵。
  •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放眼全球,中國在航天衛星領域,起步是相對較晚的,但是經過不斷努力,堅持不懈的研究以後,這些年來也算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讓國際社會都認可,中國在航天領域實現了自主研發,而且成功發射了數量較多的衛星,在建設月球國際空間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展。
  • 中國走出關鍵性一步,火星探測即將啟程,法媒:美俄都趕不上
    從報導中得知,中方在七月份完成探索火星的人物,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也是中方走向太空計劃的其中一個步驟。對於中方走出這關鍵性一步,法國媒體積極評論稱,中方此次在「火星競賽」中,做出前所有為的舉動,而這一點即便是美國,都沒有辦法超越。對於這次的探測任務,中方為圓滿完成任務,也是表示了慶祝。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在7月下旬展開 多國迎來火星發射季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也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唯一可能會適合人類移民移居的星球。從天文學的角度看,在很早之前火星是處在宜居帶中的,這也就說明火星曾經出現過生命。
  • 我國將於7月至8月執行火星探測任務,中國探測車將首次登陸火星
    近些年我國航天發展十分迅速,先後展開了對月探測任務,火星探測任務,2011年,我國與俄羅斯合作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任務沒有完成預定目標,但是我國航天人沒有氣餒,埋頭奮戰,如今宣布再次向火星出發。據悉,我國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探測任務統稱「天問系列」,這次探測火星任務的名字是「天問一號」,這樣的命名富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自古以來,我們就對浩渺宇宙有著無限的好奇,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一願望終能實現。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義大利天體物理學家:火星探測任務體現了中國的技術能力和非凡勇氣
    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主任卡拉維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宋承傑):23日中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主任卡拉維奧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選擇了最具難度和挑戰的方式,既反映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能力,更體現了令人欽佩的勇氣和探索精神。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之旅順利開啟。
  • 義大利天體物理學家:火星探測任務體現了中國的技術能力和非凡勇氣
    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主任卡拉維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宋承傑):23日中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主任卡拉維奧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選擇了最具難度和挑戰的方式,既反映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技術能力,更體現了令人欽佩的勇氣和探索精神。隨著「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中國的首次火星探索之旅順利開啟。
  • 2020年中國火星任務展望(火星一號)
    火星任務數據來自葉培建院士講座,資源來自航天愛好者網,圖片來自網絡中國的火星任務還有6個多月就要發射了,想想就激動!火星,我來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火星任務的計劃時間表著陸器的責任重大,把火星車安全送到火星表面,在整個過程中的冷熱酸甜,只能默默承受。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 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15秒,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實施發射,在飛行2177秒後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在文昌舉辦
    7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文昌舉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介紹任務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發布詞全文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  下午好!很高興和我的同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 馬斯克透露火星任務進展
    公司創辦人馬斯克於1日公開透露SpaceX火星任務的最近進展,他表示自己「非常有信心」(highly confident)SpaceX在未來6年內能夠把人類送上火星,若幸運的話,4年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馬斯克表示,實現載人登火星的目標前,仍有多個裡程碑和困難需克服完成,目前新型火箭「星艦」(Starship)也正如火如荼的研發試驗中。另外,馬斯克稱,他本人將在2至3年後進行其第一次地球軌道之旅。
  • 新年獻詞:心懷熱望 創造榮光
    家國多舛時,個體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殤愈困克後,與國同進的中國人繼續書寫著奮鬥的詩篇。經濟復甦,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邁上百萬億。「天問」正在奔赴火星,「嫦娥」已經帶回月壤。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改革開放不斷擘畫著新局。殷憂啟盛,多難興邦。這是烙印在我們民族骨子裡的不屈與堅韌。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奧媒:中國開啟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
    【歐洲時報奧地利版羅德維、李靜編譯報導】據《奧地利國家電視臺》發表的一篇題為《中國首次進入紅色星球》的文章稱,繼歐洲、美國、印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後,中國現在也開始進軍火星。隨著「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中國正式開啟了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1年2月成功抵達火星軌道。
  • 為什麼中國、美國、阿聯都選擇2020年進行火星探測任務?
    今年雖然遭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美國的火星探測計劃一拖再拖,但是今年其實是火星探測非常熱鬧的一年,今年中國將首次開展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美國也將發射「毅力號」到火星,而阿聯的火星探測計劃叫做「希望」,歐盟今年也有對應的火星探測計劃。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目標宏大
    北京時間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此次發射任務也成為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重要裡程碑。但全球火星探測成功率僅約為40%,約三分之二的探測器,尤其是早期發射的探測器,幾乎都未能成功完成使命,火星亦因此有了「太空飛行器墳場」之稱。
  • 600 年的科學盛世,阿聯借火星任務找回榮耀
    這個任務的特別之處在於推進器將進入繞火星赤道的橢圓軌道,距離火星表面2 萬至4 萬公裡遠,比之前的火星衛星更高,這個高度能提供對火星氣候模式更全面的觀察。希望號任務背後多為女性年輕科學家阿聯的太空計畫野心勃勃,從2009年發射第一顆衛星開始,十年間取得很大進展,2018年發射完全由阿聯工程師建造的第一顆地球觀測衛星,去年才將第一位阿聯籍的太空人送入國際太空站,今年他們已經放眼火星。且火星任務背後的科學家團隊組成簡直讓人不敢置信,不僅女性比例高達80%,且平均年齡才27歲。
  • 火星探測任務都是如何命名的?
    例如,在60-70年代,蘇聯先後進行了「火星1-7號」探測任務。「福波斯1號」和「福波斯2號」也是如此,它們重點研究火星的衛星福波斯。俄羅斯的任務也頗有類似傳統,例如「火星96」意為1996年進行的火星探測任務,「福波斯·土壤」意為福波斯土壤採樣返回。
  • 厲害了我的國!我國將在今年7、8月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有這樣一顆星球,它位於地球與木星之間,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它在地球的夜空中會呈現出比周圍星辰更加顯著的紅色,中國古人稱其「熒熒如火」。自從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將進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很多網友就開始期待各種與此有關的消息。由於火星距離地球較遠,因此探測火星需要選擇與地球較近時機,而這樣的機會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根據我國的計劃將在今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可以使用NASA模擬器來跟蹤火星毅力號任務的進展
    如果您想檢查一下本周在前往火星的旅程中發射的 NASA毅力漫遊者,則可以使用NASA模擬器來跟蹤任務的進展。使用NASA的Eyes軟體,您可以實時查看火星而且,如果您放大到Terran系統和太陽系視圖,則可以看到飛船相對於太陽系其餘部分的位置,並顯示了包括火星和地球在內的行星的軌道。該地圖還顯示了其他NASA任務的位置,因此在Terran系統中,您可以看到諸如尋星望遠鏡TESS之類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