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樣形成的 冰雹的形成過程

2020-12-07 天氣網

  電視中關於冰雹將汽車砸壞或損害他人財產的新聞屢見不鮮,可見冰雹的威力有多大了。那麼,冰雹是怎樣形成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冰雹的形成過程

  冰雹的形成是因為在夏天,大量水氣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急劇上升。到高空遇冷時迅速凝結成小冰晶往下落,與一路上碰上的小水滴摻合在一起變成雪珠。

  而雪珠在下降過程中又被新的熱氣流帶回高空。就這樣,雪珠在雲層內上下翻滾,裹上了層層冰外衣,越變越大,也越來越重,終於從空中落下,成為冰雹。

  冰雹形狀並不規則,多數呈球狀,有時呈塊狀或圓錐狀。冰雹在我國東南部地區很少見,而青藏高原則是冰雹常光顧的地區,局部地區每年下冰雹的次數超過20次。

  小編曾經在西南地區見過冰雹,感覺下冰雹是一個很神奇的自然現象。冰雹的存在就和彩虹一樣,讓人感到是神奇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
    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時間:2020-06-25 22: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北京突降冰雹大如鵪鶉蛋 冰雹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冰雹時大時小 2020年6月25日14點,據北京氣象局官網,發布冰雹黃色預警信號,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 【學點科學】冰雹的形成原理
    冰雹,簡稱「雹」,是從天空積雨雲中降落下來的固態降水。冰雹、短時強降水、雷電、龍捲風都是屬於強對流家族的一種災害天氣。那麼冰雹是怎麼形成的呢?人工防雹火箭撒播示意圖(圖片來源雲南省德宏氣象局)先看一下雨的形成:雲是雨的倉庫,有雲才降雨。雲是由很多微小的水滴和冰晶組成的。
  •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你知道嗎
    本素材來源於網絡本素材來源於網絡說起冰雹大家都不陌生其實冰雹和雷雨一樣都是出自積雨雲,但是產生冰雹的積雨雲升降氣流比較強烈,這種積雨雲也被叫做冰雹雲。,雲層的溫度在零下40度以下,可將地表被太陽暴曬氣化的水在高空凝結成冰粒,然後隨著氣溫的升降不斷地媳婦周圍的冰粒和水滴,形成較大的冰塊,直到上升氣流無法支撐時就會降落到地面。
  • 冰雹的形成和結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冰雹誕生在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這種雲稱為冰雹雲。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一般分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層溫度為-20~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由冰晶和雪花組成。
  • 冰雹是怎麼產生的?冰雹的分布有什麼特徵?
    從春天到夏天,很容易出現冰雹天氣,可是如果從常理推測並不是只能在寒冷的冬天才能形成的,而夏天反而出現了這個現象,真的是令人感到很迷惑。由於我們國家富饒遼闊,所以各地的氣候規律都不相同,某些地區總是遭受冰雹的侵害。
  • 冰雹、冰雹又是冰雹,怎麼預防冰雹的傷害呢?
    我國從年初到現在,大風、雷暴、冰雹等極端惡劣天氣,席捲了全國很多地方,這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當屬冰雹了。冰雹俗稱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是一種天氣現象,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它的形狀小如綠豆、黃豆,大的像慄子、雞蛋,更有甚的大似臉盆,主要是冰晶結構。
  • 冰雹那麼重!如何在天空中形成?危害那麼大!如何來防止雹災?
    冰雹是夏秋季節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冰雹災害影響,尤其是農業生產,冰雹所經之處一片狼藉,大的冰雹甚至能破壞房屋、汽車,甚至人畜等出現傷亡!1、如果沒有強對流天氣,積雨雲中形成的凝結核成水珠之後就會下落或者被對流天氣推高反覆形成比較大的雨滴,比如毛毛雨或者大雨或者暴雨!或者沒有凝結核,更低溫形成的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都會重新融化成水滴。
  • 怎樣正確識別冰雹雲?
    究竟什麼樣的雲會下雹子,怎樣識別它?除了藉助於科學儀器觀測外,有經驗的農民在生產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觀天方法。   首先從雲的形態看,雹云云體一般高聳龐大,雲底低而雲頂高,可達8公裡~10公裡以上,翻騰厲害,比發展旺盛的雷雨雲移動速度還快,有的像倒立的笤帚,有的像連綿的山峰,雲底的滾軸狀和乳房狀很明顯。
  • 數說強對流②:冰雹——溫暖季節裡形成的冰疙瘩
    喜走山路 青藏高原為其最常打卡地冰雹喜走山路。有研究表明,冰雹最常出沒地與地形高度有密切的關係,隨著地形高度的降低,冰雹的出現頻率也會逐漸減少。冰雹最常打卡地分布圖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冰雹常打卡地大體沿山系伸展,最常打卡地當屬青藏高原,其次為大興安嶺至太行山一帶。
  • 小百科:夏天為什麼會下冰雹
    而到了中午,卻突然下去了冰雹。夏天的溫度這麼高,為什麼會下冰雹呢。而冬天那麼冷的溫度,卻從來見不到呢,原因又是什麼呢?那麼,我們就要了解一下這個冰雹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氣遇到了冷空氣,又液化成了接近於0度的小水滴,以空氣中的塵埃雜質形成了凝結核,形成了冰晶。之後經過一層一層的包裹,越來越大。當溫度急劇下降的時候,就想成了較大的冰團,這就是冰雹的形成過程。冰雹的形成,是很多天氣因素的共同組成,如積雨雲必須達到可以凍結的溫度,一般是-12~16℃、雲內還有上升氣流的支持的。
  • 地理科普|龍捲風與冰雹
    龍捲風與颱風的形成原因也不一樣。颱風是熱帶海洋上,水汽大量蒸發上升形成的大規模氣流渦旋,也叫氣旋,是由下向上發展起來的。而龍捲風則是由強烈發展的積雨雲(雷暴雲)底部伸展出來的渦旋,是由天空向地面發展的。地面受熱,水汽蒸發升到天空,遇冷凝結,形成底部平坦,背部凸起的小山包似的積雲。
  • 冰雹的預兆和冰雹安全措施
    怎麼辨別雲中有無冰雹?下冰雹是採取什麼安全措施。冰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為常見,冰雹它是一些小到綠豆黃豆,大到雞蛋的冰粒,特大的冰雹比柚子還要大。冰雹可以砸毀莊稼,導致農伯伯種植農作物減產,種植西瓜等農作物最怕它。除了砸毀莊稼還會損害房屋、對我們有砸死、砸傷的危險!
  • 世界霸王級boss冰雹有多大?多大冰雹能砸傷人?
    冰雹雲(能夠產生冰雹的積雨雲)是冰雹形成的「加工廠」,冰雹核在雲中隨氣流「上竄下跳」,不斷吸收水滴並凍結,當氣流託不住時,就以自由落體姿態墜落到「凡間」。由於不穩定能量等因素變化快,產生又需要多種條件密切配合,所以冰雹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持續時間短,且局地性強,算得上是個「急性子」。
  • 比雞蛋還大的冰雹!為啥冰雹個頭會這麼大?
    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空氣之浮力,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
  • 昨天廣州多地出現冰雹,冰雹一般在什麼時候下?
    如果將天氣比喻成戰爭,強對流打的就是「遊擊戰」,作為強對流家族的重要成員,冰雹來去匆匆的特點尤為明顯。往往,一次冰雹過程持續時間僅為2分鐘至10分鐘左右,影響範圍多為幾十米至幾千米左右,冰雹持續時間短、「局地性」也特強。
  • 砸壞果樹砸穿大棚農作物遭殃 氣象專家詳解冰雹形成原因
    半島記者 劉玉凡 鮑福玉受到東北冷渦天氣影響,5月17日晚,島城出現冰雹天氣,對農田及果樹造成損壞。半島記者採訪獲悉,在萊西馬連莊鎮、日莊鎮等地,田地中剛掛果的梨、杏被冰雹打落,不少大棚被冰雹擊穿,農戶在在本次冰雹天氣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失。青島市氣象臺工作人員分析,冷渦與氣旋的結合導致強對流天氣發生。
  • 科普:膠東哪些地方容易下冰雹?冰雹雲是如何移動?
    今天下午,膠東不少地區下起了冰雹,在這櫻桃收穫、蘋果套袋的時節,突來雹災,頗令人心痛。在直觀的感覺上,今天的冰雹算是「突如其來」;但從歷史資料來看,五六月份,可謂膠東冰雹災害的一個高發期。此文即根據史志和氣象資料,盤點膠東過去的雹災情況。
  • 夏天那麼熱,為什麼會下冰雹?科學家:正是因為太熱
    那為什麼冰雹會出現在炎熱的夏季呢?而冰雹又是怎樣形成的?夏天雖然熱,但是也是在我們生活的低海拔地區熱,這個熱量主要來自地面的熱輻射,也就是紅外波段的輻射。但是在高空由於大氣不能直接吸收太陽中可見光波段的能量,因此在高海拔的大氣中溫度還是很低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高處不勝寒的說法,高海拔的山頂上常見積雪的原因。
  • 好大的冰雹!
    冰雹來自積雨雲,當雲中的雨點遇到猛烈上升的氣流,被帶到0℃以下的高空時,便液化成小冰珠;隨著含水汽的上升氣流增大,小冰珠逐漸變大,就可能形成大冰雹。在陽光強烈的暖溼季節,空氣中水汽含量很高,發生強烈對流,就為冰雹的產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 大冬天的下「冰雹」了!?
    昨日午後,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上午成都還是晴朗的天,14點50分左右,成都簇橋、雙流、都江堰等地竟然下起了雨夾冰雹。冰雹通常只會出現在夏季,冬季咋會下起冰雹了呢?氣象專家解釋說,網友所見的應該不是冰雹而是冰粒,但成都冬天下冰粒還是很罕見。網友:你遭「冰雹」打到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