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道蒸發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優化應用研究

2021-01-1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煙道蒸發脫硫廢水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以嘉興新嘉愛斯熱電廠的煙道蒸發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項目為依託,從三方面對傳統煙道蒸發工藝進行了優化研究:設置濃縮系統,進行低塵蒸發濃縮優化,將低塵熱煙氣作為熱源大大降低了系統結垢、堵塞等風險,氣水分道減輕了除塵器的溼度影響;模擬噴射區優化設備選型對噴射系統優化;設置自清洗過濾系統,增強了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通過對比分析了原水和濃水的品質、有無廢水投運的除塵器灰的品質。結果表明:脫硫廢水零 排放優化工藝對除塵器入口的溫降僅3~5℃,溼度增加0.25%;脫硫塔入口的溫降為5~10℃,溼度增加1%;投加的廢水導致了灰分中氯化物、氨氮、氧化鈣等物質含量的增多,但不影響灰分二次回收利用的品質要求,廢水工藝對原除塵脫硫系統的影響很小;經核算系統運行費用,每噸廢水處理費用僅12.8元,價格優於常規的煙道蒸發工藝。該研究結果可為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優化提供借鑑。

關鍵詞:脫硫廢水;零排放;濃縮;煙道蒸發

廢水二次汙染源的產生正日益成為焦點,而國家近幾年進一步收緊政策使得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問題。傳統的脫硫廢水三聯箱處理工藝具有投資大、運行費用高、部分汙染物難達標、且還有少量廢水產生等問題。目前的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主要採用預處理+末端處理,其中末端處理主要是通過蒸發將脫硫廢水實現零排放。濃縮煙道蒸發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是在煙道蒸發基礎上優化而來的一種溼法脫硫廢水處理工藝,本文通過將其應用於嘉興新嘉愛斯熱電廠的220t/h鍋爐上,分析了該技術優化特點、對煙氣各相關系統運行的影響以及廢水處理費用,以為煙道蒸發脫硫廢水處理工藝優化提供依據。

1 溼法脫硫廢水概述

溼法脫硫系統產生的廢水具有以下特性:水質特性變化大,且不穩定;腐蝕性強,pH值為5~6,偏酸性,氯離子(CL-)含量高,為5~20g/L;懸浮物SS含量較高,為10~60g/L,且變化大;硬度大,含大量的金屬離子(Ca2+、Mg2+等),總量為20~50g/L;化學需氧量(COD)超標,在脫硫廢水中,還原態的無機物連二硫酸鹽是形成化學耗氧的主要原因,其可生化性差;重金屬(Hg、Cr、Pb、Ni、Cd)含量高等。脫硫廢水經傳統工藝(三聯箱)處理後可以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重金屬、部分鈣鎂,但排放的廢水中有些指標仍然難以達到《火電廠石灰石-石膏法溼法脫硫廢水水質控制指標》(DL/T997—2006)標準的要求,主要為CL-、SS、COD、氟化物等,不能排入市政汙水管道。

有些電廠特別是中小型的機組,由於脫硫廢水量少,利用廢水處理系統處理脫硫廢水的經濟性較低,經常將脫硫廢水輸送至灰場或煤場進行噴灑處理。這種利用空曠的場區進行脫硫廢水自然蒸發的處置方式雖然可以降低場區揚塵,但最終脫硫廢水中的汙染物將隨著煤再一次進入到鍋爐系統中,由於場區的噴灑為開放式,對汙染物的流向較難約束,可能會對地下水或空氣造成再次的汙染。因此,採用該處置方式時需要考慮其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為了實現真正意義的脫硫廢水零排放,目前針對脫硫廢水的末端處理方式主要有蒸髮結晶和煙道蒸發兩種處理工藝。

1. 1 蒸髮結晶工藝

在高溫狀態下對工藝廢水進行蒸發,除結晶水外所有水分均以水蒸氣形式排出,經冷凝後形成純淨的蒸餾水回用,廢水中的鹽類和汙染物經過濃縮結晶形成固體產物。此類產物一般是被送往垃圾處理廠填埋或將其回收作為有用的化工原料。蒸髮結晶處理工藝對水質的適應能力較好,但因能耗較高導致其處理成本高、經濟性較差,同時結晶出的鹽很難作為工業鹽在市場流通,進而容易產生新的固體廢物。

2 煙道蒸發工藝

將末端廢水霧化後噴入除塵器入口前煙道內,利用煙氣餘熱將霧化後的廢水蒸發,也可以引出部分煙氣到噴霧乾燥器中,利用煙氣的熱量對末端廢水進行蒸發處理。在煙道霧化蒸發處理工藝中,廢水中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進入脫硫吸收塔內,冷凝後形成蒸餾水,進入脫硫系統循環利用。同時,末端廢水中的溶解性鹽在廢水蒸發過程中結晶析出,並隨煙氣中的灰一起在除塵器中被捕集。目前煙道蒸發處理工藝主要有主煙道蒸發技術和旁路煙道蒸發技術和旁路噴霧乾燥蒸發技術,這三種煙道蒸發技術在工藝原理、水質適應能力、處理能力、運行費用和技術缺陷方面的對比,詳見表1。

2 煙道蒸發技術的優化應用案例分析

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的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採用了濃縮煙道蒸發技術,該工藝與以往的煙道蒸發工藝的不同在於將旁路蒸發濃縮與煙道蒸發相疊加,在除塵器後引一部分低塵熱煙氣進入蒸發濃縮塔,充分利用了煙氣的餘熱將脫硫廢水濃縮,並把高溼煙氣引回除塵器後與原煙氣混合進 入脫硫塔;混合後的煙氣溫度降低、溼度增加,可節省後續工藝水的耗量;濃縮後的廢水再由噴射系統噴灑入除塵器前煙道,在煙道裡二次加熱蒸發,隨煙氣進入除塵器,結晶體和汙染物與飛灰一起由除塵器捕集,最終與飛灰一起處置。該濃縮煙道蒸發技術流程圖,見圖1。

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2#鍋爐為220t/h額定蒸發量,配套一爐一塔溼法脫硫工藝,常規的脫硫廢水產生量約為1.0t/h,考慮到脫硫廢水間歇外排和操作人員運行排班情況,脫硫廢水處理量按3.5t/h設計。該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項目新上一臺旁路增壓風機及蒸發塔,廢水經蒸發濃縮後,脫硫廢水量降低至0.5~0.7t/h,含固量為5%~10%。濃縮廢水經噴射系統噴灑於除塵器前部煙道,後隨熱煙氣蒸發,汙染物隨除塵器捕集混合灰收集外運,工藝簡便、無二次汙染源產生。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項目主要設計參數見表2。

2. 1 低塵蒸發濃縮優化

經過預處理的脫硫廢水是低濃度的廢水,為了減輕對除塵器的影響,本項目設置了濃縮系統,以提高廢水的濃度。由於將低塵熱煙氣作為蒸發熱源,蒸發系統內部的含塵量較少,系統較潔淨,不易引起設備結垢、管道堵塞等故障。水蒸氣和濃縮廢水分兩路回除塵脫硫系統,對煙道、除塵器等設備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不會有大量的高溼煙氣混入除塵器前的高粉塵煙道,造成煙道和除塵器內部粉塵結團黏壁;有限的濃縮廢水量噴灑不會造成大幅度的溫降和溼度的增加,確保了設備的正常運行及可靠的防腐性能。

新建一座蒸發塔,塔內設置兩層噴淋層,塔底部漿池內設置攪拌器,脫硫廢水通過大流量循環泵不斷循環濃縮。在蒸發塔內利用135℃的低塵熱煙氣與廢水進行換熱濃縮,水分在高溫煙氣作用下蒸發,最終進入溼法脫硫塔。隨著水分的蒸發,廢水的濃度不斷升高,廢水量大大降低,廢水量可以濃縮至原來的1/10。經水質分析,蒸發濃縮前後廢水水質的對比表明(見表3):除了氨氮以外,蒸發濃縮後廢水中各種物質的含量均有所提高,而氨氮主要是由於熱煙氣的吹脫作用部分進入了氣相,導致其濃度有所下降。

2. 2 噴射系統優化

煙道蒸發工藝是一種基於噴霧乾燥技術的工藝,基本原理是將溶液霧化噴入高溫煙道內,廢水以霧滴狀與高溫氣體接觸,液滴在高溫煙氣的作用下在煙道內蒸髮結晶,廢水中的雜質及可溶鹽晶體進入乾式除塵系統隨粉煤灰一起被捕集,一同被收集存儲及外排,系統廢水經消耗殆盡從而達到脫硫廢水零排放的目的。

為了更精確的設備選型和噴槍布置,採用了CFD流場模擬。流場模擬採用標準k-ε模型模擬煙道內的湍流流動,該模型通過對湍流動能k和湍流動能耗散率ε進行半經驗的模化來封閉湍流狀態下的流動控制方程。

對於脫硫廢水的流動,採用離散相模型,即在拉格朗日坐標系下處理液滴相,在歐拉坐標系下處理氣相。假設粒子的運動按照隨機軌跡模型與氣相耦合,粒子在運動過程中與四周進行著動量、熱量和物質交換,發生水分蒸發、揮發分析出。對於氣相的非預混反應,採用漩渦/動力學模型進行模擬。該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擬湍流與化學反應的相互作用,在計算化學反應速率時,同時計算湍流耗散速率和阿累尼烏斯速率,繼而取其中的較小者。經CFD流場模擬,可得到不同粒徑霧滴和廢水噴射速度對考察面溫度分布的影響,見圖2和圖3。

由圖2可見,霧滴粒徑越小,溫度分布越均勻,霧滴粒徑為50μm溫度分布的均勻性優於霧滴粒徑為75μm的,說明粒徑越小霧滴在高溫煙道裡越容易蒸發,氣液兩相混合時間越短,溫度分布的均勻性越好。

由圖3可見,噴射速度越快,對附近的影響區域越大,能快速擾動混合,溫度均勻性好。根據流場模擬的結果,噴槍選取雙流體噴槍,在壓縮空氣為0.3~0.4MPa的作用下,廢水的液滴霧化直徑可以小於50μm,噴槍出口處廢水噴射速度為21.8m/s,其有效距離的廢水噴射速度為9.4m/s。在電袋除塵器入口垂直煙道的噴射截面上設置了4組雙流體噴槍噴灑濃縮廢水,每套噴槍流量為900L/h,廢水與煙氣順流噴射,在煙道裡停留時間約為2s,能使廢水完全蒸發。噴槍平面和立面布置圖見圖4和圖5。

2. 3 設置自清洗過濾系統

為減少系統的堵塞,在管路上設置了自清洗過濾系統。自清洗過濾系統的主體設備為自清洗過濾裝置,通過高精度過濾材料對脫硫廢水進行固液分離,使廢水中粒徑>100μm的顆粒被截留分離出來,出水的含固率降低至1%以下。自清洗過濾系統採用DCS邏輯自動控制,可定時或定壓進行自動反衝洗,並以定壓為優先原則,確保系統壓力小於0.05MPa,反衝洗排液進入脫硫系統的脫水系統。自清洗過濾器內部過流部件材質為PP,濾芯材質為PE,系統反衝洗間隔時間可視水質情況進行調整。自清洗過濾系統P&ID流程圖,見圖6。

3 運行影響分析

3. 1 對除塵器的影響

在除塵器前噴灑濃縮廢水,提高了煙氣溼度,會提高電場的擊穿電壓,有利於提高電介質強度,降低粉塵比電阻,減小氣體黏度,並有利於提高電袋除塵器的除塵效率;若採用的是布袋除塵器,由於是採用濃縮廢水而非原水噴灑,蒸發塔內大部分的水汽蒸發並隨煙氣被帶至脫硫塔前煙道,大大降低了噴灑量,運行時濃縮廢水噴灑後布袋除塵器入口煙氣溫度僅降低3~5℃,溼度增加0.25%,對布袋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幾乎沒有影響,更不會引起糊袋。

3. 2 對脫硫水耗的影響

蒸發塔出口的低溫高溼煙氣將廢水中的大量水分帶至脫硫塔前與原煙氣混合後進入脫硫塔,在脫硫塔內經噴淋、冷卻作用後重新生成水進入漿液循環系統,可降低脫硫工藝耗水量。脫硫塔入口煙氣溫度下降5~10℃,煙氣溼度增加1%,使水氣充分再利用,降低了脫硫系統工藝耗水量。

3. 3 對灰流動性的影響

傳統的煙道蒸發技術噴灑量全部集中在除塵器入口,大量高溼煙氣進入除塵器系統會增加粉煤灰的溼度,使粉煤灰流動性變差,容易引起輸送管路堵塞。但濃縮煙道蒸發技術將會大大降低這種風險,因為含溼煙氣將大部分的水分帶至脫硫塔前,避開了除塵器系統,降低了對灰溼度的影響,除塵器入口的煙氣溼度僅增加了0.25%,對灰溼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3. 4 對粉煤灰品質的影響

本工程項目通過對照分析有、無投運廢水的除塵器出灰品質來說明廢水對灰分品質的影響。本工程項目廢水投運的是2# 鍋爐,對比參照無廢水投運的3#鍋爐,可以看出:投運廢水零排放系統後,灰分中氯化物、氨氮、氧化鈣的含量提升相對較大,其中灰分中氯化物含量是投運前的7.53倍,氧化鈣含量是投運前的1.66倍,氨氮含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見表4。

經計算,廢水噴灑後固體總量約佔粉煤灰總量的0.67%,氯化物含量約佔粉煤灰巖量的0.2%。根據《通用矽酸鹽水泥》(GB175—2007)標準的要求,水泥中 CL-質量分數不大於0.06%。因此,脫硫廢水經過濃縮蒸發後,粉煤灰用於製作水泥時,摻混比例不應高於30%。根據灰分檢測結果,未投運廢水時灰分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14.5%,投運廢水後灰分中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為24.1%,所以本鍋爐投運爐內脫硫時Ca/S比值較大,導致粉煤灰中未反應的脫硫劑較多,本底基數較大,為14.5%。可見,投加的廢水導致了灰分中氯化物、氨氮、氧化鈣等物質的含量增多,但不影響灰分二次回收利用的品質要求。

3. 5 對設備的影響

獨立的旁路蒸發濃縮系統,不會影響主機及現有煙氣治理工藝流程。低塵熱煙氣是較純淨的煙氣,絕大部分的雜質和粉塵已被去除,其進入蒸發塔後,蒸發塔、管道結垢堵塞的風險降低,濃縮廢水的含固量為5%~10%,且不斷地循環流動,管道堵塞的機率小,此外蒸發塔底部漿液區設置了攪拌器、循環管,不斷地擾動,以防止漿液、結晶沉積。廢水零排放系統投運後,煙氣溫降小,除塵器入口溫度僅降低3~5℃,煙氣溫度約130℃,高於酸露點15~20℃,幾乎不對設備腐蝕產生影響。

3. 6 運行成本

本工程項目廢水零排放系統處理量為3.5t/h,系統無需額外熱源,能耗低,其運行費用見表5。

由表5可知,每噸廢水的處理費用僅為12.8元,低於常規的煙道蒸發工藝。

4 結 論

將經過除塵器後的低塵熱煙氣濃縮脫硫廢水再進行煙道蒸發的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使濃縮廢水和溼煙氣分道回除塵脫硫系統,減少了系統的故障率,優化了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

(1)系統的噴射區布置均勻,噴射末端速度9.4m/s及粒徑為50μm均有利於廢水蒸發,廢水停留時間達到了2s以上。設置的自清洗過濾系統可實現自動控制,降低了管道堵塞風險,確保了系統的運行安全和可控性。

(2)對除塵器入口煙氣的溫溼度產生影響,溫降3~5℃,溼度增加0.25%;可提升電除塵器除塵效率,但對布袋除塵器的除塵效率、飛灰的流動性幾乎沒有影響;高溼低溫(55℃過飽和溼煙氣)的蒸發塔出口煙氣進入脫硫塔前煙道與原煙氣混合,降低溫度5~10℃,提高入塔煙氣的溼度(增加1%),節約了脫硫系統的工藝耗水量,節省了物耗。

(3)粉煤灰控制摻灰比例在30%以下,不影響水泥的品質。濃縮煙道蒸發工藝廢水處理的單價較低,為12.8元/t,低於常規的煙道蒸發工藝,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煙氣噴霧蒸發在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
    煙氣噴霧蒸發在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針對傳統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存在流程長、投資高、運行費用高和維護困難等局限,通過煙氣噴霧蒸發技術進行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實踐,確定了控制霧化液滴直徑、合理優化布置霧化噴嘴、煙氣質量焓、準確計算噴入脫硫廢水後煙氣及粉煤灰特性變化是本技術的關鍵點
  • 「技術匯」火電廠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鄂州電廠的成功應用表明,利用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蒸發技術實現火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成熟可靠,投資節省較多,運維費用極低,運行操作簡單,設備維護方便,是脫硫廢水處理方面的重大創新,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為解決脫硫廢水零排放和煙塵超低排放這兩個難題,結合自身特點,鄂州電廠於2019年採用了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煙道蒸發技術,利用脫硫廢水來配製團聚劑溶液,霧化噴入鍋爐尾部煙道來實現電廠脫硫廢水的無害化消納利用。
  • 水泥行業脫硫廢水篦冷機煙道蒸發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針對脫硫廢水較難處理的問題,本文對比分析現有脫硫廢水處理不同工藝技術路線,結合水泥行業窯頭廢氣餘熱豐富的特點,提出了水泥行業脫硫廢水零排放新的工藝技術。
  • 300MW機組低溫餘熱閃蒸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目前深能合和電力(河源)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恆益火力發電廠有限公司、浙江浙能長興發電有限公司、山西大唐國際臨汾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已完成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實施,它們均以多效蒸發、機械蒸汽再壓縮蒸發、膜處理技術和煙道蒸發為主要處理工藝。然而以上示範項目存在投運期短、經濟性差、系統穩定性差等問題。
  •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藝及案例對比
    傳統電廠廢水處理可輕易實施各種層次的梯級應用,各廢水通過傳統成熟的工藝得以解決,但是最高濃度最複雜也最難處理的廢水是脫硫廢水,由於其成分的特殊性、複雜性和強腐蝕性,其處理成為制約火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電力企業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即將成為日後必然趨勢。
  • 【前沿】脫硫廢水零排放——捨本逐末還是根本解決
    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廢水治理技術的進步和汙染控制標準的提高,原來只需簡單處理即可排放或者回用的溼法脫硫廢水目前被要求實現「零排放」。當前,有成熟案例的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主要是蒸髮結晶法和煙道處理法。
  • 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具有含鹽量大、腐蝕性強、易結垢等特點,是制約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從預處理、濃縮減量、末端處理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脫硫廢水的處理技術,分析各自的優劣,研究進展,並對煙道蒸發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最後通過工程實際案例,為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提供了參考。
  • 燃煤電廠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目前,脫硫廢水主要採用化學沉澱法處理,但是該工藝存在藥劑投加量大、汙泥產生量多、部分指標達標困難等不足。隨著人們對汙染治理的關注度持續增加,近年來,溼法脫硫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燃煤電廠煙氣脫硫中。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處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的零排放處理技術正處於探索與實踐階段。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噴霧乾燥技術在脫硫廢水零排放中的應用--工藝計算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闡述了噴霧乾燥法進行脫硫廢水處理的特點、原理、工藝、設備及其應用,實踐證明應用該方法投資、運行費用低廉,使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大規模推廣成為可能。噴霧乾燥法進行脫硫廢水處理基本工程術語a.料液待噴霧乾燥的固形物與水等液體組成溶液、懸浮液或分散體,在本書中統稱料液。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案例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近年來,燃煤電廠廢水的「零排放」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有效解決了電廠高汙染脫硫廢水中硫化物、氟化物、懸浮物、重金屬離子、COD 等汙染物對環境的嚴重汙染。國電漢川電廠位於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的下遊,地處長江流域環境敏感區域,國電漢川電廠作為國內首批實踐廢水零排放的企業,建成了國內首個百萬機組燃煤電廠零排放應用項目並實現平穩運行。
  • 脫硫廢水旋轉噴霧蒸發特性實驗研究
    摘要:脫硫廢水旋轉噴霧乾燥技術是一種利用熱煙氣蒸發脫硫廢水的零排放技術。開展了不同懸浮物(SS)含量的脫硫廢水原水以及經濃縮的高鹽廢水的蒸發實驗,採用可視化手段觀察了脫硫廢水在乾燥塔內的蒸發特性,考察了脫硫廢水噴霧蒸發過程中停留時間、進口煙氣溫度、氣液比對蒸發特性的影響。
  • ...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順利通過環保科技成果鑑定會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6年8月26日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由盛發環保科技(廈門)有限公司完成的「基於煙氣蒸發的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項目成果鑑定會,來自國電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中國華電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中國大唐集團、神華國華(北京)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規劃總院、上海電力學院、中電華創電力技術研究公司等的專家、學者參與鑑定
  • 終端廢水高溫煙氣旁路蒸發處理技術簡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 引言隨著國內火力發電企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與發展,對於脫硫廢水或終端廢水處理基本形成了以預處理、濃縮減量、蒸發固化三階段為主的工藝流程。;霧化液滴中所含有的鹽類物質在蒸發過程中持續析出,並附著在煙氣中的粉塵顆粒上,大部分粉塵經廢水蒸發器出口進入除塵器,被除塵器捕集並進入輸灰系統,小部分形成底渣沉積在蒸發器底部通過氣力輸灰送至電除塵器主輸灰系統;蒸發後的水蒸氣隨煙氣進入後續設備,在脫硫塔被冷凝後間接補充脫硫工藝用水,從而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其工藝流程見圖1。
  • 廢水「 零排放 」 下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水量的確定
    根據近年來國內外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改造工程的實施情況來看,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處理在整個工程投資中佔比較大,直接關係到整個工程的投資和運行成本。脫硫廢水的水量既要保證脫硫系統穩定達標運行,又要儘可能減少廢水排放量,降低廢水處理系統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合理降低脫硫廢水排放量對於降低廢水「零排放」改造系統投資和運行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在對脫硫廢水除氯技術進行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脫硫廢水除氯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瓶頸,並對其研究和發展進行了展望。關鍵詞: 脫硫廢水; 脫氯技術; 研究進展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規模不斷擴大,長期以來我國的能源消耗量持續增長。由於我國煤炭資源豐富,並且燃煤發電運行可靠、技術成熟,因此長期以來燃煤發電作為我國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探討
    加強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更好地減少燃煤電廠對環境的影響。 2.3 零排放處理技術在當前階段的脫硫廢水處理技術中,零排放處理技術是最先進的處理技術,在這一技術當中,根據處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①脫硫廢水和粉煤灰混合技術,在使用該技術對廢水進行處理時,就是將廢水當中的汙染物質進行轉移,從而使廢水進入到粉煤灰中,這樣在對粉煤灰進行運輸時,會抑制粉塵的飄散。
  • 我國工業用水「大戶」 火電廠脫硫廢水的近零排放工藝
    火電廠是我國工業用水大戶,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和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火電廠的節水減汙和廢水零排放勢在必行。脫硫廢水主要來自於火電廠的溼法脫硫工藝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火電廠的煤燃燒過程中會產生SO2煙氣,為了處理SO2,常常採用石灰石-石膏法的工藝,然而在工藝過程中SO2與石灰石漿液發生化學反應,會形成石膏漿液,石膏漿液進行脫水之後會生成副產品石膏,在這工藝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廢水,以及在清洗設備貯槽殘留的石膏漿液時也會產生一部分廢水。這部分廢水就是我們需要處理的廢水。
  • 煤制烯烴含鹽廢水近零排放技術的應用
    常規處理工藝難以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和資源回用目標,需通過特定的近零排放技術工藝,將濃鹽水進一步濃縮至鹽結晶,產水全部回用,結晶鹽外排作為固廢處置。本文結合工程實例,介紹了某煤化工項目針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含鹽廢水所採取的近零排放處理工藝技術路線,其主要由含鹽廢水膜處理單元和濃鹽水蒸髮結晶單元組成。採用機械蒸汽壓縮循環、強制循環降膜蒸發、高效傳熱和鹽種等技術,同時對蒸髮結晶近零排放系統進行改進和優化。
  • 淺談廢水零排放與鋼鐵企業的水資源管理
    由此,廢水零排放(Zero Liquid Disge,ZLD)概念應運而生。由於火電企業的耗水量大且有大量餘(廢)熱可供利用,因而當時ZLD的主要應用領域是火電行業。廢水零排放,一般是指:除去蒸發、風吹等自然損失以外,工廠用水全部(通過各種處理)在廠內循環使用,不向廠外排放任何廢水,水循環系統中積累的鹽類通過蒸發、結晶以固體形式排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