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定量和分析中的應用

2020-11-25 儀器信息網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定量和分析中的應用

分光光度測定法是一項定量和分析生物成分的成熟技術。其中,核酸是生物實驗室最常檢測的生物成分之一。確定這些樣品的濃度和純度對許多下遊實驗至關重要。

核酸主要吸收260nm下的紫外光,其濃度可以應用朗伯比爾定律通過它們的相關消光係數和樣品光程計算出來。

首先,260nm的紫外光直接照射樣品,並且穿過樣品,而另一邊的光電檢測器則測定有多少光被吸收。通過對照參比(一般是樣品稀釋液),可以定量樣品中的核酸濃度。

樣品純度是核苷酸定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儘管不是確定純度最準確的方法,A260/A280和A260/A230依然可以用來粗略估計蛋白和化學成分的汙染程度。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是一款多用途的紫外-可見(UV-Vis)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尤其是在分析核酸樣品方面。

在這一應用指南中,我們展示了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計是如何以高準確度和高一致性來定量(濃度)和定性(樣品純度)分析核酸樣品的。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實驗室的幾個實驗?

1樣品交叉汙染:

實驗過程:樣品交叉汙染通過使用我們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滴樣交替檢測鮭魚精(dsDNA胎牛血清白蛋白(BSA)進行評價。超純水作為參比。超微量基座在每次讀數完成後用不起毛的紙擦拭乾淨。

實驗結果如下:

圖一:樣品交叉汙染。鮭魚精(dsDNA)和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上滴樣交替檢測。

表一:「樣品交叉汙染」實驗中包含的數據

1和表1中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經過擦鏡紙簡單擦拭後,後續實驗中沒有明顯的樣品交叉汙染。


2樣品體積比較:

實驗過程:鮭魚精(dsDNA)採用超TE稀釋,分別是1.0μL, 2.0μL和2.5 μL,在超微量中滴樣檢測(n = 5)。TE作為參比。參比體積與樣品體積相同。

實驗結果:

圖二:體積再現性。1ul、2ul、2.5ul體積的鮭魚精(dsDNA)在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上讀數。

表二:不同體積比較數據


從圖二和表二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同體積顯示出非常一致的計算濃度(n = 5),說明我們體積的多少對樣品的濃度測定影響幾乎沒有,只要形成完美的液柱即可。為了得到zui好的結果,我們建議使用2ul體積,因為其更易加樣。

(3)標準曲線的線性:

實驗過程:鮭魚精DNA溶於TE緩衝溶液(PH=8.0)中起始濃度為2000ng/μL的雙鏈DNA(dsDNA)經兩倍系列稀釋。TE作為空白,每個樣品濃度都在0.5mm超微量基座上樣讀3次。利用預設好的DNA定量方法自動計算出dsDNA濃度,CdsDNA=50[A260(10mm)-A340(10mm)]ng/ul。之後,數據可以使用Excel導入繪製圖表,曲線擬合用於顯示標準曲線的線性。

實驗結果:

圖三:計算的DNA濃度vs稀釋因子。起始濃度為2154ng/μl鮭魚精DNA經過兩倍系列稀釋所顯示出的稀釋因子和DNA濃度之間的關係,結果來源於NanoBio200。這一曲線展示了R2值為0.9991的完美線性關係。

從圖三中,我們可以看出NanoBio200展示出DNA濃度和稀釋因子之間的線性關係。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此臺NanoBio200的zui低檢測濃度為5ng/μL DNA。

總結:

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能夠進行非常靈敏的核酸樣品定量及分析。如以上所示,低至1 μL的樣品也能在超微量中得到一致性很高的讀數。同時, 還具有非常寬的檢測範圍(5 ng/μL to 2154 ng/μL)。

並且,自帶7寸電容觸控螢幕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信息

從圖四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看到樣品濃度和純度。小巧靈活的體積,加上它不需電腦聯機,單機即可檢測,檢測數據可列印,還可以通過USB等方式輸出等優點。使得NanoBio20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將成為在任何實驗室環境下進行核酸定量和分析的理想選擇。



相關焦點

  • 綜述:超微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儀器及應用現狀分析
    一、前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1](UVS)在現代分析測試工作中使用非常廣泛,而帶有各類微量比色皿的UVS應用更加廣泛。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生產的UVS很多都帶有微量比色皿,國內外很多廠商還推出了專用的微量UVS或超微量UVS,給使用者帶來很多方便。
  • 1秒檢測核酸、蛋白,梅特勒-託利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梅特勒-託利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結合陣列檢測器、氙燈和先進的光纖系統,在緊湊外觀下可以進行快速可靠、可追溯的高精度測量,全程光譜掃描只需1秒鐘。其雜散光和精度等技術指標符合、甚至高出藥典要求。,提供標準比色皿和超微量分析,190-1100nm範圍進行光譜掃描、固定波長吸光度測量、校準曲線定量分析、動力學分析等。
  • 分光光度計在核酸蛋白測量中的應用
    摘要: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  分光光度計的簡單原理  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
  • 紅外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三個區別《聚創環保》
    在前面幾期《聚創環保小科普》中,小聚從光度計的原理到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說明,再到適用領域給各位看官介紹的明明白白,本期小聚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為什麼光度計分為紅外的?紫外的?原子螢光的?超微量的?火焰的?」是不是在選購上很是迷茫呢?不要著急,下面重點給大家介紹。
  • 超微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8項日常維護和保養
    對於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和注意實現,《聚創環保小科普》已經在多篇文章中通過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結構原理以及操作誤差及注意事項都給大家做了明確的分析和方法,本期我們由光度計入手,和大家談一談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希望可以為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提供實際的參考。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選擇要點和型號推薦
    紫外分光光度計,一種常見的檢測分析儀器,在環保監測領域被廣泛應用,隨著國家近些年來的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到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紫外分光光度計相比其他傳統的檢測類儀器在檢測成本方面相對較低,操作簡單使用翻遍,檢測人員僅需簡單培訓即可檢測,因其檢測數據準確,在環保監測行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固體紫外測試/紫外-可見漫反射/(UV26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型號:UV-2600生產廠家:日本島津公司主要技術指標:1)波長檢測範圍:185-900nm2)吸光度範圍:-5-5Abs功能: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每個化學分析實驗室必備的常用儀器設備之一,在各種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紫外分光光度計和紅外分光光度計常見的檢測問題 解決方法
    光度計是一種常用於質量監控具有定性和定量功能的分析檢測儀器,具有廣泛的應用,常被使用在生物製藥,食品檢驗,冶金製造,環境監測,機械加工,化工分析和衛生醫療等方向,尤其在化工和冶金領域,可見分光光度計對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和出廠檢測而言具有不替代的作用,那我們的企業如何正確的檢定和使用分光光度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將不可能準確定量核酸含量
    因為它快速簡便、無損樣品,所以吸收光譜法早已被用於測量純的濃縮液中RNA的含量。該方法的準確度取決於幾個因素。●RNA溶液的濃度。吸收光譜法的局限性之-是它相對不敏感,因此對大多數實驗室的分光光度計,核酸濃度至少為4μg/mL才能獲得可靠的A260另外,RNA溶液的濃度必須在分光光度計的線性範圍內;通常情況下,A260 值應落在0.1~1.0之間,此範圍以外不能進行精確測量。如果溶液的A260為1.0,應稀釋5~10倍。
  • 有種高科技,就叫分光光度計
    一、介紹分光光度計,又稱光譜儀(spectrometer),是將成分複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它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上,當光子和溶液中的物質分子相碰撞時,就會發生吸收,物質對光的吸收是具有選擇性的,通過測量其吸光度值的大小可反映某一物質存在量的多少。二、分光光度計分類。1.
  •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原理簡要介紹
    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常用的分析儀器,是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範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光光度計的原理是什麼呢?
  • 分光光度計的選擇
    分光光度計是利用分光光度法,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範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種類的分光光度計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利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
  • 可見分光光度計及使用方法及步驟
    推薦閱讀 可見分光光度計及使用方法及步驟 各種物質的定性定量分析。  我們在使用分光光度計的時候對於它的5個重要部分都有了解過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可見分光光度計的5大重要部分吧。光源對光源的基本要求是:應在儀器操作所需的光譜區域內能夠發射連續輻射;有足夠的輻射強度和良好的穩定性,而且輻射能量隨波長的變化應儘可能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中常用的光源有熱輻射光源和氣體放電光源兩類。熱輻射光源用於可見光區。
  • 盤點(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儀器技術新進展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正在向小型化(或微型化)、可攜式等方向發展   由於環境監測、野外現場分析測試、海洋深水中的分析測試等許多領域需要小型、便於攜帶、分析速度快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因此,目前,國際上已有好多製造商正在研究開發適合於各種不同使用對象的小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市場穩中有變
    目前,它已是世界上使用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少數幾種分析儀器之一,已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農業科學、計量科學、食品科學、地質科學、石油科學、醫療衛生、鋼鐵冶金、化學化工等各個領域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當前,關於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技術及應用方面的論述有很多資料,但是關於其市場方面的資料還很缺乏,而這又正是許多業內相關從業人士所需要的。
  • 如何挑選和評價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常規的實驗室分析儀器。可廣泛用於無機物、有機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中,在科研、製藥、化工、環保、衛生、防疫等領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有人說,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就是一把尺子一個天平,凡是有化驗、分析的地方都能用到它。那麼,如何評價一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優劣呢?  首先,要考察它的外觀。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
    目前,國際上通常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儀器結構將其分為單光束、雙光束和雙波長三類。  (一)單光束分光光度計  常用的單光束可見分光光度計有721型、722型、723型、724型、727型等。常用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有751G型、752型、753型、754型、756M型等。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發展歷程和局限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發展歷程和局限性是深圳市億鑫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1860年克希霍夫和本生根據鈉發射線和夫勞霍弗暗線的光譜中的位置相同這一事實,證明太陽連續光譜中的暗線D線,是太陽外圍大氣圈中的Na原子對太陽光譜在Na輻射吸收的結果;並進一步闡明了吸收與發射的關係——氣態的原子能發射某些特徵譜線,也能吸收同樣波長的這些譜線。這是歷史上用原子吸收光譜進行定性分析的第一例證。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引用新型技術,其功能強大,採用單色器技術,波長範圍190-1100nm,是各種涉及水和廢水分析領域的通用儀器,應用範圍包括市政和工業廢水,飲用水,加工過程用水,地表水,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等。在水和廢水監測中的應用,對於一個水系的監測分析和綜合評價,一般包括水相(溶液本身)、固相(懸浮物、底質)、生物相(水生生物)。
  • 實驗室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1
    目前,國際上通常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儀器結構將其分為單光束、雙光束和雙波長三類。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一、單光束分光光度計常用的單光束可見分光光度計有721型、722型、723型、724型、727型等。常用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有751G型、752型、753型、754型、756M型等。單光束是指從光源今發出的光,經過單色器等—系列光學元件,通過吸收池,最後照在檢測器上時,始終為一束光。它只官一束單色光(光束只能交替通過參比溶液、樣品溶液),一隻比色皿,一隻光電轉換器。工作時,一條光路,先通過多比溶液,再通過試樣溶液進行光強度的測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