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其他國家效仿韓國,早日終止殘忍的熊膽養殖業
在政府支持下,韓國給國內所有養殖的黑熊實施了絕育手術,標誌著韓國在退出熊膽養殖業上邁出裡程碑意義的一步。
絕育項目的成功實施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韓國綠色聯盟(GKU)多年來與韓國政府及養熊業協會持續磋商的成果。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動物福利的全球性慈善組織。絕育措施有助於防止更多黑熊進入熊膽業,而現存的養殖黑熊將成為韓國最後一批用於取膽的黑熊。
自2003年以來,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韓國綠色聯盟一直致力於終止韓國的熊膽養殖業,積極推動韓國民眾以及相關部門為韓國的黑熊提供更好的保護。
2014年,在雙方的推動下,韓國政府與韓國養熊業協會達成一份歷史性協議——制定了一份養熊場主自願退出熊膽養殖的計劃。作為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絕育項目鼓勵養熊場主為其飼養的黑熊實施絕育,防止更多黑熊進入熊膽業。經過兩年多的實施,絕育項目終於在今年年初順利完成。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熊類保護主任Gilbert Sape指出:「這是為野生動物爭取到的一項重大勝利,也傳達出一個明確的訊息,即公眾和政府都無法接受殘酷剝削動物獲利的行業。我們在韓國取得的經驗表明,政府完全有可能以可持續的方式退出熊膽養殖業。」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項目經理孫全輝博士介紹,在亞洲地區約有兩萬多隻圈養黑熊被用於獲取膽囊和抽取膽汁,其中不少在中國。
孫全輝認為:「人道的熊膽替代品已被各國消費者廣泛使用,因此沒有理由繼續發展殘忍的熊膽業。」他希望韓國退出養熊業的經驗可以給我國帶來借鑑經驗。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韓國綠色聯盟日前也聯合發布了《韓國終止熊膽養殖業》的白皮書,詳細闡述了可供其他國家參考的終止熊膽業的可能路徑。白皮書記錄了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韓國綠色聯盟在過去14年走過的歷程,包括如何推動黑熊絕育項目以及如何逐步終止韓國的熊膽養殖業。
韓國公正黨國會議員Jeong-Mi Lee表示:「養殖黑熊絕育項目的實施是加強韓國動物福利的一個關鍵裡程碑。它將成為推動其他動物保護問題有效解決的催化劑。」
韓國綠色聯盟 (GKU) 生態保護工作組組長Jeseon Bae也指出:「絕育項目的完工是韓國的一個標誌性事件,表明民眾團結起來可以改變政府的政策,給動物保護帶來切實、持久的改變。」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保護熊類免遭虐待,已成功終止了「跳舞熊」表演等針對熊類的殘酷虐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將繼續與各方合作,保護熊類永遠生活在原本就屬於它們的大自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