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交互新突破!ContactPose或助力未來XR再無手柄?

2021-01-11 VR陀螺

文/VR陀螺 X

手勢追蹤被視為人機互動(HCI)/人類數據交互(Human data interaction,HDI)中最直觀的交互模式之一,是混合現實(XR)終端交互的最新趨勢。

在XR領域中,手部運動軌跡的感知與追蹤是改善用戶在不同技術領域和平臺體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手部追蹤技術在未來可以幫助用戶「解放雙手」,人機互動不再需要通過手柄控制,實現真正的解放雙手,讓用戶以最直觀的方式體驗在增強現實和物理世界之間的融合。

最近熱度不斷攀升的Oculus Quest 2一體機,在手勢追蹤識別功能上進行了一系列升級,除了早期的特定手勢操控主界面,最新解決方案甚至實現了基於手部追蹤的全文本輸入操作——即便如此,Oculus對於目前在手勢識別技術上取得的成就依然不是非常滿意。

Oculus曾表示,儘管手勢是一種有潛力的新型輸入方式,但由於計算機視覺與定位技術的局限,手勢識別技術的實際應用場景也受到限制。因此,Oculus一直在探索一些有用的技巧來幫助開發者適應手勢的局限性,甚至為了讓虛擬世界更具3D效果、更加智能地對手勢進行回應,Oculus已收購兩家虛擬實境手勢和3D技術的創業型公司 Nimble VR和13th Lab,以改善其一體機的手勢控制功能。

目前,由於涉及複雜的手指手掌結構和相關軟組織在運動時的變化,以及手和物體之間的接觸互動有著非常複雜的接觸點位和運動區域,強大的實時手部運動感知和追蹤已成為公認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計算機視覺任務,是科技研究領域中的大熱項目。

手部交互領域的一項新突破:ContactPose數據集

就在今年,美國三大理工學院之一的喬治亞理工學院,其機器學習中心更新了有關手部追蹤模型數據的新研究 -- ContactPose,一個手部抓握物體時觸點動態變化的數據集。

· ContactPose連結

https://contactpose.cc.gatech.edu/contactpose_explorer.html

ContactPose數據集通過機器學習(ML)和熱像儀捕獲記錄手部抓握不同物體時的每個3D關鍵觸點的變化,精準縮小手勢追蹤軌跡的總體性偏差。

ContactPose利用熱像儀將被抓握的受作用物體進行熱圖像紋理網格化,極大程度的減少外部設備幹擾,可以支持實現更加敏感精準的手勢交互追蹤,對於未來開發虛擬實境人機互動建模技術至關重要,該論文研究已被ECCV 2020 (2020年歐洲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收錄。

這篇文章中,VR陀螺將從覆蓋研究組、技術突破點和應用領域三大方面,為行業內感興趣的相關人士深度解析這項科研成果。

1. 研究組:基本覆蓋相關變化指數

ContactPose的論文研究中,設置的研究組變量覆蓋範圍很廣,這意味著ContactPose全面精準的包括了不同人群、不同物體、不同手部運動軌跡的數據集合。

總結其主要研究者Samarth Brahmbhatt等人的研究組數如下:

ContactPose在採集手部追蹤數據時,邀請了50名實驗者參與對25種不同物品的抓握,包括望遠鏡、相機、手電筒、眼鏡、刀具、紅酒杯、牙膏等基本生活用品,通過抓握和移交主體物品的兩大手部運動意圖,共採集了2306組手部運動觸點數據,其研究的主體參量非常豐富,可以實現用戶生活中手部追蹤觸覺點的變化數據採集。

ContactPose數據集的呈現包括高解析度的觸點視圖、3D關節追蹤和多視圖RGB-D手部抓握動態視頻,並且區分左右手,左手為綠色,右手為紅色,通過明晰的顏色區分,能夠追蹤更複雜的雙手運動。

2. 研究突破點:防幹擾熱像儀可追蹤到手部具體3D關節

手部追蹤的人機互動領域作為亟需突破的領域之一,近年來有很多代表性的手勢交互技術更新。在手勢追蹤數據採集上,大部分研究都通過觸覺手套或其他設備捕捉手部運動數據,這意味著有的時候這些外部設備會影響手部運動的靈活性和主體自發性。

但喬治亞理工學院Samarth Brahmbhatt研究小組其最大突破為,用熱像儀把被抓握的受作用物體的表面紋理網格化,通過C相機記錄觀察手部抓握物體時每一幀RGB-D成像圖的變化,ContactPose不僅減少外部設備和環境限制的幹擾,更通過高幀密集觀察實現了敏感精準的手勢交互追蹤。

ContactPose利用機器學習的大原理來進行手勢運動感知,但因引入熱像儀追蹤技術,其可根據一幀圖像推斷出單手的21個3D立體關節點,支持高準確性的手勢和五指關節追蹤。換言之,其他很多手勢交互的研究是不能進行具體手指關節追蹤的,即只能體現整體手部運動但卻不知道是具體哪個手指尖先觸碰了物品。但ContactPose卻可以精準定位到具體手指部位、手部運動時的先後順序。

並且根據數據分析對比,ContactPose在資料庫規模、手部物體觸點追蹤、手勢和物體運動變化觸點等方面十分突出。

其實ContactPose並不是Samarth Brahmbhatt研究小組在這一領域的處女作,早在2019年,喬治亞理工學院發布了只包括觸點分布圖和RGB-D成像圖的ContactDB數據集研究。而相比之下,ContactPose是一次全面升級。

通過交叉對比,ContactPose無疑是手勢交互數據的一次重要突破。不僅為日後的手部人機互動設備研發提供了數據基石,更通過數據的剖析揭示了手勢和主體事物接觸點的變化關係,為建立手勢運動觸點模型提供了體系結構算法參考。

ContactPose應用前景:

助力高精度級別手勢識別,或許可取代手柄操控

在2019年的第 6 屆Oculus 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表示了進軍手勢交互領域的心,想要實現一個用戶不用拿著手柄、也沒有按鈕、沒有腕帶,甚至沒有其它傳感器的自由交互的虛擬實境沉浸世界。

目前,由於沒有高精度級別的手勢識別交互系統支持,手柄控制器長期以來就相當於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雙手,無論是 Oculus 還是 HTC Vive 的 VR 頭盔,都需要藉助獨立的手柄控制器來實現手部運動追蹤。

但手柄控制器的存在卻一直局限著用戶在虛擬實境中的交互真實性。比如說當用戶要在遊戲中拿起一個物體,只能將手柄靠近並按鍵,這顯然破壞了虛擬世界沉浸交互的整體性,不夠真實。

然而,隨著更多的類似於ContactPose這種手勢數據規模化的支持,未來實現從真正的3D用戶界面,到虛擬對象操作,再到移動機制,以手部為中心的虛擬實境產品設計理念是存在可能的。手勢控制可以自由的取代語音或者手柄控制,亦是成為未來虛擬實境的大方向。

介於ContactPose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為實現無接觸手勢運動追蹤和操控機器界面的技術提供了數據化支持,未來通過實時採集用戶手勢,將手勢的運動軌跡轉換為虛擬實境中的指令,可以實現自然、高效的人機互動,讓用戶完全的沉浸在一個新的可以自由運動的虛擬世界。

但通俗的談及到手勢交互應用的落地場景,現有的手勢交互技術與完全自然、高效的交互,仍然存在一定距離。

手勢交互應用的難點主要在於難以形成一致的手部操作方式,加上其屬於非精確性指令操作,其應用範圍會受交互設備、識別方法、用戶熟練程度等多個因素影響。由於不同用戶對不同產品使用手勢交互時,其手部運動軌跡也大相逕庭,所以用戶可能需要預先訓練一段時間去掌握相關設備或者系統,一定程度上是用戶要滿足機器的模版識別度。但ContactPose包括著不同人群抓握不同物體時的數據集,這意味著,日後隨著數據採集的規模化,機器可以開始輕鬆識別不同的手勢運動軌跡,從而實現機器識別的個性化、靈活性。

未來手勢交互將成為新一代「觸屏」

縱觀Oculus或者HoloLens這些行業領頭羊的設備,在用戶使用時,很多時候由於對手勢識別的不敏感或者錯誤偏差,使得用戶不得不依賴於手柄操作和語音控制來完成對虛擬實境設備界面的指令,手勢交互的人機操控方式在技術上顯然不夠成熟,尚且還處在行業早期階段。

但根據對ContactPose等相關數據集的研究分析,VR陀螺在此認為,隨著日後手部運動追蹤資料庫的大規模完善,手勢交互會像之前的觸屏手機一樣,成為新一代XR領域的主導人機互動方式,讓用戶無縫的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中切換。

相關焦點

  • 3D手勢識別不是VR交互的唯一選擇
    在交互這一塊的研發相對滯後,就導致了交互手段缺失情況的出現,比如Oculus Rift只能選擇XBox手柄湊數。通過傳統電子設備的交互方式,比如手柄一類的產品,暫時解決交互了的問題,卻又使得用戶從虛擬世界中被帶出,沉浸感大打折扣。
  • 把VR 控制器變成魔法棒,AirSig 讓玩家定義交互姿勢
    ,還有以 Leap Motion 和 uSens 為代表的手勢識別。今年年初,他們看到了 VR/AR 領域在人機互動上的新需求,認為這是新機會。AirSig 主要是基於手柄上的 IMU(慣性測量單元)來理解用戶的手勢,它包括兩大功能:3D 手勢識別開發者可以在應用/內容當中,直接使用 AirSig 內建手勢開發者可以自定義手勢,例如開發一個釣魚遊戲,開發者可以創建幾個釣魚動作,增加遊戲的互動性跟沉浸感 玩家可以自定義手勢,比如在魔法遊戲中
  • 深視科技發布無穿戴體感交互解決方案 呈現VR時代全新交互體驗
    7月20日下午,星河互聯攜手旗下深視科技、極圖科技、光子互動、樂美時空、視訣科技、三分半音樂六家VR創業企業,共同舉辦「新視界 新紀元•星河互聯旗下VR創業企業新品發布會」。會上,由深視科技歷時5年研發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體感解決方案一經發布就吸引了全場的廣泛關注。
  • 「體感交互」讓你擺脫滑鼠
    最近,一個外形如隨身碟大小的裝置登上眾多科技媒體的頭版,吹起了一股手勢操作的風潮,它就是 Leap Motion。國外老牌科技雜誌《連線》稱讚它是「有史以來,我們評測過的最棒的手勢交互系統」。而最近大紅大紫的科技網站The Verge則稱它是「計算機行業下一款顛覆性作品」。到底這個 Leap Motion 有什麼神奇?
  • C端手勢識別短期內難以顛覆手柄,B端細分市場將成新沃土
    與此同時,PC VR頭顯開始了更具挑戰性的嘗試——一些廠商將追蹤範疇從頭和手擴展到腰和腳,也有廠商將手勢識別、面部捕捉以及眼球追蹤等技術視為下一代XR機型的發展目標。從2012年到現在,XR產業已經走過了8年的時間。這段時間裡,XR交互方式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變化的?未來,XR交互又將呈現怎樣的新形態?  本期超V對話,我們邀請到諾亦騰的戴若犂。
  • 簡單解讀VR/AR主流光學手勢識別技術
    這種技術雖然在硬體要求上和二維手型識別並無區別,但是得益於更加先進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可以獲得更加豐富的人機互動內容。在使用體驗上也提高了一個檔次,從純粹的狀態控制,變成了比較豐富的平面控制。這種技術已經被集成到了電視裡,但是還沒有成為常用控制方式。三維手勢識別接下來我們要談的就是當今手勢識別領域的重頭戲——三維手勢識別。
  • 體感交互技術在虛擬實境中的應用
    此次新的突破,在平臺中加入了最新的體感交互設備Kinect,使二者首次完美結合。同時,曼恆數字還將這一技術通用化,使其能夠適應多款虛擬實境平臺。有效突破了虛擬交互過程中需要佩戴複雜的動作捕捉設備的限制,進一步擴大了虛擬實境的應用範圍。  通過Reference Design的接口開發,虛擬平臺可以利用多達15個捕捉節點,識別到人體關節點位置信息,來追蹤人體的動作,並將這些動作捕捉到計算機中進行交互。進而計算機可以對這些關節點的位置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以達到多種豐富的交互操作。
  • 凌感手勢追蹤算法與詮視視覺模組結合,加速手勢識別在VR/AR中的應用
    因此雙方合作後,未來採用了詮視模組的VR/AR頭顯能夠在不增加任何傳感器的前提下具有高精度手識別能力,實現自然、高效的交互體驗。 凌感手勢追蹤算法與詮視視覺模組結合 如今VR、AR在全球興起,初創公司爭相湧入市場,相比很多廠商選擇從VR/AR硬體整機入局,凌感和詮視反而都選擇了各自的垂直賽道,而這兩條賽道也在時代的大潮下出現了必然的交集。
  • 未來「觸」手可及 東超科技用全新一代空中成像技術改善「人機互動」
    「光源+DCT-plate+交互模組」的先進技術打造,具有無介質、可交互、呈實像、低功耗、應用廣等五大特點,創新突破全息技術痛點,改變了人類的視覺方式,為顯示行業帶來顛覆性變革。傳統顯示技術日漸成熟,空中成像一定是未來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彼時還在中國科大攻讀光學碩士的韓東成便這樣堅信道。此後,他和同校好友範超一拍即合,創立東超團隊,創新性的將空中成像與虛擬交互相結合,帶來一種全新的影像呈現交互技術。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2020-04-30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愛奇藝奇遇VR發布CV頭手6DoF交互技術,下一代新品將對標Quest2
    據愛奇藝智能CEO熊文透露,奇遇3定位於「發燒級遊戲大作」,是首款搭載追光視覺交互技術方案的VR一體機。至此,愛奇藝奇遇VR面向遊戲領域的硬體、軟體和生態布局全面鋪開。據了解,從2016年進入VR領域,奇遇VR五年時間先後推出了4款成熟產品,並通過打造4K VR一體機、獨家定製iQUT未來影院、5G+8K VR直播等多種形式助力VR產業。
  • 新一代OPPO AR眼鏡亮相 交互方式更豐富
    在去年舉行的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面向5G時代推出包括智能手錶、智能耳機、5GCPE、AR眼鏡在內的多款智能終端產品,向外界展現前沿科技預研與儲備的實力。其中,作為大會聚焦點之一,OPPO推出的AR眼鏡藉助TOF深度傳感器、SLAM算法等先進的元器件和技術,能夠實現無界的AR操作體驗,同時結合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融合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交互方式,帶來了全方位、自由的交互體驗。
  • 光感科技XR作業系統可實現用智能眼鏡替代手機和平板電腦
    測試過程中,我們開啟了騰訊視頻和愛奇藝等幾個APP,幾個軟體同時播放視頻,體驗過程十分流暢,我們用了一個3DOF手柄點擊、滑動、跨應用交互都很流暢。從launcher中開啟的應用首先是啟動在人的正前方,圖像顯示在人的自然視角中。feelar OS支持將應用窗口移到左側或者右側顯示。
  • 中視典助力中國(湖南)打造網上礦博會|XR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中視典VRPlatform引擎等國產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亮相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中視典助力中國(湖南)打造網上礦博會;HTC下一代頭顯或將使VR行業邁上新臺階;2020年AR融資榜單TOP10,Epic Games17.8億美元排名榜首;VR遊戲工作室MVRS宣布推出UPAS VR開發平臺,以在多平臺進行快速開發;《Overly》等平臺採用AR技術助力營造節日氣氛
  • 光感科技發布多任務XR作業系統feelar...
    該作業系統可以安裝在任何安卓手機上運行,並能夠將手機App以「超大懸浮屏」的形態開啟在智能眼鏡的3D空間中,實現「騰空點擊交互」。更重要的是,在智能眼鏡中呈現的App全都支持虛擬觸控等多種交互方式,用戶可以用手柄或手指「騰空」觸控安卓App的圖形界面完成交互。通過AR和VR眼鏡,能讓App實現大視場角顯示,高效多任務交互,從而讓用戶擺脫手機小屏幕的束縛。
  • Facebook演示最新手部交互成果:交叉遮擋下的精確手勢判斷
    56 來源: CitReport科技快報網 舉報   原標題:Facebook演示最新手部交互成果
  • 基於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你會玩嗎?
    因此,其他一些非光學的3D手勢識別技術就成為人們的重要選項。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Microchip公司的GestIC技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才能玩轉基於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   人機互動可以算是對電子產品的用戶體驗影響最直接的一個技術。當年蘋果藉由電容觸控屏,將鍵盤、滑鼠、軌跡球等一眾技術拉下馬的景象,相信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 陳根:體感交互將開啟無人機控制新時代
    的這款基於手勢操控的方式只是體感交互技術中的一種。這款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將傳感器穿戴在手臂上,之後算法會通過運動和肱二頭肌、前臂和肱三頭肌的活動來檢測手勢。我們可以通過揮動我們的手,握緊我們的拳頭,繃緊我們的手臂等手勢來直接操縱無人機、操控機器人或其他的控制設備。
  • 飛智科技聯手騰訊心悅打造風頭正盛的八爪魚2手柄,滿足玩家各種期待!
    而飛智與騰訊心悅的連接由來已久,自誕生以來,雙方與遊戲玩家緊密聯繫,為遊戲玩家不斷創造新的玩法、新的技術。不論是心悅助力玩家遊戲成長,感受遊戲帶來的快樂的理念,還是飛智為玩家提供極致的遊戲體驗以及連接玩家和遊戲世界的信念,都是來自其一直以來與玩家密不可分的關係。
  • 百度景鯤:小度在家智能屏X8三要素,定義智能屏語音交互新物種
    作為小度家族的新成員,小度在家智能屏X8配備8英寸超大智能屏,擁有遠場語音交互、人臉識別、手勢控制、眼神喚醒在內的多模態人工智慧黑科技,更有「童臉識別」精緻兒童模式提供五重呵護,為孩子的成長一路護航,讓智能音箱再升級。發布會現場,景鯤正式展示了潮流科技範兒的小度在家智能屏X8。在硬體層面,小度在家智能屏X8纖薄有力、簡約優美,無縫融入家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