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強脈衝光處理技術令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3.0%

2020-09-11 能源一號

摘要:德國Fraunhofer-ISE的科學家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器件採用多晶矽基隧道氧化層鈍化觸點製造,並將其應用於矽片的兩側。

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金屬觸點,並聲稱通過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科學家們使用了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而不是通常使用的熱退火,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用於快速熱處理各種薄膜的技術。它通常用於燒結印刷電子產品的銀基、銅基或鎳基電極,並且在光伏研究中,用於在矽片和金屬化合物基異質結結構上燒結銅基電極。

該小組解釋說,IPL主要由可見光組成,以毫秒持續的脈衝電磁輻射傳遞,用於快速加熱電池的低溫金屬觸點。「平均而言,利用IPL退火的SHJ電池的平均性能比熱處理的高0.3-0.4%,特別是由於更高的開路電壓和填充係數,」該小組指出,並補充說,熱退火需要使用更大、成本更密集的製造工具。

然而,非晶矽異質結對溫度的敏感性限制了IPL的發展。據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的一個更實際的應用是耐溫性更強的多晶矽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可將其應用於晶圓的兩側。

通過直流磁控濺射在觸點上鍍上銦錫氧化物(ITO),這是一種真空鍍膜技術,通常用於電池生產和其他領域的多種材料的沉積。根據Fraunhofer-ISE的說法,IPL工藝的輻射能量不僅被晶圓吸收,還被金屬化本身吸收。「金屬觸點吸收的能量會導致手指電阻顯著降低,」報告指出,這種減少也會導致觸點的橫嚮導電性增加。此外,金屬電極/ITO電極的接觸電阻遠低於10mw·cm²。

「全尺寸IPL處理的無母線SHJ電池的製造顯示了一個獨立認證的效率高達23.0%,」研究人員證實,並補充說,該電池的轉換效率是由Fraunhofer ISE CalLab認證的。

此外,IPL技術還被應用於2 cm x 2cm大小的絲網印刷太陽能電池,其兩側具有TOPCon觸點,開路電壓高達709.3 mV。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Jörg Schube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根據國際光伏技術路線圖,矽異質結技術已經進入量產階段。」。「事實上,預計在未來五年內,該公司的市場份額將超過10%。」他進一步解釋說,使用IPL優化工業退火工藝可以進一步為成功鋪平道路。

發表在《太陽能材料與太陽能電池》上的論文《基於非晶或多晶矽層的鈍化接觸太陽能電池後端加工中的強脈衝光處理》一文中描述了IPL的處理過程。

能源一號編譯,轉載請獲授權。

相關焦點

  • 創新:強脈衝光處理技術突破230%電池轉換效率
    摘要:德國Fraunhofer-ISE的科學家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器件採用多晶矽基隧道氧化層鈍化觸點製造,並將其應用於矽片的兩側。德國Fraunhofer-ISE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矽異質結(SHJ)太陽能電池,利用強脈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金屬觸點,並聲稱通過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強脈衝光可達23.0%效率
    導讀: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們利用強脈衝光(IPL)處理技術開發了一種無母線矽異質結太陽能電池。該裝置採用多矽基隧道氧化物鈍化觸點,並在晶圓片的兩側施加。,並聲稱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
  • > 新突破!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騰暉光伏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
    騰暉光伏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騰暉光伏宣布,公司PERC電池最高效率突破23.50%(達到23.56%),該結果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獨立測試並頒發證書。
  • 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經過不斷的技術與工藝的研發和產業化落地,PER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達到23.20%以上,並通過自主研發的PERC+項目技術的導入,電池的平均量產效率還將持續提升,預計到今年底可突破量產平均效率23.50%。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強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光伏超高功率市場前景光明。東方日升通過「210+異質結」,引領了行業在組件高功率和電池高效率上的進展。
  • 23.35%!Solar Frontier刷新CIS薄膜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紀錄
    據了解,其自主研發的大尺寸高效PERC太陽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成功突破23.33%,達到行業一線頂尖量產水平!(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ID:molepv)從大尺寸方案制訂,到項目的實施,再到最後的產能提升和效率爬坡,蘇民新能源以驚人的速度...
  • 德國研發矽異質結電池技術
    (SHJ)太陽能電池,並聲稱這種方法實現了23.0%的轉換效率。該小組指出:「平均而言,經過ipl退火的SHJ電池在0.3 - 0.4%的abs上的表現優於經過熱處理的懸件,特別是由於更高的開路電壓和填充係數。熱退火需要使用更大、成本更高的製造工具。然而,強脈衝光(IPL)受到敏感非晶矽異質結結構的溫度約束。
  • 世界紀錄新型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23%
    從漢能移動能源官微獲悉,2019年9月14日,漢能旗下美國MiaSolé Hi-Tech Corp,與歐洲Solliance Solar Research公司聯合發布,其合作研發的新型柔性CIGS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達23%,是該項電池新的世界紀錄。
  • 第三代太陽電池 轉換效率突破18.49%
    目前,我們所說的太陽能電池,多指矽太陽能電池,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且可靠性和穩定性都非常出色的電池。而且轉換效率也一直在提高,在大規模應用下,只要把轉換效率提高0.1%,都能讓光伏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也更有利推動光伏的發展。
  • 第三代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突破18.49%
    目前,我們所說的太陽能電池,多指矽太陽能電池,這是目前使用最廣泛且可靠性和穩定性都非常出色的電池。而且轉換效率也一直在提高,在大規模應用下,只要把轉換效率提高0.1%,都能讓光伏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也更有利推動光伏的發展。
  • 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23.21%!正泰新能源高效雙面PERC電池量產效率再創新高 近日,正泰新能源海寧工廠宣布其最新的單晶PERC雙面電池量產最高效率達到23.21%,平均效率達到23.04%,該結果經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測試並頒發校準證書。
  • 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美澳科學家太陽能電池技術創新,突破光伏電池靈敏度的界限 發布日期:2020-11-22 00:20:20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原標題: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突破24%!隆基再次創造世界紀錄
    其單晶雙面PERC電池經國家光伏質檢中心(CPVT)測試,正面轉換效率達到了24.06%,是商業化尺寸PERC電池效率首次突破24%,就此打破了行業此前認為的PERC電池24%的效率瓶頸,再次成為新世界紀錄的創造者。隆基率先實現PERC高效技術規模化的同時,也再次釋放出PERC技術的強大潛能。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南通蘇民高效PERC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3.33%
    南通蘇民高效PERC電池量產效率突破23.3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新春伊始之際,南通蘇民新能源迎來了2021年的首發開門紅。據了解,其自主研發的大尺寸高效PERC太陽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成功突破23.33%,達到行業一線頂尖量產水平!
  • 鈣鈦礦-矽太陽能再創紀錄,轉換效率有望突破30%大關
    >   太陽能電池只要提高一點點轉換效率,就能讓發電量顯著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太陽能電池學者無不全心投入研究新電池材料、配方與技術。而現在德國科學家則研製出轉換效率高達 29.15% 的串疊型太陽能,即將突破 30% 大關。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太陽能是矽晶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約落在 20% 左右,隨著技術愈加成熟與裝置量愈來愈高,它已經是現在綠能技術的當紅炸子雞,但是矽晶材料無法將所有的光轉換成電,當光子能量小於矽的能隙(1.12eV)時,矽電池就無法吸收這些光子,轉換效率到 29% 即觸頂。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