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專輯】第十二講:分光光度法基礎知識與應用

2021-01-14 小備化驗室

一、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在光譜分析中,依據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稱為吸光光度法,主要有: 紅外吸收光譜:分子振動光譜,吸收光波長範圍2.5~1000 μm ,主要用於有機化合物結構鑑定。紫外吸收光譜:電子躍遷光譜,吸收光波長範圍200~ 400 nm(近紫外區),主要用於結構鑑定和定量分析。可見吸收光譜:電子躍遷光譜,吸收光波長範圍400~750 nm , 主要用於有色物質的定量分析。


當一束白光(混合光)通過某溶液時,如果該溶液對可見光區各種波長的光都沒有吸收,即人射光全部通過溶液,則該溶液呈無色透明狀。當該溶液對可見光區各種波長的光全部吸收時,則該溶液呈黑色。如某溶液對可見光區某種波長的光選擇性地吸收,則該溶液即呈現出被吸收波長光的互補色光的顏色。有色溶液:透過光的顏色
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白色:反射所有顏色的光(如:六價鉻與二苯碳醯二肼反應生成紫紅色物質,與540nm處比色)1729年和1760年:皮埃爾·布格(Pierre Bouguer)和約翰·海因裡希·朗伯(Johann HeinrichLambert)分別闡明了物質對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質厚度之間的關係: A ∝ b1852年:奧古斯特·比爾(August Beer)又提出光的吸收程度和吸光物質濃度也具有類似關係: A ∝ c在光的吸收定律式中,比例常數k與入射光波長、溶液的性質有關。如果濃度c用mol/L為單位、液層厚度b以cm為單位,則比例常數稱為摩爾吸收係數以ε表示,單位為L/(mol•cm)。此時光的吸收定律可寫成:摩爾吸收係數是通過測量吸光度值,再經過計算而求得的。摩爾吸收係數表示物質對某一特定波長光的吸收能力。ε愈大表示該物質對某波長光的吸收能力愈強,測定的靈敏度也就愈高。因此進行測定時,為了提高分析的靈敏度,必須選擇摩爾吸收係數大的有色化合物進行測定,選擇具有最大ε值的波長作入射光。

同一物質的吸收光譜特徵值相同, (每一波長處吸光係數相同)。

同一物質不同濃度,其吸收曲線形狀相似,Amax相同。相同濃度的吸收曲線重合。

在光度分析中,利用吸光度A和濃度之間的線性關係測定物質含量。測定方法:配製一系列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在一定條件下顯色,使用同樣厚度的吸收池,測定吸光度,然後以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作圖,得一條直線,稱為工作曲線或標準曲線。在同樣條件下,測出試樣溶液的吸光度,就可從工作曲線上查出試樣溶液的濃度c。比爾定律:只在一定濃度範圍內適用(只適用於濃度小於0.01mol/L的稀溶液),吸光度A和濃度才成直線關係。(2) 吸光物質為均勻非散射體系。(必須是透明溶液)(4) 輻射與物質之間的作用僅限於光吸收,無螢光和光化學現象發生。非單色光的影響:入射光為單色光是應用該定律的重要前提:單色器的質量反射和散色光的影響:散射和反射使T↓, A↑,吸收光譜變形。通常可用空白對比校正消除。非平行光的影響: 使光程↑, A↑,吸收光譜變形。    入射光選擇被測溶液吸收曲線較平直部分(高峰處)對應的波長。    避免測量體系是膠體溶液、乳濁液或懸浮液,樣品溶液的測量體系中光源:提供波長連續的複合光:①具有足夠的光強度;②光強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穩定。(穩壓裝置)

鎢燈或滷鎢燈一可見光源350~1000nm;

氫燈或氘燈一紫外光源200~360nm

單色器:把複合光轉變為單色光:以稜鏡、光柵作為單色器。玻璃:用於可見光區;石英:適用於紫外光區。

稜鏡:對不同波長的光折射率不同

光柵:衍射和幹涉,不同波長的投射方向不同

吸收池:可見光度計:玻璃/石英材質;紫外光度計:石英材質              (1)手拿毛面;(2)裝2/3滿,事前潤洗2~3遍;(3)用鏡頭紙擦乾外周水滴,使光面乾淨;              (4)位置放正;(5)測完後及時倒掉,衝洗乾淨;(6)保持比色皿的配套性檢測系統: 光信號 → 電信號,通過數據轉換,顯示吸光度值。光電倍增管比色皿校正:將純淨蒸餾水注入比色皿,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為參比,測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測定同一溶液時,同一組比色皿之間的差值應小於0.005,否則需進行校正比色皿洗滌:比色皿可用相應得溶劑刷洗,或用(1+3)HNO3浸泡比色皿的選擇:通常用10.0mm,(1-100mm),視所測溶液的吸光度而定,以其吸光度在0.1~0.7之間為宜

顯色反應:在光度分析中,將試樣中被測組分轉變成有色化合物的反應叫顯色反應顯色劑:能與被測組分生成有色物質的試劑稱為顯色劑。顯色反應分為兩類:絡合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其中絡合反應是最主要的顯色反應。①選擇性好:一種顯色劑最好只與一種被測組分起顯色反應,或顯色劑與幹擾離子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吸收峰與被測組分的吸收峰相距較遠。這樣幹擾較少。③有色絡合物的離解常數要小,有色絡合物的離解常數愈小,絡合物就愈穩定。絡合愈穩定,光度測定的準確度就愈高,並且還可以避免或減少試要求樣中其它離子的幹擾。⑤如果顯色劑有顏色,則要求有色化合物與顯色劑之間的顏色差別要大,以減小試劑空白。一般要求有色化合物與顯色劑的最大吸收波長之差在60nm以上。⑥顯色反應的條件要易於控制如果條 件要求過於嚴格,難以控制,測定結果的再現性就差。

參比溶液(空白溶液)

純溶劑:當試液、 試劑、顯色劑均無色時,用溶劑(通常是純水)作參比液。

實驗室空白:不含待測組分的空白 ,在相同條件下與待測試樣同時行處理。

試樣本底:如果試樣中的其他組分也有吸收 ,但不與顯色劑反應,當顯色劑無吸收時,可用試樣溶液作參比溶液(扣除本底:色度或濁補償)

目的:減小截距,得到過原點的標準曲線,準確定量

測定波長

生成物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λmax ,靈敏度最好,幹擾最小吸光度一控制為稀溶液 ,吸光度在0.2~0.8 ;

顯色要求

定量反應、選擇性要好;幹擾少。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組成要恆定,化學性質穩定。

有色化合物與顯色劑的最大吸收波長之差≥60nm。

顯色反應的條件要易於控制。

顯色條件

時間、用量、溫度、酸鹼性等

     對於單一組分的測定,工作曲線法是實際工作中用得最多的一種定量方法    配製4個以上濃度或適當比例的待測成分標準溶液(除零點外5個),以空白溶液為參比溶液,在選定的波長下,分別測定吸光度。       以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製工作曲線。      在測定樣品時按同樣方法製備待測樣品溶液,測定其吸光度,在工作曲線上即可查出待出物的濃度。在一定條件下,工作曲線是一條直線,直線的斜率和截距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工作曲線可以用一元線性方程表示:  y =a + b x,r使用最小二乘法確定的直線稱為回歸線,a、b稱為回歸係數。項目
標準方法檢出限測定上/下限氨氮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0.025 mg/L (50mL)0.2~2.0 mg/L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 536—20090.01mg/L
 (10 mm)0.004mg/L
(30 mm)0.04~1.0 mg/L (10 mm)
0.016~0.25 mg/L (30 mm)容量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蒸餾-中和滴定法 HJ 537-2009 0.05 mg/L (250mL)
氣相分子吸收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HJ/T 195-20050.020 mg/L0.08~100 mg/L 連續流動分光光度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連續流動-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 665-20130.01 mg/L
(直比)0.04 mg/L
(蒸餾)0.04~1.00 mg/L
0.16~10.0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氨氮的測定 流動注射-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 666-20130.01mg/L (10mL)0.04~5.00 mg/L總磷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GB 11893-890.01mg/L (25mL)< 0.6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磷的測定 流動注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 671-20130.005 mg/L  (10mm光程)0.020~1.00 mg/L 連續流動分光光度法水質 磷酸鹽和總磷的測定 連續流動-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 670-20130.01mg/L (50mm光程)0.04~5.00 mg/L氰化物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 484-20090.25 mg/L(滴定法)
0.004 mg/L(異煙酸-吡唑啉酮)
0.001 mg/L(異煙酸-巴比妥酸)
0.002 mg/L(吡啶-巴比妥酸)1.00~100mg/L(滴定法)
0.016~0.25 mg/L
(異煙酸-吡唑啉酮)
0.004~0.45 mg/L
(異煙酸-巴比妥酸)
0.008~0.45 mg/L (吡啶-巴比妥酸)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 HJ 823-20170.001 mg/L(異煙酸-巴比妥酸)0.002 mg/L(吡啶-巴比妥酸)0.004~0.10 mg/L(異煙酸-巴比妥酸)
0.008~0.50 mg/L (吡啶-巴比妥酸)揮發酚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 0.0003mg/L
(萃取)0.01mg/L
(直比)0.001~0.04 mg/L, 
0.04~2.50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揮發酚的測定 流動注射-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825-20170.002 mg/L0.008~0.200 mg/L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GB 7494-870.05 mg/L (100mL,10mm光程)< 2.0 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流動注射-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HJ 826-20170.04 mg/L0.13~2.00 mg/L硫化物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GBT16489-19960.005 mg/L  (100mL,10mm光程)< 0.7 mg/L容量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碘量法 HJ/T60-20000.04 mg/L
氣相分子吸收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HJ/T 200-20050.005 mg/L0.020~10 mg/L 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硫化物的測定 流動注射-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 HJ 824-20170.004 mg/L0.016~2.00 mg/L 六價鉻可見光分光光度法水質 六價鉻的測定 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870.2ug(30mm光程)0.004 mg/L (10mm光程)< 1.0 mg/L總氮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0.05 mg/L (10mL,10mm光程) 0.20~7.00 mg/L氣相分子吸收法水質 總氮的測定 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HJ/T 199-2005 0.050 mg/L 0.200~100 mg/L連續流動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氮的測定 連續流動-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7-20130.04 mg/L (30mm光程) 0.16~10mg/L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水質 總氮的測定 流動注射-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668-20130.03 mg/L (10mm光程) 0.12~10mg/L石油類紫外分光光度法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試行)HJ 970-2018 (地表水、地下水、海水)0.01mg/L
(500mL,25mL萃取,20mm光程)0.04 mg/L(下限)紅外分光光度法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工業廢水、生活汙水)0.04mg/L
(500mL,50mL萃取,40mm光程)0.24 mg/L(下限)

相關焦點

  •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分光光度法定義:基於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稱為分光光度法,也稱吸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及紅外光譜法等
  • 瓶裝水三滷甲烷分光光度法檢測在某飲料公司的應用
    三滷甲烷分光光度法在繼康師傅的成功應用之後,因其操作便捷性、高度精準性又得到某飲料公司的青睞
  • 分光光度法cod快速測定儀應用普遍的原因分析
    目前應用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雖然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及清潔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樣時,可以採用。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廢水監測中。
  •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2014-09-16 15:42:51 來源: 瀏覽: 次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與生命的起源、存在和進化都密切相關,蛋白質測定涉及到生產和科研的眾多領域
  • 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上篇(分光光度法)
    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中,規定了地表水水質類別及對應的高錳酸鹽指數限值,單位為mg/l,具體如下:高錳酸鹽指數檢測標準中主要涉及的檢測方法有酸性高錳酸鉀法(滴定)、鹼性高錳酸鉀法(滴定)、酸性高錳酸鉀法(分光光度法)等,本次主要介紹酸性高錳酸鉀法(分光光度法)測定水質指標高錳酸鹽指數。
  • 懸浮物檢測儀(分光光度法)的測量原理
    測定水中懸浮物的方法很多,目前常採用的方法是重量法與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是國標方法,該方法測量精準度相對較高,但是具有測定時間長,測量工作效率低,無法一次性測量多個樣品等缺點,慢慢被要求高工作效率的企業所忽視。相反,分光光度法由於其具有測量工作效率高、測定時間短、短時間內可測量樣本數量多,測量結果與重量法相差小、誤差範圍小等特點,慢慢被企業所接受。
  • 【圖文專輯】第十四講:分光光度法——氨氮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基礎知識(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引用新型技術,其功能強大,採用單色器技術,波長範圍190-1100nm,是各種涉及水和廢水分析領域的通用儀器,應用範圍包括市政和工業廢水,飲用水,加工過程用水,地表水,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等。在水和廢水監測中的應用,對於一個水系的監測分析和綜合評價,一般包括水相(溶液本身)、固相(懸浮物、底質)、生物相(水生生物)。
  • 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鍍鎳液中的微量銅
    採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萃取光度法[1]和新亞銅靈萃取光度法[2]則需經萃取步驟,操作較為冗長,且方法靈敏度較低。最近也有研究[3]採用向紅亞銅靈作顯色劑,利用光度法測定鍍鎳液中的微量銅,該顯色體系穩定,方法簡便快捷。
  • 新項目方法驗證能力確認報告(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
    《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由原環境保護部於2012年2月29日發布,已於2012年6月1日起實施
  •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基本原理
    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   基本原理   光線是高速運動的光子流,也是具有波長和頻率特徵的電磁波。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與波長成反比。肉眼可見的光線稱為可見光。可見光只佔電磁波譜的很窄部分(400nm 到760nm)。不同波長的可見光具有不同的顏色。波長大於760nm 的光線稱為紅外線。
  • 你真的知道怎樣選擇分光光度法測定中測量條件嗎?
    分光光度法測定中,除了需從試樣的角度選擇合適的顯色反應和顯色條件外,還需從可見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儀器的角度選擇適宜的測定條件
  • 《分析化學》(十)—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十章—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定義:根據物質分子對波長紫外可見光區(200~700nm)這一範圍的電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的光譜分析方法。[說明:物質對單色光吸收的強弱與物質的濃度關係不確定,不能提供準確的定性定量信息]→朗伯比爾定律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據和基礎。指在一定波長下,吸光物質在單位濃度及單位厚度時的吸光度。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工業廢水中總汞的含量
    本文通過實驗研究,簡述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工業廢水汞含量的實驗方法、儀器分析方法以及測定效果,可為工業廢水中汞含量的測定和研究提供參考。關鍵詞:汞;工業廢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汞,普遍存在於自然環境中,是一種具有嚴重毒性的金屬元素,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極大。但隨著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工業廢水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工業生產中出現大量的含汞廢水。
  • 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全文如下:土壤和沉積物 揮發酚的測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Soil and sediment—Determination
  • 盤點(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應用最新進展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應用發展很快,本文簡單綜述全球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應用及其最新進展。   下面主要簡單介紹近幾年來,國內外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應用的最主要的、最新的進展情況。   2、多組分不經過分離,直接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進行分析測試   「褶合譜」(Convelution Spectrum),是我國第二軍醫大學的吳玉田教授和他的同事們發明並成功的得到了應用的一種新技術;它的理論基礎是化學計量學。
  •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紫外法」)《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紅外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標準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將不可能準確定量核酸含量
    吸收光譜法的局限性之-是它相對不敏感,因此對大多數實驗室的分光光度計,核酸濃度至少為4μg/mL才能獲得可靠的A260另外,RNA溶液的濃度必須在分光光度計的線性範圍內;通常情況下,A260 值應落在0.1~1.0之間,此範圍以外不能進行精確測量。如果溶液的A260為1.0,應稀釋5~10倍。
  • 水質氰化物測定分光光度法 | 一目了然做實驗
    檢測家|昊天檢測聯合出品 本期檢測家聯合昊天檢測參照國家標準還原了水質氰化物的測定-分光光度法實驗步驟。 幹擾及消除: 試樣中存在活性氯等氧化物幹擾測定,可在蒸餾前加亞硫酸鈉溶液排除幹擾。
  •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北極星大氣網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山東省固定汙染源廢氣 顆粒物中銅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標準適用於固定汙染源無組織排放和有組織排放廢氣顆粒物中銅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