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生物質能行業現狀分析及應用技術展望

2020-11-30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物質能是人類用火以來,最早直接應用的能源。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生物質能的應用研究開發幾經波折,最終人們深刻認識到,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同時無節制地使用化石能源,大量增加CO2、粉塵、SO2等廢棄物的排放,汙染了環境,給人類賴以生存的星球,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而使用大自然饋贈的生物質能源,幾乎不產生汙染,資源可再生而不會枯竭,同時起著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以下是的2016年生物質能行業現狀分析:

生物質能的定義及其利弊

生物質能是蘊藏在生物質中的能量,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它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僅次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居於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第4位,在整個能源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據預測,到21世紀中葉,採用新技術生產的各種生物質替代燃料將佔全球總能耗的40%以上。生物質能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工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業有機廢棄物、動物糞便。

生物質能的優點:一是可再生性。二是低汙染性。生物質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生物質作為燃料時,燃燒過程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較少,由於它在生長時需要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其燃燒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因而對大氣的二氧化碳淨排放量近似於零;用新技術開發利用生物質能不僅有助於減輕溫室效應,促進生態良性循環,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為解決能源危機與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三是廣泛分布性。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質能。四是具有燃燒容易,灰分低的特點]。

但由於技術和經濟的原因以及可再生能源分布較為分散,能量密度、熱值及熱效率低等特點,目前其利用率尚不高,僅佔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22%。

2016年中國生物質能資源現狀及潛力

生物質能資源,按原料的化學性質分,主要為糖類、澱粉和木質纖維素類。按原料來源分,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①農業生產廢棄物,主要為作物秸稈;②薪柴、枝椏柴和柴草;③農林加工廢棄物,木屑、穀殼和果殼;④人畜糞便和生活有機垃圾等;⑤工業有機廢棄物,有機廢水和廢渣等;⑥能源植物,包括所有可作為能源用途的農作物、林木和水生植物資源等]。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據測算,我國理論生物質能資源50億噸左右,是我國目前總能耗的4倍左右。

目前可供利用開發的資源主要為生物質廢棄物,包括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工業有機廢棄物和城市固體有機垃圾、林業生物質、能源作物等。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生物質分布十分廣泛,約有80%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太陽能資源豐富,全國各地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在335~835kJ/cm^2之間。因此,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能儲量大、分布廣。但從全國範圍來看,各省分布不平衡,1/2以上的生物質資源集中在四川、河南、山東、安徽、河北、江蘇、湖南、湖北、浙江等9個省,廣大的西北地區和其他省區相對較少。據統計,全國近幾年秸稈年產量約6億t,目前除少量生物質被用於農村家庭燃料或飼料外,絕大多數生物質被露天焚燒、填埋,或直接丟棄在田間地頭進行生物降解。薪柴年產量(包括木材砍伐的廢棄物)為2億t左右,還有大量的人畜糞便及工業排放的有機廢料、廢渣。據環衛部門估計,2000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總量約1.5億t。每年生物質資源總量折合成標準煤為2~4億t。

2016年中國生物質能利用現狀

目前,世界各國正逐步採用如下方法利用生物質能:一是熱化學轉換技術,獲得木炭焦油和可燃氣體等品位高的能源產品,該方法又按其熱加工的方法不同,分為高溫乾餾、熱解、生物質液化等方法;二是生物化學轉換法,主要指生物質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下,生成沼氣、酒精等能源產品;三是利用油料植物所產生的生物油;四是直接燃燒技術,包括爐灶燃燒技術、鍋爐燃燒技術、緻密成型技術和垃圾焚燒技術等。

1、熱解氣化技術方面

自「六五」以來,我國開展了生物質氣化技術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我國已用或商品化的氣化爐和氣化系統有: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的GSQ-1100大型裝置,中國農機院的ND系列和HQ-280型,山東省能源研究所的XFL系列,在農村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系統解決了秸稈的有效利用問題,將秸稈轉換為高品位能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目前全國已經建設推廣了115個示範工程。

生物質發電在我國已經有40年的歷史,其主要原料是稻殼和穀殼,且主要用於大米加工廠。由於發電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發展緩慢,發電規模一直維持在60~200kW。近年來,隨著大米加工業的集中與大型化,國家「九五」攻關項目「1MW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發電系統」研製成功,該系統每日可處理穀殼40t,最大出力1000kW,與傳統小型機組相比生產能力強,氣化效率高、成本低。

2、接燃燒技術方面

1998年,我國已有1.85億農戶使用省柴節煤爐灶,熱效率為25%。現熱效率超過70%,達到國家環保總局指標要求的低排放多用爐已通過產品鑑定,即將投放市場。利用緻密成型技術,使壓製成型後的燃料容重可達1200kg/m^3,熱值約16MJ/kg,含水率在12%以下,體積縮小為1/8~1/6。成型燃料熱性能優於木材,與中質混煤相當,而且點火容易,便於運輸和貯存,可作為生物質氣化爐、高效燃燒爐和小型鍋爐的燃料。我國的生物質緻密成型技術開始於「七五」期間,現已達到工業化生產規模。目前,國內已開發完成的固化成型設備有兩大類:棒狀成型機和顆粒狀成型機,其生產能力為120~300kg/h。南京市平亞取暖器材有限公司,從美國引進了一套生產能力為1.5t/h的顆粒成型燃料生產線,1999年開始正式生產,產品供應市場運行情況良好[7]。但是生物質壓實技術所需壓實成型設備,尤其是高壓成型設備價格昂貴,增加了生物質能的成本,限制了生物質能的利用。

延伸閱讀:

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中國可替代能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三、發展中國燃料乙醇行業的對策建議    四、促進我國燃料乙醇行業發展的策略措施  第五節 2020-2026年中國燃料乙醇行業前景展望    一、燃料乙醇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二、燃料乙醇成為未來重要綠色能源    三、未來燃料乙醇需求量預測分析第八章 2016-2020年中國二甲醚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生物質能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我國陸續突破了厭氧發酵過程微生物調控、沼氣工業化利用、秸稈類資源高效生物降解、高值化轉化為液體燃料等關鍵技術,建立了兆瓦級沼氣發電、萬噸級生物柴油、千噸級纖維素乙醇及氣化合成燃料示範工程。根據規劃目標,**年生物質能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80億千瓦時,生物質年供氣22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萬噸,生物液體燃料500萬噸。
  • 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針對當前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2019-2025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生物質發電行業企業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2016-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年底,工信部發布《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年本)》,提出**年底前,嚴禁建設新增平板玻璃產能的項目。中國玻璃工業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規模結構和產品結構都發生了質的飛躍;生產規模、產品品種質量等方面都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2016-2020年中國玻璃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針對當前玻璃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玻璃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中國銻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銻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銻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銻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銻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銻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中國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新材料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新材料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新材料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新材料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17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圖】
    北極星固廢網訊:1、生物質能發電行業基本情況生物質(Biomass)是地球上最廣泛存在的物質,包括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這些有生命物質派生、排洩和代謝的許多物質。生物質發電(BiomassPower)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
  • 2016-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2016-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服裝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服裝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服裝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18-2022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行業預測分析
    一、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6年12月,國家能源局在其官方網站正式對外發布《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生物質能發展規劃目標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
  • 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展望報告2020年版
    2.4.3 全球生物質能市場融資情況 2.4.4 全球生物質能產業技術概況 2.4.5 全球生物質能產業政策概況 (1)價格激勵 (2)財政補貼 (3)減免稅費 2.4.6 主要國家生物質能產業分析 (1)美國生物質能產業分析 (2)歐洲生物質能產業分析 (3)巴西生物質能產業分析 2.4.7 全球生物質能市場前景分析
  • 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年光伏發電統計信息表        《2020-2026年中國可替代能源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可替代能源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可替代能源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可替代能源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
    《中國鋰電池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7年)》在多年鋰電池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鋰電池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鋰電池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2020年新能源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行業深度...
    中國新能源行業融資渠道w  1.10.3 中國新能源行業融資現狀調研w  (1)太陽能行業融資現狀調研w  (2)風能行業融資現狀調研  (3)核能行業融資現狀調研C  (4)生物質能行業融資現狀調研i  1.10.4 中國新能源行業融資前景r  1.11 中國新能源行業銀行授信分析.  1.11.1 銀行對新能源行業的扶持現狀分析c  1.11.2 銀行對新能源行業授信的風險n  1.11.3 主要銀行對新能源行業的授信行為中  (1)政策性銀行授信行為分析智  (2)商業銀行授信行為分析林  (3)中國太陽能利用現狀及前景預測
  •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前景趨勢報告(2021年)
    《中國霧霾經濟行業現狀調研與未來前景趨勢報告(2021年)》對霧霾經濟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霧霾經濟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霧霾經濟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霧霾經濟技術標準、霧霾經濟市場規模、霧霾經濟行業潛在問題與霧霾經濟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霧霾經濟行業投資價值、霧霾經濟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霧霾經濟行業投資決策者和霧霾經濟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內飾材料發展現狀與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2021-2027年中國汽車內飾材料發展現狀與行業前景分析報告》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汽車內飾材料公司和汽車內飾材料行業相關項目現狀、汽車內飾材料未來發展潛力,汽車內飾材料投資進入機會、汽車內飾材料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020年版中國碳交易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碳交易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碳交易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碳交易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分布式光伏電站行業發展挑戰及機遇分析(附報告目錄)
    美國分布式能源發展前景2.2 日本分布式能源行業發展分析2.2.1 日本分布式能源發展現狀(1)日本分布式能源應用分布(2)日本分布式能源網際網路應用現狀2.2.2 日本分布式能源政策扶持3.3.1 分布式能源運營模式分析3.3.2 分布式能源利用特點分析3.4 中國分布式能源行業發展障礙和瓶頸第4章:中國分布式能源細分領域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4.1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
  • 2020-2026年中國發酵製品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發酵製品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在多年發酵製品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發酵製品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發酵製品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發酵製品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中國空氣壓縮機製造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
    《中國空氣壓縮機製造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空氣壓縮機製造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空氣壓縮機製造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空氣壓縮機製造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空氣壓縮機製造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中國包裝機械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包裝機械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未來微電子、電腦、工業機器人、圖像傳感技術和新材料等在包裝機械中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