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2020-08-03 天文在線

美國宇航局:1a型超新星的殘留照片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要是只要一次觀察,就能完全推翻天體物理學家當前對宇宙的理解,那將是令人異常興奮。但這還沒發生,至少在暗能量方面還沒發生。

本周,一份新聞稿宣布「有新證據表明發現暗能量的關鍵假設是錯誤的」,這引起了天文學家和科學懷疑論者的關注。但是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該論文聲明中的一些問題。

如今,Λ冷暗物質模型是宇宙大尺度結構最廣為人知的理論,這似乎有些令人不適。從本質上講,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常規物質不到宇宙的5%。同時,暗物質所佔比例還不到宇宙的四分之一,而暗物質的影響只能通過其施加重力才能間接看到。宇宙的其餘部分是暗能量,它是宇宙膨脹加速的神秘力量。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有一些支持暗能量存在的獨立證據。科學家使用一種名為1a型超新星作為「標準蠟燭」,他們非常了解這些超新星的亮度,所以他們可以輕鬆地根據超新星在地球出現的亮度,計算出地球與該超新星的距離。然後,由於早期宇宙冷卻過程中,振動波動鎖定在適當位置,從而留下的印記分布在正常物質上,這種印記可供科學家用於天空測量的一種尺子。科學家有關距離的了解,有助於他們計算宇宙的膨脹,從而進一步提供暗能量存在的證據。最後,宇宙中最遙遠的可探測輻射(宇宙微波背景)中的溫度波動,似乎表明宇宙是平坦的,而這一性質需要暗能量的存在才能實現,只有這樣,運用數學算法才能準確計算出來。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三位天文學家因其1998年的發現,從而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獎,他們使用Ia型超新星確定了宇宙膨脹正在加速,從而暗示了暗能量的存在。「標準蠟燭」為他們提供了可靠的距離數據,而由於每顆超新星不斷向地球傳播光,它們的顏色數量隨之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被稱為紅移,紅移現象表明了它們的速度。總而言之,他們計算出了宇宙膨脹加速的結果。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這是新論文有爭議的地方。這項研究是由延世大學,韓國天文學與太空科學研究所以及法國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用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2.5米望遠鏡和多鏡面6.5米望遠鏡,對附近星系中的Ia型超新星進行觀測得出來的結果。他們得出結論,Ia型超新星可能不是天文學家最初認為的「標準蠟燭」。他們工作中發現了統計證據,證明附近32個星系中的恆星年齡,與這些星系所包含的Ia型超新星的亮度之間有相關性。因此,他們說這項研究引起人們對暗能量存在的疑問,因為暗能量存在的主要證據依賴於這些超新星都有可預測的亮度。要是像新研究發現的那樣,亮度與預期不同,那麼導致暗能量的計算一定錯誤。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多倫多大學鄧拉普天文學研究所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教授雷尼·赫洛澤克對吉茲莫多說,測量結果依賴於這些附近星系與更遙遠星系之間距離的推斷。另外,這項工作也暗示其中一些星系肯定比宇宙年紀更大,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杜克大學研究Ia型超新星的物理學助理教授丹·斯科爾尼奇告訴吉茲莫多,研究人員只使用了一個偏小且偏舊的星系樣本,並且只收集了舊星系和附近星系的數據。而暗能量是通過更大數量的超新星樣本,以及通常來說更年輕的星系進行測量的,這些樣本並不能完全描述所有星系。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赫洛澤克告訴吉茲莫多,這項工作如此具有價值,尤其是因為這些超新星即將成為維拉·魯賓天文臺的目標。但是她希望看到對更大規模、更加相關的樣本進行更強有力的研究。

這篇論文並不是第一個通過爭論暗能量不存在來激怒宇宙學家的文章。去年的另一篇論文聲稱,我們對超新星的觀測實際上是我們空間加速區域的人工產物。據廣達電腦公司報告,宇宙學家發現該論文也有缺陷。

一項新研究聲稱可以反駁暗能量,但宇宙學家並不相信

當然,這不是推翻暗能量存在的最後嘗試,因為證明範示錯誤會帶來名聲。這並不是說暗能量存在應視為教條,科學的全部目的只是偽造足夠多的假設,以便保留唯一的真理。科學家當然應該質疑範式,並盡己所能去發現範式的錯誤。

但這種情況下,這些證據似乎不足以說服主流宇宙學家。

作者: Ryan F. Mandelbaum

FY: 小蜜蜂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反駁宇宙膨脹論
    科學家反駁宇宙膨脹論時間: 2012-06-19   來源: 中國日報網   作者: 習人     科學家們認為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展示出「暗能量」正在使宇宙膨脹。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7日報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往往會感慨青春易逝,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
  • 暗能量真的存在嗎?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假設自己在宇宙中無足輕重,恰恰給宇宙學家提供了強大的解釋能力。根據哥白尼原理歸納而成的宇宙學原理(cosmological principle)聲稱:任何時刻,從空間中的任意一點朝任意方向看去,宇宙的模樣都是一樣的。這個假設讓我們可以把自己在宇宙一隅看到的東西外推到整個宇宙。宇宙學家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宇宙學原理為基礎,構建起了代表科學最高水準的宇宙學模型。
  • 暗能量或許根本不存在 科學家提出另類模型
    由於其效應極其微弱,暗能量甚至比暗物質更難探測。科學家提出了一些能解釋宇宙加速膨脹的新模型,而完全無需暗能量的概念。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拋出了這個問題:自從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是否也影響宇宙本身的膨脹?
  • 最新實驗證明:暗能量並不存在!
    新研究發現暗能量可能並不存在去年,由Subir Sarkar在牛津大學領導的一個物理團隊對最新的740個Ia型超新星樣本進行了分析。他們的結果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跡象只有物理學家所稱之為的「3個標準差」,要知道,只有達到5個標準差才能說是真正的發現。
  • 暗能量布局了宇宙的形成?宇宙大爆炸是否被它操縱?
    根據近日的一項研究,科學家推測暗能量可能導致宇宙大爆炸的罪魁禍首,暗能量可能布局了宇宙的形成?那麼暗能量是如何塑造我們的宇宙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暗能量。暗能量說到暗能量,就必須要提到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哈勃,哈勃發現了大多數星系都存在紅移的現象,建立了哈勃定律,被認為是宇宙膨脹的有力證據,而宇宙膨脹的速度與距離之比就叫做哈勃常數。
  • 早期的暗能量模型可以解決不斷膨脹的宇宙學難題
    新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暗能量模型提出了一種相互競爭的理論,該理論提供了當前模型的所有優勢,而沒有帶來與宇宙常數相關的負擔。然而,儘管天文學家、宇宙學家和物理學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已有二十年了,但推動這種膨脹的力量仍然是未知的。作為該力的佔位符或代理,暗能量(一種光滑的類流體成分,用負壓填充宇宙)已插入具有定義該加速度的宇宙常數(用符號Lambda表示)的標準宇宙學模型中。但是,宇宙這一重要元素的真實本質仍在逃避我們。
  • 暗能量是如何塑造宇宙的?
    然而,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暗能量完全有可能在過去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了宇宙中充滿了我們日常所見的常規物質。從現在觀測到的情況來看,宇宙中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它在膨脹,但也充滿了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這些物質的引力應該都會減緩宇宙的膨脹,然而,宇宙膨脹並沒有放緩,甚至沒有保持相同的速率,而是膨脹得越來越快。
  • 宇宙學家對宇宙中物質的密度和結構有了新的認知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的宇宙學家團隊對宇宙中物質的密度和結構有了新的認知。幾年前,該團隊參與了一個研究聯合體,該研究聯合體指出了不同研究群體之間的數據差異。物質密度和結構確定的值因不同測量方法而不同。一項新的分析包括更多的紅外數據,使差異更加突出。
  • 《自然》: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文章,題為:「扭曲的光的暗示為暗能量的本性提供了線索」。宇宙學家認為,一種被稱為「第五元素」的奇特物質可能會加速宇宙的擴張,物理學家說我們的宇宙可能充滿了這種神秘物質。
  • 暗能量只有一種嗎?
    Konstantinos Migkas與其合作者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估算了宇宙在不同方向上的膨脹率。許多理論物理學家認為暗能量的驅動力是某種量子場,但這些想法很難與弦理論的見解相協調。新的研究則提出了一個激進的解決方案:如果作為宇宙要素的暗能量不止一種,又會如何?這些混合的暗能量或許會對宇宙產生奇特的影響,使其在將來的探測中有可能被發現。
  • 暗物質和暗能量也許是外星人變的
    宇宙學家通常認為,暗物質沒有微結構,構成它的次原子粒子只在重力和弱核力的作用下運動,形成鬆散且沒有固定形狀的長條帶。宇宙學家有一定證據可以證明這種說法,當然並不一定完全正確。習慣上,我們把宇宙的加速膨脹歸因於暗能量。然而,宇宙學家並不知道當初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擴張。比較有力的一種解釋是出現時間和生命有關——這是立足人類的一種觀點。直到生命主宰了地球,暗能量才變得如此重要。
  • 最精確的宇宙成分:神秘的暗能量佔68.5%
    構成宇宙的物質是難以衡量的,我們知道宇宙中物質-能量密度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暗能量是一種神秘的未知力量,促使宇宙膨脹。同時,我們知道剩餘的宇宙成分是正常物質。準確地計算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正常物質的比例很難,但目前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用於確定這些物質的相應比例。
  • 導致宇宙大爆炸的最主要原因,和暗能量有關嗎?
    暗能量是如何塑造我們的宇宙的? (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據宇宙學家所知,宇宙加速膨脹背後的神秘力量,我們稱之為暗能量的力量,保持不變。但那是今天的事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暗能量在過去完全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新研究背後的科學家們表示,這些變化可能已經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粒子淹沒了宇宙。
  • 真空並不存在,暗能量的本質或許就是真空力
    ,可能有些讀者會以絕對零度來反駁,是的,在達到絕對零度的情況下,空間中總能量等於零,但絕對零度僅僅物理理論上的一個極限值,在現實中絕對不可能實現絕對零度。一種神秘的力:暗能量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宇宙的受力分析中發現問題,在整個宇宙範圍內,天體一定會無時不刻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萬有引力是一種吸引力,所以宇宙中的天體應該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慢慢的聚攏在一起,最終恢復到宇宙大爆炸時的奇點狀態,但事實上呢?
  • 神秘的暗能量,膨脹的成因?
    宇宙學家已經引用暗能量的概念來解釋加速擴張,但暗能量的本質仍是現代宇宙學所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這個圖表顯示了自從大爆炸後擴張速度的變化。曲線越淺,膨脹速度越快。大約75億年前,曲線有一個顯著的變化,天文學家認為一個神秘、黑暗的力量使物體以更快的速度飛離。
  • 人類在解決暗物質和暗能量的過程中,能學到什麼「不得了」的知識
    科學家正試著尋找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暗物質和暗能量。過去人們常說,宇宙學家——就是那些將宇宙作為一個整體對其進行研究的科學家——「經常犯錯卻從不迷茫」。 經過10年的研究,運用最新最好的望遠鏡、探測器、計算機,宇宙學家現在已經可以確定,宇宙創生於138.3億年以前,創生之初比一個原子還小。我們最初探測宇宙背景輻射的時候,微波輻射顯示宇宙只有37.8萬歲,相比於現在,這一測量的精度只有0.1%。
  • 遙遠的星系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和宇宙的平坦性
    但是,根據自首次發現影響以來多年來的一些測量結果,暗能量 - 無論它是什麼 - 都存在。現在,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的一對研究人員通過一項獨立測試證實了暗能量的存在,從而證實了宇宙參數對遙遠星系對的影響。該研究發表在11月25日出版的「 自然」雜誌上。(科學美國人是自然出版集團的一部分。)
  • 宇宙比例:暗能量佔68.5%,物質佔31.5%?
    然而,既然我們知道80%的宇宙物質實際上是暗物質,因此宇宙物質大多數並不是由氫原子構成,而是一種宇宙學家尚未了解的神秘物質。」理解暗能量實際上對於我們分析宇宙是至關重要的,目前我們並不知道暗能量是什麼,暗能量名稱中的「暗」指是該物質非常神秘,它似乎是驅動宇宙膨脹的力量,其速度已被證明很難縮小至某個特定的點。
  • 宇宙比例:暗能量佔68.5%,物質佔31.5%?
    準確地計算宇宙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正常物質的比例很難,但目前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進行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用於確定這些物質的相應比例。  依據他們的計算,正常物質和暗物質的總和佔宇宙物質-能量密度的31.5%,剩餘的暗能量佔68.5%。
  • 眾所周知的黑洞並不存在
    克羅克和他的同事在一項新研究中描述了這個觀點,該研究於8月28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如果他們是正確的,黑洞中心的奇異點可以被這種怪異能量所取代,那麼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這些高密度物體的看法。然而在這之前,宇宙學家認為忽略超高密度物體和孤立區域的內部細節(例如黑洞的內部)是合理的。新的結果表明,宇宙加速膨脹所需的所有暗能量都可以包含在這些黑洞的替代物中。研究人員在糾正了書寫弗裡德曼方程式的方法後,用數學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