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黑熊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動物保護組織呼籲終止活熊取膽業

2020-11-30 澎湃新聞

「97.4%的公眾認為活熊取膽很殘忍,83.9%的公眾希望取締活熊取膽業,僅有2.4%的公眾認為熊膽製品不能被替代。」

日前,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簡稱它基金)在首屆亞洲黑熊論壇上發布了由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公眾對活熊取膽及熊膽消費態度研究報告》。

它基金秘書長張小海認為,這份調查報告說明,終止活熊取膽業已是社會共識。

活熊取膽業還被認為助長了野外偷獵。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說,「熊廠要購買野生黑熊來作為補充,所以養熊業不但不能保護野生黑熊,還是導致野生黑熊數量、種群結構破壞的重要原因,威脅到國內大量的野生黑熊,甚至周邊國家的野生黑熊也會被走私。」

亞洲黑熊是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黑熊野生種群估計在1.2萬至1.8萬頭之間,最高不超過2萬頭。2012年亞洲黑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一類。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目前正在修訂中,作為專家參與討論的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現在我們養熊的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疾病治療所需要的範疇,所以它應該得到非常嚴厲的控制,這樣的控制應該從制定法律這一根本上就開始。」

3月29日,它基金秘書長張小海在首屆亞洲黑熊論壇上呼籲社會各界攜手探索終止活熊取膽業的多贏解決方案。

「終止活熊取膽業已經是社會共識」

3月29日,它基金在首屆亞洲黑熊論壇上發布了由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公眾對活熊取膽及熊膽消費態度研究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熊膽製品在國內的消費空間非常有限,市場趨向萎縮,前景不被看好。

《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將亞洲黑熊列為附錄1物種,明確規定禁止其國際性的交易。這意味著,中國生產的含有熊膽成分的製品只能在國內消納。

在受訪者中,僅有一成是熊膽製品的忠實消費者,超過七成從未購買過相關產品。而在這部分無消費行為人群中,九成以上(90.2%)表示未來也不會購買或使用熊膽製品。

「零點公司的調查報告說明,終止活熊取膽業已經是社會共識,而被取膽的黑熊長期遭受痛苦折磨也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它基金秘書長張小海說。

它基金由一些著名媒體人、老牛基金會以及騰訊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是中國大陸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

1989年開始施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了「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經過27年的發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在中國已然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而以獲取膽汁為主要目的的養熊業是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的典型代表。中國是目前亞洲養熊業最大的國家,養殖物種最主要用的是亞洲黑熊。

張小海表示,官方此前公布的數據為67家養熊廠,約3萬頭黑熊的養殖量。按照每隻熊約30年的壽命計算,欲完全實現養熊行業及工人的轉型,預估要投入120億。「從金融投資的角度來講120億不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如果有一批企業家、金融家籌集一筆基金的話足以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活熊取膽入藥,還阻礙了中醫藥產業走向世界。

參與首屆亞洲黑熊論壇的專家均認為,中醫倡導使用天然自然的藥材,通過殘忍手段獲取珍稀動物入藥,顯然阻礙了中國中醫藥的發展。「取締活熊取膽有助於中醫藥產業走向世界。」

至於醫用所需熊膽,完全可以實現人工替代。實際上,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在藥品中已不再使用熊膽。「比如,賣得很火的日本熊膽救心丸,早已實現了人工合成的替代品,所以熊膽救心丸可以在各國暢通無阻地賣。」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說。

黑熊馴養繁殖業對野外種群構成威脅

以獲取膽汁為主要目的的養熊業甚至還被認為助長了對野生亞洲黑熊的偷獵。

趙中華說:「熊廠要購買這些(野生)黑熊來作為補充,所以養熊業不但不能保護野生黑熊,還是導致野生黑熊數量、種群結構破壞的重要原因,威脅到國內大量的野生黑熊,甚至周邊國家的野生黑熊也會被走私。」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高級科學顧問孫全輝向澎湃新聞提供的一份2001年亞洲熊膽製品跨境非法貿易調查顯示,中國是主要的熊膽輸出國,同時也是一個進口國,亞洲其他國家也都存在非法的熊膽貿易的現象。

長白山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樸正吉,自1974年開始在長白山從事野外生態學研究。他所在團隊的一份研究顯示,1986年至2015年,30年間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黑熊數量下降了90%。

「這段時間正是養熊業在東北和中國其他地區快速發展的時期」,樸正吉說,獵捕是導致種群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供的另一組數據顯示,過去一百年間,由於人類對森林的破壞和持續的捕獵,亞洲黑熊數量在急劇下降,分布圖上呈現明顯的片斷化,彼此高度隔離。2012年亞洲黑熊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一類。

2012年9月,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在韓國濟州召開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並籤署協議,肯定韓國和越南在結束養熊業方面取得的進展,敦促亞洲黑熊分布國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合作採取更嚴格的辦法控制野生熊進入養殖場,開展熊膽替代品研究等等。

亞洲各國已針對黑熊保護開展了各項工作。截至2015年6月,韓國90%以上的圈養黑熊實施了絕育手術,越南全國養殖黑熊的數據近年來也持續下降。

中國正在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日前曾與中醫藥界人士一起參與全國人大環資委組織召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專家諮詢會。

她對澎湃新聞說,與會的各界人士爭論的焦點在於,是否要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用於商業性買賣消費。「沒有任何人是為了少數人的利益在法律中鼓勵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商業化應用,這一點是達成共識的。允許商業化利用的唯一的條件就是它一定是為了公眾的利益,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大眾的利益。而養熊這個事情,現在我們養熊的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疾病治療所需要的範疇,所以它應該得到非常嚴厲的控制,這樣的控制應該從制定法律這一根本上就開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召開 活熊取膽能否終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3月29日,「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在北京召開,呼籲社會各界攜手探索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本次論壇由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主辦,並得到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技術支持。主辦方希望通過論壇搭建的對話平臺,深入探討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它基金理事長張越女士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先生出席了論壇並致辭。
  • 給圈養黑熊絕育:退出熊膽業韓國邁出重要一步
    絕育項目的成功實施是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與韓國綠色聯盟(GKU)多年來與韓國政府及養熊業協會持續磋商的成果。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動物福利的全球性慈善組織。絕育措施有助於防止更多黑熊進入熊膽業,而現存的養殖黑熊將成為韓國最後一批用於取膽的黑熊。
  • 活熊取膽養熊場將改為黑熊救護中心
    本報訊(記者 林豔)昨天,動物福利組織亞洲動物基金與南寧花花大世界園林有限公司在京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救治後者養的130隻熊,這家曾經對飼養的20多隻熊進行過取膽的養熊場,將被改造為一個黑熊救護中心。
  • 目擊歸真堂活熊取膽:黑熊看似安靜仍難平息質疑
    這家以熊膽為原料的藥業公司去年曾遭動物保護組織狙擊而暫緩上市,此次捲土重來欲衝擊創業板,卻遇到了更為猛烈的民間反對潮。  反方以環保組織和眾網友為代表,他們認為這家企業以活熊取膽為主業,如果上市將是「月熊的末日」,損害了公共利益,不應獲得上市批准。  但歸真堂的上市也得到中國中藥協會的力挺。
  • 拯救黑熊:對抗歸真堂及活熊取膽戰仍在繼續
    雖然黑熊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實際上,對黑熊的保護並不像對待大熊貓、東北虎那樣「給力」。看起來,法律法規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築起了一道安全的防火牆,但在現實層面上卻是另一種令人困惑的情形:我們一邊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一邊允許把它們作為商品謀取利益在近乎一邊倒的譴責聲中,正在謀劃上市的歸真堂決定開放一向神秘的養熊廠,讓蜂擁而來的媒體記者和其他人士現場觀看活熊取膽的場面。接到現場參觀邀請的也包括亞洲動物基金(AAF)。
  • 中國萬隻黑熊被活體取膽汁 拷問人性底線(圖)
    人工養熊及活熊取膽的技術,最早是1980年代由朝鮮人發明的,由於地緣接近,東北是中國最早開展活熊取膽的地區,也是目前為止養殖取膽熊規模最大的地區。到了1990年代,活熊取膽從東北擴展到全國很多省份,成為一種發家致富的經濟產業。  儘管活熊取膽為養殖戶創造了經濟收益,但殘忍的取膽方式,還是讓大多數人不能接受,活熊取膽很快被媒體曝光,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
  • 黑熊保護、「僅限野外種群」是在為非法養殖開綠燈?|綠會政研室為...
    在徵求意見期間,綠會政研室廣泛徵求了綠會現有152個中華保護地及有關專家、志願者意見,特以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兩個部分向相關部委提出建議。其中陸生動物部分,綠會政研室共提出17條建議如下:一、物種保護等級調整部分一(1)、建議將部分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升為國家一級。
  • 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追蹤:「黑熊真的不舒服」
    無管引流活熊取膽汁真的「舒服」嗎?恐怕這真是「誰痛誰知道」。針對當前陷入輿論漩渦的歸真堂活熊取膽事件,慈善組織亞洲動物基金昨天在京召開媒體溝通會公開表示,養熊業殘忍程度令人髮指,呼籲儘快禁止養熊業。
  • 福建歸真堂4隻黑熊「出逃」 至今仍有2隻未尋獲
    這家以熊膽為原料的藥業公司去年曾遭動物保護組織狙擊而暫緩上市,此次捲土重來欲衝擊創業板,卻遇到了更為猛烈的民間反對潮。  反方以環保組織和眾網友為代表,他們認為這家企業以活熊取膽為主業,如果上市將是"月熊的末日",損害了公共利益,不應獲得上市批准。  但歸真堂的上市也得到中國中藥協會的力挺。
  • 非洲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全球倡導保護野生象群!
    由美國和英國動物權利保護組織組成的一個聯盟2016年1月10日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出起訴這兩家動物園認為,史瓦帝尼大象數量過多。但「挽救野生大象聯盟」說,史瓦帝尼大象數量過多是相對而言,這個非洲小國的兩個保留地中,總共才有36頭大象。 「挽救野生大象聯盟」是由英國和美國的三家動物保護組織組成。 大象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棲息群居性哺乳動物,因象牙自古以來被視為珍貴之物,收藏者眾多,故而令到大象數量急劇下降。大象長期遭到人類屠殺,現已被列入瀕危物種之一。
  • 一個英國女人為了拯救黑熊,在中國奔走17年
    我是一隻天天哭號的黑熊。」著名作家楊志軍曾在微博上這樣描述黑熊被活體取膽的慘狀。上世紀80年代,朝鮮人發明了活熊取膽的方法。在中國,活取熊膽行業已經存在了30年。這是個「合法卻難稱人道」的買賣,目前,生活在山林中的野生黑熊僅剩1萬餘只。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開展黑熊救助並不容易,謝羅便臣一直在尋找跟中國政府達成更有效合作的方式。
  • 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中國境內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熊科動物,通常被簡稱為「黑熊」或「黑瞎子」,漢字「熊」最早就是特指它(
  • 中國一「活熊取膽」企業將變身黑熊救護中心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李曉喻)中國一家從事引流活熊膽汁業務的公司15日在北京宣布和亞洲動物基金合作,計劃將其養熊場改造成一個黑熊救護中心。亞洲動物基金是一家致力於取締這一行為的動物福利組織。  根據雙方協議,亞洲動物基金將把該公司養熊場裡28隻長期被引流膽汁的黑熊送往位於成都的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接受專業獸醫的治療。  此外,亞洲動物基金還將接管該公司養熊場的日常管理,並計劃在兩年內將該養熊場改造為一個救護中心。
  • 張小海:保護動物更重要是保護人類的倫理道德
    亞洲動物基金會中國區外事總監張小海在主題對話中稱,我們做保護動物的工作,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動物保護的工作,特別是做我們這種動物福利或者動物權利推廣的組織,我們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是一群對動物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感情的人,實際上我們更關心的是人類如何對待我們身邊的動物,我們怎麼樣去保護好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自己的倫理道德,讓我們不去做傷害生命的事情,動物也是生命。
  • 「活熊取膽」被救助黑熊的後桃花源生活
    關於「活熊取膽」的報導鋪天蓋地而來,這不禁讓人好奇,那些得到救助的黑熊,在成都市郊的一處靜養之地,是否能找到屬於它們自己的世外桃源,遠離過去的痛苦。穿過成都市郊一片散發著泥土之香的農田,龍橋黑熊救護中心便出現於眼前。
  • 黑熊的生活習性與特點
    黑熊居住區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這支居住大軍的分布位置從阿富汗貧瘠的山區開始,沿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直到緬甸和我國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島和臺灣。偏北的一支則分布在我國的東北、俄羅斯東南以及日本的四國和本州。  黑熊屬林棲動物,特別是植被茂盛的山地。
  • 視頻:直擊活熊取膽場面 黑熊疼痛難忍咬爛四肢
    視頻:直擊活熊取膽場面 黑熊疼痛難忍咬爛四肢 發布時間:2011年02月11日08:17 | 我來說兩句 (0) | 來源:搜狐視頻 內容介紹: 殘忍的活熊取膽
  • 村民被黑熊襲擊而遇難,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保護動物」應該怎麼做
    導語:2020年5月17日晚,四川江油馬角鎮沉水村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村民唐某帶7歲兒子在路上遭黑熊襲擊,其子僥倖逃脫。唐某親屬和沉水村8組組長在尋人過程中遇襲。事件造成3人死亡。一隻黑熊被現場擊斃。黑熊是什麼類型的動物?
  • 注意安全,正是這樣的誤解,可愛的亞洲黑熊正在慢慢消失
    有一種動物,它們異常兇猛,卻又憨態可掬,它們渴望自由的奔跑在山林間,像天上的月亮一般耀眼奪目,分布在中國的四川、東北地區。它們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亞洲黑熊。亞洲黑熊,又稱月熊、月亮熊、狗熊,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東部,中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的森林地帶比較多見。
  • 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中藥利用穿山甲應停止|穿山甲國際動態追蹤3
    雖然有很多關於非法穿山甲貿易的報導,但我們的鏡頭揭示了這些溫和動物所經歷的事實是多麼地殘酷和痛苦。穿山甲也被稱為鱗片食蟻獸。穿山甲有八個種,亞洲有四種,非洲有四種。它們是唯一一種身披鱗甲的哺乳動物,鱗片可以保護它們免受捕食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