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基礎知識詳解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光纖的構造

通訊用光纖是由通過內部全反射來傳輸光信號的玻璃構成的。玻璃光纖的標準直徑為125微米(0.125毫米),表面覆蓋有直徑250微米或900微米的樹脂保護塗敷層。玻璃光纖的傳送光的中心部分稱為「纖芯」,其周圍的包層的折射率比纖芯低,從而限制了光的流失。

石英玻璃非常脆弱,因此覆有保護塗層。通常有三種典型的光纖塗敷層。

一次塗敷光纖

覆有直徑為0.25毫米紫外線固化丙烯酸樹脂塗敷層的光纖。其直徑非常小,增加了光纜內可容納光纖的密度,使用非常普遍。

二次塗敷光纖

亦稱為緊包緩衝層光纖或半緊包緩衝層光纖。光纖表面覆有直徑為0.9毫米的熱塑性樹脂。與0.25毫米的光纖相比,其具有更堅固,易操作的優點。廣泛應用於區域網布線及光纖數量較少的光纜。 

帶狀光纖

帶狀光纖提高了連接器組裝的效率,有利於多芯融接,從而提高了作業效率。

帶狀光纖由4根、8根或12根不同顏色的光纖組成,芯纖數最大可達1,000根。光纖表層覆有紫外線固化丙烯酸脂材料,使用標準光纖剝套鉗便可輕鬆去除塗敷層,方便多芯融接或取出單個光纖。使用多芯融接機,帶狀光纖可一次性融接,在光纖數量多的光纜中能輕易識別出來。

光纖種類

以下是對最常用的通信光纖種類的描述。

MMF(多模光纖)

- OM1光纖或多模光纖(62.5/125)

- OM2/OM3光纖(G.651光纖或多模光纖(50/125))

SMF(單模光纖)

- G.652(色散非位移單模光纖)

- G.653(色散位移光纖)

- G.654(截止波長位移光纖)

-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 G.656(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 G.657(耐彎光纖)

只要光預算允許,技術上來講,任何合適的光纖都可應用於FTTx技術,但FTTx技術最常用的光纖為G.652和G.657。

G.651(多模光纖)

G.651主要應用於區域網,不適用於長距離傳輸,但在300至500米的範圍內,G.651是成本較低的多模傳輸光纖。

ITU-T G.651光纖即OM2/OM3光纖或多模光纖(50/125)。ITU-T推薦光纖中並沒有OM1光纖或多模光(62.5/125)。

多模光纖(50/125)纖芯的反射率從中心到包層逐漸改變,使得多路光傳輸可以在同一速度下進行。

G.652光纖(色散非位移單模光纖)

世界上最普遍的單模光纖。可以將波長在1,310nm左右的使信號變形的色散降至最低。您可將1550nm波長的工作窗口用於短距離傳輸或與色散補償光纖或與模塊共同使用。

G.652A/B是基本的單模光纖,G.652C/D是低水峰單模光纖

G.653(色散位移光纖)

此光纖可將在1,550nm波長左右的色散降至最低,從而使光損失降至最低。

G.654(截止波長位移光纖)

G.654的正式名稱為截止波長位移光纖,但普通稱為低衰減光纖。低衰減的特性使得G.654光纖主要應用於海底或地面長距離傳輸,比如400千米無轉發器的線路。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G.653光纖在1,550nm波長時色散為零,而G.655光纖則具有集中的或正或負的色散,這樣就減少了DWDM系統中與相鄰波長相互幹擾的非線性現象的不良影響。

第一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如PureMetro®光纖具有每千米色散等於或低於5ps/nm的優點,從而使色散補償更為簡便。第二代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如PureGuide® 色散達到每千米10ps/nm左右,使DWDM系統的容量提高了一倍。

G.656光纖(低斜率非零色散位移光纖)

非零色散位移光纖的一種,對於色散的速度有嚴格的要求,確保了DWDM系統中更大波長範圍內的傳輸性能。

G.657(耐彎光纖)

ITU-T光纖系列中的最新成員。根據FTTx技術的需求及組裝應用而生的新產品。

G.657A光纖與G.652光纖兼容,G.657B光纖無需與傳統單模光纖在連接上兼容。

光纖接線技術的分類

光纖接線技術可以分為融接、機械絞接及連接器接線。融接和機械絞接為永久性接線,連接器接線則可以反覆拆裝。光連接器接線主要用於在光服務的運用和維護中必須切換的接線點,其他場所主要使用永久性接線。

光纖接線中出現損耗的原理

光纖接線必須使光通過的纖芯部分對置,正確定位。

光纖的接線損耗主要由下列原因引起。

(1)軸偏移 

連接光纖之間的光軸偏移會引起接線損耗。在通用的單模光纖的情況下,接線損耗大約為軸偏移量的平方乘以0.2的值。(例如,在光源波長為1310nm的情況下,軸偏移量為1μm時,接線損耗約為0.2dB)

(2)角度偏移 

連接光纖的光軸之間的角度偏移會引起接線損耗。例如,如果融接之前用光纖切割刀切斷的斷面角度變大,光纖會以傾斜狀態接線,因此必須注意。

(3)縫隙 

光纖端面之間的縫隙會引起接線損耗。例如,如果用機械絞接連接的光纖端面沒有正確貼合,就會引起接線損耗。

(4)反射 

光纖端面存在空隙時,由於光纖和空氣的折射率不同,會因最大0.6dB程度的反射而引起接線損耗。並且,為了防止斷光,在光連接器上清潔光纖端面很重要。但是在光纖端面以外的光連接器端面夾有垃圾也會出現損耗,因此,清潔所有的光連接器端面很重要。

融接的種類和原理

融接是利用電極棒之間放電產生的熱能使光纖融化為一體的接線技術。融接方式分為以下兩類。

(1)光纖芯調芯方式 

這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光纖的芯線,通過圖像處理進行定位,使芯線的中心軸一致,然後進行放電的融接方式。採用配置雙向觀察攝影機的融接機從兩個方向進行定位。

(2)固定V型槽調芯方式 

這是採用高精度V型槽排列光纖,利用融化光纖時的表面張力所產生的調芯效果進行外徑調芯的融接方式。最近,由於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光纖芯位置等的尺寸精度得到提高,因此,可以實現低損耗接線。本方式主要用於多芯一次性接線。

融接作業的注意事項

這是採用高精度V型槽排列光纖,利用融化光纖時的表面張力所產生的調芯效果進行外徑調芯的融接方式。最近,由於製造技術的發展使光纖芯位置等的尺寸精度得到提高,因此,可以實現低損耗接線。本方式主要用於多芯一次性接線。

①插入光纖保護套管 

光纖保護套管用於保護在接線點露出的光纖。由於保護套管無法補插,因此請不要忘記插入。

②去除芯線塗敷層 

因為要使光纖的玻璃部分露出,所以採用剝套鉗去除塗敷層。

(注)由於去除塗敷層之後會在剝套鉗上殘留塗敷層廢屑,因此,請去除塗敷層廢屑並清潔刀刃。

(注)去除帶狀芯線的塗敷層時,使用加熱式剝套鉗。為了穩妥地進行去除作業,請將塗敷層加熱5秒左右,然後再去除塗敷層。

③清潔光纖 

去除塗敷後,用乙醇清潔玻璃部分。

(注)如果殘留塗敷層廢屑,融接時可能會出現軸偏移,接線損耗會增大,因此請仔細清掃。

(注)在多芯光纖的情況下,光纖前端之間會因酒精而粘在一起,有可能會在裁斷光纖時引起裁斷不良,因此,請用手指將光纖前端彈開。

④切斷光纖

按照裁斷光纖的操作步驟進行裁斷。

(注)裁斷將決定融接時的損耗特性。為了降低裁斷不良,請注意清潔光纖切割刀的光纖拿持部和裁斷刀刃。

(注)請注意不要碰撞或觸摸裁斷後的光纖前端。否則會引起接線不良。

(注)請注意不要讓光纖廢屑到處亂灑。

⑤融接

按照融接機的操作步驟進行融接作業。

(注)如果在融接機的V型槽和夾具上有垃圾,會因軸偏移而引起損耗異常,因此請充分清掃。

(注)如果具備接線前雙向觀察檢查功能,便可以在接線前探測裁斷狀態的異常。

(注)光纖呈彎曲狀態時,用手指輕輕捋直,使光纖朝下彎曲放置。

⑥融接部補強 

在光纖融接部套上光纖保護套管,在加熱機上進行芯線補強。

(注)移動芯線時,請注意避免使光纖彎曲或扭曲。否則會造成光纜破損斷裂。

(注)設置光纖保護套管時,請使光纖保護套管的中心與接線部的中心基本保持一致。

(注)進行芯線補強時,請務必避免玻璃部分彎曲放置。

光纖的有關規定

● 光纖芯直徑 

適用於多模光纖的技術參數。表示最接近光纖芯範圍的外圍圓的直徑。因為該值越小越能夠實現寬帶化,所以目前光纖芯直徑一般為50µm。

● 模場直徑 (MFD)

適用於單模光纖的技術參數。表示傳輸模式的電場分布範圍 (光通道) 的直徑。光通常通過光纖芯範圍,但是在單模光纖的情況下,光也會洩露到包層範圍,因此,不按光纖芯直徑而按MFD規定。為此,MFD比光纖芯直徑要大一 些。該值越小對校準精度的要求越高。此外,連接的光纖之間的MFD的差越大接線損耗就越大。

● 包層直徑

最接近包層表面的圓的直徑。連接的光纖之間的包層直徑的差越大接線損耗就越大。

● 光纜截止波長

適用於單模光纖的技術參數。如果以小於該值的波長使用,則不為單模。該值由折射率分布和光纖芯的尺寸等光纖的構造來決定。

● 屏蔽等級

屏蔽是指為了去除玻璃的缺陷等、提高結構的可靠性而給予整個光纖一定的伸長率,預先使低強度部分斷裂的方法。屏蔽等級表示該伸長率的值。該值越大光纖的可靠性就越高。

● 傳輸損耗

表示光纖傳輸光時兩點之間的光功率的減少值,以下面的算式表示。 

α=-(10/L) log (P2/P1)

L:光纜長度

P:入射光的功率

P2:出射光的功率

該值越大,光功率的減少就越大,因此,傳輸距離就越短。

● 傳輸頻帶

適用於多模光纖的技術參數。表示基帶傳輸函數的大小減少到某個規定值 (6dB) 的頻率。也就是說,它是表示到哪個頻率為止能夠使信號在不失真的狀態下傳輸的值。該值越大就越能夠以高頻率、大容量傳輸。

● 零色散波長

適用於單模光纖的技術參數。表示波長色散為零的波長。如果以波長色散的絕對值較大的波長傳輸,色散會變大,光脈衝的失真也會變大。將零色散波長設計在1310nm附近的光纖為通用SM。設計在1550nm附近的光纖為色散位移光纖 (DSF)。

● 零色散斜率

適用於單模光纖的技術參數。表示零色散波長的色散傾斜度。如果零色散斜率較大,一般情況下各種波長的色散絕對值也會變大。

光纜部分的有關規定

● 最大允許張力

鋪設光纜時可以施加的最大張力。但是並不是鋪設後也可以一直施加該張力,因此必須加以注意。

● 最小允許彎曲半徑

光纜能夠彎曲的最小半徑。在鋪設中和鋪設後,最小彎曲半徑會不同。一般情況下的標準是:最小允許彎曲半徑在鋪設中為光纖半徑的20倍,在鋪設後為光纖半徑的10倍。

● 適用溫度範圍

可鋪設光纖的溫度環境。一般情況下的標準是:如果在室外使用,適用溫度範圍為-20~+60℃,如果在室內使用,適用溫度範圍為-10~+40℃。

● 防水特性率

一般情況下,對在地下鋪設的光纜要求其具備防水特性。試驗方法有各種各樣,本公司在常溫下連續24小時進行以下試驗時,一般以光纜內不會有3m程度以上程度的進水為標準,這個標準根據光纜的構造有所不同。

光連接器的有關規定

● 接線損耗

是連接光纖與光纖時,光從一方的光纖進入另一方的光纖時出現的損耗,用以下算式表示。

α=-10log (P2/P1) [dB] 

P1:緊挨著接線部位前部的光功率

P2:在接線部位反射的光功率

該值越大,反射的光功率就越小,因此,噪聲就越小。

● 反射損耗

是以數字表示的到光連接器的入射光功率與在接線面反射的光功率的比值,用以下算式表示。

α=-10log (P3/P1) [dB〕

P1:緊挨著接線部位前部的光功率

P3:在接線部位反射的光功率

該值越大,反射的光功率就越小,因此,噪聲就越小。

● 插芯的研磨方法

插芯的研磨方法,連接器的接線特性有所不同。 

光終接/接線箱、接頭盒的有關規定

● 防塵防水特性

光終接/接線箱、接頭盒都要求針對一般外界固體加以保護,並針對浸水加以保護 (主要是室外)。保護的分類以 [JIS C 0920] 中規定的IP代碼表示。

● 表示方法

IP54:防塵形並且針對水的飛沫加以保護。

IP3X:針對直徑為2.5mm以上的外界固體加以保護。省 略針對水的保護。

IPX7:省略針對外界固體的保護,保護工作做到即使浸水也沒有影響。

● 表示方法 

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可將光纖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種。

單模光纖(Single-mode Fiber):一般光纖跳線用黃色表示,接頭和保護套為藍色;傳輸距離較長。

多模光纖(Multi-mode Fiber):一般光纖跳線用橙色表示,也有的用灰色表示,接頭和保護套用米色或者黑色;傳輸距離較短。

多模光纖(MMF,Multi Mode Fiber),纖芯較粗,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且隨傳輸距離的增加模間色散情況會逐漸加重。多模光纖的傳輸距離還與其傳輸速率、芯徑、模式帶寬有關。

單模光纖(SMF,Single Mode Fiber),纖芯較細,只能傳一種模式的光。因此,其模間色散很小,適用於遠程通訊。

光纖直徑

光纖直徑一般採用纖芯直徑/包層直徑的表示方法,單位μm。例如:9/125μm表示光纖中心纖芯直徑為9μm,光纖包層直徑為125μm。

光纖使用注意

光纖跳線兩端的光模塊的收發波長必須一致,也就是說光纖的兩端必須是相同波長的光模塊,簡單的區分方法是光模塊的顏色要一致。R>一般的情況下,短波光模塊使用多模光纖(橙色 的光纖),長波光模塊使用單模光纖(黃色光纖),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

光纖在使用中不要過度彎曲和繞環,這樣會增加光在傳輸過程的衰減。

光纖跳線使用後一定要用保護套將光纖接頭保護起來,灰塵和油汙會損害光纖的耦合。

光纖連接器按傳輸媒介的不同可分為常見的矽基光纖的單模、多模連接器,還有其它如以塑膠等為傳輸媒介的光纖連接器;按連接頭結構形式可分為:FC、SC、 ST、LC、D4、DIN、MU、MT等等各種形式。其中,ST連接器通常用於布線設備端,如光纖配線架、光纖模塊等;而SC和MT連接器通常用於網絡設備端。按光纖端面形狀分有FC、PC(包括SPC或UPC)和APC;按光纖芯數劃分還有單芯和多芯(如MT-RJ)之分。

FC 圓型帶螺紋(配線架上用的最多) 

ST 卡接式圓型 

SC 卡接式方型(路由器交換機上用的最多) 

MT-RJ 方型,一頭雙纖收發一體

PC 微球面研磨拋光 

APC 呈8度角並做微球面研磨拋光 

( PC, APC為對接端面的類型)

使用的光纖: 

單模: L ,波長1310 單模長距LH 波長1310,1550 

多模:SM 波長850 

SX/LH表示可以使用單模或多模光纖 

在表示尾纖接頭的標註中,我們常能見到「FC/PC」,「SC/PC」等,其含義如下 

「/」前面部分表示尾纖的連接器型號 

「SC」接頭是標準方型接頭,採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溫,不容易氧化優點。傳輸設備側光接口一般用SC接頭 , 「LC」接頭與SC接頭形狀相似,較SC接頭小一些. 「FC」接頭是金屬接頭,一般在光纖配線架(ODF)側採用,金屬接頭的可插拔次數比塑料要多。 

下面是參考示意圖:

上圖中為光連接器,常見的是FC(俗稱圓頭)、SC(俗稱方頭)和LC。

FC型又分為FC/FC和FC/PC(APC)型,前一個FC 是Ferrule Connector 的縮寫,表明其外部加強件是採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後面的FC 表明接頭的對接方式為平面對接,PC 是Physical Connection 的縮寫,表明其對接端面是物理接觸,即端面呈凸面拱型結構,APC和PC類似,但採用了特殊的研磨方式,PC是球面,APC是斜8度球面,指標要比PC好些。目前電信網常用的是FC/PC型,FC/APC多用於有線電視系統。一般寫成FC或PC均是指FC/PC光連接器。

SC型其外殼採用模塑工藝,用鑄模玻璃纖維塑料製成,呈矩型;插頭套管(也稱插針)由精密陶瓷製成,耦合套筒為金屬開縫套管結構,其結構尺寸與FC 型相同,端面處理採用PC 或APC 型研磨方式;緊固方式是採用插拔銷閂式,不需旋轉頭。常用於在數據工程中使用。一般SC型均指SC/PC。由日本NTT公司開發的光纖連接器。其外殼呈矩形,所採用的插針與耦合套筒的結構尺寸與FC型完全相同。其中插針的端面多採用PC或APC型研磨方式;緊固方式是採用插拔銷閂式,不需旋轉。此類連接器價格低廉,插拔操作方便,介入損耗波動小,抗壓強度較高,安裝密度高。ST和SC接口是光纖連接器的兩種類型,對於10Base-F連接來說,連接器通常是ST類型的,對於100Base-FX來說,連接器大部分情況下為SC類型的。ST連接器的芯外露,SC連接器的芯在接頭裡面。

LC光纖連接器採用模塊化插孔(RJ)機理製成。其所採用的插針和套桶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尺寸的一半。LC常見於通信設備的高密度的光接口板上。LC型連接器是著名Bell(貝爾)研究所研究開發出來的,採用操作方便的模塊化插孔(RJ)閂鎖機理製成。其所採用的插針和套筒的尺寸是普通SC、FC等 所用尺寸的一半,為1.25mm。這樣可以提高光纖配線架中光纖連接器的密度。目前,在單模SFF方面,LC類型的連接器實際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在多模 方面的應用也增長迅速。

MT-RJ ( (Mechanical Transfer Registered Jack) 起步於NTT開發的MT連接器,帶有與RJ-45型LAN電連接器相同的閂鎖機構,通過安裝於小型套管兩側的導向銷對準光纖,為便於與光收發信機相連,連接器端面光纖為雙芯(間隔0.75mm)排列設計,是主要用於數據傳輸的下一代高密度光纖連接器。

MU型連接器 MU(Miniature unit Coupling)連接器是以目前使用最多的SC型連接器為基礎,由NTT研製開發出來的世界上最小的單芯光纖連接器,。該連接器採用1.25mm直徑的套管和自保持機構,其優勢在於能實現高密度安裝。利用MU的l.25mm直徑的套管,NTT已經開發了MU連接器系列。它們有用於光纜連接的插座型連接器 (MU-A系列);具有自保持機構的底板連接器(MU-B系列)以及用於連接LD/PD模塊與插頭的簡化插座(MU-SR系列)等。隨著光纖網絡向更大帶 寬更大容量方向的迅速發展和DWDM技術的廣泛應用,對MU型連接器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

適配器

上圖是各種光連接器與之對應的適配器,也稱法蘭盤,用在ODF架上,供光纖連接。

該圖為FC/PC型光纖跳纖(非正規叫法是雙頭尾纖),英文名為PATCH CORD即兩頭帶光纖連接器的軟光纖,用於設備至ODF架的連接以及ODF架之間的跳接。光跳線顏色為黃色,表示單模跳纖。 

該圖為MTRJ-SC型光纖跳纖, 光跳線顏色為橙色,表示多模跳纖。

另外,還有用於光纜成端的尾纖,英文名為PIGTAIL CORD,一端與光纜熔接,一端固定在ODF上。在生產中,為了便於測試,均生產為跳纖,即兩頭均有光纖連接器,施工時,從中間剪斷,一根跳纖即成了兩根尾纖。

光纜尾纖

特點:

採用高質量的二氧化陶瓷插芯;

光纖外徑可選擇¢0.9mm.¢2.0mm.¢3.0mm;

有FC、SC、ST等型號供選擇;

光纖長度可按用戶要求業做;

主要技術指標:

插入損耗:≤0.3db;

回波損耗:PC≥40db,UPC≥50db,APC≥60db;

各項實驗插入損耗變化值:

互換性試驗:<0.2db(任意對接)

振動試驗:<0.1db(5-50HZ,1.5mm振幅)

抗拉強度試驗:<0.1db

高溫試驗:<0.2db(+85℃,連續100小時後)

低溫試驗:<0.2db(-40℃,連續100小時後)

溫度循環試驗:<0.2db(-40℃+85℃,循環5次後)

溫度試驗:<0.2db(-25℃+65℃,相對溼度93%,100小時後)

耦合器

纖耦合器(Coupler)又稱分歧器(Splitter),是將光訊號從一條光纖中分至多條光纖中的元件,屬於光被動元件領域,在電信網路、有線電視網路、用戶迴路系統、區域網路中都會應用到,與光纖連接器分列被動元件中使用最大項的。光纖耦合器可分標準耦合器(雙分支,單位1×2,亦即將光訊號分成兩個功率)、星狀/樹狀耦合器、以及波長多工器(WDM,若波長屬高密度分出,即波長間距窄,則屬於DWDM),製作方式則有燒結(Fuse)、微光學式(Micro Optics)、光波導式(Wave Guide)三種,而以燒結式方法生產佔多數(約有90%)。很多人把適配器當作耦合器是錯誤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光模塊用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的小知識詳解
    通過對光纖的認知,我們了解到光纖是通過導光來傳輸信號、不導電、不怕雷擊,所以也不需要用接地保護,我們按光在光纖中的傳輸模式分為:多模光纖和單模光纖。對於我們使用者來說,你把多模和單模名稱由來記住就可以了。接下來就由飛暢科技的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一起來看看吧!多模光纖:可以傳輸多種模式的光。
  • 光纖交換機接口各種類型及基礎知識
    光纖交換機接口各種類型及基礎知識 我們就先來介紹目前仍存在的一些光纖交換機接口,注意,因交換機的許多光纖交換機接口與路由器接口完全一樣,所以在此仍以路由器上的相應光纖交換機接口進行介紹。
  • 光纖基礎知識詳解(附光纖收發器廠商及其介紹 TOP 65)
    R>一般的情況下,短波光模塊使用多模光纖(橙色 的光纖),長波光模塊使用單模光纖(黃色光纖),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光纖在使用中不要過度彎曲和繞環,這樣會增加光在傳輸過程的衰減。光纖跳線使用後一定要用保護套將光纖接頭保護起來,灰塵和油汙會損害光纖的耦合。
  • 光纖基礎知識介紹,看懂這一篇就夠!
    弱電監控系統中,當鏈路傳輸距離超過100米後,我們就會考慮使用光纖傳輸,光纖具有抗幹擾能力強,傳輸距離遠,帶寬大等優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光纖的基礎知識!兩端都是有接頭的,主要用光纖配線架和光纖交換機或者是光纖收發器的連接。
  • 光纖光纜的基礎知識
    光纖的主要用途,是通信。目前通信用的光纖,基本上是石英系光纖,其主要成分是高純度石英玻璃,即二氧化矽(SiO2) 。就是利用光纖來傳輸攜帶信息的光波,以達到通信的目的。1966年,英籍華裔學者高錕指出了利用光纖進行信息傳輸的可能性和技術途徑,奠定了現代光通信——光纖通信的基礎。1970 年,美國康寧(Corning)公司就研製成功損耗20dB/km的石英光纖。
  •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詳解
    福建醫學基礎知識: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詳解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8福建醫療衛生招聘信息,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招聘的報考指南、歷年試題、招聘信息等,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細胞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 光纖光纜必掌握的21條基礎知識
    下面是為大家總結的光纖光纜的21條基礎知識點 1.簡述光纖的組成 答:光纖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由透明的光學材料製成的芯和包層、塗敷層。 產生光纖衰減的原因有什麼? 答:光纖中光功率沿縱軸逐漸減小。光功率減小與波長有關。光纖鏈路中,光功率減小主要原因是散射、吸收,以及連接器和熔接接頭造成的光功率損耗。衰減的單位為dB。
  • 光纖壓力傳感器在醫療領域中的具體應用詳解
    原標題:光纖壓力傳感器在醫療領域中的具體應用詳解   現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光纖並不陌生,常接觸的是光纖寬帶,在現在這個網絡發展速度巨快的生活裡,我們離不開網絡
  • 光模塊基礎知識詳解
    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後,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在業內說的光模塊,特指可熱插拔的小型封裝光模塊,就是用在設備埠上的、可以在運行時進行熱插拔的光模塊,主要用來將設備(一般指的是交換機或者路由器設備)中的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然後通過一根光纖發射出去(由光模塊的發射端實現),同時可以接收外部一根光纖發射過來的光信號且轉換成電信號(通過光模塊的接收端實現),輸入到設備。
  • 2018粵東西北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詳解
    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網同步粵東西北醫療衛生招聘網醫療衛生信息:2018粵東西北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詳解,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2018粵東西北醫療衛生招聘,醫學基礎知識,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粵東西北事業單位醫療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細胞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的基本功能主要有物質跨膜轉運、型號轉導、生物電現象、收縮功能等。其中,物質跨膜轉運是常考的內容。   當前公認的細胞膜結構學說為液態鑲嵌模型。
  • 《光纖傳感器基礎》一書出版
    繼2012年底由上海光機所方祖捷研究員、瞿榮輝研究員、蔡海文研究員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秦關根教授合作編著的新書Fundamentals of Optical Fiber Sensors 由美國Wiley出版社出版以後,近日中文版的《光纖傳感器基礎
  • 光通信基礎知識大全
    下面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光通信相關的基礎知識吧。本文的主角「光纖通信」使用的是紅外線波段的光波。提到這一點大家可能會疑問,為什麼一定是紅外波段?這個問題跟光纖材料也就是二氧化矽玻璃的光傳輸損耗有關,接下來就需要先了解光纖是如何傳輸光的。光從一種物質射向另一種物質時,在兩種物質的交界面會發生折射和反射,且折射角度隨入射光的角度增大而增大。如下圖中①→②。
  • 弱電工程光纖的相關知識分享
    前言:在弱電行業,光纖的應用涉及到各個領域,光纖傳輸知識是我們必須熟知的內容,今天的文章包含了我們經常用的光纖知識。對於一些新手很有幫助!N=C/V光纖通信用的石英玻璃的折射率約為1.5光通信的發展過程光的基本知識
  • 周生生詳解-鑽石/鑽戒挑選冷知識
    周生生詳解-鑽石/鑽戒挑選冷知識 看色澤:鑽石具有天然色澤,以英文字母D至Z順序排列,越接近透明越珍貴稀有。以肉眼來看,從D至J都呈現無色至近乎無色。 周生生詳解-鑽石/鑽戒挑選冷知識 看淨度:淨度是指鑽石的純淨程度。幾乎所有鑽石都不可避免會產生內含物,這是天然鑽石不可或缺的印記。內含物越少,光芒折射越多。
  • 光纖雷射器原理與特性詳解
    那麼問題來了,光纖雷射器原理是什麼呢???請看下文分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370.htm  光纖雷射器,英文名稱為Fiber Laser,是一種以摻稀土元素的玻璃光纖為增益介質來產生雷射輸出的裝置。
  • 電工基礎知識之電壓源與電流源的詳解
    電工基礎知識之電感元件詳解,電工學習必知~有沒有覺得很有趣呀?希望大家的回答是:"有趣極了!!"嘿嘿。在我們的《電工基礎》課程中,曹老師可是花了兩個課時給我們詳細的講解這部分的內容,在這裡,我希望各位學員們在觀看曹老師的課程時能耐心一點,把這部分的內容完全掌握哦。言簡意賅,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學習分享:電壓源與電流源。至於它們的等效變換,我們留著下次再來學習吧。
  • 電位器基礎知識詳解
    到這裡,關於《電位器基礎知識詳解》已經全部結束了,該內容是雲漢芯城小編通過網絡搜集資料整理而成,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於電子元器件的相關知識及電子元器件行業實時市場信息,敬請關注公眾號 【雲漢芯城】。(素材來自網絡,由雲漢芯城小編搜集網絡資料編輯整理,如有問題請聯繫處理!)
  •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
    本文就詳解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大神請飄過~~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107.htm  電阻,符號為R,單位為歐姆,是一種限流元件,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可分為線繞電阻器、碳膜電阻器、保險電阻、敏感電阻器等等等等,其中敏感電阻器根據其敏感特性不同,又可分為壓敏電阻、光敏電阻、熱敏電阻等等。
  • 福建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微生物的分類及速記方法
    福建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微生物的分類及速記方法 【導讀】福建衛生人才網:提供2019福建醫療衛生閱讀資料,如需了解關於醫療衛生備考的醫學基礎知識、臨床、護理、面試等資料,請點擊上方連結了解更多詳情。
  •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有哪些 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講解
    在本篇中主要討論模擬光纖傳輸的技術、工藝、設備類型、視頻信號的幾個重要參數名詞解釋、測試問題以及設計方案(選用設備)要考慮的安全、有效的維護保證和成本等因素。視頻模擬光纖傳輸技術知識有哪些一、光纖傳輸設備的技術和工藝傳統的模擬光端機所採用的技術有兩種:FM和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