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初中化學方法大總結
哈嘍,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堯說事說的是第十二單元部分內容和大總結,現在我們接著開始來學習吧。
有機化合物就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它的特徵是大多數有機物難溶於水,受熱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燒,不易導電,熔點比較低。有機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有乙醇和葡糖糖等,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較低,從幾萬到幾十萬,有的甚至高達幾百萬,如澱粉、蛋白質等通常稱它們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三大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相關性質、種類及用途需要大家在課本上多看看。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等。纖維有合成纖維(如滌綸等)和天然纖維(如棉花、羊毛等),橡膠有合成橡膠和天然橡膠。
講到這裡,初中化學知識已經講完了,化學是一個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所以在考試中會涉及到許多有關實驗中的現象和細節,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實驗,記住化學課本內容時結合著實驗中所看到的現象和知識,而不是機械性地死記硬背。
初中化學總共學習了60多個化學方程式,記住它們就是成功的一半了,許多同學一聽60多個,馬上就覺得很難,其實,仔細看看內容會發現它們都是有規律的,同一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相似的,記住這類反應的規律就行,這樣一下子就少了很多,比如:許多單質與氧氣反應都會生成氧化物,這一類的歸結到一塊兒就有9個,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按類分的話一下子就剩一半了,是不是覺得輕鬆了許多。
剩下的就是一些重點化學方程式了,比如實驗室製取氧氣,二氧化碳、氫氣、水等,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對這幾個物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驗步驟、操作流程詳細記錄,每一個細節的不注意都有可能引起安全問題。比如實驗室裡製取氧氣,加熱高錳酸鉀生成二氧化錳、錳酸鉀和氧氣,這是學習初中化學必需掌握的一個基礎實驗,在此實驗中應該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防止高猛酸鹼粉末隨氣流進入導管。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一定要等氣泡均勻冒出時再收集,因為剛排出的主要是空氣,收集完畢,先移出導管再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驗證氧氣的方法則是把把收集起來的氣體放入集氣瓶中,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復燃,則可證明瓶中氣體為氧氣。注意:試管加熱時,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首先預熱試管,然後才可集中加熱試管。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對比著記憶,比如,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燒生成的是一氧化碳,這裡一定要寫明發生反應時的特殊條件。
學好化合價對書寫方程式也比較有用。化合價表示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數目,大量的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數目都是一個固定的比值。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數值與最外層電子數是密切相關的,按照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律: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為2n2(n為電子層數);金屬長顯正價,非金屬長顯負價,但與氧化物長顯正價,化合物中正負總和為零。
酸鹼鹽這塊兒內容最多的化學方程式就是發生複分解反應,這裡一定要注意的是只有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澱、或有氣體或有水的時候才可以發生,沉澱要帶向下的箭頭,氣體要帶向上的箭頭,不帶箭頭可是會扣分的呀。
囉裡囉嗦又說了這麼多,化學學習暫告一段落,接下來將繼續推薦物理和英語的學習方法,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