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三大進化理論: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1926-1998)的技術系統進化論,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生物進化論和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達爾文與生物進化論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博物學家,生物學家,因為早期的地質學研究而著名,後來他又提出科學依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而演化而成的。到了1930年左右,達爾文的理論成為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提供了一致而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學說和人起源於猿的論點迄今深入人心。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推翻了上帝創造萬物的荒謬論點,給當時的宗教勢力以沉重打擊。在他的墓志銘上,寫著&34;。
赫伯特·斯賓塞
赫伯特·斯賓塞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比達爾文小近二十歲,是達爾文的同時代人,也是達爾文理論的擁鼎和發展者。他為人所共知的就是&34;,所提出一套的學說把進化理論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上尤其是教育及階級鬥爭,是在理論上闡述進化論的英國哲學家先驅。斯賓塞1902年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他是著名哲學家,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一生寫作為生,著作頗豐。
阿奇舒勒
阿奇舒勒與技術系統進化論
阿奇舒勒(Genrikh Saulovich Altshuller,1926-1998)比達爾文,赫伯特·斯賓塞晚出生一百多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百廢待興而科技迅猛發展的二十世紀黃金二十年代出生。那個時候的世界,已經摒棄了神創論,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不再是異端學說,而真正成為社會的主流觀點。還有斯賓塞的社會進化論也很有市場。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技術系統的進化論的觀點在前蘇聯應運而生,成為解釋人類技術世界創造力的一種比較具有說服力的觀點,並在前蘇聯的技術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
阿奇舒勒TRIZ理論三個核心思想:
1、無論是一個簡單產品還是複雜的技術系統,其核心技術的發展都是遵循著客觀的規律發展演變的,即具有客觀的進化規律和模式;
2、各種技術難題和矛盾的不斷解決是推動這種進化過程的動力;
3、技術系統發展的理想狀態是用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大效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