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鳥類都是比較溫順的,也是害怕人的,但是也有少部分鳥兒就沒有那麼友好了,特別是有的鳥兒還特別能記仇,那種全身黑色,名叫烏鶇的鳥兒就特別記仇。
前段時間,在浙江縉雲收費站就有這麼一個「外來入侵者」,所有上班的收費員在經過收費亭時,都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有時候還會直接來個「親密接觸」,就是一隻烏鶇在收費亭上,每當人們經過就會拉粑粑,或者直接攻擊。原來這隻烏鶇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才會攻擊人。
這樣的新聞經常會出現,而在澳大利亞,也有一種鳥兒——澳洲鍾鵲,它們在繁殖期內特別喜歡攻擊人。因此當地人在它們繁殖季節都會帶上WiFi出門,你可千萬不要誤以為它們是為了上網。
澳洲鍾鵲,又名黑背鍾鵲,也被人們稱之為澳大利亞喜鵲。它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及紐幾內亞南部。
澳洲鍾鵲屬於名副其實的多才多藝,它們能夠發出不同的聲音,人們給它們取名喜鵲,可見,它們的出現寓意著美好的到來。
而且它們在澳大利亞的數量不在少數,它們已經適應了與人類一起生活。
但是到了繁殖季節,它們可能是受體內激素影響,變得特別具有攻擊性,特別是鳥爸爸們,如果你行走在街頭,可能就會莫名其妙被澳洲鍾鵲襲擊,它們突然俯衝,讓你來不及反應。
這種攻擊行為從鳥媽媽們下蛋開始,隨著蛋慢慢孵化,雛鳥出生,到幼鳥成長,這種攻擊與日俱增,且攻擊傷害性逐步增大,直到幼鳥長大,獨立生活,這種攻擊行為才會停止。
不過也從側面反映出鳥爸爸是真的好爸爸,為了保護幼鳥,責任心很大,不像大多數鳥類,交配完成就離開,孵化雛鳥的任務基本上都是雄性的。
其實,澳洲鍾鵲也不會無緣由的見人就攻擊,它們只會對那些距離鳥巢方圓50-100米內的行人展開攻擊,而且視距離和受威脅程度的不同,它們採取的攻擊形式也不一樣。
最初級的就是通過叫聲發出警告,其次是近距離的俯衝,用鳥喙啄人的面部、頸部甚至是眼睛;最嚴重的就是俯衝直接用胸部撞擊它們視為入侵者的人。
因此,總是會有人在它們的繁殖季節受傷,被啄破皮,那只是小菜一碟,嚴重的可能造成視網膜脫落。
因此,澳大利亞人發明了各種防護性的頭盔,還有打開可以驅逐鳥類的傘,或者是在頭盔上塗上鮮豔的顏色,或者是眼睛,以嚇走澳洲鍾鵲,有時候,這種防護還不夠,因為它們還可能從側面攻擊頭及頸部,可以在騎行時插上彩旗,這樣能夠對它們產生一定的威懾作用。
你可能在想,直接搗毀它們的巢,讓它們在遠離居住區的地方築巢就好,其實不然,可能還會適得其反,因為如果搗毀它們的巢穴,澳洲鍾鵲會變得更加有攻擊性,而且更加兇殘,它們會直接攻擊面部,而且很難阻止,而且澳洲鍾鵲還會記仇,會反覆多次攻擊,以此報復。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