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子像蜈蚣 身長三四釐米 常山一小區千足蟲肆虐

2020-11-22 浙江在線

▲王先生家門前花盆上成堆的千足蟲

  浙江在線06月10日訊 每當夜幕降臨,房前屋後就是黑壓壓的一片,仔細一看,原來是許多像蜈蚣的蟲子,讓人看了心裡直發麻。近來,家住常山縣淺水灣美墅小區的居民一直受到這樣的困擾。為了對付爬進居民樓內的「蟲大軍」,居民們使出腳踩、開水燙等招,但都沒多大效果。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淺水灣美墅小區。在居民王先生家門口的花盆邊,隨處可見地上蠕動著的許多蟲子:與蜈蚣有些相似,身長三四釐米,呈扁圓形,背部呈黑色,兩側有黃斑,蟲體上的腳非常多,用木棒輕輕一碰,它就蜷縮成一團。王先生告訴記者,4月份他就發現這些蟲子了,大多在晚上8、9點爬出來。這幾天連著下雨,蟲子就更多了,從綠化帶爬進車庫、外牆,連3樓也能爬上來。「要是窗戶忘記關就麻煩了,蟲子肯定會爬進室內。天氣一悶就出現,太陽出來後就少掉了。」王先生說。

  另一位住戶朱女士也表示很無奈。自從蟲子泛濫後,她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著掃把到門口將蟲子掃到一起,然後倒進塑膠袋,將袋子封緊後扔進垃圾桶。朱女士說,她年邁的婆婆因為腿腳不便一直住在一樓,但是最近蟲子經常跑到房間裡,無奈之下,婆婆只能住到二樓。「一空下來就到門口踩死蟲子,都當做運動了。」朱女士說。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小區物業衢州可安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一禮拜他們陸續接到居民的反映,現場查看後,發現是千足蟲,只要天氣一冷一熱溫差大,它們就會從綠化帶裡爬出來。小區裡的綠化面積大,所以蟲子比較多。他們灑過石灰,但沒有效果。目前已選了幾種殺蟲劑,但考慮到人身安全及小區裡有些業主飼養寵物,他們將和業主溝通,經業主同意後才能決定使用何種藥物來防治。

  之後,記者來到了常山縣市政園林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蟲子學名叫馬陸,也叫千足蟲,多棲息在陰暗潮溼的地方,晝伏夜出,喜歡群居活動,繁殖極快。多以植物柔嫩根、綠葉及腐爛的動、植物為食。

  工作人員解釋說,在小區裡出現大量千足蟲,與近期降水頻繁、天氣悶熱有很大關係,可以採用農藥防治,殺滅蟲源。

  連結

  馬陸(千足蟲),專吃落葉和腐爛植物。馬陸平時喜歡成群活動,一般生活在枯枝落葉堆中或瓦礫石塊下,一受觸動就會立即蜷縮成一團,靜止不動,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馬陸不咬人,但觸摸擺弄它時可分泌出能引起局部刺激的毒素,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等,可用肥皂和水清洗。

(記者邱耀國 見習記者祝斌斌)

相關焦點

  • 小區遭千足蟲侵襲居民呼噁心 耐藥性強物業無奈
    小區遭千足蟲侵襲居民呼噁心 耐藥性強物業無奈 但西安文景觀園小區的業主們卻對自己小區裡的綠化帶有些不待見,因為從這次些漂亮的植物下面鑽出不少像蜈蚣一樣的黑蟲子,看著噁心不說,一不小心就會踩到。  今天(9月10號)上午,記者來到西安文景觀園小區看到,道路兩旁的綠化帶裡種滿了植物,綠意盎然,但奇怪的是,散步的業主們在走到綠化帶附近時都會快步走過,反而在遠處沒有什麼植物的空地上逗留、聊天。
  • 福州一小區遍布千足蟲 居民擔心對人體有害(圖)
    「小區裡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像蜈蚣的蟲,太可怕了!」昨日,家住福州市連江縣貴安新天地貴盛苑的居民童先生通過東南快報官方微博反映,5月以來,小區裡出現了一種類似蜈蚣的蟲子,數量多,而且模樣嚇人。小區的角落出現千足蟲  童先生介紹,走在小區裡,時不時就能看見這種長得像蜈蚣的蟲子,有的地方甚至成群結隊,看得人全身發毛。
  • 千足蟲,其實沒有一千條腿,這個蟲子也不像蜈蚣那樣對人類有威脅
    千足蟲的體型從四分之一英寸到15英寸不等,它們在分解自然垃圾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千足蟲喜歡潮溼的空間,因為它們需要水分才能生存。這就是為什麼當你在家裡發現它們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們在你的爬行空間、潮溼的地下室、地窖和滑動玻璃門窗周圍。千足蟲更喜歡戶外活動,在覆蓋物、堆肥、石頭和樹葉堆下安家。
  • 無錫一小區出現大量千足蟲 密密麻麻充滿惡臭
    最近,錢橋陳家岸31號樓的居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在他們小區周圍突然冒出了一種「怪蟲」,爬的道路上,家中到處都是,而且蟲子還散發出一股惡臭,讓他們很是鬧心。那麼,這些蟲子都是哪來的呢?「每天晚上七點多就爬出來了,到處都是,牆上都是一片片的。」
  • "千足蟲"肆虐煙臺一單位 密密麻麻緩慢爬行(圖)
    記者看到,這些小蟲體長三到五釐米,在身體下密密麻麻長了數十對腳,形似蜈蚣,但比蜈蚣個頭要小,通體黑色,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爬行。    「這究竟是些什麼蟲子?」呂先生不僅疑問。事後記者從市住建局白蟻防治中心了解到,這種蟲子名叫「馬陸」,俗稱千足蟲,成語「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是形容的這種蟲子。
  • 人行道上爬滿小「蜈蚣」 其實是千足蟲不會蜇人
    >倉山亭洲路上有不少千足蟲福州新聞網(微博)6月9日訊(福州晚報(微博)首席記者 徐強/文 福州晚報(微博)記者 石美祥/攝) 「地上有很多小『蜈蚣』,很嚇人的。」昨日,市民陳先生路過金洲南路與亭洲路交叉路口附近時看到這樣一幕,他擔心這是不是不好的徵兆。記者現場了解到,陳先生所見到的並非蜈蚣而是千足蟲,其成群出沒疑與氣溫升高有關。
  • 蜈蚣不是千足蟲
    蜈蚣,英文名叫』centipede『,是有一百條腿兒的意思,是多足動物亞門唇足綱動物,常見的蜈蚣有二十來對腿,地蜈蚣目可以有一百多對腿
  • 金職院寢室樓小蜈蚣成災?原來是馬陸(千足蟲)作怪
    金職院真的鬧蟲災了,好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小蜈蚣,它們還沿著牆,擺動著它們那無數的小腳。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公寓查看。  住在女生公寓的小吳說,寢室發現類似蜈蚣一樣的小蟲是幾天前的事了,小蟲子在地上爬,外牆面上也有,她有一天早上曬被子的時候看到過。小吳的說法也得到了網友@我在陌陌的證實。她在網上回覆說,就是那些蟲子在寢室裡,密密麻麻的。
  • 2016十大奇特新物種出爐:食根鼠、兩棲蜈蚣、魔鬼蘭花
    ­  格蘭芬多毛圓蛛­  科學家在印度的西高止山脈發現了一種奇特的小蜘蛛,外形很像電影《哈利·波特》中魔法學校所用的「分院帽」,因此科學家將其命名為「格蘭芬多毛圓蛛這種蜘蛛身長2毫米,能利用身體的枯葉顏色躲避天敵。­  葉狀螽斯­  這是在馬來西亞婆羅洲北部發現的新物種「葉狀螽斯」。
  • 福州幾千蜈蚣圍攻小區 疑與颱風龍王有關(組圖)
    小區居民緊急撒漂白粉消毒這裡的蜈蚣特別密集(見圈中小圖),專業消毒人員好一通猛噴  本報訊昨日,家住福州五四北路秀北小區的謝先生和太太起了個大早,準備出去晨練,沒想到剛剛走到小區門口,就被眼前的情景嚇壞了:地上密密麻麻地蠕動著幾千條蜈蚣,其中有些順著馬路,已經爬進了臨街的店面。
  • 川多地出現千足蟲、毒蜂 西昌上演「人蟲大戰」
    面對這種噁心的爬蟲,居民們不勝其煩,想了很多辦法滅蟲,但是一到晚上,蟲子還是會如期而至。在居民家中和牆角下發現的千足蟲。  蟲  西昌  千足蟲來襲 居民睡前先捉蟲  從今年7月下旬以來,西昌市河東街的部分居民家中遭遇一種似蜈蚣而非蜈蚣的不明生物「入侵」,個體不大,長度三四釐米左右,身體布滿細足,還散發一種臭味,蟲子晝伏夜出,家中臥室
  • 你知道千足蟲的腿也能當作「丁丁」嗎?
    千足蟲不是蜈蚣,毒性沒有蜈蚣那麼劇烈,有些種類沒有毒性。千足蟲也叫馬陸,在幾億年前就存在,那時它們的個頭能長到幾米長,現在地球上最大的馬陸只有幾十釐米長。到底千足蟲有多少條腿?肯定沒有一千條,不同種類的條數不一樣,目前紀錄最高是750條腿。
  • 福建1座村莊疑因氣候變化出現大量千足蟲(圖)
    村子裡隨處可見千足蟲 本報訊 (記者 陳欽祥 文/圖)「哎呀,快來看這是什麼?」昨日清晨,福清上逕鎮油塘村南埔尾自然村一農戶院子裡,傳來了一陣尖叫聲。村民發現村道上、一些房屋門前,都爬著許多像小蜈蚣一樣的怪蟲,讓人心裡直發麻。
  • 大雨下得千足蟲也熬不住 如爬進家中如何防治?
    「小區裡到處都能看到一種像蜈蚣的蟲,這幾天家裡都有,太可怕了!」日前,家住金華婺城區白龍橋鎮深藍藝墅小區的吳女士致電市疾控中心,稱最近一段時間,小區裡出現了一種類似蜈蚣的蟲子,數量多,而且模樣嚇人,時常爬進家中,影響日常生活。
  • 小區物業天天滅蟲 為啥千足蟲還是「前僕後繼」
    本報於5月30日報導《千足蟲「襲擊」容大小區》,為消滅讓人起雞皮疙瘩的千足蟲,小區物業撒石灰、噴藥水,富陽動植物方面的土專家董仁青也給物業與業主支了招。  但幾日前又有業主劉先生撥打本報新聞熱線63344556,他表示撒石灰、噴農藥,效果都不明顯,夜間小區的地面上仍出現成群結隊的千足蟲,最關鍵是蟲還不停地往家裡爬。  記者昨天一早來到容大小區,在劉先生的帶領下,的確發現單元樓前的臺階附近有不少死去的千足蟲。
  • 洛陽一村莊現海量千足蟲 村民掃都掃不完(圖)
    昨日,家住洛陽市嵩縣庫區鄉牛寨村的村民楊先生撥打本報熱線稱,他們村子在嵩縣陸渾水庫邊,幾天前有很多像蜈蚣一樣的蟲子爬出來,爬到附近路上和村民家中,用蚊子藥殺滅也不行。「也不知道有毒沒有,村民都挺害怕!」楊先生說。  【現場】大量「蜈蚣」到訪家中,正午時最多  嵩縣庫區鄉牛寨村,緊鄰陸渾水庫。
  • 福州南江濱公園沙灘上「蜈蚣」橫行!嚇哭許多小朋友...
    「滑梯下面都是『蜈蚣』!問了公園的工作人員,說是從周圍的草叢裡爬出來的!好多腳,太嚇人了!」翁小姐也給987記者發來的圖片,從圖片上看,蟲子不過兩三釐米長,全身黑色,細長的身子下長了很多隻腳,看著有點嚇人。翁小姐希望987能夠幫忙向園林部門反映此事,消殺「蜈蚣」。
  • 不要害怕,這是解毒抗菌良藥|千足蟲的藥用
    櫻桃溝裡的千足蟲登山的臺階上,或許,不經意間,你會看到捲成一團或僵硬的蟲子,仔細一看,有很多條足。這就是千足蟲,進山的人會經常遇上。千足蟲,俗稱馬陸,屬於節肢動物,種類上萬種,目前最大的馬陸生活在非洲,身長可達38釐米,身大(直徑)可有4釐米。或許,有人會害怕,這麼足,有毒吧。的確,它有毒,噴出的有毒氣體,若不慎進入眼睛,會傷害眼睛的,嚴重的,還可導致失明。不過,你不招惹它,就會相安無事的。而且它還是一道解毒抗菌的良藥。
  • 千足蟲肆虐村莊部分村民憂心忡忡
    一戶村民家牆腳下爬滿了千足蟲  本報訊  「我們村裡家家戶戶都爬滿了一種長有很多腳的小蟲子當天下午,昆蟲專家張全勝告訴記者,這種蟲子就是千足蟲,又名馬陸蟲或草鞋蟲,有多種,喜聚群活動,繁殖極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便是形容千足蟲。值得一提的是,千足蟲是嚴重影響家庭環境衛生的害蟲——千足蟲分泌物不僅臭,且具腐蝕性,若觸及皮膚能引發刺激腫脹、水皰性皮炎,眼睛或口接觸後則嚴重發炎。
  • 全身750條腿,常被誤認為蜈蚣,味道很臭,是好東西
    兒時在農村見到蜈蚣的時候總是受到電視劇影響把它們當害蟲除掉。後來才知道蜈蚣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市場價值很高,有人專門抓來當藥材賣錢,至今蜈蚣價格依舊高昂,有人甚至已經開始從事蜈蚣養殖。蜈蚣是一種多腳動物,爬行非常快,但最怕的就是公雞了。小時候遇到蜈蚣總會抓來餵雞,一是為了剷除這種有毒的蟲子,二是給雞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