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好奇君 好奇實驗室
去年底(其實就是上個禮拜),小米11正式發布。
驍龍888、2K四曲面屏、1億像素攝像頭、120Hz刷新率、哈曼卡頓立體聲雙揚聲器……除了55W有線充稍微有那麼一丟丟不極致外,在4000元價位段,硬體方便幾乎是沒什麼可挑剔的,小米11也因此被稱為「旗艦守門員」。
稱號雖然是自己封的,但是小米的數字旗艦在硬體配置方面不含糊,很多人都是認可的。小米的這種固有做法,也讓它的旗艦機成為了風向標,它有的這些配置,同期同價位段的其他旗艦手機,基本都會有。
如果說驍龍888、2K屏、快充這些是常規升級外,120Hz刷新率大概率也會成為2021年旗艦手機的標配。
把旗艦手機屏幕刷新率提上升級軌道,一加7 Pro功不可沒。雖然一加7 Pro並不是第一個推出90Hz刷新率的手機,但是把高刷和屏幕顯示結合的好的,一加算是比較早的。一加7 Pro 90Hz的成功,毫無懸念的把同行也拉下了水,自此高刷新率也成為了旗艦手機的標配之一。
什麼是屏幕刷新率?
我們生活的物理世界,其實是不存在幀的概念的。你可以仔細想想,幾乎所有東西的運動都是連續的,而不是跳躍的。之所以會產生幀,其實是攝像機、剪輯軟體、播放器約定的一種圖片播放快慢的速率而已。
先來看一個動畫,比如最早製作動畫的方式就是一秒鐘之內畫24個不同的圖畫,每個圖都與前一個圖都有一點點的不同,連續播放,我們人眼就會看到動畫中的人動了起來。
這就是視覺暫留現象,通過對動畫的了解,我們可以引申出一個概念——「幀數」,1秒鐘內播出圖片的數量越多(幀數越高),動作就越流暢。在高刷新率在手機上出現之前,主流手機屏幕的刷新率為60Hz(一秒能刷新60張畫面)。
後來升級到了90Hz,再到現在的120Hz。刷新率越高,也就是一秒鐘內看到的畫面更多,顯示效果越流暢,畫面越沒有跳躍感。
手機採用高刷新率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滑動瀏覽網頁的時候,幾乎不會產生拖影和卡頓感,畫面會顯得無比流暢。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120Hz屏幕 和 60Hz屏幕相比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除了日常使用,刷新率對於遊戲使用體驗也有很大的提升,對端遊玩家來說,144Hz甚至是240Hz,早已成為了標配。
120Hz高刷屏
會是今年旗艦機的標配
去年的很多機型,其實都已經配備了120Hz的高刷屏。比如一加8 Pro、OPPO Find X2 Pro、小米10至尊紀念版,不過這幾款都是各家旗艦產品中的高端機型,而入門款則還是以90Hz為主。
2021年,120Hz幾乎會成為旗艦機入門款的標配,比如已經發布的小米11,就已經是標配。都知道小米11應該只是個基礎款,之後應該還會有大杯版本,120Hz更加不會缺席了。
前幾天剛發布的vivo X60和X60 Pro,也都是120Hz刷新率的屏幕。
馬上將要發布的三星Galaxy S21,根據目前的爆料來看,120Hz也會是全系標配。鑑於離發布日期很近了,爆料的可信度也比較高。
雖然發布的時間還早,但是華為P50和iPhone 13的爆料也已經滿天飛了。根據目前的信息來說,P50和iPhone 13也大概率會採用120Hz的屏幕。
看來,120Hz高刷的普及,就在2021年了。
iPhone 13 Pro Max 概念圖
說到華為P50和iPhone 13,大家更關心的,可能並不是120Hz。
iPhone 13目前的爆料信息也很多了,據外媒9to5Mac援引一份供應鏈報告稱,蘋果今年將為iPhone 13全系配備LiDAR雷射雷達。LiDAR 是 「光檢測和測距」的縮寫,首次搭載該技術的蘋果產品是 2020 年的 iPad Pro,此前該技術主要用於汽車行業。
雷射雷達系統可使用光脈衝來精確測量物體到相機鏡頭的距離。使用相關數據,相機可以更精確地自動對焦,並更好地區分前景和背景,以創建諸如人像模式的效果。深度相機還將幫助增強現實應用更真實地將數字對象放置在現實環境中。
另據MacRumors援引臺灣供應鏈消息人士稱,13系列可能會將更快的mmWave 5G網絡連接擴展到美國以外的更多國家和地區。蘋果在iPhone 12系列上首次加入了5G功能,同時支持毫米波,不過由於國內並不支持這個波段,所以這個功能對國內用戶來說,幾乎沒什麼意義。
除此之外,5nm工藝的A15自然不會缺席,甚至還可能加入屏下指紋,畢竟人臉識別已經被很多人吐槽,再加上疫情的原因,戴口罩可能會成為常態,指紋識別似乎是更加實用的選擇。
華為P50方面,最近爆料達人Onleaks放出了華為P50 Pro的首張正面外形渲染圖,可以看到,新機首次採用雙曲面+居中單挖孔的設計。這也是華為首款居中挖孔屏旗艦機(P30系列為水滴屏、P40系列為左上角挖孔)。
另外一位知名爆料人@RODENT950 也放出消息,P50系列依然是緊湊的拍照旗艦,機身尺寸159x73x8.x mm,後置鏡頭的排布方式類似Mate 40,採用全新的主鏡頭和超廣角電影鏡頭。
P50(6.1英寸/弧度較小曲面屏)、P50 Pro(6.6英寸/瀑布屏)、P50 Pro+(6.8英寸/四曲面屏幕)。
最期待的,還是可能隨P50一起發布的鴻蒙系統。
之前,華為已經正式對外發布了鴻蒙OS手機系統2.0開發者Bate版本,同時還正式對外公布了華為Mate30系列、華為P40系列以及華為MatePad等多達七款華為舊旗艦產品,可以率先申請升級體驗鴻蒙手機OS系統Bate版本。
由於華為鴻蒙OS 2.0系統可以兼容Android APP,所以系統生態缺失問題也沒有那麼迫切。之前流出的視頻也可以看出,鴻蒙OS和EMUI系統在界面UI、操作方式等等,都基本沒什麼變化,也不存在用戶過渡問題。
華為P50預裝鴻蒙系統,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障礙了。
原標題:《iPhone 13和華為P50都會用的這個技術,到底有多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