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抵普吉,已是夜幕低垂時分。
從曼谷到普吉,也就不到一個半小時的航程,然而原訂航班被取消、臨時改換航班,再加上航班延誤,花了整整七個小時才到達普吉島災區。儘管地震和海嘯襲擊已過去四天,航班顯見還沒有恢復正常運行。
撤離·回家
不過,泰國航空公司的旗艦——泰航,已經為外國遊客撤離普吉盡了心盡了力。曼谷機場國內港的候機樓裡,可以看到這家航空公司特設的求助服務臺,為受災旅客提供諮訊和救助。為了加緊撤離、疏散滯留島上的外國遊客,泰航、普吉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班連日來免費運送南部海嘯襲擊中的遇難者屍體、傷員以及想回曼谷的遊客到曼谷。
在記者二十八日夜抵普吉機場的時候,空曠的停機坪上只有寥寥幾架飛機,候機廳裡卻依然擠滿等候回家的旅客。有的坐在椅子上閉目休息,有的三三兩兩隨地或坐或躺,臉上眼裡分明掛滿疲憊、睏倦與焦慮。
普吉府市政廳依然一派忙碌,儼然就是一個救災中心。市政廳旁的一個大球場,成了臨時的軍用直升機起降點。直升機從這裡起飛去解救受困災民,在這裡降落將災民分送往醫院搶救或救災點安置。
二十多個國家就在市政廳前的草坪上臨時設立問詢處。中國問詢處一個叫「洋娃娃」的普吉女孩說,問詢處有五六個人輪流值班,向前來求助的人免費提供國際長途電話、上網、食物、水、衣、鞋、醫療、汽車去機場、飛機到曼谷等各項服務,幫助他們儘快回家。
「前幾天,這裡人很多。現在,遊客基本上都送走了。」「洋娃娃」已經在中國問詢處服務四天了,登記卡、各國使館聯繫人名單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為「急切與期待要回家」的中國遊客儘快安然返家,是她唯一的工作。
巴東海灘依舊狼藉一片
走出靠近海邊的希爾頓酒店,車過普吉城鎮,一路所見,絲毫未見受災的影子,還是車來往,生活如常,只是打一個電話往往要斷線幾次。但是,受災最嚴重的巴東海灘、卡瑪拉海灘依然狼藉一片、滿目瘡痍。
巴東海灘,雖距普吉市區約十五公裡稍顯偏僻,但憑藉非常適合海水浴、長達五公裡的狹長沙灘,絕佳的風景,素為泰國著名旅遊度假勝地普吉島上最受遊客青睞的海灘。海灘區內,不僅酒店、餐廳、商鋪、酒吧林立,多種水上娛樂設施也齊備,其繁華熱鬧早已超出了市區。
一切的繁華、祥和,卻都在海嘯襲擊的頃刻間蕩然無存。而今,陽光、沙灘、海水依舊,卻沒有了沙灘椅、遮陽傘、日光浴、海水浴、叫賣商販、嬉戲遊人交織的美麗風景,沒有了酒吧街萬花筒般的景致……整條海灘,長三四公裡、距沙灘三五十米、離海面十五米左右的範圍內,都慘遭洗劫。
被連根拔起的十來米高的椰子樹,鐵製的水上浮動碼頭,只剩半截船頭的小木船,石椅石凳,橫七豎八地棄置在沙灘上。隔一條馬路與沙灘相接的美倫酒店、海洋百貨公司被海浪洗劫一空,許多戴著口罩的人正在清理現場、加緊修復。幾架掘土機正在沿路清理殘留的垃圾。
昔日的人間樂土,難擋滔天巨浪,已成了不少人心中揮之不去的傷心地。當地旅遊機構官員預計,巴東海灘三個月內可望恢復原貌。可是,旅遊業昔日繁榮的重現,民眾心中海嘯陰影的煙消雲散,又豈能一朝一暮就實現。
屍體橫陳無人認領
普吉府中央醫院可能是最讓人傷感的地方。醫院的布告欄上貼滿死難者的名單、死難者的照片、失蹤者的照片,聚集許多人細細瀏覽。在一位女護士的引領下,記者來到屍檢處,一股惡臭撲鼻而來,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剪開包屍袋,提取死者的DNA。
「這是今天處理的第一具屍體。他是一位做船員的緬甸籍勞工。」全身包裹嚴實的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還有六七具已處理的屍體就放在他旁邊的地上和推車上。現在,更多的屍體已轉運曼谷或寺廟,而普吉島上還有數百具屍體無人認領,多是外國遊客。
如何處理屍體成為了官方面臨的一道難題。普吉府尹已下令當地官員要加緊處理尚未被親友認領的死難者屍體,防範公共衛生危機的發生。官方正準備劃出土地來埋葬不被認領的死難者,如果遇難者親友希望屍體被火化,全府寺廟將提供免費葬禮。
市政廳前,泰國國旗已降半旗致哀,哀悼地震與海嘯襲擊中的每一位死難者,一派肅穆、沉重。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