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的生活習性與特點

2020-11-30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院

   黑熊也被人稱之為月熊、喜馬拉雅熊或藏熊,而在我國,它們也被稱為狗熊、熊瞎子或狗駝子(呃……)。黑熊的體型只能算中等,頭至軀幹約120-180cm高,母熊的體型比較小,可能只有公熊的一半。黑熊的體毛粗密,一般為黑色(也有棕色)。胸前有一塊很明顯的白色或黃白色的月牙形斑紋,因此也被人稱為月熊(Moon bear)。不過這塊斑紋的大小和形狀在不同個體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可能只是一條挺細的線,有的則是好大一塊三角斑。黑熊的頭部又寬又圓,頂著兩隻圓圓的大耳朵,形狀頗似米老鼠。它們的眼睛比較小,但有彩色視覺,這樣它們就能分辨出水果和堅果的不同了。黑熊的口鼻又窄又長,呈淡棕色,下巴則呈白色。黑熊的毛雖不太長,頭部兩側卻長有長長的鬃毛,讓它們的大臉更加寬大。黑熊以4隻腳掌著地行走,屬蹠行類動物。它們的四肢粗壯有力,腳掌碩大,尤其是前掌。腳掌上生有五個長著尖利爪鉤的腳趾,但它們的爪鉤不能收回。另外,和其他熊科動物一樣,它們的尾巴也很短。
  黑熊居住區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這支居住大軍的分布位置從阿富汗貧瘠的山區開始,沿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直到緬甸和我國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島和臺灣。偏北的一支則分布在我國的東北、俄羅斯東南以及日本的四國和本州。

  黑熊屬林棲動物,特別是植被茂盛的山地。在夏季,它們常在海拔3,000米,甚至更高的山中活動,到了冬季則會遷居到海拔較低的密林中去。為了生存,它們偶爾也會遊蕩到平原地帶。

  黑熊是雜食性動物,以植物為主,喜歡各種漿果、植物嫩葉、竹筍和苔蘚等等。它們也愛吃蜂蜜,還有各種昆蟲、蛙、魚以及腐肉。它們偶爾也會闖入農莊捕食家畜,不過這種行為自然會招致人類記恨,並使得它們因此慘遭屠戮。:(

  黑熊多數時候在夜間出行,白天則躲在樹洞或巖洞中休息。到了秋天它們更少在白天外出。別看體形笨重,但它們都是遊泳和爬樹的好手。它們也能長時間依靠後腿站立,並利用前爪攻擊對手或者獲得食物。

  並非所有的黑熊在冬季到來之時都會全程冬眠,尤其那些居住在亞種南部炎熱地帶的黑熊。有些地區的黑熊整個冬季都會躲在洞中睡覺,而另外一些只在冬季氣候最惡劣的那幾天冬眠。需要冬眠的黑熊會在夏季季末開始四處狂吃,以便儲存足夠的脂肪。冬眠期間它們新陳代謝的速度將降低一半,也不再排洩,而是把排洩物轉化成蛋白質(要是人類也有這本事該多好)。它們的心跳也隨之降低,從每分鐘40-70次下降到每分鐘8-12次。另外,它們的體溫也下降到3-7攝氏度。

  黑熊有各自的領地,它們的領地大小根據食物情況而各有不同,一般來說,食物來源越豐富,領地範圍就越小。因此,黑熊的領地從6.4-9.7平方公裡至16.4-36.5平方公裡不等。

  黑熊基本為獨居動物,只有交配的時候才會雌雄相會,並可能在一起尋找食物。不同地區的黑熊交配季節也有所不同,生活在俄羅斯的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 而它們的愛情結晶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間出生;生活在巴基斯坦的黑熊通常到了10月份才會考慮傳宗接代,它們的寶寶則一般在次年的2月前後降生。熊媽媽的孕期可能有6-7個月,並有受精卵延遲著床的現象,時間約有2個月。但對於延遲著床現象的發生機制人類還不十分了解。

  黑熊媽媽每次能生下2-3個孩子。和其他種類的哺乳動物相比,剛出生的黑熊寶寶顯得小得可憐,體重大概只有200-300克。這是因為黑熊媽媽在懷孕期間不再進食,而是將體內的蛋白質分解成葡萄糖來為肚子裡的寶寶提供養分。由於在母體內養分吸收不足,出生後的黑熊寶寶體型十分小。不過熊媽媽的母乳蘊含極為豐富的脂肪和養分,足以將它們先前缺失的部分補充回來,也正因為如此,熊媽媽不用象其他食肉動物那樣需要給孩子頻繁哺乳。熊寶寶出生一周後才能睜眼,斷奶則最少需要3個月。孩子們通常會和媽媽一起生活2-3年才會獨闖天下,性成熟則是3-4歲的年紀。由於熊媽媽一般每2-3年生一次寶寶,因此有的熊媽媽可能同時和不同年齡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野外的黑熊,如果沒被人類以及其他天敵殺害,也沒被逮去活熊取膽的話,最長壽命約有25年。圈養狀況下最高記錄則為33年。如果是在殘忍無道的熊場,它們壽命則要短不少(具體情況請參照亞洲動物基金的介紹,這裡不再闡述這種悲傷話題),而且生命裡的每時每刻都在被痛苦折磨……

  黑熊對人類的懼怕遠遠超過人類對它們的恐懼,因此黑熊一般都會遠離人類。它們通常只有感到威脅或保護幼子的情況下才會襲擊人類。當然,無緣無故(至少從人類的角度是這麼認為的)襲擊人類的事件也發生過。據了解,這樣的攻擊事件大多發生在夏末,即交配季節前後,看來戀愛中的動物可能也和人類一樣,十分的亢奮和狂熱,看待周遭事務的眼光也會因此不同吧~~~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黑熊是熊膽貿易的悲慘受害者,它們和其他許多倒黴的物種一樣,為了極少數人類的荷包以及幫助治療人類某些小病小痛而貢獻出了血、淚以及寶貴的生命。

  在朝鮮人「發明」活熊取膽術以前,獲取熊膽只能依靠捕殺野生黑熊來獲得。根據中科院動物所相關資料庫中的資料顯示,我國黑熊的野生種群估計為12,000-18,000頭,最高估計也不過2萬頭(馬逸清、胡錦矗等,1994)。而1979-1984年間出口日本的熊膽就需要獵殺4.7萬隻黑熊,這還不包括國內市場。20世紀80年代,朝鮮人的「活熊取膽」術發明後,這種「技術」在短時間內得到狂熱追捧,尤其是黑熊主要的分布國——我國。一時間大批野生黑熊,特別是幼仔被人類捕獲(要獲得幼仔恐怕還得殺死熊媽媽),這些不幸的動物又有許多死於引流手術感染或飼養不當,而僥倖倖存下來的則被迫在活著的時候受盡痛苦折磨(突然想起奧斯維辛),並在痛苦中逐漸耗盡生命,直到最終悲慘死去……

  由於黑熊並不難繁殖,因此那種同樣的悲慘遭遇又在這些不幸動物的後代身上不斷重演,也就是說,在熊場出生的熊寶寶,自出生一始就註定了要在精神和肉體的雙重痛苦中渡完並不漫長的一生

相關焦點

  • 冀中黑熊犬,由草原黑熊哺乳長大,具有熊的習性和特徵
    冀中黑熊犬的祖先是生活在華北高原上的品種,那時,由於它們要跟隨遊牧民經常遷移牧場,有的就被遺棄在了荒涼的大草原上,然而它們卻以頑強的生命力自然存活了下來。有的幼犬得到草原黑熊的哺乳,經過長時間的不斷演化,它們也逐漸有了熊的一些習性和特徵,經過世代的自然選擇,慢慢演變成了一個新的犬種———黑熊犬。黑熊犬經河北一帶愛狗前輩的代代選拔,那些毛色富有黑色光澤,體型碩大,對主人性情溫順,對陌生人又不失機警和兇悍的黑熊犬被帶到冀中平原,承擔起了保衛牧畜群,看守莊園門戶,豐富人們生活的責任.。
  •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
    家兔有哪些特點和生活習性?嗨,大家好,歡迎今天跟著小編繼續了解一些關於兔的小知識。那麼你們了解這個小生命的簡單特點和生活習性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眾所周知,家兔有著大耳朵和大眼睛。它們的嗅覺其實也是很靈敏的,它兩個嘴角向左右生長著有觸覺功能的觸鬚。沒有犬齒但是有兩對門齒。毛色一般為白色和褐色等。不要看它們脖子短,但是轉動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它四肢強壯有力,善於跳躍和快速奔跑。
  • 秦嶺黑熊:我是近視,但不影響愜意生活
    當然,我們最為熟悉的大型食肉動物黑熊,也在這片樂土上繁衍生息。今天,我們要認識的,就是有著 「黑瞎子」之稱的叢林猛獸—秦嶺黑熊。,黑熊順著欄杆爬到了圈舍的頂端,為避免意外摔傷,保育員胡宏社提高了嗓門喊它下來。
  •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
    中國主要養殖場黑熊數量情況分析2016/7/6 10:37: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黑熊是典型的森林動物,棲息生境由高緯度亞寒帶針闊混交林逐步過渡到低緯度的熱帶雨林。隨季節、氣候和食物源的變化,黑熊具有垂直遷徙的習性。
  • 孔雀的生活習性及生態特點有哪些?
    孔雀的生活習性及生態特點有哪些?一、生活習性孔雀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林棲雉雞類,常棲居在海拔2000m以下的開闊地帶;有些也喜歡棲居在富有灌木叢、竹叢、針葉或闊葉等樹木比較開闊的高原地帶,特別喜歡在河谷地帶或林中較空曠地區進行活動。
  • 美洲虎因害怕黑熊才向南退縮?看美洲虎是如何讓黑熊變成白骨的
    有人認為,美洲虎之所以向南退縮,是因為它們競爭不過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黑熊,真的是這樣嗎?美洲黑熊是現存數量最多的熊科動物,體型僅次於北極熊和棕熊,雄性體重一般為60到220千克,雌性體重一般為40到150千克。它們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各種植物的莖葉、果實為食,也會捕食昆蟲、鳥類、魚類、甲殼類以及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生活在人類居住區附近的美洲黑熊甚至還會撿食人類丟掉的垃圾。
  • 熊貓的生活習性 熊貓的生活習性有哪些
    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呢?1、食物習性雜食性。3、行為特點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一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在動物園裡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
  • 安徽這些地方也有野生黑熊分布 也曾發生黑熊咬人事件
    5 月 18 日,多家媒體報導在四川綿陽一村莊發生黑熊襲人事件,導致 3 名村民死亡。安徽省從事野生動物調查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在安徽省境內也有野生黑熊分布,分別位於黃山的休寧縣和祁門縣,歙縣和黟縣亦有分布,近年來這些地區也一直都有黑熊的蹤跡。
  • 壺瓶山的大「V」——亞洲黑熊
    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旗艦保護物種,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是壺瓶山名副其實的大「V」。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野外共安裝了一百多臺紅外線相機,用於拍攝野生動物圖像,記錄野生動物動態變化,平均每三個月,工作人員便會將相機取回來查看一次數據。
  • 「活熊取膽」被救助黑熊的後桃花源生活
    關於「活熊取膽」的報導鋪天蓋地而來,這不禁讓人好奇,那些得到救助的黑熊,在成都市郊的一處靜養之地,是否能找到屬於它們自己的世外桃源,遠離過去的痛苦。穿過成都市郊一片散發著泥土之香的農田,龍橋黑熊救護中心便出現於眼前。
  • 動物「萌主」激發臺灣黑熊保育意識
    圓仔受寵讓臺灣本土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臺灣黑熊吃味了,掀起了「黑白」與「黑」之爭。有網友發表,全世界現存的野生貓熊約有1,600隻,但胸前掛有白色「V」字領的臺灣黑熊只剩200隻左右;臺北市立動物園的臺灣黑熊居住空間約165坪,貓熊館卻有438坪,是「三級貧民區」對上「豪華別墅區」。
  •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2018-08-31 16:54:11 來源:網絡   廣翅蠟蟬屬同翅目蠟蟬科,可為害桃、李、櫻桃、柑橘、桑、棉等多種植物。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廣翅蠟蟬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特點、傳播途徑及防治方法  一、形態特徵  廣翅蠟蟬是不完全變態昆蟲,一個世代只有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無蛹期,由若蟲直接羽化成蟲。
  • 丹東山區發現野生黑熊 體重或超200公斤
    拍到野生黑熊啦!!據專業人員目測,這頭黑熊體重可能超過200公斤。視頻來源:丹東市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區裡神秘感十足遼寧白石砬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黑熊、有野豬等野生動物,一直是丹東市民引以為豪的話題。保護區豐富多彩的森林生態系統孕育了複雜的動植物資源,並為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提供了保證。
  • 亞洲黑熊冬眠後會在次年的幾月出來活動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是亞洲黑熊冬眠後,會在次年的幾月出來活動?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帶來了這篇文章。一定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亞洲黑熊的生活習性吧。下面就是森林驛站3月15日每日一題答案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看答案吧!
  • 為什麼美國的黑熊生活的這麼好?看了就有答案了。
    近年來,隨著北美地區的森林系統日漸成熟,動物保護法律更加嚴格,生活在美國的黑熊數量開始全面回升。適合黑熊生長的棲息地不斷擴大,幼林已成長為茂林,這意味著黑熊的食物增多,比如橡子、山核桃和車釐子。美國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佛羅裡達州某一地區的黑熊數量與2002年比已經翻倍,達到1200頭,另有一地區的黑熊數量增加了1/3。在馬裡蘭州,黑熊呈現了更加強勁的回歸勢頭,目前有1000頭成年黑熊生活在2個西部村鎮。更重要的是,美國在過去幾年加強了對這一物種的保護力度,同時執行了更加嚴苛的法律。
  • 龍貓野生情況下的生活習性一
    導語:今天,咱們開始了解龍貓的習性,從它的野生環境中找到它現在生活習性的源頭,熱愛龍貓的朋友們,可以仔細看看哦想要飼養龍貓,必須要了解野生龍貓的生活習性。現在我們所飼養的都是馴養的龍貓,但是它們身上還是保留著許多它們的野生祖先的習性和型態。
  • 《不休的烏拉拉》黑熊首領怎麼樣 屬性特點詳解
    導 讀   不休的烏拉拉是款放置遊戲,黑熊首領還是蠻兇狠的,大家都非常好奇他的屬性,那麼下面小編就與玩家們分享下關於不休的烏拉拉黑熊首領技能屬性數據圖鑑
  • 椰子蟹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椰子蟹生活習性介紹
    那麼,椰子蟹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椰子蟹的生活習性介紹  椰子肉是椰子蟹的最佳鉺料,椰子蟹由於雙螯非常有力,所以能輕而易舉地爬上高樹剪下椰子,並鑿殼吃椰子肉。它食性很雜,幾乎任何有機物都吃,不論是植物的果實葉子,腐敗的動物屍體,甚至小於自己的同類,所以有「強盜蟹」的綽號。
  • 老虎遇上黑熊!誰的戰鬥力更強,實戰結果又會是怎樣呢?
    黑熊也是一種不敢讓人輕易接近的強悍哺乳動物。那麼如果老虎遇對上黑熊!它們誰的戰鬥力會更強呢?誰會落荒而逃?老虎·森林之王眾所周知,老虎是森林之王,大型貓科動物中的一種。老虎是一種獨居的哺乳動物,只有在繁殖期才會與雌性一同生活。
  • 動物園黑熊被懷疑是「人扮的」,飼養員:站立是自然行為,揮手是被...
    成都這隻熊火了,但飼養員卻有點擔心… 近日,成都動物園的一隻黑熊登上了微博熱搜,原因是其和人一樣站立、揮手,被懷疑是「人假扮的」。1月6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成都動物園找到了這隻黑熊和它的飼養員。該黑熊名叫周周,今年三歲多,野外救助而來。 「黑熊站立是自然行為,像人一樣揮手並不是自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