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定量和分析中的應用
分光光度測定法是一項定量和分析生物成分的成熟技術。其中,核酸是生物實驗室最常檢測的生物成分之一。確定這些樣品的濃度和純度對許多下遊實驗至關重要。
核酸主要吸收260nm下的紫外光,其濃度可以應用朗伯比爾定律通過它們的相關消光係數和樣品光程計算出來。
首先,260nm的紫外光直接照射樣品,並且穿過樣品,而另一邊的光電檢測器則測定有多少光被吸收。通過對照參比(一般是樣品稀釋液),可以定量樣品中的核酸濃度。
樣品純度是核苷酸定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儘管不是確定純度最準確的方法,A260/A280和A260/A230依然可以用來粗略估計蛋白和化學成分的汙染程度。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是一款多用途的紫外-可見(UV-Vis)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尤其是在分析核酸樣品方面。
在這一應用指南中,我們展示了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是如何以高準確度和高一致性來定量(濃度)和定性(樣品純度)分析核酸樣品的。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實驗室的幾個實驗?
(1)樣品交叉汙染:
實驗過程:樣品交叉汙染通過使用我們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滴樣交替檢測鮭魚精(dsDNA)和胎牛血清白蛋白(BSA)進行評價。超純水作為參比。超微量基座在每次讀數完成後用不起毛的紙擦拭乾淨。
實驗結果如下:
圖一:樣品交叉汙染。鮭魚精(dsDNA)和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上滴樣交替檢測。
表一:「樣品交叉汙染」實驗中包含的數據
從圖1和表1中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經過擦鏡紙簡單擦拭後,後續實驗中沒有明顯的樣品交叉汙染。
(2)樣品體積比較:
實驗過程:鮭魚精(dsDNA)採用超TE稀釋,分別是1.0μL, 2.0μL和2.5 μL,在超微量中滴樣檢測(n = 5)。TE作為參比。參比體積與樣品體積相同。
實驗結果:
圖二:體積再現性。1ul、2ul、2.5ul體積的鮭魚精(dsDNA)在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上讀數。
表二:不同體積比較數據
從圖二和表二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體積顯示出非常一致的計算濃度(n = 5),說明我們體積的多少對樣品的濃度測定影響幾乎沒有,只要形成完美的液柱即可。為了得到zui好的結果,我們建議使用2ul體積,因為其更易加樣。
(3)標準曲線的線性:
實驗過程:鮭魚精DNA溶於在TE緩衝溶液(PH=8.0)中起始濃度為2000ng/μL的雙鏈DNA(dsDNA)經兩倍系列稀釋。TE作為空白,每個樣品濃度都在0.5mm超微量基座上樣讀3次。利用預設好的DNA定量方法自動計算出dsDNA濃度,CdsDNA=50[A260(10mm)-A340(10mm)]ng/ul。之後,數據可以使用Excel導入繪製圖表,曲線擬合用於顯示標準曲線的線性。
實驗結果:
圖三:計算的DNA濃度vs稀釋因子。起始濃度為2154ng/μl鮭魚精DNA經過兩倍系列稀釋所顯示出的稀釋因子和DNA濃度之間的關係,結果來源於NanoBio200。這一曲線展示了R2值為0.9991的完美線性關係。
從圖三中,我們可以看出NanoBio200展示出DNA濃度和稀釋因子之間的線性關係。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此臺NanoBio200的zui低檢測濃度為5ng/μL DNA。
總結:
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能夠進行非常靈敏的核酸樣品定量及分析。如以上所示,低至1 μL的樣品也能在超微量中得到一致性很高的讀數。同時, 還具有非常寬的檢測範圍(5 ng/μL to 2154 ng/μL)。
並且,自帶7寸電容觸控螢幕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信息。
從圖四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樣品濃度和純度。小巧靈活的體積,加上它不需電腦聯機,單機即可檢測,檢測數據可列印,還可以通過USB等方式輸出等優點。使得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將成為在任何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核酸定量和分析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