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個相框裡的手印就是我的。」
走進杭州市餘杭區夢想小鎮,創業服務中心裡的一面「夢想之牆」上,交錯的相框拼出了一個英文單詞「DREAM」。張桐指著其中一個印著自己手印的相框,露出一臉的自豪。3月28日上午,就在這個地方,浙江省省長李強和杭州市委書記龔正與三名創業代表一起按下象徵小鎮開園的手印,這其中就有張桐。
再不瘋狂就老了
「2004年,畢業演唱會,光陰似箭一晃十年,還記得當年那一張張青澀的臉和快樂的青春麼?」這是張桐在「蝌蚪音客」上發布的一條視頻配文,視頻是他和同學們組建的「周末樂隊」在畢業演唱會上演唱的一首校園原創歌曲。
如今,張桐不知道算不算是歌詞中唱的「最好的未來」,但十年後的今天,他已經有能力去瘋狂一把。
畢業於哈爾濱的張桐,大學期間和一幫愛好音樂的同學組建了樂隊,還籤下了唱片公司,發了音樂小樣。畢業後,樂隊解散,80後的他南下蘇州找到一份工作,2011年又轉戰到杭州,加入阿里擔任產品經理一職。去年9月離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蝌蚪音客」。他的夢想,是為當今的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一個理想的音樂棲息地。
「蝌蚪音客」是一個培養音樂社交模式的APP,自上線以來保持了用戶的自然穩定增長,並且已經聚集了不少音樂達人。張桐認為,「蝌蚪音客」的發展方向是根植於音樂圈垂直社交,衍生在線教育和電商服務兩大產品方向,樂觀預估在一年內,用戶數就可突破100萬人。
平時愛好運動,喜歡打羽毛球的張桐從創業至今,放棄了所有的運動時間,足足胖了三十幾斤。他用「除了工作,就是睡覺」形容團隊的工作狀態。事實上,在創業之初,團隊裡很多夥伴晚上就住在辦公室,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在一些關鍵節點上,他們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點,卻仍然樂此不疲。
在張桐看來,無論是組建團隊、項目構想,還是產品迭代、融資談判,都是學習和進步的機會。公司成立以來,張桐整天都在總結經驗和探索未知。
記者問他,作為一個加入創業大軍的過來人,如何看待創業這件事情?
「很多職場人選擇出來創業,都是想出來做點事情,其實想創業,什麼時候都不晚。」他覺得,創業壓力最大的過程是當一個人都沒有,說服自己要不要去做這件事的時候。
夢想照進現實
張桐是個隨性的人。
儘管從給別人打工到自己出來創業,他還是擺不起老闆架子,常常和同事們打鬧嘻哈。辦公室的角落裡,放著吉他,擺著架子鼓。他會偶爾操練操練這些樂器,時而小清新地唱唱校園民謠,時而搖頭晃腦地來段農業重金屬搖滾。
「時機到了,想做就去做了。」談及當初放棄前東家即將IPO帶來的豐厚利潤回報,毅然辭職出來創業,他一點兒也不覺得後悔。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很多年輕活力的面孔已經在創業浪潮中嶄露頭角。張桐自己說,年過三十,不想今後的生活一眼望得到頭。
午後的陽光照在夢想小鎮,來參觀考察的隊伍一個接著一個。
「我們出去曬曬太陽,邊走邊聊吧。」每當天氣好的時候,張桐都喜歡在小鎮裡轉悠。從6個人、40平方米的房間到現在的10多個人、近百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對於創業初期的張桐來說,他對目前的狀態非常滿意。
接受採訪的張桐,戴著琥珀眼鏡,穿著亞麻襯衫,標準的文青打扮。說話幽默誠懇,夾雜著東北口音。今年3月底,他以「創客」的身份,帶領著杭州妥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夢想小鎮之一的網際網路小鎮C2號樓。
能夠入駐夢想小鎮,對於張桐這個團隊而言是幸運的。
去年,張桐受「阿里系」推薦作為創業代表,參加省裡組織的青年企業家座談會。會後第二天,餘杭區管委會負責招商的相關領導就找上門來,實地了解妥妥科技的具體情況,邀請公司參加春節後的選拔賽。
「我也是事後看媒體報導才知道,當時有近百個項目團隊競爭12把金鑰匙,我們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了。」張桐憑藉「蝌蚪音客」項目在3月初小鎮舉行的第一期創客先鋒營選拔賽上搶到了金鑰匙,成為第一批入駐夢想小鎮的團隊。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正如夢想小鎮裡隨處可見的這句口號,小鎮為張桐這樣的創業者提供了最長三年的免租辦公場地,免費的WiFi和雲平臺,更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駐點等一系列配套服務。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正鼓舞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張桐,也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說:「年輕,就要不怕失敗,勇於嘗試。」
(浙江《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誌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