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雲海外:年產13000噸液氫,曉星與林德合建世界最大液態氫工廠

2021-01-11 氫雲鏈

氫雲鏈從海外媒體了解到,曉星集團近日宣布將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液態氫工廠的計劃。

據悉,這是繼去年斥資一萬億韓元布局碳纖維後,曉星集團將投資3000億韓元,建設一個面積為30000平方米,年產能為13000噸的液氫工廠,這足以為100000輛氫能汽車加注氫氣。該項目涵蓋了包括液氫生產、運輸和加氫站建設、運營在內的所有內容,建在曉星化學位於蔚山的龍巖工廠內,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液氫工廠。曉星集團與林德將於今年年底成立合資公司,並於明年第一季度開工建設,並於2022年完成項目施工。

新工廠將使用來自龍淵工廠的副產品氫氣,利用林德集團的設備和技術生產液氫——林德以將高壓氫氣轉化為液態氫氣的技術而聞名。兩家公司將及時投資建設液態氫補給基礎設施,以期建成工廠。該工廠生產的液氫將用於無人機,輪船,叉車和其他車輛。

根據協議,曉星集團與林德還將在韓國重點地區建立約120個加氫站,其中包括50個新建項目,以及70個擴建項目,以滿足液氫加注的需求。

預計該工廠一旦建成,新設施將通過增加液態氫的供應來促進韓國氫汽車市場的增長。液氫的體積能量密度約為35MPa高壓氣氫的3倍,70MPa的1.8倍,這將降低氫氣儲運成本,同時液態氫也比高壓氫氣更安全。此外,加注液氫只需三分鐘,而高壓氫氣需要12分鐘,這將提高加氫站的效率。隨著加氫時間的減少,預計需要大型氫燃料電池的大型氫車輛(例如卡車)的市場將會增長。

相關焦點

  • ...PPG公布一季度業績;曉星與林德將在韓國建世界最大液態氫工廠|...
    化工和橡膠曉星與林德合建世界最大液態氫工廠。曉星集團近日宣布將與林德於今年年底成立合資公司,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液態氫工廠,明年第一季度開工建設,並於2022年完成項目施工。這是繼去年斥資一萬億韓元布局碳纖維後,曉星集團再投資3000億韓元,建設一個面積為30000平方米,年產能為13000噸的液氫工廠,這足以為100000輛氫能汽車加注氫氣。該項目涵蓋了包括液氫生產、運輸和加氫站建設、運營在內的所有內容,建在曉星化學位於蔚山的龍巖工廠內,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液氫工廠。艾仕得強化其水性塗料的市場領導地位 上海嘉定工廠進一步擴大。
  • 韓國將建世界上最大液態氫工廠 可為10萬輛汽車提供燃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韓國紡織和化學企業集團曉星集團宣布,將建造全球最大的液氫工廠,足以為10萬輛汽車提供燃料。曉星將與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供應商林德集團一起,向其合資企業投資3000億韓元(2.453億美元),打造一條涵蓋液氫生產、運輸和再充電等各個環節的價值鏈。曉星和林德於4月28日在韓國首爾麻浦的曉星總部籤署了諒解備忘錄,曉星集團董事長趙賢珠和林德韓國董事長宋白石出席了該備忘錄。
  • 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韓國將建世界上最大液態氫工廠
    好消息:四川盆地獲重大天然氣發現5月5日,從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獲悉,油氣田蓬探1井在地下6376米的震旦系燈影組地層,測試日產天然氣121.98萬立方米,成為盆地內燈影組產量最大的直井好消息:中國石化再獲高產油氣井日產原油450方中國石化順北71X井測試獲高產油氣流,7毫米油嘴折算日產原油450立方米(約360噸)、天然氣2.5萬立方米。這是中國石化復工復產後在塔裡木盆地突破的第二口高產油氣井,再次展現出塔裡木盆地豐厚的油氣資源潛力。
  • 中日達成液氫合作協議 民用生產有望加速落地
    因此液氫還是全球公認的可以大規模獲得超純氫的先進技術,超純氫在電子工業、治金、醫療、石化等行業應用廣泛,作為還原氣體和保護氣,可以大力提升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晶片以及新材料等領域的水平。全球目前總液氫產能約470噸/天,其中北美佔了全球液氫產能總量的85%以上。
  • 能動周刊 | 韓國曉星、現代汽車在華投資新項目 ;徐工、東京電力...
    普拉格能源擁有質膜燃料電池(PEMFC)技術,以及電解槽、液態氫工廠、氫能源充電樁建設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目前獨佔美國氫能叉車市場,銷售額增幅每年高達50%左右。  | 米其林將裁員2300人    韓國曉星在寧夏投建全球最大氨綸生產基地。
  • 鴻達興業順利產出我國首款民用液氫 實現0至1的突破
    據知情人透露,4月25日上午,由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中國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經過系統聯動調試,在內蒙古烏海一次性開車成功,順利產出液氫。這是中國液氫行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天,一舉打破了中國民用液氫長期不能自主生產的困局,民用液氫生產調試建設項目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 全國兩會代表呼籲氫能頂層設計 首條民用液氫生產線率先投產
    近兩年來,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頒布了《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即"氫能十條",確立了廣州發展氫能產業的政策信號;佛山市為加快布局並推動氫能產業發展,全力推進氫能源公交車的示範應用,已投入826輛氫能公交車輛,加快布局氫能城市落地;雲浮市則將氫能作為七大產業集群之一,可年產5000臺氫燃料電池客車、2萬套燃料電池電堆、5000套燃料電池動力系統。
  • 乾貨分享丨液氫為核心的氫燃料供應鏈
    美國液氫產能的10%左右的液氫用於氫燃料電池的應用。近年來,美國開始了新一輪的液化氫工廠建設,以擴大液氫產能,預計2021年美國本土的液氫產量將超過500d/t。歐洲4座液氫工廠液氫產能為24d/t。亞洲有16座液氫工廠,總產能38.3d/t,其中日本佔了三分之二。
  • 液氫生產、存運等三項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京召開
    日前,由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起草的《氫能汽車用燃料液氫》《液氫生產系統技術規範》《液氫貯存和運輸安全技術要求》三項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林德、液化空氣有限公司、空氣化工產品公司等16家單位的30餘名專家參加了此次研討會。與會專家針對該三項標準的徵求意見稿和徵求意見匯總表,進行了質詢和認真討論。
  • 「杜科新材料高工年會」王海:林德業務覆蓋氫能全產業鏈
    針對這兩大問題,王海表示,林德從氫氣的生產、運輸、儲存、壓縮、加氫到售後都有涉及,已經打通了氫氣全產業鏈。林德不僅能提供高質量、穩定的氫氣來源,也能提供全球先進、穩定和安全的加氫相關設備。王海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使用林德氫能技術的加氫次數超過150萬次,超過180座加氫站使用林德獨特的技術,同時有非常高效、安全的氫壓縮技術。林德的氫壓縮技術包括從氣態氫氣壓縮到液氫泵壓縮的獨特技術。其中氣態氫離子壓縮機IC-90,可將電力消耗下降25%,有非常少的運動部件,能夠降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 全球最大燃料電池韓國SK拓展亞洲市場
    原標題:全球最大燃料電池韓國SK拓展亞洲市場   北京時間今晨,普拉格能源和韓國SK集團宣布形成戰略合作。
  • 氫能源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 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附股)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6月16日發布《加氫站技術規範(局部修訂條文徵求意見稿)》,對加氫站技術規範做出修訂,擬新增液態氫儲存相關內容及技術標準。若文件通過,氫燃料電池汽車將獲準加注液態氫氣,這或將推動整個產業鏈降本。 氫能源開發利用是一場世界性的能源革命。在政策支持下,國內汽車產業開始加速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布局。
  • 林德氣體空氣分離二期配套項目正式竣工
    圖為林德氣體企業。 1月22日,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供應商、世界500強企業林德氣體(眉山)有限公司空氣分離項目的二期配套項目竣工儀式在天府新區彭山青龍區域舉行,標誌著該公司二期項目正式投入使用。林德氣體項目系世界500強企業德國林德集團的香港公司投資建設,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氣體供應商、世界500強企業林德集團更是搶抓機遇,在2012年8月與彭山正式籤約該項目,2013年竣工建成,2014年4月該項目一期正式投入生產。
  • 林德:跨國氣體公司的本地化戰略
    在加氫站充裝環節,林德擁有全球領先的專利核心技術,例如離子壓縮機IC90和液氫泵CP3.0,可有效實現加氫過程中更低能耗、更長使用壽命和更高的可靠性。此外,依託全球範圍內的四家研發中心,林德還致力於研發氫能源的綠色生產、安全高效的氫動力應用技術,並參與制定氫動力技術標準。2019年6月,林德利用在氫領域的豐富經驗與先進技術,助力建設了位於上海的驛藍金山加氫站。
  • 全球最大氫氣生產企業:正在嘉興建亞洲最大液氫廠,後年投產
    11月7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美國空氣產品公司(Air Products)中國區總裁蘇俊雄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該公司正在浙江嘉興海鹽建造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液氫工廠,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
  • 中科富海朱誠:液氫應用已到了臨界點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和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未來液氫的需求將達到百萬噸/年級別,液氫是氫能源低成本、便捷利用的重要解決方案,已經到了規模應用的臨界點。 隨著我國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氫能源的需求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