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臺灣「漢光演習」三大新動向

2020-11-30 華夏經緯

       作者 嚴語 特約軍事評論人

       7月中旬,臺灣一年一度的軍演大戲「漢光演習」即將拉開帷幕。相較於往年的演練,今年的「漢光軍演」有「變」也有「不變」,「不變」的是在目標設置上老調重彈,仍然以「解放軍攻臺」為假想情景,變化的是臺灣開始構建「聯合兵種營」並大幅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對接。在美臺加緊勾連情勢下,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將被蒙上沉重陰影。

首度檢驗「聯合兵種營」戰鬥力

       今年「漢光演習」,臺軍在實兵演練階段將首度正式驗證「聯合兵種營」戰鬥力,因而格外引人注意。臺軍將借這次演習,整體檢驗所謂「濱海決勝」效能。屆時,臺灣海軍、空軍將在岸置防空火力掩護下,由海軍整合併統一指揮三軍火力,包括最新投入飛行的F—16V戰鬥機及「沱江艦」等新式武器,「實際驗證聯合火力打擊能力」。「聯合兵種營」主要特點是:

       一是精細化管理。臺軍所謂「聯合兵種營」(簡稱「聯兵營」),是臺灣最新編成的作戰單位,由不同的作戰兵種混編而成,主要是模仿美軍的制度設計,將原先的「聯合兵種旅」進行更精細化管理,瘦身壓縮,一分為三,變成擁有三個可獨立作戰的「聯兵營」。在體系設計上,「聯兵營」是獨立的作戰單元,但要比過去的「聯兵旅」更為靈活、更具彈性。

       二是集成化建備。「聯合兵種營」由於規模較小,雖然更具機動性,但防禦能力較差,遠不及過去的「聯兵旅」。為解決這一難題,「聯合兵種營」集合各兵種支持,包括狙擊班、反裝甲排、防空飛彈排等。除此以外,「聯合兵種營」還在營部參謀中編入了空軍、海軍、陸軍航空隊、無人機部隊的聯絡官,其用意就是利用各兵種優勢來彌補防禦能力的不足,達到機動作戰的目的。但臺灣陸海空「三軍」長期存在著嚴重的本位主義,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心結難解,要想親密無間合作,遠非短時間可以完成。

       三是信息化作戰。「聯兵營」成敗與否關鍵要素之一,就是能否升級轉型為「信息化部隊」。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裡,臺當局通過「博勝案」等專案項目,投入巨資進行信息化建設,主要內容就是要建構臺灣防務部門的數據鏈系統。

       但目前臺灣在推進信息化作戰過程中,面臨多種難題。例如,從法國購買的幻影2000是臺灣空軍主力機型,但法國始終未能對之系統更新,使得臺灣根本無法將幻影2000納入到「博勝案」專案數據鏈中來。另外,臺灣的武器裝備大多系統老舊,彼此之間兼容性極差,要想實現完整的系統整合,可謂困難重重。

美國首度指派聯絡官進駐臺軍「聯合兵種營」

       近年來,美國以落實所謂「與臺灣交往法」為由,不斷強化與臺灣軍事關係。2018年美國國會炮製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就開始鼓吹「美國國防部應該派員參加臺灣漢光演習」。今年美國之所以會派現役軍官以聯絡官角色進駐臺軍的營級單位,主要也是對美國國會連續數年「國防授權法」中要求美國國防部協助臺灣加強防衛能力、甚至建議美臺進行聯合演習的一種回應。從臺灣的角度來講,美軍拉高赴臺觀摩層級而且直接走進臺灣訓練營,顯然是與美國軍事關係的「重要突破」。

       首先,學習美軍聯合作戰理念。目前美國是全世界對於聯合兵種作戰最為熟練的國家,美軍指派聯絡官赴臺參與「漢光演習」,有助於臺軍學習美軍聯合作戰的理念和實踐,了解各兵種聯絡官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建立協同作戰的默契和合作意識。

       其次,突破數據無法共享的限制。目前美國與其盟友日本、韓國等在數據共享方面,已經實現了較高層級的開放和對接。臺灣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臺灣「博勝案」建設的資料庫技術架構支撐本身就是從美國購買的,另外臺灣還曾專門修改了臺軍的地圖符碼,以進一步與美軍系統兼容並為未來的聯合訓練和聯合作戰提前預做準備。但臺灣由於自身力量所限,在美國整個對外軍事體系中並不屬於重點合作對象,自然也無法獲得與美軍數據分享的機會。蔡當局分析,這次美軍指派聯絡官參與臺灣「漢光演習」,臺軍正好可以藉此機會以真人面對面對接的方式來彌補數據無法共享的困境。

       再次,製造「臺灣有事、美國協防」的假象。臺美軍事合作升級不是簡單的軍事議題,而是極其複雜的政治議題。民進黨當局極力借題發揮,將美軍指派聯絡官參與臺灣年度大型軍事演習炒作成美軍「協防臺灣」的政治氛圍,讓島內民眾特別是綠營民眾誤以為,將來若是臺海生事,美軍將會以指派聯絡官的方式參與進來,現在的軍演就是為將來的實戰提前預做演練。

       但這顯然屬於民進黨當局的一廂情願,美國沒有任何一項法律要求美軍必須「協防臺灣」。而且從過往歷史來看,美國也從未為了臺灣犧牲過一兵一卒。未來若想指望美國「協防臺灣」特別是指望利用美國為靠山來推進「臺獨」,無異於痴人說夢。

       從美國的角度來講,通過指派聯絡官參與演訓的方式,恰恰是美軍在全球整體戰略收縮的體現。為壓縮軍事開支,川普政府正在減少海外駐軍或演習規模,轉而以指派派聯絡官的方式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小規模交流,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與對方建立合作經驗與彼此默契。美國在全球已經走向戰略收縮,並從阿富汗撤軍,另外還揚言隨時從德國、韓國等地撤軍。在這種大的戰略背景下,民進黨當局還想炒作「美國協防」,與美國的戰略布局顯然完全是背道而馳。

       另外,島內民眾最擔憂的是,美軍來觀摩,是否會將新冠病毒一同帶入島內。目前新冠肺炎在美國基本已經處於失控狀態,每天都新增三四萬病例,感染總人數已經突破三百萬人次,居全球最高。川普政府正在制定新的應對策略,聲稱要「與病毒共存」,這意味著美國基本要放棄對病毒的抵抗。今年4月,臺灣「敦睦」艦隊旗下「盤石艦」爆發集體感染新冠病毒事件,民進黨當局雖然諱莫如深,但島內輿論普遍揣測,這是臺軍在與美軍秘密互動時被感染的。未來臺灣若重蹈覆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再被美軍給感染,民進黨當局又該如何向臺灣民眾交代呢?

首度將「東沙南沙應援作戰」納入演習

       近段時間,南海地區風高浪急,美國指派兩艘航母戰鬥群集聚南海,直接拉高了這一地區的緊張態勢。為配合美國的南海政策並藉機凸顯臺灣也是南海重要當事方一員的角色,民進黨當局也開始強化南海政策,聲稱將把「東沙南沙應援作戰」納入「漢光演習」。

       目前臺灣佔據著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在東沙群島方面,目前是由臺灣「海巡署」駐防,最重型武器就是迫擊炮與肩射型的反裝甲火箭。臺灣空軍C-130飛機每月都會執行次定期航班,每年的二、六、十月還會對島上的重型物資運補一次。

       在太平島方面,臺灣海軍「成功級」艦每月實施巡航一次、登陸艦按季度實施重型物資運補一次,另每年「敦睦支隊」也會赴南沙海域巡弋;還有空軍每兩個月以C-130運輸機飛往太平島執行「聯平操演」一次。

       無論是東沙群島還是太平島,都是面積狹小,毫無防禦縱深可言,距離臺灣遙遠,易攻難守。在南海情勢如此複雜嚴峻態勢下,臺灣防禦能力有限,顯然難以應對外界的變化,即使是將「東沙南沙應援作戰」納入「漢光演習」,基本上也是緩不濟急,更多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結語

       從1984年開始,「漢光演習」走過了36個年頭,已經成為臺軍參與層級最高、參演兵力最多、規模最為龐大、演習課目最為完整、情況設置最為複雜、對抗性最強的訓練演習,代表了島內軍事演習的最高水平。但由於臺灣軍隊缺乏中心思想,經常出現「不知為誰而戰、不知為何而戰」的困境,再加上軍紀渙散,使得整個軍隊事故頻出、醜聞常現。今年「漢光演習」預演期間,再次出現了兩死一傷的悲劇,讓人唏噓不已。未來民進黨當局若想避免這種尷尬局面,維持臺海地區和平並為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唯一的化解之道就是早日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一個中國原則。若是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誤以為通過「漢光演習」就可以對抗大陸,最終的結局必然是自取滅亡。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臺軍「漢光36號演習」的六大看點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漢光演習」變「漢光演戲」 蔡英文還用買F35?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預計5月25日,前往演習「第一作戰區」澎湖視察。漢光演戲?「漢光演習」自1984年起開始舉行,模擬大陸猝然對臺動武,以此來測試臺軍擊退「敵軍」的能力,今年的演習為「漢光33號」。相較往年,「漢光33號」最大特色是,兵棋推演不以明年為想定時間,而是八年後的2025年。每次電腦兵棋對抗,雙方的兵力數據,都必須符合現實狀況。但是臺軍在很多問題的答案上還充滿變量,例如法制幻象2000戰機與拉法葉級巡防艦真能改良戰力?海軍列入建軍願景的多款自製新艦艇,有哪幾種已經服役?臺灣是實行募兵制還是義務兵役制?
  • 「漢光演習就是表演」 蔡英文「非常憤怒」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對於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說「漢光演習是表演」,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回應稱「吳怡農的這個說法,不盡公平」。島內綠媒「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說,蔡英文的這個說法已經顯示「她非常憤怒」。對此,島內網友留言,說謊成性的人聽見實話如同謊話,當然憤怒。
  • 臺軍漢光演習假想武力攻臺蔡英文被指鐵了心搞"臺獨"
    臺軍「漢光演習」將在5月份登場。(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軍年度最大的軍事演習「漢光33號」5月份登場,區分為聯戰計算機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兩階段執行。
  • 臺軍漢光演習假想武力攻臺 蔡英文被指鐵了心搞"臺獨"
    臺軍「漢光演習」將在5月份登場。(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軍年度最大的軍事演習「漢光33號」5月份登場,區分為聯戰計算機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兩階段執行。
  • 漢光演習「天隼2」扮大陸無人機 癱瘓數百戰機
    據臺灣《自由時報》4月12日報導,本月舉行「漢光28號軍演」期間,臺灣「中科院」研製的「天隼」-2型無人機亮相,模擬解放軍無人機,完成了配合直升機部隊攻擊臺軍機場、雷達站等設施的假想敵扮演任務。據臺軍官員介紹,今年的「漢光」演習強調反制飛彈、無人機攻擊,並檢驗臺軍相應的電子戰能力,因此才會安排武裝直升機和無人機聯合充當假想敵。
  • 臺灣「漢光軍演」模擬「大臺北保衛戰」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灣「國防部」自4日起進行一連5天的「漢光31」號計算機兵棋推演。6日,馬英九親自視察模擬2016年大陸攻臺的推演,指揮三軍進行反攻。「漢光31」號計算機兵棋推演6日進入第3天。臺灣《中國時報》稱,它以2016年大陸對臺發動攻擊為假想狀況,臺軍方將兩岸兵力參數都輸入大型計算機系統內,進行演練,其中「紅軍」(攻擊方)由臺灣「國防大學」教官擔任,「藍軍」(防衛方)則依慣例由參謀本部及三軍司令部組成。
  • "漢光"演習中士兵被炸傷 軍方竟隱匿不報
    今年問題不斷的臺軍方「漢光演習」到現在還餘波蕩漾,臺陸軍八軍團一位士兵郭紘志日前投訴,表示自己在剛下部隊且未接受訓練的情況下被派去參與演習,並在過程中被戰車煙霧彈炸傷,軍方不但不賠償,還要求士兵謊稱「自己跌倒受傷」,士兵家屬對這種離譜行為表示抗議。
  • 臺軍「漢光32號」演習模擬「大陸猝然攻臺」 蔡英文首次現場視察
    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兩岸關係急轉彎。不過,今年臺軍針對解放軍的「漢光」演習卻有升溫之勢。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的「漢光32號」演習從22日起展開為期5天的攻防演練,模擬檢驗大陸「猝然對臺發動攻擊」時,臺軍有無能力「擊退敵軍保衛國家」,而蔡英文今天首次以「三軍統帥」身份到現場觀演。
  • 漢光演習炸傷兵 軍方要求謊稱跌倒家屬要討公道
    東森新聞/圖華夏經緯網7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五月漢光演習連續凸槌,到現在還餘波蕩漾,一位陸軍八軍團的二兵郭紘志,下部隊不到三個月時間,就在今年五月漢光演習時被戰車的煙霧彈炸傷據報導,原本應該在軍營的二兵郭紘志,現在卻躺在醫院病床,原來他在5月漢光演習時被戰車煙霧彈炸傷,傷口未在第一時間清乾淨,最後還得割下頭皮肉來補,前後動了3次手術。郭紘志表示,有人問起就說我自己跌倒的,炸成這樣我很無奈。記者問及為什麼家屬會說第一時間他們不知道,軍方還請他們隱瞞實情。
  • 「漢光演習」後五名士兵持續攻擊軍方電腦!
    然而,根據臺灣在5月27日的新聞報導顯示,臺灣軍隊舉行了漢光演習。參與這場演習的五名士官在演習中表現平平,演習結束倒是非常活躍,竟然持續攻擊臺灣軍方的計算機。現在相關人員已經涉入調查了。臺灣部分資料被下載在這場演習中,各方負責的任務都非常明確。這場演習本來是為了士兵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實戰中,在戰爭中打一場勝仗。
  • 臺軍演習發生「重大改變」,蔡英文蹦躂也改變不了事實
    今年臺軍「漢光36」號演習從7月13日起展開5天4夜的實兵實彈演練。據環球網7月15日報導,臺軍「漢光演習」15日進入第三天,當天早上,臺軍在臺灣東南海域進行海空聯合操演。下午3時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臉書發文跟臺灣人分享了這次演習的「一個重要改變」,她宣稱,「這次演習有個重要的改變,我特別要和大家分享:後備軍人首次參與105榴彈炮射擊任務,後備兵力在演習中的角色與任務大幅提升!」蔡英文指出,原則很明確:「仗要怎麼打,部隊就怎麼練;作戰任務在哪裡,部隊就在哪裡訓練。」當後備軍人和全民力量共同支援臺軍,臺灣一定會更安全。
  • 【臺軍一架武裝直升機墜毀 蔡英文當天上午才剛看完該機演習】據...
    【臺軍一架武裝直升機墜毀 蔡英文當天上午才剛看完該機演習】據「聯合新聞網」7月16日報導,一架參與漢光36號演習的編號616的臺灣「陸軍」OH-58D型戰鬥偵察直升機於當天下午下午3時28分墜毀在新竹機場,兩名飛行員送醫搶救,臺灣防務部門正在調查事故原因。
  • 臺媒曝光新兵演習炸傷臺軍方承諾負責醫藥費
    中國臺灣網7月10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陸軍8軍團的一名士兵郭紘志今年5月參加「漢光演習」時被戰車煙霧彈炸傷,家屬昨天指控臺軍方隱瞞不通知,並要求傷兵謊稱自己跌倒受傷。臺陸軍總部人事軍務處副處長張泉福上校昨天表示,會給予傷者協助並負擔醫藥費。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陳朝容(彰化縣)昨天下午陪同家屬召開記者會。
  • 臺灣軍演,解放軍軍機沿「海峽中線」飛行6趟,釋放什麼信號?
    編輯:供奉臺灣"漢光"軍演秀經過五天四夜的時間結束了,對發生在臺灣島上的這場軍演有所關注的人都知道,本次「漢光36號」軍演從預演到結束一直事故頻發。民進黨當局本想借「煙火秀」為其新一輪四年執政期「以武拒統」的妄想開個好頭,萬萬沒想到臺軍「稀泥扶不上牆」。
  • 解放軍軍機連續13天進入臺灣空域 臺軍已疲憊不堪
    隨著解放軍在臺灣空域演習次數增加,臺灣島內外擔心,臺軍後勤保障部隊,是否有能力維繫臺軍機隊高強度出動。綜合臺灣綠媒此前報導,臺灣「國防部」本月表示,隨著威脅級別的「急劇上升」,臺灣不少戰機,如IDF戰機、幻影的機齡已經步入「中年」,導致預算之外的維護成本大幅增加。
  • 2020年全球幹細胞治療三大發展動向
    2020年,新冠疫情牽動了每個人的心。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襲擊,讓人們看到了幹細胞等先進醫療對健康的守護所具有的巨大價值。同時,2020年全球幹細胞行業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進展。無論是從新藥申報、項目啟動還是監管政策,幹細胞行業均有了新的發展動向。
  • 臺漢光演習是自欺欺人?基隆級驅逐艦變無敵,結果多數還是打不贏
    近日,臺軍一年一度的「漢光」軍演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為,每年的「漢光」演習都給大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今年也不例外。不過,在早年的「漢光」演習中,卻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而這些所謂的秘密在近日曝光了,再一次為我們詮釋了什麼叫自欺欺人。
  • 臺灣軍人五大信念 要廢「主義」、「領袖」
    臺灣軍人五大信念 要廢「主義」、「領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4日 12:13 來源:中評網     中評社香港5月14日電/在臺灣,「國防部」準備去除「軍人五大信念」中的「主義、領袖」,保留「國家、責任、榮譽