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將不可能準確定量核酸含量

2021-01-09 小胖虎的生活

因為它快速簡便、無損樣品,所以吸收光譜法早已被用於測量純的濃縮液中RNA的含量。該方法的準確度取決於幾個因素。

●RNA溶液的濃度。吸收光譜法的局限性之-是它相對不敏感,因此對大多數實驗室的分光光度計,核酸濃度至少為4μg/mL才能獲得可靠的A260另外,RNA溶液的濃度必須在分光光度計的線性範圍內;通常情況下,A260 值應落在0.1~1.0之間,此範圍以外不能進行精確測量。

如果溶液的A260為1.0,應稀釋5~10倍。如果溶液的A260為0.1,應選用更精確地測定小量RNA濃度的方法(如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或基於螢光染料的方法,如下文所述)。

●RNA樣品的純度。A260 不能區分RNA和DNA,因此,建議用無RNase的DNase :處理RNA樣品去除DNA汙染(見方案8)。

此外,汙染物如苯酚和蛋白質會影響A260的讀數;苯酚在波長為260nm處有強烈的吸收,而芳香族胺基酸的吸收在280nm處。在260nm處吸光度相對於280nm的吸光度比值(260A280)可以用來評估RNA樣品中蛋白質的汙染水平。

純的RNA的A260/A280值接近2.0。如果有明顯的蛋白質:或酚汙染,A26/A280 比小於2.0,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將不可能準確定量核酸含量。

另一個比值A260/A230可用於評估有機化合物或高離液鹽( chaotropic salt)的汙染水平,

相關焦點

  •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2014-09-16 15:42:51 來源: 瀏覽: 次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與生命的起源、存在和進化都密切相關,蛋白質測定涉及到生產和科研的眾多領域
  •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定義:基於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稱為分光光度法,也稱吸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及紅外光譜法等
  • 《分析化學》(十)—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定義:根據物質分子對波長紫外可見光區(200~700nm)這一範圍的電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譜分析方法。[說明:物質對單色光吸收的強弱與物質的濃度關係不確定,不能提供準確的定性定量信息]→朗伯比爾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據和基礎。指在一定波長下,吸光物質在單位濃度及單位厚度時的吸光度。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選擇要點和型號推薦
    紫外分光光度計,一種常見的檢測分析儀器,在環保監測領域被廣泛應用,隨著國家近些年來的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到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紫外分光光度計相比其他傳統的檢測類儀器在檢測成本方面相對較低,操作簡單使用翻遍,檢測人員僅需簡單培訓即可檢測,因其檢測數據準確,在環保監測行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紫外法」)《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紅外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標準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圖文專輯】第十二講:分光光度法基礎知識與應用
    紫外吸收光譜:電子躍遷光譜,吸收光波長範圍200~ 400 nm(近紫外區),主要用於結構鑑定和定量分析。可見吸收光譜:電子躍遷光譜,吸收光波長範圍400~750 nm , 主要用於有色物質的定量分析。
  •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定量和分析中的應用
    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在核酸定量和分析中的應用分光光度測定法是一項定量和分析生物成分的成熟技術。其中,核酸是生物實驗室最常檢測的生物成分之一。確定這些樣品的濃度和純度對許多下遊實驗至關重要。
  • 盤點(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應用最新進展
    「褶合光譜」本身是一種新型的軟體包,將這個軟體包與國產的TU-19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聯用,使得一般常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只能得到一張紫外吸收譜圖的分析檢測工作,能得到600~1000張紫外吸收譜圖,大大提高或增加了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量。   「褶合光譜」法不需要對試樣經過分離,可以直接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分析含有六個不同組分的試樣。
  • 紫外分光光度計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利用物質的分子或離子對某一波長範圍的光吸收作用,對物質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結構分析,所依據的光譜是分子或離子吸收入射光中特定波長的光而產生的吸收光譜
  • 1秒檢測核酸、蛋白,梅特勒-託利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梅特勒-託利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結合陣列檢測器、氙燈和先進的光纖系統,在緊湊外觀下可以進行快速可靠、可追溯的高精度測量,全程光譜掃描只需1秒鐘。其雜散光和精度等技術指標符合、甚至高出藥典要求。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5、UV5Bio、UV5Nano、UV7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系列
  • 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鍍鎳液中的微量銅
    由於銅的存在會影響鍍層的性能,因此檢測和控制銅的含量十分重要。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鍍鎳液中的銅,無疑是個快速而簡便的方法,但受設備條件的限制。採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萃取光度法[1]和新亞銅靈萃取光度法[2]則需經萃取步驟,操作較為冗長,且方法靈敏度較低。最近也有研究[3]採用向紅亞銅靈作顯色劑,利用光度法測定鍍鎳液中的微量銅,該顯色體系穩定,方法簡便快捷。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工業廢水中總汞的含量
    本文通過實驗研究,簡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工業廢水汞含量的實驗方法、儀器分析方法以及測定效果,可為工業廢水中汞含量的測定和研究提供參考。關鍵詞:汞;工業廢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汞,普遍存在於自然環境中,是一種具有嚴重毒性的金屬元素,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極大。但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中出現大量的含汞廢水。
  • 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原標題: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760nm波長範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於鑑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在水質的常規監測中,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佔有較大的比重。由於水和廢水的成分複雜多變,待測物的濃度和幹擾物的濃度差別很大,在具體分析時必須選擇好分析方法。在農產品和食品分析中可用於檢測的組分或成分有蛋白質、賴氨酸、葡萄糖、維生素C、硝酸鹽、亞硝酸鹽、砷、汞等;在植物生化分析中可用於檢測葉綠素、全氮和酶的活力等;在飼料分析中可用於檢測煙酸、棉酚、磷化氫和甲酯等。
  • 懸浮物檢測儀(分光光度法)的測量原理
    測定水中懸浮物的方法很多,目前常採用的方法是重量法與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是國標方法,該方法測量精準度相對較高,但是具有測定時間長,測量工作效率低,無法一次性測量多個樣品等缺點,慢慢被要求高工作效率的企業所忽視。相反,分光光度法由於其具有測量工作效率高、測定時間短、短時間內可測量樣本數量多,測量結果與重量法相差小、誤差範圍小等特點,慢慢被企業所接受。
  • 你真的知道怎樣選擇分光光度法測定中測量條件嗎?
    分光光度法測定中,除了需從試樣的角度選擇合適的顯色反應和顯色條件外,還需從可見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儀器的角度選擇適宜的測定條件
  • 分光光度計在核酸蛋白測量中的應用
    摘要: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  分光光度計的簡單原理  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
  • 分子實驗查漏補缺系列:DNA分離、定量
    DNA定量常規使用3種方法進行DNA定量:紫外分光光度法、螢光分析法和絕對定量法。1.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分光光度計來測定DNA溶液的吸收值。在水相中,雙鏈DNA在260nm附近具有最大吸光度,吸光係數約為50。實際上,雙鏈DNA的紫外光譜範圍從約4μg/mL到約50μg/mL。
  • 紫外分光光度計工作原理及用途
    紫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工作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計基本工作原理和紅外光譜儀相似,利用一定頻率的紫外可見光照射被分析的有機物質,引起分子中價電子的躍遷,它將有選擇地被吸收。
  • 紅外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三個區別《聚創環保》
    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和紅外分光光度計的原理不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物質的吸收光譜本質上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光中的光波能量,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於各種物質具有不同的分子原子和分子結構,所以在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儀器通過各種物質特有的吸光光譜的曲線,來判定被檢測物質的含量,這就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定性和定量的基礎,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就是根據物質的吸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