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地區就像是人體體溫計一樣。但凡南北極的氣溫發生顯著的改變,都預示著地球生態環境很可能受到了一定影響。若是地球氣溫全面走低,倒還不會太引起人類的廣泛關注。然而當北極的氣溫竟然高達38℃時,也實在是太罕見了。
維科揚斯克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一個小鎮子。這裡的氣溫常年低至零下50℃,哪怕是在天氣最為炎熱的夏季,最高氣溫也不過20℃。這裡竟然出現了史無前例的38℃。不論對於北極偏遠小鎮子還是對於全世界每角落的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歐洲中南海地區的常年氣溫平均值在20多攝氏度。當地人不需要安裝空調就可以度過炎熱的酷暑夏季了。然而今年的8月份,多地竟然出現罕見的40多攝氏度高溫。讓當地人措手不及,這是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高溫。
顯然全球升溫早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若是高溫未曾波及到南極,北極地區,可能還不用過於緊張。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俄羅斯多地出現罕見的山火,不少綠樹叢林皆被燃燒。若是俄羅斯不予以重視,很可能會出現澳大利亞所經歷的持續長達四個多月的山火。更何況此次高溫覆蓋的地區是氣候最為寒冷的俄羅斯,尤其是靠近北極圈附近。北極的永久凍土是極為穩定的,但隨著溫度的上升,永凍土也已經開始解凍。一個接著一個史前生物「甦醒」,尤其得說到2009年來自莫斯科州立大學的阿納託利教授,在被解凍的一隻迷你猛獁象的腦部中,發現到了一種永生的細菌芽孢桿菌F。猛獁象自然早就已經死了數千年了,但是細菌卻存在於350萬年前,阿納託利教授讓芽孢桿菌F成功的復活了。
在研究的過程中,阿納託利教授發現這種細菌似乎有永生的能力。於是他將這種細菌注入到早已失去生育能力的老鼠體內,發現老鼠竟然煥發新生。為了證實猜想不誤,他還特地將細菌注入到了自己體內。這是一種不考慮後果,非常讓人細思恐極的操作。試想一想2020年席捲全球的最大的災難莫過於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如今病毒在我國得到了有效的防控,但是在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疫情依舊極為嚴峻。至今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病毒的源頭。但卻深刻的認識到了病毒的摧枯拉朽的能力。若是地球上再出現幾次大型的傳染性的病毒。人類必然是吃不消的,人類很可能會因此遭受到重創,甚至消失,滅絕在地球上。為了杜絕這一可能性的發生,人類自然是希望地球上不要出現太多的未曾見識過的病毒。
然而,隨著北極氣溫的快速升高。2018年,科學家在解凍的凍土中發現到了一隻保存非常完好的百靈鳥。如果,不知道前因後果,可能還以為這隻鳥剛剛死去不久。據科學家透露,這隻鳥大約死於4.6萬年前。緊接著,2019年,科學家又在西伯利亞凍土中發現到了一種來自於14300年前的犬科動物。這些動物的身上將會攜帶著多少種的遠古病毒,病菌呢?且又有多少種生物來自於數10萬年前,甚至百萬年前呢?還真是不敢多想!
人類雖是地球統治者,但人類的體質較為特殊,相比較絕大多數野生叢林動物而言,若是不使用工具,人類很難佔據上風。一旦被野生動物身上的寄生病菌感染,將很可能讓人丟了性命,且這種病若是通過人體呼吸道快速傳播,後果可想而知該有多嚴重!
但這也僅只是北極冰川融化所帶來的危害之一,透過現象方能看到本質,全球氣溫的顯著升高,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海平面的持續上升,居住面積越來越少。山火綿延不斷,火山噴發此起彼伏,這些都是需要重視的危機。若是人類還想繼續在地球上生存發展下去,還想給後世人留一方天地,保護地球生態環境從來不容緩息,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