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排放之路,水泥廠廢水的回收與利用匯總

2020-11-25 騰訊網

在人們印象中,水泥廠一般都是汙染嚴重的,而隨著國家各項環保制度的不斷完善,各級環保部門對水泥行業廢水的排放要求更是越來越高,許多地方的環評材料中明確要求廢水要達到零排放。在此背景下,水泥廠廢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升級改造也就勢在必行。

相關案例:

常州一水泥廠因廢水直排運河被罰款40萬元

去年5月10日,常州武進區環保局對潤鑫水泥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收集熟料粉磨水泥加工項目場地衝洗廢水、車輛清洗廢水溢流排放進入太滆運河。監測結果顯示,廢水pH值11.42,呈鹼性

5月13日,武進區環保局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排汙行為,同時對其車輛衝洗設備電櫃實施查封。6月10日,武進區環保局現場核查時發現該公司仍未整改到位,故依法延長查封期限。7月5日,武進區環保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對上述環境違法行為處罰款40萬元,同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針對此類問題,本文將通過對水泥廠主要廢水的來源處理方法進行匯總分享。

水泥廠除了耗能高外,耗水量也是巨大的。為了節省投資,充分利用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必須進行廢水處理,並對處理後的水進行循環利用。由於水泥廠生產用水往往是冷卻降溫使用,所以生產用水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這些處理後的中水往往回用到循環水池用於工業生產用水。

水泥廠配套的給排水工程設計除了滿足水泥廠的要求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國際項目對於水泥廠配套的附屬設施的給排水設計要求也在逐漸增多,為了能更好的節約能源,越來越多的水泥廠要求汙廢水要做到零排放,由於水泥廠的給排水設計一般是自成系統,建設水泥廠的位置多數沒有市政管網,所以越來越多的水泥廠無論是原水還是廢水都需要自行處理。

相對於國內的項目,國際項目則對環境保護要求更高,除了生活廢水不得排放以外,一些檢修用水儘管水量小,水質好,但業主仍然要求不得排放,必須回用到系統中去。對於這種高要求的汙廢水處理,一方面保護環境,另一方面也節約了水資源。

一、水泥廠工業生產用水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機械設備冷卻用水;

水泥廠需要循環冷卻水的機械設備一般有迴轉窯拖輪,篦冷機油站,潤滑油站,減速機稀油站等,用水量較大,對水質要求較小,只要滿足水溫低於32℃即可,一般處理後的中水可以滿足。

2.電氣設備冷卻用水;

電氣設備所需循環冷卻水水量較少,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部分的電氣儀表已採用油冷或者風冷的形勢,只有窯頭的看火電視和少量的氣體分析儀仍需要循環冷卻水,水量不超過1m3/h,對水質要求不高,水溫要求32℃以下,一般處理後的中水可以滿足。

3.石灰石,石膏等破碎卸車坑除塵噴淋用水;

對石灰石和石膏破碎等車間的卸車坑除塵噴淋用水主要是利用水的噴淋降低卸車時粉塵的汙染,對水質基本無要求,只要滿足水中無泥沙等顆粒物堵塞噴頭即可。

4.實驗室,化驗室試驗用水;

實驗室和化驗室實驗用水要求較高,一般中水以至於工業用水難以滿足實驗用水要求,在水泥廠中,實驗化驗樓用水通常為生活水池供水,水體滿足飲用水標準,在這無需考慮中水對其的影響。

通過這幾方面的用途可以看出,水泥廠工業生產用水的水質要求主要從防止管道結構堵塞和保證冷卻降溫的目的出發,需要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水溫低於32℃,保證設備的冷卻效果;

2.PH範圍控制在6.8~9.5;

3.濁度低於6.6NTU;

4.碳酸鹽硬度小於200mg/L;

由於這些要求對於中水來說要求不高,故可以將中水處理後回送至循環水池用於工業生產用水。

二、水泥廠汙廢水的主要來源及處理方法:

1.生活和輔助生產車間廢水

廠區的生活及輔助生產車間的廢水,主要為水泥廠職工洗滌用水及糞便汙水,這類汙水含有機物質較多,BOD5含量約為200mg/L左右,還含有細菌、大腸桿菌等。這些汙水通過化糞池分解後經汙水管網匯集起來,流至汙水處理進行統一處理。汙水回用處理一般分為四個步驟,物理處理——生物處理——過濾消毒——循環回用。

2.重油電站含油廢水

重油電站作為水泥廠的配套設施,一般來說規模都不像市政的電站那麼大,用水量也相應減少,但是對於含油廢水的處理仍然是很有必要的。重油電站的出水含有大量的浮油,油類物質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會在水體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阻礙空氣中的氧氣溶解於水中,致使水中溶解氧下降,水體中的浮油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油膜同樣阻礙了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水體自淨能力,從而可以看出油汙對於水體和環境汙染嚴重,不經處理決不能排放或回用。含油廢水排出首先進入隔油池,通過浮油回收器對上層的浮油進行回收並回用到系統中去,下層的水則隨後通過氣浮處理系統處理後進入回收水池。

3.空壓機站及集水坑廢水

空壓機站和集水坑的廢水,主要為設備檢修時排出的廢水,這類汙水中除了含有少量的油汙和泥沙外,不含有其他的有害物質並且水量較小。為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得直接排放至雨水溝,可以經隔油池和沉澱池處理後排至廠區的汙水管網而後進一步進入中水處理系統以便再利用。

4.雨水排放

由於一些水泥廠會考慮露天堆放煤等材料,一旦經過雨水的衝刷,煤渣等會大量流失,造成雨水渾濁,含有大量煤渣等物質。針對這種情況,在設計時我們會在煤堆場周圍設置一圈雨水溝,並在雨水溝出口設置斜板沉澱池。通過雨水溝將這部分渾濁雨水集中至斜板沉澱池進行沉澱,將煤渣沉澱至池底。上層清水通過雨水溝排出,下層沉澱後的煤渣可人工回運到煤堆場再利用。

相關焦點

  • 利用電石渣處理無機高鹽廢水實現「零排放」
    經過研發團隊兩年多的深入研究,成功開發了「利用電石渣處理無機高鹽廢水的組合工藝」,實現了對無機高鹽廢水深度處理和分質回收利用。2016年6月,金泰氯鹼利用自己開發的工藝技術,投資約1500萬元建設150立方米/時高鹽廢水處理裝置並成功運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廢水「零排放」。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及案例對比
    3 零排放技術主要路線目前市場通用零排放技術均採用「預處理單元+減量濃縮單元+固化單元」技術系統。 3.1 預處理單元預處理為整個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基礎,該部分採用各種技術,將廢水中所含汙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淨化水質。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案例解析
    開發的基於膜技術的零排放工藝路線成為目前應用最為穩定可靠的零排放技術。基於全膜法的廢水零排放處理工程穩定運行 2 年期間,零排放系統的淡水回收率始終超過 93% ,同時實現了水、鹽、泥的資源化回收利用,解決了當時淡水回收率低、產出雜鹽副產物無法處置並存在二次汙染風險等零排放技術的瓶頸問題。
  • 淺談廢水零排放與鋼鐵企業的水資源管理
    由此,廢水零排放(Zero Liquid Disge,ZLD)概念應運而生。由於火電企業的耗水量大且有大量餘(廢)熱可供利用,因而當時ZLD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火電行業。廢水零排放,一般是指:除去蒸發、風吹等自然損失以外,工廠用水全部(通過各種處理)在廠內循環使用,不向廠外排放任何廢水,水循環系統中積累的鹽類通過蒸發、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2]。
  • 煙道蒸發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優化應用研究
    結果表明:脫硫廢水零 排放優化工藝對除塵器入口的溫降僅3~5℃,溼度增加0.25%;脫硫塔入口的溫降為5~10℃,溼度增加1%;投加的廢水導致了灰分中氯化物、氨氮、氧化鈣等物質含量的增多,但不影響灰分二次回收利用的品質要求,廢水工藝對原除塵脫硫系統的影響很小;經核算系統運行費用,每噸廢水處理費用僅12.8元,價格優於常規的煙道蒸發工藝。該研究結果可為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優化提供借鑑。
  • 關於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廢渣回收利用的探討
    混凝土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渣,每生產1m3混凝土將需要消耗潔淨水0.17t,平均生產廢水廢漿0.03t。我國每年的混凝土產量超過15億m3,按此推算,我國每年產生的廢水廢漿高達0.5億噸。混凝土企業必須處理攪拌站產生的廢水廢渣,實現綠色生產,真正實現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廢水、廢渣零排放的目標,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達到「節地、節能、節材、節水、環境保護」。
  • 火電廠廢水零排放技術路線比較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實施,火電廠廢水零排放勢在必行。火電廠廢水零排放工作分為深度節水和末端廢水固化處置2個階段。
  • 賽諾超濾膜 | 山東鋼鐵集團日照精品鋼基地廢水回用處理近零排放系統
    與傳統鋼鐵企業不同的是,山鋼日照精品鋼基地整個廠區廢水循環利用實現了近零排放,各項排放標準均居於世界先進水平。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以鋼鐵產業為主導,注重發展鋼鐵資源和鋼鐵產品深加工產業等相關產業,一期工程年產生鐵810萬噸、粗鋼850萬噸、商品鋼材790萬噸,配套建設了10萬立方米/天的新水廠和2萬立方米/天的海水淡化廠,以及3萬立方米/天綜合廢水處理廠。
  • 300MW機組低溫餘熱閃蒸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系統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可靠,凝結水回收率高,無廢水排放,達到了脫硫廢水零排放的目的。無需加藥預處理,利用廢水中的石膏作為晶種,實現廢水濃縮過程中二價鹽結晶分離。系統運行費用低,每處理1m脫硫廢水直接運行成本約為19.42元。
  • 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進展
    1 零排放技術國內典型的物理化學處理法,能夠實現脫硫廢水的達標排放,但與國外的排放標準還存在不小的距離。在「水十條」和環保稅法等政策的指導下,鼓勵火電廠實現廢水的循環使用。現階段開展廢水零排放技術的應用十分有必要。國內外學者開發出多種脫硫廢水的深度處理技術,其零排放基本路線總結起來見圖1。
  • 我國工業用水「大戶」 火電廠脫硫廢水的近零排放工藝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用水量持續增長,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直接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火電廠是我國工業用水大戶,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和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火電廠的節水減汙和廢水零排放勢在必行。脫硫廢水主要來自於火電廠的溼法脫硫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水。
  • 煤化工高鹽廢水分質鹽零排放技術的運行效果研究
    近年來,一些地方相繼頒布了嚴格的廢水排放標準,實現「廢水零排放」的目標,已經成為煤化工行業發展的自身需求和外在要求[3]。煤化工高鹽廢水主要來源於煤氣淨化過程中煤氣洗滌廢水、循環水系統排水、除鹽水系統排水、回用系統濃水等[3]。目前,通常採用各種組合工藝對高鹽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從而實現高鹽廢水的「零排放」目標。
  • 燃煤電廠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進展
    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零排放技術的現狀,然後分析了不同零排放技術的優勢和缺點,並指出了其今後的發展方向。關鍵詞:脫硫廢水 零排放 處理技術 1 脫硫廢水處理現狀目前,我國的脫硫廢水處理主要採取傳統的處理方式。
  • 工業廢水處理零排放「依斯倍」
    「零排放」是指汙染物和能源排放量無限減少至零的活動。「零排放」就其內容而言,首先是為了控制生產過程中最後一次排放的能源和資源,並將排放降至零;其次是為了充分利用最後一次排放的能源,最終消除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存在。
  • 2019年第五屆全國工業廢水零排放高端論壇
    近年來,隨著《水汙染行動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2017 修訂)》、《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法規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大力推動全社會節水,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形成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保障國家水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深度節水和廢水零排放已成為必然趨勢。
  • 煙氣噴霧蒸發在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
    煙氣噴霧蒸發在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針對傳統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存在流程長、投資高、運行費用高和維護困難等局限,通過煙氣噴霧蒸發技術進行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實踐,確定了控制霧化液滴直徑、合理優化布置霧化噴嘴、煙氣質量焓、準確計算噴入脫硫廢水後煙氣及粉煤灰特性變化是本技術的關鍵點
  • 【前沿】脫硫廢水零排放——捨本逐末還是根本解決
    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廢水治理技術的進步和汙染控制標準的提高,原來只需簡單處理即可排放或者回用的溼法脫硫廢水目前被要求實現「零排放」。當前,有成熟案例的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主要是蒸髮結晶法和煙道處理法。
  • 「技術匯」火電廠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鄂州電廠的成功應用表明,利用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蒸發技術實現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成熟可靠,投資節省較多,運維費用極低,運行操作簡單,設備維護方便,是脫硫廢水處理方面的重大創新,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為解決脫硫廢水零排放和煙塵超低排放這兩個難題,結合自身特點,鄂州電廠於2019年採用了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煙道蒸發技術,利用脫硫廢水來配製團聚劑溶液,霧化噴入鍋爐尾部煙道來實現電廠脫硫廢水的無害化消納利用。
  • 蝕刻廢水如何做到零排放處理
    蝕刻廢水中主要會含有鎳、鉻等重金屬是一類汙染物,目前部分地區已經不允許排放,需要做到零排放處理。蝕刻廢水零排放系統中由先到後基本會包括:物化預處理——生化處理——膜濃縮工藝——膜產水回用——膜濃水蒸發這幾個主要工藝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