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商紂王與妲己的故事,以及周武王姬發伐紂滅商的故事現在基本上是家喻戶曉,這段故事一直被各種電視劇,話劇,小說等作品作為原型呈現,《封神榜》、《哪吒傳奇》等影視作品也是深入人心。那麼關於妲己的傳說,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歷史上有沒有妲己這個人呢?
事實上確實是有的,小說電視劇裡的妲己,大多被賦予了「妖狐」的形象,但是妖只能存在於神話故事裡,現實社會中是沒有妖的,妖狐妲己是以歷史上的蘇妲己為原型刻畫的。《晉語》中記載說:「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徵戰得勝的「戰利品」。歷史上妲己家族是蛇圖騰,臉黑,昆吾後代,有蘇氏己姓,蘇是草,己(己巳相通)是蛇,意為打草驚蛇。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考古學家在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等各種器具,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才對妲己和帝辛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
帝辛是商朝末代的君主,帝乙少子,世稱「紂」、「紂王」並不是他真正的帝號,是後人給他加的惡諡,意思是「殘義損善」從後人給他起的諡號來看就知道他有多不受人待見。帝辛是一個性情剛猛,剛愎自用的人,覺得鍋裡充沛,年輕時的血氣方剛,大舉向淮河流域發展,想要開疆拓土,樹立國威。
帝辛嗜好喝酒,放蕩作樂,寵愛女人。他特別寵愛妲己,一切都聽從妲己的。他讓樂師涓為他製作了新的俗樂,北裡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賦稅,把鹿臺錢庫的錢堆得滿滿的,把鉅橋糧倉的糧食裝得滿滿的。他多方搜集狗馬和新奇的玩物,填滿了宮室,又擴建沙丘的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野獸飛鳥,放置在裡面。他對鬼神傲慢不敬。他招來大批戲樂,聚集在沙丘,用酒當作池水,把肉懸掛起來當作樹林,讓男女赤身裸體,在其間追逐戲鬧,飲酒尋歡,通宵達旦。
西伯侯姬昌的父親季歷是被帝辛的父親文丁軟禁絕食而死的,季歷去世後,周文王姬昌繼位,施行仁政,得到百姓的擁戴和部族的信服,帝辛對此很是忌憚,便讓姬昌的長子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質,為帝辛駕車,後來帝辛找藉口烹殺了伯邑考,並將他做成了肉羹,賜給姬昌吃(有記載被做成肉羹者非伯邑考而是梅伯),姬昌也被囚禁了兩年,後來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帝辛行賄,姬昌才獲得釋放。
周文王姬昌去世後,次子姬發繼位,姬發任命姜子牙為太師,周公為太傅,遵循文王的遺業,韜光養晦、勵精圖治。帝辛殺王叔比幹,囚王叔箕子,太師疵、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去投奔周。這時武王姬發發覺攻打商的時機即將到來,孟津觀兵以試探商軍並座並宣布帝辛的十大罪狀,於是聯合天下諸侯,以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進軍朝歌。
帝辛率領大軍,在朝歌以外四十裡的牧野與周進行大戰。開戰時他帶來的軍隊突然臨陣倒戈,自相殘殺,潰不成軍。周人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帝辛退入城中,登上鹿臺,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帝辛死後,周武王象徵性地用黃鉞砍掉他的腦袋,妲己也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