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核心提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6月28日獲悉,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山東問題水泥銷往河南周口鹿邑志誠實驗學校一事有了最新進展。涉事水泥廠廠長、化驗室主任以及幕後指使人等均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目前,已被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法院判刑。
6月28日,記者多方聯繫鹿邑縣觀堂鄉志誠實驗學校負責人張光啟未果。當地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說,目前學校一切正常,生源穩定,學生上課、生活並未受到影響。
本報3篇報導,持續關注「問題水泥」事件
2019年7月11日,大河報以《農村學校建宿舍樓遭遇「問題水泥」》為題,首次報導了鹿邑縣觀堂鄉志誠實驗學校使用山東棗莊市鵬源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水泥後,出現地基凝固異常的情況。
同年7月29日,大河報再次以《問題水泥不合格 兩名當事人被控制》為題,關注了此事進展,彼時,這一事件已經引起全國範圍內的廣泛關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政府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當地公安機關已立案調查,涉事水泥廠兩名主要當事人被控制的消息。同時,記者採訪鹿邑志誠學校負責人獲悉,當時水泥廠已與他達成賠償協議。
當年8月27日,大河報再發報導,以《14支施工隊加班加點,鹿邑志誠學校如期開學》為題,報導了事情的最新進展。儘管一波三折,但在鹿邑縣有關部門的重視下,受害學校保證了正常開學。
而就在本報持續關注的同時,2019年7月26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以《學校裡的「假水泥」》為題,報導了此事。當時,山東臺兒莊區市場監管局的幹部,面對央視採訪現場表演起「啞語」的畫面,引發網友熱議。
涉事水泥廠廠長、化驗室主任已被判刑
根據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今年初,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胡某剛、郭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一案,並依法作出判決。其中,判決書提到,他們生產的偽劣水泥中,有25噸銷售給了鹿邑縣誌城學校。
判決書顯示,根據公訴機關指控,2018年5、6月至2019年7月,被告人胡某剛明知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獲得水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但依然指使該廠廠長郭某、水泥廠廠長李某成在濟寧固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內生產水泥,並使用棗莊鵬源建材有限公司運來的印有該公司註冊商標「海固中聯」的包裝後對外銷售。
期間,2019年3月21日至同年4月,因熟料價格上漲,胡某剛指使廠長郭某、水泥生產廠長、化驗室主任董某珍通過向P042.5水泥中按比例加入粉煤灰的方式生產水泥對外銷售。2019年3月21日,李某成負責水泥生產;同年3月22日至25日,李某成請假,郭某安排董某珍負責水泥生產,所生產的水泥均於當天或第二天銷售出去。
所生產水泥中,以每噸300元的價格銷售給鹿邑縣張記芳50噸,後張記芳將其中25噸水泥以每噸390元的價格銷售給鹿邑縣誌誠學校,該25噸水泥專業機構檢驗,結論均為抗折、抗壓不符合國家標準。
判決書提到,在偵查期間,胡某剛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意見,賠償了被害人因水泥不合格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在值班律師見證下,胡某剛、郭某、董某珍、李某成均籤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臺兒莊區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李某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是自首;胡某剛、郭某、董某珍到案後均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依法均可以從輕處罰。最終,法院判決胡某剛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郭某有期徒刑8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董某珍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李某成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李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