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科技消息(文/西卡),谷歌接連攜手韓國科學技術學院(KAIST)、首爾大學,通過大學教育培育AI(人工智慧)領域人才之外,也提供許多工作機會,韓國當地IT企業擔憂,韓國人才外流將更加嚴重。
據韓媒《韓國經濟》22日報導,KAIST與谷歌籤下2年合作契約,共同培養AI人才。未來雙方將推出7種培育項目,包含AI集中研究獎、博士課程、實習機會等。KAIST校長申成澈對此表示,期許能藉此合作培養AI專家。
引起外界關注的是-AI集中研究獎項目,谷歌不僅與KAIST共同進行AI研究,也會提供資金上的幫助,舉例來說,目前電算學院教授黃聖柱(音譯)與其研究組不僅和谷歌合力進行研究,每年也能拿到5萬美元的研究經費(約5870萬韓元),根據不同成果,項目研究時間最多可延長至2年。
本月18日,谷歌也與首爾大學合作支持AI相關研究,與KAIST相似,谷歌將提供學生實習機會與合作項目。特別的是,谷歌除技術性支持外,未來2年將提供34萬8000美元(約4億900萬韓元)作為研究經費。
谷歌的策略是與大學合作確保人才,《韓國經濟》指出,學校若接受谷歌支持,習慣與谷歌合作後,就能自然地加入谷歌公司。過去谷歌子公司DeepMind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設立研究中心DeepMind Alberta,便是一大代表案例。
另一方面,韓國IT企業擔憂人才外流。雖然韓國年薪水平不低,但仍無法與矽谷高額年薪的開發者相比,因此大多韓國人才仍偏好向海外發展。舉例來說,畢業於KAIST或首爾大學工學院的學生,若在美國累積5年左右的經驗,獲公司認可後,便能坐擁年薪50萬美元。
但韓國第4次產業革命相關人才數量並不多。軟體政策研究所(SPRi)預測指出,2018年至2022年間,韓國AI部門將缺少約1萬名的人才,其中7成以上碩、博士需求,恐怕短期難以培養。
隨著谷歌等跨國企業在韓國培育、招聘員工,韓國人才短缺問題將更加嚴重,不少國內IT企業擔憂矽谷企業與韓國大學之間的合作。KAIST相關人士對此表示,大學自然只能接受跨國企業的優質提案,韓國政府、企業也應積極支持大學培育相關人才。(校對/Jurnan)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