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2020-11-29 澎湃新聞

原創 蘇南 董梓童 中國能源報

我國光伏行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是企業不斷的「降本增效」,尤其是近幾年,降價成為國內光伏市場的主題。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

(文丨本報記者 蘇南 實習記者 董梓童)

超高功率市場崛起

回顧光伏行業發展趨勢,技術進步驅動轉換效率不斷提升。自中環股份2019年發布210mm大尺寸矽片以來,短短一年,超高功率光伏生態鏈日漸完善,保利協鑫、愛旭、通威等電池製造商紛紛入場,適配210產品的支架、接線盒等相關配件均已做好匹配,目前天合光能、東方日升等210組件企業更可以量產超高功率電池。

「更大矽片、更高功率組件市場頗為樂觀。隨著超高功率產業化的推動,技術不斷創新超越,24%+高效電池的大規模量產將超過預期,預計明年超高功率電池將迎來爆發期。」天合光能中國區組件銷售創團總裁曾義判斷。

據悉,截至目前天合光能今年已5次擴產,預計到2021年底,電池產能將達26GW,超高功率組件超50GW。經過不斷的技術與工藝的研發和產業化落地,PER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達到23.20%以上,並通過自主研發的PERC+項目技術的導入,電池的平均量產效率還將持續提升,預計到今年底可突破量產平均效率23.50%。

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強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光伏超高功率市場前景光明。東方日升通過「210+異質結」,引領了行業在組件高功率和電池高效率上的進展。作為首批實現158.75mm 9BB異質結電池量產的廠家,最高量產效率高達24.2%,成為業內首批實現9BB異質結半片低溫焊接封裝工藝的供應商。2020年6月,首個重大客戶35MW訂單順利併網發電。

PERC電池轉換效率接近天花板

在受訪的業內人士看來,P型單晶PERC電池產品是現階段市場的主流,其量產效率已經超過23%,正在向24%進發。「我們認為,P型PERC電池效率在未來兩三年內還有提升空間,也是目前量產化性價比最高的技術。」隆基股份品牌總經理王英歌對記者表示。

東方日升全球市場總監莊英宏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公司單晶電池片的轉換效率突破23.5%,類單晶電池片的轉換效率突破23%,矽片N型單晶電池片的轉換效率突破24.2%,單晶組件轉換效率突破21.4%,半片異質結組件轉換效率突破21.9%。

集邦諮詢旗下新能源研究機構EnergyTrend分析認為,2020年全球光伏市場P型PERC電池產能達到199.7GW,約佔電池片環節產能78%。其中,市場上銷售的單晶PERC電池片轉化效率集中在21.8%-23%,2020年新建成的產線效率普遍在22.5%以上,實驗室單晶PERC效率在24%左右,可見PERC電池量產效率已接近實驗室效率,該技術發展已進入成熟階段。

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TOPCon技術與主流PERC電池產線大部分工藝兼容,目前該技術在投資成本、配套設備成熟度上更有優勢。TOPCon電池實驗室研發效率可達24.8%,量產效率能夠達到23.2%-23.8%。包括LG、REC、中來、天合、林洋、阿特斯、晶科、國電投等多家企業均擁有TOPCon電池技術儲備,並實現了較高的研發或量產轉換效率,預計2020年TOPCon電池片產能達到5.4GW。

盈亞證券研究認為,電池是光伏產業鏈技術發展最快的環節,目前PERC轉換效率已接近天花板,行業正探索並布局新的技術。PERC+、TOPCON、HJT等多種新興技術有望推動產業持續進步,並推動產業進入新一輪的降本增效浪潮。

「從短期看,TOPCon成本優勢較強,與現有PERC產線兼容性高,但從中長期看,HJT量產潛力更大。」EnergyTrend分析表示,目前各企業中長期規劃均以HJT+IBC(HBC)、TOPCon+IBC(TBC)等技術疊加方式進行電池片研發。

晉能科技總經理楊立友對記者表示,看好異質結技術在提高轉換效率上的前景。該技術具有工藝流程少、轉換效率高、超低衰減、超低溫度係數、高雙面率、弱光響應性能優異等優勢。公司在探索異質結技術量產與降本的同時,還在探索異質結技術與鈣鈦礦等前沿技術結合,以期待不斷的提高轉換效率、降低光伏發電度電成本。

技術迭代謀求效率突破

縱觀近幾年光伏電池發展趨勢,其發電成本持續下降,電池轉換率快速提升。數據顯示,2007年至2020年上半年,組件成本下降24倍,系統成本下降15倍。而在光伏電池效率方面,多晶、單晶PERC、TOPCon、IBC、異質結等技術路線效率不斷打破紀錄。僅天合光能一家公司的高效P型單晶PERC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就累計15次打破電池和組件效率世界紀錄。

今年,基於矽片大尺寸化趨勢,從光伏產業鏈主流組件企業的量產水平來看,切片、多主柵、焊帶改進、高密度封裝等技術從組件環節優化光伏效率,主流企業在建的大尺寸組件產線基本都採用了多種組件技術疊加,將組件效率推升至20%以上,功率可達600W。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PERC電池技術量產效率提升主要搭配各環節先進工藝升級為「PERC+」,其工藝電池升級路線主要包括PERC+SE、PERC+MWT、雙面PERC、SiNx優化等。天合、晶澳、正泰等主流企業PERC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在22.8%以上,從電池片生產企業研發預期來看,「PERC+」電池轉化效率有望進一步達到24.5%左右。

在王英歌看來,光伏技術迭代,前提是可靠性,在可靠性保障下,一方面看轉化效率;另一方面看光伏與不同應用場景、不同能源的融合技術發展,比如光伏+儲能、光伏+氫能、光伏+建築一體化、光伏+電動汽車充電樁、光伏+數據中心,光伏+5G基站等。

EnergyTrend表示,處於量產導入期的TOPCon與HJT電池技術,需要產業鏈各環節內設備、輔材等企業與產品端協同優化產線,隨著產品通過終端電站應用測試驗證,才有望進入市場推廣階段。

晶科能源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光伏技術的轉化效率提高有相對清晰的技術進步路徑,各項技術的開展都圍繞著:襯底材料提升、鈍化結構優化、金屬化性能提升、光學路徑優化等幾個主流的研究方向上。從目前技術來看,N型電池的TOPCon技術代表的高效、低成本電池,將是技術發展的主流,在此基礎上會有很多新興附屬技術形成一代產品。此外,還應關注新型光伏基底材料,如鈣鈦礦、碳化矽、三代半導體材料等。針對結構性提效技術,疊層電池技術、光子轉換技術等都能夠成為提效利器。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願具名專家對記者表示,光伏轉換效率雖然臨近天花板,但目前效率已可以實現與煤電成本相當,且未來仍有效率提升空間。「此外,一些新興技術,如目前較為成熟的異質結、處於技術前沿的鈣鈦礦,如能突破規模與經濟性,成本可以降至更低水平。」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原標題:《電池轉換效率逼近天花板,光伏技術迭代路在何方?》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光伏電池:CIGS電池轉換效率再創歷史新高
    硒化銅銦鎵電池(CIGS)轉換效率再創新高   CIGS電池實驗室轉換效率再創新高,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2008年3月28日公布其CIGS電池的實驗室轉換效率再度刷新其原先締造的19.5%的歷史紀錄,達到19.9%,使的CIGS電池的轉換效率進一步逼近多晶矽電池的20.3%,NREL目前正與美國HelioVolt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PERC距離轉換效率「天花板」還有多遠?
    有行業專家預測,PERC電池量產效率瓶頸在22.5%~23%左右,效率持續增加則需要疊加新的技術,如TOPCon、POLO結構等。公開的數據顯示,也有不少企業正在不斷接近這一數值,甚至提出遠超23%的目標。有業內人士告訴光伏們,通過矽片品質的提升以及技術的疊加,明年年底PERC電池實現量產效率23%應該問題不大。
  • 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是怎麼回事?
    二、效率的計算方法理論上,尺寸、標稱功率相同的組件,效率肯定是相同的。光伏組件是由電池片組成,一塊光伏組件通常由60片(6×10)或72片(6×10)電池片組成,面積分別為1.638 m2(0.992m×1.652m)和3.895 m2(0.992m×1.956m)。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原標題: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摘要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
  • 乾貨|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是怎麼回事?
    其中,多晶矽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5.5%,單晶矽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6%。多晶矽、單晶矽、薄膜電池組件自投產運行之日起,一年內衰減率分別不高於2.5%、3%、5%。2018年,工信部下發最新版《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要求,多晶矽電池組件和單晶矽電池組件的最低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16%和16.8%。
  • Solar Frontier刷新CIS薄膜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紀錄
    據了解,其自主研發的大尺寸高效PERC太陽電池量產平均效率已成功突破23.33%,達到行業一線頂尖量產水平!(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ID:molepv)從大尺寸方案制訂,到項目的實施,再到最後的產能提升和效率爬坡,蘇民新能源以驚人的速度...
  • 賀利氏光伏:金屬化是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的關鍵
    · 到2025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約200GW;到2050年,太陽能佔全球發電總量的比重將從1.5%增長至25%· 未來5年內,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預計將再次下降25%· 光伏行業的創新從未止步:電池、組件、矽片、印刷、加工和儲能技術的創新將持續降低太陽能成本並提高普及率
  • 熱光伏設備或使光電轉換率突破極限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晶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新進展:日本26.3%、德國31.3%
    傳統的晶矽太陽能電池之理論轉換效率天花板,依技術差異大約介於23~25%之間,最高可達29.1%。透過多層次構造搭配矽材料,日本KANEKA與NEDO、德國Fraunhofer ISE分別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了26.3%與31.3%,雙雙創下個別技術的新紀錄。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現突破進展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股)
    舉報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轉換效率的鈣鈦礦
  • 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智慧機器人助力光伏穩定創收
    打開APP 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智慧機器人助力光伏穩定創收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發表於 2020-12-30 11:49:59
  • 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之路在何方?
    在2013-2014年裡,中國光伏市場新增裝機量已然位居全球首位。而隨著多晶矽價格不斷下降,晶矽電池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光伏電池的成本不斷降低,轉換效率不斷提高,使得晶矽光伏電池牢牢掌控了光伏市場的主導權。  光伏技術的不斷革新,是推動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基石。
  • 光伏發電機會來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幅提高至25.2%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由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製成的電池,最近被證明前景無量,因為研究人員已經設法大幅提高了它們的能量轉換效率,從3.8%一路提高到25.2%。 這一顯著提高的效率使鈣鈦礦在開發下一代可低溫處理的光伏技術方面成為領先的競爭者。鈣鈦礦光伏電池可以有兩種主要的設計原型:所謂的規則(n-i-p)結構和倒置(p-i-n)結構。
  • 新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升至50%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
  • 捷佳偉創:光伏電池片技術將如何衍化?
    二是可能對PERC工藝進行顛覆的HIT電池,我們稱之為「3.0代」技術,這類技術的優勢是光電轉換效率較此前有大幅度提升,但經濟性還有待商榷;隨著電池片廠和設備供應商的持續研發和投入,HIT具備良好的國產化前景。而捷佳偉創在上述兩種技術路線衍化中均將扮演領頭羊的角色,這是一場數百億市場規模的「饕餮盛宴」的開始……   光伏發電原理:從原子結構談起。
  • 鈣鈦礦電池有望實現光電轉換效率達到30%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晶矽PERC(鈍化發射極及背接觸)電池是目前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之一,其量產轉換效率已達到22%,並且相較薄膜電池或傳統鋁背場(BSF)電池, PERC電池的度電成本優勢顯著。當前的問題是,哪項技術將成為新一代太陽能技術?
  • 尚德光伏電池片轉換效率達20.3%
    3月12日,尚德電力宣布通過採用其專利Pluto技術已將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至20.3%。更多項目進展將在未來幾個月公布。  Pluto電池技術的關鍵改進之處在於,其在傳統的Pluto電池生產工藝中使用了類似於鈍化發射極和背面定域擴散(PERL)的高效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