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江西村民遭熊襲擊 專家:江西確有黑熊分布
此前報導:現實版「熊出沒」 婺源大鄣山村民遭狗熊襲擊幸無生命危險
今年5月,在江西武夷山保護區拍攝到的黑熊潛入工作居住區尋找食物
7月27日,中國江西網報導了江西上饒婺源縣大鄣山鄉兩夫妻上山幹農活被熊襲擊的消息,報導發出後短時間內被各大新聞網站轉載,同時也引起網民的廣泛討論,並質疑江西是否有熊的存在。當日下午,中國江西網記者採訪了江西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和婺源縣野保站相關工作人員及專家,證實了江西有熊的分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在江西武夷山保護區通過林間的紅外線感應觸發相機,拍攝到黑熊尋找食物的照片和視頻。
今年5月江西曾拍到黑熊偷吃蜂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黑熊通常出沒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我國東北地區的深山密林中。而江西境內是否有熊的分布呢?不少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江西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狗熊是熊的一種,又稱黑熊,且江西確實有黑熊的分布,且近年來江西省內黑熊蹤跡頻現,甚至出現過傷人的舉動。
「今年5月,在江西武夷山保護區,我們就有工作人員通過安放在轄區林間的紅外線感應觸發相機拍攝到了一頭黑熊連續4晚潛入葉家廠保護管理站工作居住區尋找食物,這些情景被錄入照片和視頻。」該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江西網記者,黑熊進入居民區盜食蜂蜜的行為,首次發生於2004年,此後多年來的5、6月份,都發生過黑熊在夜間闖入偷吃蜂蜜事件。
婺源縣大鄣山鄉有黑熊分布的記載
【江西村民遭熊襲擊】那麼在地處贛皖交界的婺源縣大鄣山鄉村民真的是被熊襲擊了嗎?婺源縣野保站站長洪元華表示,大鄣山鄉森林覆蓋率高達89%,是野生動物的理想家園,婺源縣大鄣山鄉已經發生過四五次熊傷人事件,幾乎每兩三年就發生一次,村民口中稱的狗熊是熊的一種,又稱黑熊。「前些年,這個村莊相繼發生數起黑熊傷人致殘、致死事件,可以肯定的是,在婺源境內的闊葉林內,幾乎都有黑熊分布的記載。」
記者查閱發現,有媒體報導稱,2007年11月7日9時許,白山村一村民上山撿檉子,回頭發現離自己不到3米的地方有一頭一人高的黑熊。黑熊撲過來咬住他的右大腿,並昂首將他舉起來。村民掙脫後跑了幾步,黑熊又撲過來抱住他的頭,咬他的上額和太陽穴。村民雙手掐住黑熊脖子,拼命把黑熊推下山坡,這才撿回一條命。之前,當地還曾發生過黑熊傷人致死事件。
當地經常上山的村民有一半稱曾看到黑熊,一位村民還見過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小熊。有村民說,他有次上山,發現5個熊窩,至少有20隻黑熊。一村民在山上制茶的老屋,有一天竟然闖進了一隻黑熊,屋內鍋碗瓢盆被打了個稀巴爛。而村民安放在山間的蜂箱也常常被黑熊破壞。
黑熊對聲音敏感 可成群結隊喊叫嚇走黑熊
其實,黑熊在江西省一些大的自然保護區都有分布,不過人們親眼所見卻很少。專家介紹,黑熊對人類的懼怕遠遠超過人類對它們的恐懼,因此黑熊一般都會遠離人類。它們通常只有感到受威脅或出於保護幼子的目的才會襲擊人類。
婺源縣野保站站長洪元華介紹說,黑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遇到黑熊帶著幼崽的,黑熊容易主動進攻,村民如果進山,最好多幾個人一同出行。如果遇到了狗熊,該如何保護自己?有網友提出:狗熊不吃死人,裝死是最好的辦法。洪元華解釋說:「裝死不一定有用,有的熊攻擊性比較弱,可能看到人示弱會放棄,但如果是攻擊性比較強的,狗熊也會攻擊到底。」
專家提醒,村民和遊客進入森林時,切勿單獨行動,一旦遭遇黑熊,因其對聲音較為敏感,村民和遊客可用敲金屬盆、懸掛鈴鐺、放鞭炮等方式來驅趕,此外,成群結隊的大聲喊叫通常也可以嚇走黑熊。同時,發現黑熊的糞便、腳印、熊爪留在周圍樹幹上的抓痕和被害牲畜遺骸時,不要靠近,應儘快離開。
延伸閱讀:
黑熊共有7個亞種。體長150~170釐米,體重150千克左右。體毛黑亮而長,下頦白色,頭圓,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墊厚實,前後足具5趾,爪尖銳不能伸縮。身體粗壯。棲息於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動,善爬樹,遊泳;能直立行走。視覺差,嗅覺、聽覺靈敏;食性較雜,以植物葉、芽、果實、種子為食,有時也吃昆蟲、鳥卵和小型獸類,夏季交配,懷孕期7個月,每胎1~3仔。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陝西、甘肅、青海、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內蒙古等地,從低海拔600米的熱帶雨林到亞熱帶的常綠闊葉林,亞熱帶乾旱河谷灌叢;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以及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地寒溫帶暗針葉林,都有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